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生活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1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活水平
分类号:
C913.3
页数:
15
页码:
628-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平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收入水平、劳动、衣饰、饮食、住房等。
关键词:
莒口镇
人民生活
生活水平
内容
第一节 收入水平
莒口全镇总面积365.93平方公里,1949年前人口不足一万,人均耕地面积5~6亩。人均山地面积40多亩,可称富庶之乡,足以丰衣足食,但事实与此相反,贫富差距如天壤之别,富者家财万贯,挥金如土,贫者身无分文,食无隔夜之粮,最主要的原因是贫农、雇农缺乏生产资料——土地,1952年土地改革之前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占全镇农户不到10%的地主,却占有土地总面积50%以上,其余为富农与富裕中农所有。而占有总户数54.8%的贫、雇农却几乎无土地。地主、官绅利用占有土地对贫雇农进行残酷剥削,旧时民谚道出农民的苦难:“农民身上三把刀:地租、伕役、利息高。”地租重如山,在封建剥削制度下,农民要生存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甲等田,要将收成80%交租,实行8:2或7:3开;乙等田,实行6:4;山垅田3:7开,这种田名义上农民虽然能得到总产量的70%,但旱涝不能保收,即使好年景亩产也不过200来斤,与好田对比,所花的工远比好田要高出2~3倍,实际上等于替地主无偿劳动。所以比较肥沃的门口田、近村田、平洋田,虽然地租高,大家仍争着租种。
求生存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为了活下去,只得半年糠菜半年粮,尚不足以糊口时,只好向地主借高利贷度日。
高利贷残酷无情:每当青黄不接,农民囊中如洗挨饿之时,地主、官僚、高利贷者趁机剥削,其方式有:
加倍利:春天借100斤谷子,冬天得还170斤,高的达200斤;借一元钱,每月利息一角,一年连本带息还二元二角。凡在每月14日前借的,不论哪一天均以足一个月计息还款。如向高利贷者借款三次,其中两次是以一个月计息,另一次仅半个月,还款时均以借一个月计算还款。
现扣利:借一担谷子或一元钱,利息多少先扣下来,如借一元钱,每月利息一角,立即扣下只付九角。
本上添利,利上加利:凡借款者到期无法还清的,将利息加入原本,愈滚愈多,永远还不清。
利用差价进行剥削:地主、官僚、高利贷者彼此难分,身兼数毒者不乏其人,亦官亦商比比皆是,农民借款时,正是米价昂贵时期,高利贷者以市场米价计算借给银元或钞票,到谷子收成时,这些垄断巨商官贾又压低米价,农民就得按市场米价还给谷子,一贱一贵,农民劳动所得本来无几,这样又被剥去层皮。
苛政猛如虎:农民除受上述榨取外,当时政府的压榨手法更多,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
1、乡政府的油灯费:每月向农民征收一次,每户多的一角,少的4—5分。
2、招待费:每两个月收一次,由保长负责收,每户3—5角。
3、买枪费:(包括子弹费)每年每户摊1-1.50元。
4、保公谷:专为支付保长工资之用,每户每年交100斤谷子,如无谷子可交,则按粮食折价。
5、壮丁费:凡是18—45岁的男子,均有被抽去当壮丁的危险,没有被抽中的,每年每户至少要负担2—3次的壮丁费,每名壮丁捐20块银元。
6、伕役:以保为单位摊派,每户一年要负担三次以上,总数在70天以上。如无人服役,每名伕役出4—5元另雇他人充当。(以上均以银元计算)
据历史资料《建阳县民众教育》刊登: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建阳县的经济情况是:“本县人民每人每年负担捐丁税、省税、县税、特税四种平均三元三角三分四厘。人民经济能力,一般民众每日所得工资不上四角,而一家生活上必需之款已在四角以上,故每到年终亏空负债的人家占百分之九十八”。
