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婚丧喜庆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0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婚丧喜庆习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0
页码: 600-6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的婚丧喜庆习俗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风俗 婚丧喜庆

内容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自然规律也。然各地因何对此所表示的方式各异耶?习俗使然耳!
  一、婚事
  婚嫁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青年男女之间不能私自谈婚事,婚姻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黄蚁对黄蚁,白蚁对白蚁。”注重的就是男女双方门庭是否相当。且婚嫁礼俗繁琐。婚事一般由男家委托媒人向女家提婚,经女家查明男方家庭情况,认为适合后,再将女子“生辰八字”送给男家;同时,男家也将男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女家(何谓“生辰八字”?我国农历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共60组,以此表示年、月、日、时顺序。而每个人的出生时间都有年、月、日、时四种生辰,按历法各配上两个字,合起来共八个字,这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也叫“庚帖”)。双方交换庚帖后,均把庚帖压在自家的神龛上,焚香卜吉。有的在祖先供案上同时点两炷香,看是否同时熄灭,如果其中一炷早熄,会被认为是不吉之兆。三日内,若家中无“事”(即无灾兆),表示神灵应允。然后请算命先生“合算”,俗称“拼八字”,如算出“八字”相克,男方家即将“庚帖”退还女方,表示终止议婚;如无相克冲犯,男方即向女方议婚下聘。
  插记 插记也叫订婚,其过程实际上是男女双方父母就“聘礼”(也称“仪单”)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聘礼由女家写出,交给男家裁定,如聘礼太高,就请媒人从中说合。聘礼议定,即选择吉日,男女双方家里各操办酒席宴请直系亲戚,以示子女婚姻已确定。女家办酒席的一切开支一般都由男家负责。女家设午宴,未婚婿为主宾,其他的为女方的亲友陪席。宴中,未婚新郎向女方亲友敬酒时,凡属女方近亲长辈。未婚新郎均要敬送冰糖一包,受糖者要回送“红包”作为见面礼(钱额不限)。男家设晚宴,未婚媳妇为主宾,礼节与女家请未婚婿同。
  “插记”过后,双方均不得毁约,如毁约则遭乡人指责。如果是男方毁约,则女方家可不退一文聘礼,还要责怪男方败坏其女的名声;如果是女方毁约,则女方家会主动把聘礼退还。如果男方不幸夭折,女方将聘礼退还男家,以示解除婚约;若女方夭折,女方家可不退还聘礼,双方亲家关系持续,待男方另娶媳妇时,新娘认原女方父母为接面父母。
  结婚 结婚,旧时称“小登科”,新郎称“新郎官”。男子成家,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普通人家都倾其财力,大操大办,以求风光体面。结婚的日子——“黄道吉日”得请算命先生选择,谓之“请期”。双方择定嫁娶吉日后,都开始忙碌,男家忙碌着筹备彩礼、家具及“洞房”用品;而女家则开始置办嫁奁,箱、笼、盆、桶、梳奁台之类。富贵人家还有金银首饰、珍奇古玩以及田产、房产等作陪嫁,甚至还有婢女作陪嫁。
