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年节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年节风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6
页码:
595-6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的年节风俗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风俗
年节风俗
内容
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岁终大祭”。古代先民一年农事大吉,为报神恩,举行祭祀、狂欢活动。自此,农历庆新年的风俗便代代沿袭下来。
旧时在春节有“祭灶”、“分佛年”、“除夕”等活动。“祭灶”分为“官三民四”(即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平民之家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这天在灶神台摆上糖果等供品,点烛烧香,化冥钱,燃放鞭炮,然后取下旧灶神像,曰:送灶神爷上天,待到除夕夜再换上新灶神像,以示接灶神爷下凡。
“祭灶”日开始,家家户户便忙碌着搞卫生(扫尘、洗涤家具器皿等)、制粿仔(用炒米花、芝麻、花生、豆粉、糕匹、麦芽糖、沙糖、红糖等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香脆甜的食物)、炒花生、煮瓜子、蒸年糕、打粿(用粳米蒸熟打烂后而成的一种食物)、杀猪、宰家禽(因腊月二十八日为鸡鸭生日而忌宰)、购买衣物、置办香、纸、烛、鞭炮等年货,准备过年。
“除夕”这天,旧时有设“岁桶”(即用米桶装满大米,四周用红纸包好,并贴上“新年大发”或“风调雨顺”等字条,而后在桶中间插上“岁烛”),点“岁烛”(即点红蜡烛,象征着光明、兴旺、吉利之意)习俗。“岁烛”有5斤、10斤、20斤的不等,有钱人买大“岁烛”,从“分佛年”开始点至元霄节,昼夜不熄;贫穷人点小“岁烛”,昼夜不熄地点至初五,之后,白天熄灭,晚上点燃,直到正月十六日止。(元霄节之后,家家户户起“岁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下午,备鸡、鱼、酒、肉、水果等供品先到庙里“分佛年”,烧香、点烛、化纸、放鞭炮,祈祷神明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吉祥平安。之后,在自家厅堂供祭祖先和神灵。团圆饭前,将食盐、茶叶、大米投入盛满炭火的火笼中,将火笼放在大门口或房间门口等处进行煴烟,寓意为熏邪镇鬼。而后燃放鞭炮,合家聚宴。宴中,如有食物、器具掉在地上忌当时拾起。宴罢,长辈给孩童发“压岁钱”,既让儿孙在春节期间有零花钱,又寓来年财源旺盛之意;同时,当家人向长辈呈奉敬老钱,以表孝心。年夜饭后,主妇即着手蒸“发糕”,意为来年四季发财、发福。蒸好“发糕”后,将灶内炭火用灰盖密,保持至正月初一,象征着香火连绵不断,福寿延年。是夜,厅堂、房间灯火通宵达旦,称为“照岁”。当关大门的时辰一到便燃放鞭炮,随即把大门封闭。昔日,人们还有在厅堂或灶堂内用栎子树(青刚栎)或蓑衣挨树(檵木)燃旺后放于地上盖些灰,名曰“煴岁槎”,家人坐于火堆旁烤火聊天、嗑瓜子等,有的家中长者还“守岁”至初一凌晨。如今,吃过“年夜饭”后,多数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有少数人参与打扑克、麻将和下棋等多种娱乐活动。
正月初一,岁首旦日开大门多按民间所制旧历书中规定的时辰进行。早起洗漱毕,开大门燃放鞭炮,以求开门大吉、大利、大发。如系多家居住的大院则须各户家主同时开门。当日,由男人掌厨,食素一天或一餐,多数人家食菠菜、豆腐。俗云:“吃菠莲,会买田”。而豆腐之“腐”与“福”谐音,是吉祥的食品。这天,男女老少“一身新”,即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兴高采烈,欢度春节。初一这天,一般不串门走亲戚,路遇亲朋好友时均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是日,忌讳颇多,如忌借火种、忌泼水、忌挑水、忌扫地、忌杀禽畜、忌动刃具、忌说不吉利话等等。昔日,这天很多青少年及壮年人爱玩“交姿”(即用四根鸡毛串入铜钱(古币)方眼中打个结,类似羽毛球,规则是:一人拿球板拍打另一人抛来的球,谓之“吃球”。此时,众人可抢球,谁抢到球谁就可“吃球”。抛球人谓之“球奴”,“球奴”若抢不到球就一直做“球奴”,当抢到球后就由“吃球”人来做“球奴”。“吃球”人如未拍中球,即贬为“球奴”,由原“球奴”当“吃球”人);而女子则爱踢“毽仔”。如今,男女老少娱乐项目广泛,不胜枚举。
初二,煮早饭,扫地。扫地时,从门口往内扫,谓之“扫金银”入家。早饭后,人们穿戴新装走亲访友,出嫁女子的娘家要从“年夜饭”(除夕晚饭)中选些鸡腿、蛋桃、蛋夹等菜肴,由兄弟带着这些菜肴到已出嫁的姐妹家里去拜年,谓之“送年碗”。小辈向长辈拜年,必送“冰糖包”或“荔枝包”、“桂元包”、“蜜枣包”等(包正面贴上红纸条,表示吉利。至于送哪种包,则视辈数、性别而定,辈份越高,食品越贵重)之类,长辈则要设“拜年饭”款待小辈,小辈返回时,长辈要包“串带”(即红包,钱额多少不拘)给小辈,有“买笔念书”或“添丁”等之谓。拜年活动一般延续至元霄节,但也有人过完初五就出行劳动或外出务工。