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从此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收入显著提高,1956年互助合作化时期,按土地、劳力记工分红。1958年人民公社后,实行按劳计酬,社员分配逐年增加,人均收入:1957年51元,1965年89元;口粮低的225公斤,高的300公斤。从1961年至1980年前的二十年中处于绯徊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高效益经济型转变,出现了许多专业户,有食用菌、养鸭、养鸡、养鱼、种茶果、蔬菜、种粮大户,有的离土不离乡经商办企业,农村经济进入腾飞时代,粮食产量年年获得大丰收,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1983年人均收入240元,比1978年107元,增加133元,仅五年翻了一翻多,1990年人均收入1688.72元,2000年达到2329元,绝大多数农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除此之外,众多的农村富裕劳力冲破世世代代农民只管种田的旧框框,走向城市,寻求致富之路,从事各行各业,获利几十万元者不乏其人。逐步缩少城乡差别。
干部职工收入,建国前私营工厂、商店职工、教职员工工资低,收入少,加上物价不断上涨,工人每月收入一般只能买到100斤左右大米。建国后,初期干部实行供给制,只供大米,没有现金,从1953年起,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乡镇一般干部月工资在40多元,科级60多元,从1979年后进行多次工资改革和调整,至2000年乡镇干部月工资平均900元,离退休干部平均960元,企事业职工平均月工资700元左右。
随着农民、干部职工收入增加,银行存款大幅度上升,储蓄余额1959年23.9万元,1977年13.1万元,1980年301万元,1986年800万元,1990年1419万元,1996年2504万元,2000年4691万元,人均1735元。
第二节 劳动
建国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莒口劳动人民勤劳淳朴,习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过着劳劳(方言,义为忙)碌碌、平平淡淡、墨守成规、贫困的农夫生活。
男人劳动 一年365天除逢年过节、因病、走亲访友外,男人包揽了耕田、种地、砍柴、挑水、赶墟等所有体力劳动,常年累月,日复一日劳累着。
农忙 一年四季之中以春秋两季是农民最忙最累的季节。春自惊蛰始忙于备耕、播种、插秧、下肥、中耕至秋收。秋种黄豆。冬种小麦、油菜。那时田间耕作每年120-150天左右。
农闲 农民多以砍柴或搞些零星副业(副业有砍柴、上山采摘野菇、草药、油桐、山苍仔等,少数爱好者上山打猎,下水捕鱼)籍以增加收入,弥补生计。
劳动形式 白天以田间劳动为主,早晚种菜、砍柴、挑水。田间劳动多以个体为主,季节性农活请亲朋好友帮工与换工,有的雇季节性短工,如插秧、秋收、种黄豆、兴修水利、用牛等。
建国后,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改良和实施科学种田,进行精耕细作。从1958年至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之前,这期间实行大集体,出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开始实行定工,农忙时男全、半劳力每月出工30-26天。女全、半劳力定工27—24天,60年代出现当日分田劳作制,按人头按当日工作量,人、田双对半开,分成若干小组或个人。日工作量先按田块粗细,工作量大小而定,如翻冬土人均0.8—1亩,翻春土1—1.2亩。秋收按路途远近,单产高低,定数量,定百斤工分。农业学大寨期间,冬闲季节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三改、造林等。男全劳力年劳动日在320-340天左右。