  吉日一到,男家张灯结彩、贴婚联(入赘的,女家张灯结彩、贴婚联),大宴宾客。女家宴请宾客在吉日前一天,男方要安排媒人、陪新娘的靓丽少女二人、“炮手”(指能说会道的应付女方临时要求添加彩礼之人)等若干人,将所有的彩礼办齐,送至女家,谓之“聘婚”。送彩礼要装担(一种四层的圆桶),内装新娘饼和“请舅帖”及象征性的礼包。如一小包盐,意为“海誓”;一小包茶叶,表示“山盟”;又如荔枝、桂圆、金桔子、栗干、红枣等“五子果”,表示婚后多子多福、早生贵子。此外,还要备好若干“小礼包”(钱额不一),用于酬谢女家亲戚和帮助做事的人,有冰金、离母担、祝神、梳妆、上笼、垒鞋、倒水、大厨、小厨、上轿礼和新娘走路礼等。
  迎亲吉日,新娘梳妆打扮,更鞋换衣,里外一身新,等待花轿迎亲。女子出嫁,娘家亲戚一般都以彩礼不足或其他原因为借口进行“闹亲”,并临时提出一些附加条件与“炮手”磨嘴皮,闹得越凶,越表示不愿女儿出嫁,以抬高所嫁女子的身价地位、。但闹归闹,都会算好新娘到男方家路程所需的时间,决不耽误时辰做“隔夜新娘”。出嫁时,女家要煮长寿面及染红的太平蛋请一桌童男童女吃,谓之“团圆酒”,象征着团圆、平安到老。吉时一到,在祖先神位前燃烛点香,新娘头蒙红巾,由舅父抱上轿(现抱上车),以防娘家风水被女儿带入男家。临行时,新娘的爹娘和亲戚流泪相送,甚至哭着拽住花轿不肯起轿。也有的新娘却乐呵呵的哭不出声来,这时娘家亲戚就会相劝道:“哭几声吧,不然不好看。”意思是新娘不知礼节,会被人笑话。走时,女家派两名靓丽少女陪新娘到男方家,若干人抬嫁妆,然后鸣炮送亲。此外,女家还有“压篢”、“搭镜”之礼〔即把钱放在篢(一种装衣之具)底和缝在镜箱布上,数额视贫富而定〕,同时,备四个小包回送男家。小包中有芝麻、黄豆、谷子、小麦,意为品德贤淑,男家娶后可发家致富、子孙满堂。
  旧时迎亲仪仗队一路吹吹打打,鼓乐齐鸣,讲究的人家还配有笙、笛等管乐队。花轿前有一对人掌扇,一对人撑红伞。十分风光体面。喜气洋洋的唢呐声不时吸引着路边的人们争相观看。为忌“重婚”,迎亲仪仗队不能走回头路(即当时借轿来时的道路)。结婚既称“小登科”,所以遇官府官员大轿可不必回避。途中最忌打雷下雨,若一旦遇上,年长者自会用一套办法宽慰主人。村中如有两家人娶亲,两家会暗中争取花轿先入村,意即先入为福。
  花轿到达男家门口时,鞭炮、乐队齐鸣,鼓手争强好胜,争相吹得最响、最好,把热热闹闹的婚礼推向高潮。花轿抬入大厅后,先由牵婚奶用尺敲打花轿的四个边角,接着用镜照一下花轿,再用剪刀对着花轿剪一下(意为驱鬼避邪)。民间相传,新娘刚到时有“煞气”,厨师要将菜刀剁在锅盖梁上,遮上抹布,并将“膀蹄”放在砧板上,厨房人员一律避开,主人亲属中如有“八字”与新娘犯忌的,这时也要回避,不得看热闹。新娘下轿由伴娘搀扶至正厅中,婚礼主持人宣布拜堂开始,这时新娘与新郎先跪拜天地、祖先和祖父、父母,然后夫妻对拜,谓之“拜堂”。尔后送入新房(洞房),这时新郎站在椅子上,用手拦住新房门口,让新娘从其臂下钻过,意为从此服夫管。新房中各处放有糖果、花生等,新娘不时地抛出新娘钱(硬币),吸引小孩哄抢,以增添热闹气氛。此时,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入新房看新娘、逗新娘、躺新娘床(有躺了新娘床不腰痛之说),谓之“闹新房”。同时,选一聪明男童往新马桶中撒尿(称为试桶),寓新娘早生贵子之意,撒尿之男童可从马桶中取得一份礼金和一包五子果。晚餐,新郎新娘与新郎弟妹在新房中同吃“新郎盘”(由女家特制的鸡、蛋肠、猪肚等菜肴),新娘新郎同饮“交杯酒”。饭毕,晚上举行隆重的“闹房”仪式,请诸亲朋友聚坐“闹房”,席间,大家无拘无束地逗新娘新郎罚酒取乐,节目多为自编自唱或猜谜等。谓之“新婚三日无大小”。席散,新郎新娘双双入新房,一对明亮的大红烛通宵达旦地燃着,谓之“洞房花烛”。婚后三日,新娘偕新郎带着礼品返回娘家,参拜岳父岳母及诸亲属,俗称“回门”。不管路途有多远,当天必须回归夫家,以示“月不空房”。现在“回门”都改为新婚夫妇婚后次日拜见岳父母。