此间,凡属近亲,在上年有嫁娶者,长辈要置办“请新婿”、“请新娘”酒席。席间,新婿、新娘坐主位,新婿的岳父和新娘的婆婆为陪宾,余者为男女亲戚相陪,以相互认亲。同时,整个正月乡人还有互相晏请邻里及亲朋好友之习俗。
元宵节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为正月十五日。它意味着春节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各阶层人士将各就其业。这天晚餐,将过年所剩佳肴全部用上(菜肴不足则重新购买),颇为丰盛,名曰:“洗年钵”。饭前,先鸣放鞭炮,而后全家入席。是夜,大多数人家在家门口张灯结彩,摆有瓜子、花生、果子、糖粽子、红酒等招待灯客。夜里,灯火辉煌,烟花五彩缤纷,爆竹之声不绝于耳,舞龙、舞蚌、舞狮、游花灯、游菩萨、打锣鼓等热闹非凡,谓之“闹元宵”。建国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被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所代替。
清明节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日子。此日,家家户户上坟扫墓,郊外踏青。此风俗始于汉代,隋唐时期正式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见《旧唐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诗《清明》),又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节缘”。这些诗句,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
清明扫墓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天。民间相传,“四月四,封冢蒂”,意为过时扫墓,祖先墓门已封,送去的纸钱、供品收不到。扫墓时先为祖坟除草添土,摆祭品,点烛烧香,焚纸钱,洒祭酒,行跪礼,然后鸣放鞭炮。返回时沿途采些白色的檵木花和红色的杜鹃花,以寓子孙男女齐全之意。昔日,大姓望族一般都设有“轮祭田”,从本姓中长房开始,由大到小依次轮流耕种或出租“轮祭田”,将收入用于祭扫祖墓活动的开支。凡是本族亲丁参加祖墓祭扫活动,均可到宗氏祠堂吃一餐饭,俗称“吃清明”。建国后,宗族势力被削弱,所有的“轮祭田”被没收,分给无地农民,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也随之终止。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此时,已进入盛夏,骄阳似火,人们开始午休避署。此日,人们休息一天,欢欢喜喜过节,俗云:“人嬉端午节,牛嬉四月八”。“端午”即“端五”,“端”为初、开始之意,“午”乃古时“五”的俗字。据说,唐玄宗时,人们为了避讳他的生日五月五日,将“五”改用为“午”。由此可见,“端午”实乃“初五”。端午节最早始于周代,本是古代长江流域百越族的图腾祭日,百越族将龙作为他们的图腾,对其无限崇拜,每年五月初五,他们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此日,这些龙的传人将各种食物装入竹筒或裹在树叶里,抛入江中供“龙”享用。同时举行独木舟比赛,以此象征他们如龙腾蛟飞,兴旺昌盛。此后,历代沿袭。
随着中华各民族的融合统一,端午节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几种传说:第一种,认为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听信于谗言,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忠言,反而赐其“属镂”之剑,令其自尽。传说伍子胥死后成神,五月五日是祭迎伍子胥神灵的纪念日。),第二种,认为是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曹娥之父溺水而死,不得尸首,曹娥遂投江觅父尸而死。三日后,父女尸首一起浮出江面。时人感叹曹娥的孝心,就在其投江之日设祭纪念。),第三种,认为是祭祀“地月昔”(传说中,地君掌管凡人的寿命和福禄。五月初五祭祀地君及先祖。可以减除罪孽,增福添寿。),第四种,认为是纪念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传说最为广泛。(屈原者,楚国之三闾大夫,他针对战国后期秦国日强、楚国日衰的形势,提出选贤任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的主张,以期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但是遭到楚国贵族中保守势力的排斥打击,终于被疏远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军溃散,楚国危亡,传说在这年五月五日他满怀忧愤,自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使屈原尸体不受鱼鳖侵害,往江中酹雄黄酒、抛粽子等食物。此后,家家户户包粽子,以纪念屈原。这天,家家户户在大门两旁插上菖蒲、艾叶,以驱鬼镇邪,有些人还贴着“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之类的对联。
