第二节 民国期间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期间区划
分类号: K294.14
页数: 4
页码: 6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蒲城县的行政区划,民国期间区划的各个行政区划的数据以及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的内容.
关键词: 蒲城县 行政区划 民国期间 区划

内容

民国4年(1915),全县设置12个区,区名自第一至第十二排列,区署分别设在县城、富岭街、楮林、临江街、观前街、石陂街、西乡街、巽源岭、忠信街、仙阳街、九牧街、高门村。民国20年,福建省民政厅开始分期筹办自治,浦城属于第一期办理,全县划为8个区。民国21年9月开始划分乡镇,成立闾邻办公室,编组保甲。至民国23年8月,停办自治,改办保甲,但至年底,只有第一、二、五、七区编成,因为中共领导的红军及游击队的革命活动,保甲编查,第三、四、六区进行部分,第八区不能进行。
  民国23年行政区划表
  民国24年,全县施行分区设署,成立4个区,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区署分别设在县城、临江、西乡街、仙阳街。
  民国27年,撤销乡镇,全县划为47个联保。各区联保名称为,城区:东镇、西镇、北镇、水西;一区:下坳、西连、村头、谷富、大募、瑞安、富岭、山路、圳边、员溪、浮流、楮林;二区:临山、锦城、山下、观前、水北、石陂、布墩、旧馆;三区:西乡、永平、新兴四、上相、招贤、古楼、洋溪尾、后洋、新兴七;四区:仙早、太殿、官登、忠信、游村、村碧、毕岭、渔梁、棠秀、盘念、上同、柳庙、九墩。民国29年3月开始,联保改为乡镇,全县共设33个乡镇,其中一区9个、二区8个、三区7个、四区9个。
  民国31年4月1日,一、二区裁撤,其乡镇由县政府直接管辖;三、四区保留,改称为西乡区和渔梁区。西乡区署辖西乡、上相、招贤、新兴、枫溪、山下、洋溪、古楼8个乡镇;渔梁区署辖仙阳、溪南、忠信、大同、游村、毕岭、柳亭、九牧、棠秀9个乡镇。体仁、西山、文通、村头、富岭、浮流、山路、高泉、瑞安、下沙、临江、布墩、石陂、观前、水北、旧馆16个乡镇由县政府直接管辖。民国33年整顿乡镇保甲,9月底完成。撤区,下沙、上相、村头3乡并编,西乡镇改为永兴镇。全县设6个镇、24个乡,271保,3135甲。
  民国34年11月11日,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议决,实行缩编乡镇,减轻民众负担,经县参议会议决30个乡镇缩编为22个乡镇,将柳亭、棠秀、九牧合并为一乡,定名为柳亭乡;枫溪乡按省视察团第三组拟具甲乙两种改进方案,甲为改划崇安管辖,乙为加以管辖,仍归浦城;体仁镇与西山镇合并,称西山镇;文通镇改名为体仁镇;撤销瑞安乡(并入富岭、观前乡)、山路乡(并入高泉乡)、布墩乡(并入石陂、临江乡)、大同乡(并入忠信、毕岭乡)。对此,柳亭、棠秀、九牧、枫溪4乡提出异议。民国35年5月30日,县参议会第三次大会进行复议,九牧、柳亭、棠秀区域广阔,依照地形兼顾治安,由缩编为1乡改为缩编为2乡,柳亭乡并入九牧乡和棠秀乡;枫溪乡撤销,2保划入山下乡,4保划入新兴乡。10月,缩编结束,全县划为17个乡、6个镇。但实行以来,枫溪乡以地处边境,文化落后,一再呈请收回缩编成命,而接收该乡的山下、新兴两乡亦先后呈请管理困难,请免归并。经民国36年3月28日,县参议会第一届第六次大会议决,枫溪乡不予撤销,并获批准。至此,全县共设18个乡、6个镇。其后,除保甲有所变动外,乡镇划分延续至解放。
  民国36年行政区划表
  民国期间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