  “五四”运动后,提倡婚事新办,新郎新娘胸戴红花,由当地名流证婚,双方父母主婚,婚礼简单而隆重。但这种婚礼未能推而广之,仅在部分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中实行。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禁止抱养童养媳,禁止纳妾。实行婚姻自主,提倡自由恋爱。凡是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青年,只要双方自愿,即可到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其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
  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买卖婚姻现象虽有所改善,但索取彩礼的陋习依然存在。如在农村中,婚姻关系确定后,普遍有“剪布”之习俗,即由男方请女方上市剪布做新衣并满足女方提出的其他一些要求。同时,男女双方将至亲请去作陪,并设宴招待,表示婚事已议定。六十年代曾流传一首婚事谚语:“磅半羊毛三钱金,花花衣裳十二身,肯出就跟你,不肯就单身。”七十年代,青年人结婚,女家除要聘礼外,最突出的是要求男方必备“三大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人家,奢侈之风盛行,办婚事讲究排场。有钱者则盖新房、高档装修、购豪华家具、买进口家用电器,迎亲要用几部高级轿车,婚礼要摄像;无钱者也随波逐流,盲目攀比,以致债台高垒。
  入赘 即男方到女家成亲,俗称“招附马”,至今还有流行。一般情况是男家较穷,无力娶亲,而女方是独生女或是弟妹年纪尚幼缺少劳力。旧时男子入赘,被人瞧不起,认为是没本事,讨不起老婆的人,讥之为“倒插门”。按旧礼教入赘生下的第一个儿子要跟女方姓,表示为女方家庭传宗接代。如今时代不同,入赘已是平常事。
  姑嫂亲 两个家庭互换女儿做媳妇称为“姑嫂亲”,俗称“对鼎子”,因为双方都是用女儿换媳妇,所以互免彩礼。这种交换婚姻,至今还有。
  指腹为婚 婴儿尚在腹中,双方家长已订下婚约:若是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则联姻,若是双方都生男或都生女则为兄弟姐妹。这种事多发生在文人雅士之间,常为酒后戏言所致。然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若双方家庭无大变故,一般信守盟约。
  童养媳 所谓的童养媳,即抱养女婴或女童,待其长大成人后做媳妇。过去颇为流行。出现童养媳的现象有三种:一是家境贫困的人家生下男孩,怕儿子长大后无钱娶媳妇,而去抱养;二是穷苦人家生下女孩无力养育,而将女孩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三是重男轻女,将生下的女婴送给人家做童养媳。童养媳俗称“新姆仔”,常常受人歧视,在年龄上往往是女大男小,且命运大多很悲惨。
  姨表亲 即表兄妹或表姐弟成亲,谓之亲上加亲。建国初这种现象仍有,实则是近亲结婚,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而且《婚姻法》已明确禁止近亲结婚。
  纳妾 即讨“小老婆”。是旧社会一夫多妻的封建礼教制度所致。主要发生在富豪、官宦之家,他们以此弦耀自己的身价、地位,实则是生活腐化没落的表现。其次是原配妻子无生育能力或只生女未生男,恐绝后,为了传宗接代而纳妾。建国后,纳妾已被明令禁止。
  娃娃亲 子女尚年幼,双方家长即订下婚约,长大即成夫妻,且不能反悔。此俗民国时尚盛行。
  冲喜 双方已订婚,但婚期未到,因未婚夫病重或公婆病重,为了所谓的“使病人转危为安”而男方择日提前迎娶,谓之“冲喜”。此陋习对妇女的危害甚大,有的未婚夫病重卧床不起,做出以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的荒唐事,甚至有的花轿尚未进门,新郎就已气绝,酿成未成亲就终身守寡的悲剧。
  上门 即寡妇招夫。丈夫死后,子女年幼,家事无人料理,寡妇招一男子进门养家,结为夫妻。那些不愿改嫁的寡妇,招夫上门,既可守前夫家业,又可维持生活。“上门”习俗至今尚存。