改革开放后,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粮食增产,丰产过剩,出现卖粮难。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强度相应减轻,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力。从八十年代以后,不少劳力转向经商、开店、办企业、年青人多外出打工。同时农业出现了多种经营,如养鱼、种果、种菜等。农田普遍施化肥和除草剂替代中耕,年下田劳动日又恢复到120-150天左右。下田劳力多为中年人,妇女只在农忙时辅助。
妇女劳动 解放前人们受儒家“男外女内”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约束,千百年来习俗不把妇女视为劳动力,民国以前,本地农林业生产全由男人负担。女子除生养子女外,只在家中从事烹饪、洗涤、缝补、饲养家禽家畜和编织斗笠、打草鞋、做布鞋等家务或捻线、织布、织草席草垫等。民国以后,有少数妇女帮助男人下田、上山或经商,殷富人家和小康之家的女子能入学读书,从事公教等脑力劳动。建国后,封建制度彻底摧毁,女子受教育逐渐普及,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不断增多,土地改革后,农村妇女踊跃参加农林业生产,人民公社化后,年青妇女被定为生产上的劳动力,定有每月出勤定额,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从此妇女参加农林业生产的日益增多,很多成为插秧、中耕、施肥能手,或造林、育林、采种、育苗、营造菜果园的主力。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各党政机关、单位、工厂、学校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中,也都吸收了许多妇女。现在妇女与男子一样参加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极为普遍,蔚然成风。
第三节 衣饰
衣裤 自清末到民国时期,本地男女上衣通常是有领有袖的,大前襟由左掩右,右侧套底襟缝口袋,以领钮,右肩钮,腋下钮相连结。钮和襟都以布斜条卷缝制成。下裤是宽裤深档另加缝制裤头,可右褶或左褶系以裤带。女的有围着裤外的礼裙(有兰、红、黑三色,但不常穿)。男女衣料多以棉布、土布、夏布和少量外来洋布(俗称“白洋布”,大都染成青或兰色)。官绅、富户和读书人有穿棉丝料的长衫,外加穿坎肩即是礼服。寒冬穿长袍马褂。劳动人民多穿短棉袄、棉裤。民国十几年以后,男人上衣逐渐改为对襟,领用双层布反褶,前襟缀口袋或三、四袋。不久,又出现中山装、学生装和童子军服。女青年服装有旗袍、短衫和简裙等款式,男女都是围腰窄裤头,直档。布料以棉机制为主,内衣开始用针织品,畲族同胞的衣裤仍保持传统的习惯,衣裤都镶花边,妇女头巾不离。
旧社会的农民,衣衫褴褛,一辈子难得穿几件新衣服,天天穿着补丁衣,冬天难以御寒,夏天难以遮羞。
建国后,男女以反翻领对襟的中山装为主要款式,女衣也翻领对襟取代大襟,还有袖口另接,一段双层布料开口钮扣的款式为主,女裤亦在裤头右侧开4—5寸的衩头加钮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装、牛仔衣裤、夹克衫、休闲装、旗袍、连衣裙、运动衫裤格式多样,服装流行,服装普遍转为商品化,型式逐渐多样化,女装童装更是鲜艳夺目,日新月异。
鞋 旧时当地人民多穿妇女手制布鞋,鞋底用布片层叠糊成,厚一厘米左右,用钻穿插苧绳通过撵孔紧扎针反复扎紧后上帮而成。男鞋多是黑布面(也有用黑绸缎布),有圆口和尖口两式。民国前裹足妇女的鞋面有黑布和丝布,制成尖头、翘鼻、鞋面绣花。民国禁缠足后,女鞋随男鞋样,只在鞋面加横带钮平底,或加厚跟。抗日战争时期,市场上布面胶底鞋、皮底鞋、全皮鞋、全胶鞋。男人外出或挑担时常穿草鞋,夜里或雨天穿木屐鞋。建国后,商品鞋的花样不断更换,有长统、短统、浅口、深口、通花等样式,市场增加各式各样无跟塑料拖鞋、毛线拖鞋,80年代后男女老少穿的鞋能随时从市场买到,货源极为充足,取代家庭妇女手制的布鞋。
