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节 时空拾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2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时空拾零
分类号:
C913.3
页数:
7
页码:
636-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人民生活的生活时空拾零情况。
关键词:
人民生活
生活水平
时空拾零
内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使用的器物在不断替换更新,为留住记忆,以时空拾零为题,将消失和趋于消失的日常用俱以照片和文字说明记述于志。
棕盖仔
棕片缝制,用于盖在箩筐上,起防雨作用。(有的中间暗制夹层,藏放贵重物品),六十年代前,小商贩赶墟很适用。
笋壳篓仔
用笋壳缝制的盛具,有方有圆,大小不一,制作简单,提物十分轻便,耐干不耐湿,是竹山下村民的日常用品。
站栏 站桶
用杉木制作,有圆形和方形,高度与饭桌相近,内分二层,能坐能站。站时去上层,适用一至三岁小孩。
轿仔
有竹制和木制,高约60公分,四周有围栅,座位中间挖一圆孔,方便小孩排解。
巢仔
有木制或木架衬托竹编而成的长方形巢仔,能摆动催眠,内铺棉布、草席等,可供幼儿躺睡。
麦袄扇
将麦杆蒸煮后,编成辫条缝制,中间缝上绣花图案,扇边布包缝扎,竹片作柄,美观,耐用。
布鞋
用碎布制底,苎索穿扎,新布缝制鞋面,样式有宽口、圆口和妇女的绣花鞋。穿着轻便,舒适,透气。
木履
用轻质木板制成,鞋掌部钉块牛皮,做工简陋,行走不便。
额仔
老年妇女头部保暧用品,布料质地好,多层,做工精致考究,中间剌绣花纹,镶嵌珍珠、玛瑙装饰。
厘桶
送婚用具,圆形单层高柄小桶,形为浅盆,制作精细,漆大红色。
古担
送婚用具,圆形多层迭桶,内分三、四层,制作精致,漆大红色。送婚时装糖、果、饼等,显示隆重、高雅。
镜箱
女子梳妆盛具,制作小巧玲珑,多漆红、朱红、黑色,箱边绘有花鸟图案,顶盖翻起,内有镜子,两层,小抽屉,存放梳子,发夹等梳妆用品。
锡壶 锡茶壶
用锡打制,盛酒、盛茶用具,有耐碰特点。
糕仔印
硬木制的米粉糕饼模具,雕有各种图案、字样。
灯笼
照明用具,用篾条编制笼架,外糊白纸或红纸并油漆,中间插蜡烛,能防风防雨,六十年代前均有使用。
煤油灯
照明用具,铁皮制作,底座装沙,上部油罐装煤油,灯头用棉纱连接煤油,电力未通时,农村普遍使用。
灯搭
照明用具,用竹子制做约三十公分的架子,中间放一铸铁小盏,装桐油,放一至二根灯芯点燃,即可照明,煤油灯未出现时普遍使用。
三角灯
铁皮制的照明用具,中间有约十公分长的铁皮罐装煤油,底部分三角装灯头,用棉纱点火,一般适合较宽的场所使用。
炮仔灯
照明用具,玻璃制作,中间装煤油点火,上部有玻璃罩防风,美观适用,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盛行。
谷砻
碾米工具,圆型,直径约90公分,双层高约50公分,外层竹篾编制(也有用大圆硬木雕琢的木砻),中间用黄泥夯实,泥中排钉炒过的竹片,分上礅下礅,以竹筒为轴承。中心轴从下往上,用木枷套住中心轴,水力带动上礅,人力推动的只在下礅按中心轴,起剥谷壳作用,七十年代前是碾米的必用工具。
脚踏碓
碾米工具,石头凿成窟盛糙米,用近三米长的杂木作碓条,一端安上一个长方形石头与碓条成7字型,尾部做个十字木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用人力踩动舂米,单家独户多用。
石磨
磨浆(粉)工具,上下两层,下层有轴,上层有进料孔,在石礅中凿成排齿,推动上礅,下层有自身凿槽或木制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是磨浆、粉的唯一用具。
糖厂石磨
榨糖工具,石块凿成两个圆柱形(分雌雄)石磨,直径约70公分,高约一米。由二头牛牵引石磨向内转动榨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制糖的必用工具。