  上半边门 所谓的“上半边门”是指丈夫尚在,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再招一男子上门共同生活。出现“上半边门”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丈夫丧失劳动力,无法维持生活;二是丈夫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生活无着落。旧时这种情况常有,大多是被迫无奈。
  典妻 旧时,丈夫因供养不起妻子或因赌赙等债台高垒无力偿还,遂将妻子典与他人,约定所典年限和典金。在典期间所生子女归典方,期满后被典妻子回原家。但也常发生典期满后,被典妻子不愿回到原夫身边的情况。典妻与卖妻的区别在于没有卖断,类似于“租妻”。这种陋习建国后已明令禁止。
  寡妇再嫁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寡妇再嫁,被看成是不守节操、伤风败俗之举,会受到种种歧视,如不准走正门,得晚上出嫁,临走前先跳过两堆火,不迎亲,不奏乐,不放鞭炮,坐轿要到村外路口等等。
  续弦 男子丧妻,古时谓之“断弦”,“断弦”后再娶妻便叫“续弦”。封建礼教认为男子“续弦”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一般“黄花闺女”不愿嫁给已有子女的男人,有道是“后娘难当”。
  二、丧事
  丧葬 分为未成年人之丧葬和成年或老年人之丧葬。
  1、未成年人之丧葬。旧时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夭折,称“死囝仔”,一般无丧葬礼仪,仅用四块木板钉一小木箱装之,由一至二个土公(专事殡葬收殓职业者的称呼)扛到山上埋掉即完事。十六岁步入成年行列,身亡(16至30岁而亡者称“打短命”)有一定仪式。首先,父母健在的死者要头戴白帽、脚穿白鞋,替父母做孝;其次是棺材不能油漆和着色;三是只做一夜“功德”(道场超度),以求家宅平安。
  2、成年人或老年人之丧葬。成年或老年人去世时规矩颇多。老年垂危弥留之际,要从寝室移至厅堂,子孙后辈轮流守候于旁,以便聆听遗言。一旦老人断气,则一齐下跪放声大哭,谓之“送终”。老人死在自己的屋里,才算“善终”,或曰“寿终正寝”,这样亡魂才可安然离去。如果老人死在外面,则尸棺不得入村,只能停放在村口,一切丧葬礼仪只能在村口举行。
  人死之后要在头边点上“长眠灯”(俗称“照头”)、香烛,家人架一小铁锅,不断地焚烧冥钱。相传,死者到阎王处报到,一路上要留下“买路钱”,到阎王那儿还得买通“牛头马面”等无尚小鬼,才肯通报阎王。烧冥钱就是送给亡人的“盘缠”,让他好上“黄泉路”。
  长辈去世,子孙及女眷即换上孝服,与亡者关系越亲,孝服越粗。现在皆流行穿白衣、白鞋,戴白帽;女眷则头戴“麻花”,谓之“披麻戴孝”。
  奔丧 父亡,子要及时亲往伯、叔辈处跪拜报丧;母亡,子则要到娘舅家匍跪报丧。如系孝子,娘舅很快就会将他扶起并予以安慰;反之,娘舅不予理睬,让其长跪,待数落(批评)完其不对之处后,才叫其起来;出嫁女奔丧于娘家,自村口起沿路嚎哭,谓之“洗路”,及近家门,哀声更为凄凉,进家后即在亡者遗体前跪拜、哭诉,哭词绵绵,声调忽高忽低,想说什么就哭什么。
  灵堂 灵堂布置在大厅内,原供“神明”、祖宗牌位要用白布或蓝布遮盖,柱子贴白纸写就的挽联,并请僧道制“招魂幡”,上写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日,而后才能出丧帖(现为讣告)告之亲友,写明何人因何故去世,定于何日何时出葬。
  丧仪 丧仪分为入殓、择穴、做功德、出殡和入土五个部分。