袜和帽 民国以前,本地殷富人家穿袜戴帽较为普遍,先用白布裹好,再穿上袜,普通劳动人民穿袜极少。民国时期市场始有针织的长统棉袜。缠足妇女用裹足布缠足,外罩褶箍。民国时期,富家官绅多戴礼帽,民间老人常戴棉纱帽、瓜皮帽。婴幼儿戴用布或缎做的帽。老妇人多用皱纱缠头,主要缠在额头到耳部。后来有了羊毛编的帽、呢帽,样式有加边或加前檐的。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穿袜戴帽子十分普遍,袜帽式样种类繁多,袜有长、短的线袜、丝袜和呢绒袜等。帽除布帽、线帽、棉帽、皮帽等外,还有遮阳的草编帽、太阳帽、劳动保护的藤帽、金属帽等,九十年代后除少数老者外,戴帽渐少。
第四节 饮食
建国前,莒口人民过着艰难的生活。人民每日三餐的主食是大米饭,传统的习惯通常早晨即煮蒸好早、午两餐饭量,煮干饭的方法是大米入锅煮沸数分后,用笊篱捞出全部米饭,倒入饭甄(木桶)隔水蒸熟。米汤留部份做菜汤或作饲料用,有的米饭不全漉起,留一些煮成稀饭作为早餐。有的家庭三餐饭量早晨一起做,晚餐煮些粥或杂粮填腹。杂粮以蕃薯居多。收成季节,有的蒸蕃薯作午晚餐。蕃薯大多贮藏在地窖里,供平常与大米混煮成饭或粥。小麦种植不多,面粉及其制品为外来食品,当地有大米加工的粉干,还有自种少量的粳谷、糯谷供做粿、糍或酿酒。这几种算粮食品大多只在逢年过节或待客时食用。杂粮还有少量山禾、荞麦、粟籽、高梁等。解放前,水稻产量不高,只有地主、富豪、官绅能享受三餐大米饭,广大贫苦劳动人民常以杂粮凑饱,配饭菜疏以辣椒、芋子等,另外季节性蔬菜分别有蚕豆、黄豆、萝卜、豆夹、茄子、芹菜、菠菜、苦瓜、冬瓜、丝瓜、南瓜、芥菜、大白菜、小白菜等,辅以竹笋和野生菇类,水田间的鳅、鳝、螺、蛙,溪涧中的鱼、虾、蟹、蚬,山林中的獐、鹿、山羊、山鸡、野猪。家养的鸡、鸭、兔、猪等肉食和蛋,也只能在节日招待客人和办酒席时食用。瓜菜有季节性间隔。多用腌制、糟藏、晒干如糟菜、糟蛋、水浸罗卜、筑菜等储藏供食。至十二月家家户户一定要做几瓮子(瓶)豆腐乳,可以食到来年春天。饮料有茶和酒,酒多为家酿糯米酒,调味品以盐为主,部份富户有酱油、虾油和味精。至于年节,是比较重视和讲究。过年前,要制腊猪肉,做香肠及各种腊味。所谓“腊”就是把肉和内脏用盐腌制5—10天后,挂在灶前让烟薰,或挂通气处让太阳晒。另外还要蒸年糕、打米粿、酿酒等。
建国前,农民多当长工、打短工或租种他人土地,除交租外所得粮食寥寥无几,难以糊口度日,每年青黄不接之际,以菜、地瓜等充作御饥之物,贫富之间生活差距悬殊,文人描写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对旧时生活的写照。
建国后,本镇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收入增加,广大群众才能以大米饭作为平常主食,面干、粉干,粿糕也成为普遍的食品。煮饭方法有所改变,改用炖或焖,城镇居民干部职工家庭早晨多吃粥,90年代以来,莒口集镇所在地早餐店满街可见,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和部份农民图省事,大部份到饮食店进早餐,食品有包子、馒头、油条伴豆浆或粥、豆浆粉干等花样品种齐全,任由挑选,价格不高。农村家庭因体力劳动,保持早午饭或三餐干饭的习惯,菜类除青菜与野味外,鸡、鸭、鱼、肉、蛋、海味和食用菌类大量增加。饮料除茶和糯米酒、啤酒外,增加雪啤、可乐、汽水等。酒类有各种价格不等数不清种类的品牌。调味品除盐外、酱油、虾油、味精成为家家户户必备品。时下流行的食品大有讲究,如今吃菜要吃新,吃禽要吃活,吃肉要吃瘦,吃鱼为吃鲜。过去廉价的鳗鱼、鳖、石鳞、蛇现今身价提高百倍。
第五节 住房
莒口古时民居,大多土木结构,也有土、砖、木结构,单层或一层半,四榀、三开间,纵深一、二进,有天井,中间为大厅,两侧为房间,上盖瓦片,部分地面铺砖。墙下部为土筑,上部砖斗,有的过屋顶为封火墙,两侧或三侧。楼为跑马楼或侧楼(大厅上无楼),高1.5—3米,用以堆放粮食和杂物。大阂与隔间用杉木板,楼梯设在照壁后,厨房靠后门。有的也有后院,用以养猪、鸡、鸭和建茅草棚。少数有钱人建房求气派,纵深数进,有台阶落差,厨房离开主房,有园仔,四周封火墙高出屋顶,分层次有翘角并彩绘,装饰考究,雕刻各种图案,前后门斗砖过磨,门盘、门梁、天井、台阶全用大条石,地面铺方砖,天井中间用各色卵石铺成各种形态,设花架种兰菊,室内雕梁,画栋,门窗各种花鸟、人物等形象精细,进大门前廊有门或屏风,可开可关,有的下前间设有书房、古玩室、客厅。这些古民居的特点: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表现出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冬暖夏凉,但采光差、不通风,空气不对流,阴暗潮湿。建国前,镇内大多数人都是住着祖宗遗留下的低矮木房子,泥地面。贫困人住茅草房和杉木皮盖的棚屋。山区民房有的利用资源,就地取材,建竹瓦房,整体结构与土木结构相似,只是上盖竹瓦,没钱人隔间用竹片挂竹席挡风,竹瓦3—5年换一次,竹瓦上可行人、晒笋干等并有防冰雹的作用。