端午节这天早饭后,莒口人有用小艾叶与麦杆捆成火把,点燃后灭去明火,用烟熏整个房屋,香气浓重,有杀蜘蛛及灭菌之效。同时,还在房前屋后旮旯处,洒雄黄粉拌石灰以驱蛇。小孩身上挂香袋或樟脑袋。中午除吃粽子、节饼外,菜肴中必有黄鳝炖蒜头和炒田螺,还要喝雄黄酒。饭后,村民们上山采草药,洗净晒干,谓之“午时茶”,这种药对治疗感冒有效果。下午,全家人用艾叶、茶叶及多种午时茶煮水洗澡,有润肤和健身之效。这天还有洗井的习俗,村中青年人会自发地将水井洗净,并倒入浓茶和雄黄石。
端午节时,新婚女婿要向岳父母家送蒲扇、节饼、鸡、膀蹄、目鱼、酱油等,名曰“分节”。准备迎娶未过门媳妇的男家可于这天向女家送“结婚日期”,名曰“送日子”,此俗至今仍在盛行。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叫“七月半”,俗称“鬼节”。是一个专门怀祖祭祀的日子,也是人们孝道精神的表现,特别是家中有新亡者,气氛更为肃穆。节前,人们举行大扫除,清理厅堂和祖宗的神龛、神位的尘埃。十五日,早上在祖先神位前点烛烧香、“塑饭头”(将米饭盛入杯子,把饭捏成高耸尖状)、摆设供品供奉祖先。傍晚,乡人有放纸船习俗,人们用纸折出大小不一的纸船,并用干麻骨将小蜡烛固定在纸船内,点燃蜡烛后放入河中,顺水而下,星星点点的烛光沿河闪烁,虽为驱鬼之举,却给人一种阴森的恐惧感,但也蔚为壮观。晚上,在神龛前烧“金箔”、“银锭”、“元宝”、“冥钱”、“冥衣”等以送给祖先在“阴间”享用。有的还在路口为无主的“野鬼”摆供品、烧香、点烛、化纸钱,其意为避免“野鬼”觅食而入厝害人。这天夜晚,乡人(特别是恩娘与囝子)有不出门之习俗,以免碰到“野鬼”。
“七月半”,村民们有做“龟子”的习俗(用糯米浆包着用豇豆沙、花生、糖拌成的馅蒸熟)和“糕子”(用早、糯米粉拌糖水调湿再放入刻有福、禄、寿、喜等字或各种花样的木模槽内印制,然后放到锅内烤干)等食品供奉祖先。现以成为一种传统小吃。“七月半”节虽有迷信色彩,但至今仍流传不衰。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并列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五大节日”。节日之夜赏月吃月饼始于唐,发展于宋,兴旺于清。昔日,官吏、富绅、文人、雅士则设宴于园中赏月、赋诗。
有道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夜,天高气爽,花好月圆,是家人团聚的良辰佳期。这天,家家户户均有吃“团仔”、“月饼”设宴庆团圆的习俗,外出的人一般都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佳节,共赏明月。
民间有流传在月饼中夹带书信,以示意人们同时行动杀“苏鞑子”之举,此传说至今约有数百年历史。现在的中秋月饼,不论品种还是质量都远胜往昔,不仅在中秋节前后有大量销售,而且成了传统食品,平时在市上也能买到。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九重阳,源于《易经.》。《易经》以阳爻为九,九是奇数,属阳,九月九日是两阳相重,故曰“九九重阳”。每年“霜降”一般在重阳节前后,俗云:“霜降,甲子乱放”(甲子为脱稻粒的一种农具)。意为田里稻穗金黄,已是开镰收割的季节。人们为了庆祝辛勤劳动获得的丰收果实,在重阳节中,家家户户蒸制薯糕(有步步高升与登高免灾之意),并备丰盛的菜肴,饱食一餐,准备投入紧张的秋收。民间还流传着“省省过中秋,发狠过重阳。过了重阳没思量,思量一个膀蹄王。”的谚语,意即重阳节是一年中的末尾节,要待三月后才是春节。如今,省政府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将敬老活动融合在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中,即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注入新风。
立冬 俗称“交冬”。立冬意味着天气开始寒冷,这时,人们十分重视滋补。昔日,很多家庭有鸡炖红参或鸡汤泡鹿茸以进补之习俗。如今,很多人以狗肉配中药进补。据说,立冬时节进补效果最佳。
冬至 俗称“冬节”,处于整个冬季之中,此节日虽无其它节日那么隆重热闹,但乡人有食汤圆的习俗,象征着生活甜蜜圆满之意。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元宵节
相关专题
清明节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七月半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重阳节
相关专题
立冬
相关专题
冬至
相关专题
春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