  1、入殓。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即换衣停尸,大殓为入殓盖棺。小殓要抓紧时间为死者换“冥衣”(穿在死者身上叫“冥衣”,未死前叫寿衣),趁尸体未僵时换衣更为方便,一般死后即进行。由女儿或媳妇到河边取水,取水时要逆水取之(意为如此则能留住风水)且将铜币投于水中,谓之“买水”。返回时要沿途哭泣。取水后,孝子、媳妇为亡人洗脸、洗身,然后换上“寿衣”。“寿衣”大多是老人预先自己准备好的,寿衣不开纽扣眼,小殓时由孝子跪着用香炷烧眼,有几个兄弟则烧几个眼。穿上后不钉纽扣,用布带扎紧(因“纽子”与“扭子”谐音)。寿衣穿戴整齐后,接着为死者整容,然后用白布盖住头面,小殓结束。大殓,事先需布置好灵堂,案桌上供奉猪头、酒菜、饭头之类的祭品。入殓时,家中大小亲丁围立棺材旁(如因生辰八字与死者有忌讳的要回避),由“伕头”为死者穿衣,寿衣一般三至五套不等。尸体入棺前,棺底要铺石灰粉。尔后尸体由“伕头”抱入棺内,死者头脚均要垫砖,两边塞瓦(以固定尸体使之不滑动),同时还要用红绳子测量死者鼻梁是否居于棺材中心线(意为风水平衡,不会偏颇)。此外,脚、手必须安放妥当,再放入一些死者生前爱好之物,有钱人家还用金银珠宝殉葬。盖棺前“伕头”根据孝子人数,将白布剪出小片头,每人抓一片用力撕开,然后放入棺内(意为兄弟分风水),一切收拾妥当后放鞭炮,接着盖棺(盖棺时忌讳人影映在棺内,以免魂被亡者摄走),即完成入殓。
  2、择穴。择穴,即选择墓葬地,多由“地理先生”(风水先生)选择,有的地方由“阴阳先生”选择。所谓“风水”即观天象、察地理,所以古称“勘舆”。“地理先生”看“风水”的工具有罗盘和探穴尺。风水罗盘由地盘和天盘组成,又称罗经,取包罗万象,经天纬地之意。地盘为方形,天盘为圆形,正中装有一根指南针,称“金针”或“正针”。罗盘上刻有太极、阴阳、八卦、五行、河图、洛书、纳甲、天星、廿八宿、山川、方位等,“地理先生”以此来定方向,辨吉凶。探穴尺一般是用竹或铁制成的直尺。大部分“地理先生”对地理并不精通,仅凭主观和歌诀来选择墓葬地,如“十不葬”诀(一不葬粗硬岩石,二不葬下水滩头,三不葬沟壑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庙前祠后,六不葬左右囚困,七不葬山脉缭乱,八不葬墓前无案,九不葬风水闭塞,十不葬龙虎山顶)以及诸如:“群山连绵,山脉起伏,若龙之飞舞,为‘龙脉’;水流萦回,为‘水脉’;山脉断续处,两山相夹,为‘风吹水射峡有凶’”等等。而此类的歌诀民间也有:“墓前望过三层案,子孙发财千万贯”、“高山过龙,矮山落穴”以及“风水路边排,只待福人来”等。此外还有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等五行之说。一般人家多在人死之后请“风水先生”算一下一家人的生辰和死者死时的时辰,再确定埋葬死者的山地朝向,继而到所确定的方向山地去寻找适合的地穴。选定墓穴后,用罗盘定好中轴线并插上竹竿作标记,然后由“土公”或本家兄弟和内亲挚友前往开穴。开穴时的半上午和半下午,东家要送小餐上山给挖穴人吃(其小餐费用由死者女婿支付),谓之“送昼仔”。所谓的“风水”纯属迷信,如今,实行丧葬改革,提倡火葬。
  3、做功德。做功德(亦称超度或做道场),一般是设孝堂、挂挽联和八仙图等,请道士或僧侣“做法”、念经。做功德,视经济条件,可繁可简,做一夜或三五夜,时间也长短不一,时间越长花样越多,花费也越大。超度中有“念灯树”、“拜水撑”、“转棺串丧”、“烧纸船”等。吊丧期间,女儿或亲友在早、中、晚要哭丧。旧时,每逢七都要超度亡魂,既请道士做道场,又请和尚念经,僧道不分,只求热闹,以显示阔绰,一直闹到七七四十九天才告一段落。
  凡属非正常死亡,如夭折、溺死、难产(死母鬼)、自缢、跌死等,则视为“凶事”,流行“做狮”(方言)来超度亡灵。“做狮”者,身着青龙衣,手持“狮角”(牛角)、法鞭、圣筶等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所念之词为《破狱词》,分为洒狱净、洒方佛、交锡杖、接锡杖、破狱、化财安奉六小段,均是一些赞誉亡者和超度之词,如“破狱词”中有一段曰:“目莲尊者走茫茫,手拿锡杖见阎王。吾是佛家亲弟子,救出亡者上天堂。”