建国后,新建民房多为二~三层,公房普遍是多层,但不拘左右对称,不设前厅、后堂,也有少数院落建筑群式,农村建筑多以砖木结构、土木结构为主,集镇房屋建筑多以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民房、公房和商品房,多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房屋结构规格大都一致。厨房一般都与主房相连。农村厕所多在房屋前后角落处另建。集镇多建公共厕所,高层新式的单元楼房附建有卫生间、洗澡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劳动致富,实施奔小康工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仅从1987年至2000年14年间全镇建新房的有1237户,占总户数16.4%,用地面积125966.68平方米,建筑面积254822平方米。
第六节 行乘
建国前,劳动人民外出、多是步行、走泥路、爬山越岭,肩挑手提。有钱人家坐轿,外出坐船、排。封建时代女子多在家中,要求“走不动裙,笑不露齿”,行为受到极大的约束。男子出远途,有坐木船、竹排、多数是步行。
60年代后自行车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车几乎成为每家每户取代步行,载重必备的工具,多者一户2~3辆。90年代后,摩托车风靡有取代自行车之势,
各种型式载客车日新月异,镇街道内出现了黄包车,外出均以车代步。出远门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古时出远门需要几个月,现今缩短几天或几个小时即可到达。
第七节 时空拾零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使用的器物在不断替换更新,为留住记忆,以时空拾零为题,将消失和趋于消失的日常用俱以照片和文字说明记述于志。
棕盖仔
棕片缝制,用于盖在箩筐上,起防雨作用。(有的中间暗制夹层,藏放贵重物品),六十年代前,小商贩赶墟很适用。
笋壳篓仔
用笋壳缝制的盛具,有方有圆,大小不一,制作简单,提物十分轻便,耐干不耐湿,是竹山下村民的日常用品。
站栏 站桶
用杉木制作,有圆形和方形,高度与饭桌相近,内分二层,能坐能站。站时去上层,适用一至三岁小孩。
轿仔
有竹制和木制,高约60公分,四周有围栅,座位中间挖一圆孔,方便小孩排解。
巢仔
有木制或木架衬托竹编而成的长方形巢仔,能摆动催眠,内铺棉布、草席等,可供幼儿躺睡。
麦袄扇
将麦杆蒸煮后,编成辫条缝制,中间缝上绣花图案,扇边布包缝扎,竹片作柄,美观,耐用。
布鞋
用碎布制底,苎索穿扎,新布缝制鞋面,样式有宽口、圆口和妇女的绣花鞋。穿着轻便,舒适,透气。
木履
用轻质木板制成,鞋掌部钉块牛皮,做工简陋,行走不便。
额仔
老年妇女头部保暧用品,布料质地好,多层,做工精致考究,中间剌绣花纹,镶嵌珍珠、玛瑙装饰。
厘桶
送婚用具,圆形单层高柄小桶,形为浅盆,制作精细,漆大红色。
古担
送婚用具,圆形多层迭桶,内分三、四层,制作精致,漆大红色。送婚时装糖、果、饼等,显示隆重、高雅。
镜箱
女子梳妆盛具,制作小巧玲珑,多漆红、朱红、黑色,箱边绘有花鸟图案,顶盖翻起,内有镜子,两层,小抽屉,存放梳子,发夹等梳妆用品。
锡壶 锡茶壶
用锡打制,盛酒、盛茶用具,有耐碰特点。
糕仔印
硬木制的米粉糕饼模具,雕有各种图案、字样。
灯笼
照明用具,用篾条编制笼架,外糊白纸或红纸并油漆,中间插蜡烛,能防风防雨,六十年代前均有使用。
煤油灯
照明用具,铁皮制作,底座装沙,上部油罐装煤油,灯头用棉纱连接煤油,电力未通时,农村普遍使用。
灯搭
照明用具,用竹子制做约三十公分的架子,中间放一铸铁小盏,装桐油,放一至二根灯芯点燃,即可照明,煤油灯未出现时普遍使用。
三角灯
铁皮制的照明用具,中间有约十公分长的铁皮罐装煤油,底部分三角装灯头,用棉纱点火,一般适合较宽的场所使用。
