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四篇 风俗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98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篇 风俗 宗教
分类号:
K892;B9
页数:
33
页码:
595-6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风俗和宗教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风俗
民族
内容
第一章 风俗
所谓风俗,即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建安志》云:“自五代离乱,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故备五方之俗。处市井者,尚勇而好浮;居田里者,勤身而乐业。”有道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莒口风俗的特点可概括为两个字——淳朴。人系一方水土所养,为其风俗所熏陶。但有很多风俗却是封建社会遗留下的陈风陋俗。在当代,有些陈风陋俗仍在流行,有些已不流行。
第一节 年节风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岁终大祭”。古代先民一年农事大吉,为报神恩,举行祭祀、狂欢活动。自此,农历庆新年的风俗便代代沿袭下来。
旧时在春节有“祭灶”、“分佛年”、“除夕”等活动。“祭灶”分为“官三民四”(即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平民之家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这天在灶神台摆上糖果等供品,点烛烧香,化冥钱,燃放鞭炮,然后取下旧灶神像,曰:送灶神爷上天,待到除夕夜再换上新灶神像,以示接灶神爷下凡。
“祭灶”日开始,家家户户便忙碌着搞卫生(扫尘、洗涤家具器皿等)、制粿仔(用炒米花、芝麻、花生、豆粉、糕匹、麦芽糖、沙糖、红糖等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香脆甜的食物)、炒花生、煮瓜子、蒸年糕、打粿(用粳米蒸熟打烂后而成的一种食物)、杀猪、宰家禽(因腊月二十八日为鸡鸭生日而忌宰)、购买衣物、置办香、纸、烛、鞭炮等年货,准备过年。
“除夕”这天,旧时有设“岁桶”(即用米桶装满大米,四周用红纸包好,并贴上“新年大发”或“风调雨顺”等字条,而后在桶中间插上“岁烛”),点“岁烛”(即点红蜡烛,象征着光明、兴旺、吉利之意)习俗。“岁烛”有5斤、10斤、20斤的不等,有钱人买大“岁烛”,从“分佛年”开始点至元霄节,昼夜不熄;贫穷人点小“岁烛”,昼夜不熄地点至初五,之后,白天熄灭,晚上点燃,直到正月十六日止。(元霄节之后,家家户户起“岁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下午,备鸡、鱼、酒、肉、水果等供品先到庙里“分佛年”,烧香、点烛、化纸、放鞭炮,祈祷神明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吉祥平安。之后,在自家厅堂供祭祖先和神灵。团圆饭前,将食盐、茶叶、大米投入盛满炭火的火笼中,将火笼放在大门口或房间门口等处进行煴烟,寓意为熏邪镇鬼。而后燃放鞭炮,合家聚宴。宴中,如有食物、器具掉在地上忌当时拾起。宴罢,长辈给孩童发“压岁钱”,既让儿孙在春节期间有零花钱,又寓来年财源旺盛之意;同时,当家人向长辈呈奉敬老钱,以表孝心。年夜饭后,主妇即着手蒸“发糕”,意为来年四季发财、发福。蒸好“发糕”后,将灶内炭火用灰盖密,保持至正月初一,象征着香火连绵不断,福寿延年。是夜,厅堂、房间灯火通宵达旦,称为“照岁”。当关大门的时辰一到便燃放鞭炮,随即把大门封闭。昔日,人们还有在厅堂或灶堂内用栎子树(青刚栎)或蓑衣挨树(檵木)燃旺后放于地上盖些灰,名曰“煴岁槎”,家人坐于火堆旁烤火聊天、嗑瓜子等,有的家中长者还“守岁”至初一凌晨。如今,吃过“年夜饭”后,多数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有少数人参与打扑克、麻将和下棋等多种娱乐活动。
正月初一,岁首旦日开大门多按民间所制旧历书中规定的时辰进行。早起洗漱毕,开大门燃放鞭炮,以求开门大吉、大利、大发。如系多家居住的大院则须各户家主同时开门。当日,由男人掌厨,食素一天或一餐,多数人家食菠菜、豆腐。俗云:“吃菠莲,会买田”。而豆腐之“腐”与“福”谐音,是吉祥的食品。这天,男女老少“一身新”,即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兴高采烈,欢度春节。初一这天,一般不串门走亲戚,路遇亲朋好友时均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是日,忌讳颇多,如忌借火种、忌泼水、忌挑水、忌扫地、忌杀禽畜、忌动刃具、忌说不吉利话等等。昔日,这天很多青少年及壮年人爱玩“交姿”(即用四根鸡毛串入铜钱(古币)方眼中打个结,类似羽毛球,规则是:一人拿球板拍打另一人抛来的球,谓之“吃球”。此时,众人可抢球,谁抢到球谁就可“吃球”。抛球人谓之“球奴”,“球奴”若抢不到球就一直做“球奴”,当抢到球后就由“吃球”人来做“球奴”。“吃球”人如未拍中球,即贬为“球奴”,由原“球奴”当“吃球”人);而女子则爱踢“毽仔”。如今,男女老少娱乐项目广泛,不胜枚举。
初二,煮早饭,扫地。扫地时,从门口往内扫,谓之“扫金银”入家。早饭后,人们穿戴新装走亲访友,出嫁女子的娘家要从“年夜饭”(除夕晚饭)中选些鸡腿、蛋桃、蛋夹等菜肴,由兄弟带着这些菜肴到已出嫁的姐妹家里去拜年,谓之“送年碗”。小辈向长辈拜年,必送“冰糖包”或“荔枝包”、“桂元包”、“蜜枣包”等(包正面贴上红纸条,表示吉利。至于送哪种包,则视辈数、性别而定,辈份越高,食品越贵重)之类,长辈则要设“拜年饭”款待小辈,小辈返回时,长辈要包“串带”(即红包,钱额多少不拘)给小辈,有“买笔念书”或“添丁”等之谓。拜年活动一般延续至元霄节,但也有人过完初五就出行劳动或外出务工。