  4、出殡。俗称“出门”,意即亡者如出远门做宾客一样。出殡日子一般由念佛先生根据死者年龄及死者死时的时辰掐算选出(选出殡吉日,实际上是念佛先生根据自己是否闲暇而定,如遇多家死人,忙得不可开交,就把自己所能安排的时间说成是出殡吉日)。出葬时间多在早上7—8点,起棺前,要再次举行祭拜仪式,宣读祭文。先由孝男孝女祭奠(跪着叩首拜棺),尔后亲友祭奠,接着亲丁转棺,转棺毕,“伕头”以扛索缚棺。此时,丧家女眷倚棺嚎哭,涕泪滂沱,痛不欲生。众亲友见状,含泪安慰,劝其节哀。起棺时辰一到,鞭炮齐鸣,“伕头”下令起棺,扛夫挺起腰胸,四平八稳随亲丁抬出大门。送殡队伍悲且肃穆,其出行顺序为:鸣锣开道在前;挑珍珠桶与芝麻杆的在其后;随之的是数名燃放鞭炮者巡回于队伍中沿途燃放鞭炮,凡遇过桥、转弯、岔道均要鸣放鞭炮;其后是持“招魂幡”的(招魂幡上写着亡者姓名、死亡年月日时及请求西方乐土接纳等语,由长子或长孙擎幡),擎幡者手持哭丧杖,头戴“三堂官”(即用稻草纺织的帽圈,帽圈上有三根竹签用线吊着三撮小棉花球),穿白鞋,慢步前行(若亡者无子?,由族中亲属商定择一侄子擎幡);紧接着是亲丁孝子队,从大到小按辈数排列,人人头戴“三堂官”(女婿头戴“二堂官”),脚穿草鞋或白布鞋,手持哭丧杖,腰系草绳,披麻戴孝,随幡而行;之后是扛“影亭”的(影亭是由竹竿作骨架、色纸糊就,内供亡者牌位,两边写有“席上无形空对语,梦中有影不能言。”之挽联。旧时还有彩轿,内放死者生前常用之物,如死者生前是秀才则放文房四宝,是官员则放生前官服、靴子等。现在多改为纸糊楼房,房内有“高档家俱,各种家用电器”等);随后是擎“铭旌”的(民国时期旌宽2—3尺,长约8尺到丈余,上书亡者官职、姓名、排行第几等内容);其后是持花圈的(花圈由亲丁、内亲挚友等制作或死者生前单位所送);跟着是撑“挽幛”的(挽幛是亲友赠送的,题写有挽联的整幅绸布,长6尺,多为素色或蓝色,用长竹竿撑起。现在代之的是绸被面、羽绒被、太空被、高级羊毛毯等);随之的是扛陪葬品的(陪葬品皆是纸糊的,有金箔、银箔、书柜、画箱、纸人、纸马等);跟在背后的是唢呐乐队(即吹鼓手,现多为洋鼓铜管乐队,奏哀乐或其它乐曲);接着是男亲友队,人人头戴白帽,腰扎白带或袖系白毛巾,手持香和白花;其后面是扛抬灵柩的,灵柩通常由八人扛抬,俗称“八仙”,一些讲究的人家也有用16人抬的,灵柩上盖有棺罩;最后是哭丧女眷,人人头戴三角孝帽,个个俯首,一手执三角帽以遮脸,一手用哭丧杖撑路,随棺沿途嚎哭而行。
  送葬队列徐徐行至村口,除孝子要将灵柩送至墓地外,其余亲友则吃糖果、抽香烟,沿原路返回待吃丧饭。灵柩抬至村口停留时,亡者如有女婿,其婿则要与“八仙”商定“解杠钱”,如商定不下来,“八仙”则停而不抬,直到谈妥兑现后才起棺上路。
  5、入土。灵柩抬至墓地后,由地理先生洒酒祭祀,诵念葬词,然后入土(将棺材推入墓穴)、封墓门、上碑,再点烛上香焚纸鸣炮,至此安葬完毕。孝子每人要手拖一至两根带叶的小竹子,谓之“拖风水入家”,回家时沿途要不时的敲打铜锣,鸣放鞭炮。俗称“回龙”。
  当日中午大宴宾客,至此丧仪结束。
  另外,有停柩不葬的。一般是指分娩时死的产妇,俗称“死母鬼”。这种亡者的灵柩抬至山上后要停放三年方能入土。也有个别跌打伤死者,其灵柩要停放几年后再入土。
  三、喜庆
  喜庆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诞生及其纪念日则是生命之歌中尤为欢快的乐章。每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做生日、拜寿是一个人一生中多次重复的礼俗,也是人生社交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家人亲友欢聚一堂,举杯共庆,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分娩 婚后生儿育女为家中之大喜,当日或次日,女婿就要送“糟菜”与红蛋到岳父母家报喜。
  三朝 一般在产后三日,称为“三朝”。由接生娘为婴儿洗身换衣,落脐灸囱,喂“黄莲水”等。俗云:“三朝吃得黄莲苦,大来天天比糖甜”。做“三朝”酒,一般是宴请接生娘和近亲,桌数视家族大小而定。自此,亲朋好友在婴儿满月之内馈送公鸡、糖或“膀蹄”。主人要回赠红蛋,将蛋煮熟染成红色,分赠给亲朋邻居,生男送双数,生女送单数。旧时,若生男孩还要举行敬神祭祖仪式,烧香焚纸,祈祷神灵保佑;若生女孩,一切仪式从简。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办酒,又叫“弥月酒”,俗称“做满月”。前来庆贺满月者多为女眷,贺礼为虎头帽、鞋、红布兜、衣裤、串带等。主人宴请宾客,称“吃满月酒”。
