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其它旧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其它旧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4
页码:
609-6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的旧习俗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风俗
旧习俗
内容
接春 立春这天,乡人有设香案置果品(有用葫萝卜丝栽香葱或移栽油菜花之类)供春神享用之习俗。以示迎接春种,祝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祭天地 相传,正月初九为天之生日,正月初十为地之生日。这两天乡人均有烤年糕置果品设于家门口,点烛烧香化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谓之“祭天地”。
祭土地公 民间有“二月二,请土地”之习俗。传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生日,这天多属晴朗天气,好让土地公晒金银。人们即在这天烤年糕,炒米果,置果品祭祀土地公,以求“六畜兴旺”、“四季发财”。
炒毛辣 毛辣虫,即毛毛虫,初夏多在屋檐及瓦条下爬行,全身毛均有毒液,人体碰到毛毛虫,即起疱,奇痒难忍。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有炒黄豆以镇毛毛虫之习俗。俗云:“四月八,炒毛辣”,意即炒死毛毛虫,不受其毒。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炎日当空,骄阳似火。俗云:“六月六,晒谱服”,意味着这天是晒东西的好日子,晒后不易霉烂。
修路 昔日,每年八月初一,各自然村均有组织劳力修补乡间道路和山垅小路,或开辟新路、修桥和搭桥之习俗,为秋收提供运输方便。修桥补路费用多出自地方庙产或公产,也有来自个人捐赠(捐赠中有当年添丁户的)或地方罚款等收入。修路时,大家一起吃饭,谓之“吃开路”。
不种萝卜、芥菜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人们有不种萝卜、芥菜之习俗。相传,从前有个詹瘌痢倒穿棕衣、草鞋进宫见娘娘而得皇位,自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即崩驾。后来人们就传言,在这十天中如种萝卜则无头,栽芥菜而有蔸。
洗甲 莒口各村历来均有“洗甲”(洗谷皇)之习俗。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在秋收结束时,洗刷大小农具,妥善保管,并请友邻、亲戚吃顿丰盛的酒宴,谓之“吃洗甲”。生产队集体劳动时,则全体社员参加会餐。
栳仔与鸟铳的妙用 过去,如遇山体崩塌,洪水泛滥,人们认为是妖怪要翻身出世,便把栳仔(大杆秤)插入土中,鸟铳悬挂于门上,以为如此可镇妖驱邪。
行业习俗 过去,当学徒学手艺者,一般都要举行拜师仪式,学徒要向师傅送礼。学徒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先做杂务,如跑腿之类。学徒要敬重师傅,用膳时要先为师傅盛饭、斟酒,做事还要认真吃苦;第二年才开始学手艺;第三年学艺出师后才取得谋生技术,可加入行会。满期后,还要包礼金酬谢师傅。
社日 每年春秋各有一日,春曰“燕福日”,秋曰“鸿福日”。“社日”本是祭祀当地土地神的活动日,有“春祁秋报”之说。不知乡人从何时起竟将“社日”作为新坟添土日,俗云“拦社”,即新坟在三年内,亲属需在社日来临前祭扫添土,以固坟墓。
闰月饭 凡逢农历闰月,父母一般都要请出嫁女回娘家吃“闰月饭”,若父母已故,则由兄弟代之。意为来世更多的吃,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小孩“戴锅” 昔日,乡人带着小孩走亲访友时,有在小孩眉额中心用锅灰涂个小圆圈之习俗,谓之“戴锅”,寓意可镇鬼驱邪,确保小孩平安吉利。
漂鱼死走过路鳖 即河中漂流的死鱼、无故而死的飞禽走兽和过路鳖鱼无人敢食,乡人认为若吃了“漂鱼死走过路鳖”凶多吉少,必有祸患。
入门之兽 凡遇窜入家中野兽,乡人有不捕杀之习俗,认为捕之会招来祸灾。
放生动物 自古以来,民间一些长者对野生动物有放生习俗,有的甚至花钱买来放生,认为放生是积德行善,可延年益寿。可见古人已有保护野生动物之意识。
小孩饰品 昔日,乡人有给小孩佩戴银制的项圈、手镯、脚镯以避邪之习俗,有的人家男孩屡遭夭折,就为其后出生的男孩戴上金银耳环,以女妆打扮之,认为这样可以驱邪护身,让小孩顺利成长。此外,一般有给小孩双手佩戴“垂手”(即用银制的刻有笔、墨、砚、纸或福、禄、寿、喜、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图案和字样的垂手)的习俗,意为小孩佩戴此物就不会过分顽皮贪耍。此俗沿袭至今。
认干爹干娘 过去,人们见小孩多病,认为是其子“八字”与父母相克,唯恐夭折,便找命好富贵之人结认干爹干娘,以求平安。有的经算命先生测算“八字”,还要结认菩萨或树木做干爹干娘,以保无虞。
别号 从前,乡人对多病的小孩,怕难养,有用菩萨或生命力强的树木、畜类以及工具等给小孩取小名之习俗。如:奶娘妹、马天王、樟树佬、松筒、铁狗仔、坭猪仔、斧头、锯子等等。认为这样取名可得菩萨保佑,驱病消灾,以保平安。
蓄囟毛 婴儿头顶骨未合处叫“顶门”,医学上称“囟门”,乡人为男婴理发时,素有在“囟门”处蓄留一撮长发(有的同时在后脑勺也蓄留一撮毛)的习俗,谓之“蓄囟毛”。其用意是为儿童未长合的“囟门”起御寒作用。待满丁后方可剃去“囟门”长发。
剥猪暝 乡人每逢家中宰猪时,素有送“血仔”(猪血蒸熟后,另炒数片槽头肉及猪肠,盖在猪血之上)给近邻好友,并请他们吃剥猪暝(晚饭)之习俗。这种淳朴、憨厚之举,象征着邻里相帮,礼尚往来的浓浓乡情。此俗至今尚有。
初一十五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乡人有不办婚事、不破土建房、不出葬、不远行、不理发等习俗。认为初一、十五日子粗,办事均不吉利,应避之。
石敢当 昔时乡人有在村庄路口、巷口或家宅门口立“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小方石柱之习俗,这是旧时村民用来镇邪、抵挡不祥的。从狭义上说,“敢当”,有敢于抵挡,所向无敌的意思,“泰山石敢当”即法力无边。旧时“石敢当”的作用在村民中是十分神圣的,它可以镇百邪,驱灾殃,使百姓安康、兴教化、张礼乐。古时“石敢当”为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唐宋以后方出现以小石碑代替。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接春
相关专题
祭天地
相关专题
祭土地公
相关专题
炒毛辣
相关专题
六月六
相关专题
修路
相关专题
不种萝卜、芥菜日
相关专题
洗甲
相关专题
栳仔与鸟铳的妙用
相关专题
行业习俗
相关专题
社日
相关专题
闰月饭
相关专题
小孩“戴锅”
相关专题
漂鱼死走过路鳖
相关专题
入门之兽
相关专题
放生动物
相关专题
小孩饰品
相关专题
认干爹干娘
相关专题
蓄囟毛
相关专题
剥猪暝
相关专题
初一十五
相关专题
石敢当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