炮仔灯
照明用具,玻璃制作,中间装煤油点火,上部有玻璃罩防风,美观适用,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盛行。
谷砻
碾米工具,圆型,直径约90公分,双层高约50公分,外层竹篾编制(也有用大圆硬木雕琢的木砻),中间用黄泥夯实,泥中排钉炒过的竹片,分上礅下礅,以竹筒为轴承。中心轴从下往上,用木枷套住中心轴,水力带动上礅,人力推动的只在下礅按中心轴,起剥谷壳作用,七十年代前是碾米的必用工具。
脚踏碓
碾米工具,石头凿成窟盛糙米,用近三米长的杂木作碓条,一端安上一个长方形石头与碓条成7字型,尾部做个十字木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用人力踩动舂米,单家独户多用。
石磨
磨浆(粉)工具,上下两层,下层有轴,上层有进料孔,在石礅中凿成排齿,推动上礅,下层有自身凿槽或木制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是磨浆、粉的唯一用具。
糖厂石磨
榨糖工具,石块凿成两个圆柱形(分雌雄)石磨,直径约70公分,高约一米。由二头牛牵引石磨向内转动榨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制糖的必用工具。
涎枷仔
小孩胸前佩戴的防湿垫仔,用布头多层制作,绣花纹,适合五岁以下幼儿使用。
虎头帽
小孩防寒帽,棉和布缝制,两边翘角为虎耳,缝一对银铃,摇动时有响声,后披过肩。
竹火笼
烤火用具,篾制。样式有大有小,有精有细,中间小上下大,中心夹一个瓷钵盛炭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渐少。
脸盆架
梳妆用具,制作精细,上部镶嵌镜子,下部能放脸盆,抽屉可存小件物品。
桶、斗、升
量米容具,桶、斗系杉木制作,升用毛竹筒制。一桶为五斗;一斗为五升;一升为壹市斤。桶、斗、升为昔日粜米衡器。
烛台
插蜡烛用具,锡制,一副两个,一般为庆典日使用。
风箱
鼓风用具,大小不一,木制,中间有隔板,来回抽动,把空气挤入炉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民间多有使用。
交椅
家俱,硬木制作,过油漆。旧时厅堂摆设接待宾客,显气派,庄重。
水烟筒
吸烟用具,铜制。一边装烟丝,一边嘴吸,中间装少量水,昔日富贵人使用。
烟筒头
吸烟用具,竹制或铜制,长短不一,可用作武器防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渐渐消失。
藤栲栳
藤制的盆,双面油漆,有花纹,昔日妇女盛针黹用品。
笊篱
做饭用具,竹篾编制,用于蒸饭时捞饭滤汤。
饭甑
蒸饭用具,杉木制,大小不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是家庭必不可少的蒸饭用具,进入九十年代后渐少。
扁篮
盛具,有竹制和藤制,背物十分方便,昔日乡人赶圩和屠夫多使用。
木轮车
运输工具,有独轮和双轮。木轮铁轴,轮外圈钉一层橡胶,比肩挑省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使用,后被胶轮车代替。
草鞋
麻做鞋筋,用稻草或竹丝编制,轻便不滑,七十年代前,乡人多穿此鞋上山与远行。
独轮车
运输工具,用硬木制成木轮木架,以手提和肩担掌握车身平衡,适宜窄路运输。六十年代改为胶轮独轮车,八十年代逐步被双轮胶轮车代替。
龙骨车
提水工具,木板做成槽,中间用板块做成一节连一节,形似龙骨,能弯曲。数人用脚踩,使龙骨节转动,把水引向高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尚有使用。
草鞋轿
木制长方轿形,前高后低,前有六个圆形小木柱,配有绞仔、掌仔、草鞋扒、垫梯等工具。
碾槽
旧时榨油厂用于碾碎油料作物的工具。
秤
秤种类繁多,有栳子、钩秤、戥盘秤、厘戥。用硬质木制作,过油漆,斤两用金属丝钉花。栳仔可秤150-300斤,钩秤10-30斤,厘戥则用于秤贵重物品。
葫瓢碓(冲水碓)
葫瓢碓 昔时山区小村常使用,建于水沟边,碓尾雕凿成葫瓢形盛水,水满而起,倒水而落,用以舂米。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