  周岁 婴儿出生满一周年,称为周年,俗称“做晬”。周岁为大庆,设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酒席规模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少则三五桌,多则十几桌。此时,外婆要送鞋、帽、衣物、金银首饰(现有送儿童自行车及各种儿童玩具)等。帽多为“虎头帽”,鞋亦流行虎头鞋,还绣有一个“王字”。传说虎是百兽之王,小儿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可以避邪壮胆,顺利长大。周岁这天,有“扒晬”习俗,在小儿面前摆放各种物件以及糖果等吃的东西,如:厘戥、算盘、笔、墨、纸、书、剪刀、尺、针、线和糖果等,任婴儿随意抓取,以此占卜儿女日后前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现虽还有“扒晬”之习,然而占卜之意已淡,人们只是作为孩子周岁时取乐逗趣的一种游戏而已。
  做十岁 “十”是个带有阶段性和吉祥的数字,小孩十岁生日,一般人家都较重视,认为是人生中第一个大生日,值得庆贺一番。即使是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也要设家宴,请些近亲热闹一番;而有钱的人家则大操大办,发请帖,大宴宾客。
  祝寿之习俗 一般年满六十周岁始称“寿诞”,此前一般都称“过生日”或“做生日”。五十岁仅是家庭至亲小庆;四十岁不庆,因四与死谐音,如举办生日庆典反会折寿。祝寿,习惯上“做九不做十”,亦因十与死谐音之故,如逢七十大寿,则在六十九岁这年举办庆典。祝寿场面要比年轻人过生日隆重得多,且年岁越高,寿诞庆典越隆重。旧时称祝寿为拜寿,要设寿堂,堂内张灯结彩,寿烛高照,寿幛环悬,堂中设寿星之位,儿孙晚辈按辈份依次向寿星行跪拜礼,民国后改为鞠躬作揖。贺礼都冠以“寿”字,如寿桃、寿面、寿幛、寿联等。
  莒口地方的生日别称,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十岁曰“初度”,亦称“幼学”,旧时的《幼学琼林》即是儿童读本;二十岁曰“弱冠”,意为虽成人而体未壮;三十岁曰“而立”;四十岁曰“不惑”,常说“四十而不惑”,指四十岁以上的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遇事能明辨事理而不迷惑;五十岁曰“知天命”,亦称“艾老”,古时“艾老”可免派夫役;六十岁曰“花甲”,干支纪年以60年为一周,周而复始,“甲”为天干之首,与地支相配,60年为一轮回,故称60为“花甲”;七十岁曰“古稀”,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统称耄耋之年;百年曰“期颐”,古人云:“人寿以百年为期”。
  昔时,人们在为长者做生日时,一般只请六眷近亲庆贺,规模视家族大小而定,大致在三至五桌筵席;家族兴旺,资财丰厚者,会多做几桌,以表寿诞庆典隆重。宴后,东家则将诸亲眷友所送礼物一一退还(如遇送物品的,视物品价值折钱用红纸包好退还)。因此,做生日纯属自费宴请宾客,以显有福气,有面子。此俗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部份人逢十必做,宴请范围扩大,互相攀比,贺礼全收,视为敛财之机。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婚嫁
相关专题
插记
相关专题
结婚
相关专题
入赘
相关专题
姑嫂亲
相关专题
指腹为婚
相关专题
童养媳
相关专题
姨表亲
相关专题
纳妾
相关专题
娃娃亲
相关专题
冲喜
相关专题
上门
相关专题
上半边门
相关专题
典妻
相关专题
寡妇再嫁
相关专题
续弦
相关专题
未成年人之丧葬
相关专题
奔丧
相关专题
灵堂
相关专题
入殓
相关专题
择穴
相关专题
做功德
相关专题
出殡
相关专题
入土
相关专题
喜庆
相关专题
分娩
相关专题
三朝
相关专题
满月
相关专题
周岁
相关专题
做十岁
相关专题
祝寿之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