涎枷仔
小孩胸前佩戴的防湿垫仔,用布头多层制作,绣花纹,适合五岁以下幼儿使用。
虎头帽
小孩防寒帽,棉和布缝制,两边翘角为虎耳,缝一对银铃,摇动时有响声,后披过肩。
竹火笼
烤火用具,篾制。样式有大有小,有精有细,中间小上下大,中心夹一个瓷钵盛炭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渐少。
脸盆架
梳妆用具,制作精细,上部镶嵌镜子,下部能放脸盆,抽屉可存小件物品。
桶、斗、升
量米容具,桶、斗系杉木制作,升用毛竹筒制。一桶为五斗;一斗为五升;一升为壹市斤。桶、斗、升为昔日粜米衡器。
烛台
插蜡烛用具,锡制,一副两个,一般为庆典日使用。
风箱
鼓风用具,大小不一,木制,中间有隔板,来回抽动,把空气挤入炉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民间多有使用。
交椅
家俱,硬木制作,过油漆。旧时厅堂摆设接待宾客,显气派,庄重。
水烟筒
吸烟用具,铜制。一边装烟丝,一边嘴吸,中间装少量水,昔日富贵人使用。
烟筒头
吸烟用具,竹制或铜制,长短不一,可用作武器防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渐渐消失。
藤栲栳
藤制的盆,双面油漆,有花纹,昔日妇女盛针黹用品。
笊篱
做饭用具,竹篾编制,用于蒸饭时捞饭滤汤。
饭甑
蒸饭用具,杉木制,大小不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是家庭必不可少的蒸饭用具,进入九十年代后渐少。
扁篮
盛具,有竹制和藤制,背物十分方便,昔日乡人赶圩和屠夫多使用。
木轮车
运输工具,有独轮和双轮。木轮铁轴,轮外圈钉一层橡胶,比肩挑省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使用,后被胶轮车代替。
草鞋
麻做鞋筋,用稻草或竹丝编制,轻便不滑,七十年代前,乡人多穿此鞋上山与远行。
独轮车
运输工具,用硬木制成木轮木架,以手提和肩担掌握车身平衡,适宜窄路运输。六十年代改为胶轮独轮车,八十年代逐步被双轮胶轮车代替。
龙骨车
提水工具,木板做成槽,中间用板块做成一节连一节,形似龙骨,能弯曲。数人用脚踩,使龙骨节转动,把水引向高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尚有使用。
草鞋轿
木制长方轿形,前高后低,前有六个圆形小木柱,配有绞仔、掌仔、草鞋扒、垫梯等工具。
碾槽
旧时榨油厂用于碾碎油料作物的工具。
秤
秤种类繁多,有栳子、钩秤、戥盘秤、厘戥。用硬质木制作,过油漆,斤两用金属丝钉花。栳仔可秤150-300斤,钩秤10-30斤,厘戥则用于秤贵重物品。
葫瓢碓(冲水碓)
葫瓢碓 昔时山区小村常使用,建于水沟边,碓尾雕凿成葫瓢形盛水,水满而起,倒水而落,用以舂米。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棕盖仔
相关专题
笋壳篓仔
相关专题
站栏 站桶
相关专题
轿仔
相关专题
巢仔
相关专题
麦袄扇
相关专题
布鞋
相关专题
木履
相关专题
额仔
相关专题
厘桶
相关专题
古担
相关专题
镜箱
相关专题
锡壶 锡茶壶
相关专题
糕仔印
相关专题
灯笼
相关专题
煤油灯
相关专题
灯搭
相关专题
三角灯
相关专题
炮仔灯
相关专题
谷砻
相关专题
脚踏碓
相关专题
石磨
相关专题
糖厂石磨
相关专题
涎枷仔
相关专题
虎头帽
相关专题
竹火笼
相关专题
脸盆架
相关专题
桶、斗、升
相关专题
烛台
相关专题
风箱
相关专题
交椅
相关专题
水烟筒
相关专题
烟筒头
相关专题
藤栲栳
相关专题
笊篱
相关专题
饭甑
相关专题
扁篮
相关专题
木轮车
相关专题
草鞋
相关专题
独轮车
相关专题
龙骨车
相关专题
草鞋轿
相关专题
碾槽
相关专题
秤
相关专题
葫瓢碓(冲水碓)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