此间,凡属近亲,在上年有嫁娶者,长辈要置办“请新婿”、“请新娘”酒席。席间,新婿、新娘坐主位,新婿的岳父和新娘的婆婆为陪宾,余者为男女亲戚相陪,以相互认亲。同时,整个正月乡人还有互相晏请邻里及亲朋好友之习俗。
元宵节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为正月十五日。它意味着春节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各阶层人士将各就其业。这天晚餐,将过年所剩佳肴全部用上(菜肴不足则重新购买),颇为丰盛,名曰:“洗年钵”。饭前,先鸣放鞭炮,而后全家入席。是夜,大多数人家在家门口张灯结彩,摆有瓜子、花生、果子、糖粽子、红酒等招待灯客。夜里,灯火辉煌,烟花五彩缤纷,爆竹之声不绝于耳,舞龙、舞蚌、舞狮、游花灯、游菩萨、打锣鼓等热闹非凡,谓之“闹元宵”。建国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被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所代替。
清明节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日子。此日,家家户户上坟扫墓,郊外踏青。此风俗始于汉代,隋唐时期正式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见《旧唐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诗《清明》),又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节缘”。这些诗句,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
清明扫墓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天。民间相传,“四月四,封冢蒂”,意为过时扫墓,祖先墓门已封,送去的纸钱、供品收不到。扫墓时先为祖坟除草添土,摆祭品,点烛烧香,焚纸钱,洒祭酒,行跪礼,然后鸣放鞭炮。返回时沿途采些白色的檵木花和红色的杜鹃花,以寓子孙男女齐全之意。昔日,大姓望族一般都设有“轮祭田”,从本姓中长房开始,由大到小依次轮流耕种或出租“轮祭田”,将收入用于祭扫祖墓活动的开支。凡是本族亲丁参加祖墓祭扫活动,均可到宗氏祠堂吃一餐饭,俗称“吃清明”。建国后,宗族势力被削弱,所有的“轮祭田”被没收,分给无地农民,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也随之终止。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此时,已进入盛夏,骄阳似火,人们开始午休避署。此日,人们休息一天,欢欢喜喜过节,俗云:“人嬉端午节,牛嬉四月八”。“端午”即“端五”,“端”为初、开始之意,“午”乃古时“五”的俗字。据说,唐玄宗时,人们为了避讳他的生日五月五日,将“五”改用为“午”。由此可见,“端午”实乃“初五”。端午节最早始于周代,本是古代长江流域百越族的图腾祭日,百越族将龙作为他们的图腾,对其无限崇拜,每年五月初五,他们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此日,这些龙的传人将各种食物装入竹筒或裹在树叶里,抛入江中供“龙”享用。同时举行独木舟比赛,以此象征他们如龙腾蛟飞,兴旺昌盛。此后,历代沿袭。
随着中华各民族的融合统一,端午节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几种传说:第一种,认为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听信于谗言,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忠言,反而赐其“属镂”之剑,令其自尽。传说伍子胥死后成神,五月五日是祭迎伍子胥神灵的纪念日。),第二种,认为是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曹娥之父溺水而死,不得尸首,曹娥遂投江觅父尸而死。三日后,父女尸首一起浮出江面。时人感叹曹娥的孝心,就在其投江之日设祭纪念。),第三种,认为是祭祀“地月昔”(传说中,地君掌管凡人的寿命和福禄。五月初五祭祀地君及先祖。可以减除罪孽,增福添寿。),第四种,认为是纪念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传说最为广泛。(屈原者,楚国之三闾大夫,他针对战国后期秦国日强、楚国日衰的形势,提出选贤任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的主张,以期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但是遭到楚国贵族中保守势力的排斥打击,终于被疏远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军溃散,楚国危亡,传说在这年五月五日他满怀忧愤,自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使屈原尸体不受鱼鳖侵害,往江中酹雄黄酒、抛粽子等食物。此后,家家户户包粽子,以纪念屈原。这天,家家户户在大门两旁插上菖蒲、艾叶,以驱鬼镇邪,有些人还贴着“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之类的对联。
端午节这天早饭后,莒口人有用小艾叶与麦杆捆成火把,点燃后灭去明火,用烟熏整个房屋,香气浓重,有杀蜘蛛及灭菌之效。同时,还在房前屋后旮旯处,洒雄黄粉拌石灰以驱蛇。小孩身上挂香袋或樟脑袋。中午除吃粽子、节饼外,菜肴中必有黄鳝炖蒜头和炒田螺,还要喝雄黄酒。饭后,村民们上山采草药,洗净晒干,谓之“午时茶”,这种药对治疗感冒有效果。下午,全家人用艾叶、茶叶及多种午时茶煮水洗澡,有润肤和健身之效。这天还有洗井的习俗,村中青年人会自发地将水井洗净,并倒入浓茶和雄黄石。
端午节时,新婚女婿要向岳父母家送蒲扇、节饼、鸡、膀蹄、目鱼、酱油等,名曰“分节”。准备迎娶未过门媳妇的男家可于这天向女家送“结婚日期”,名曰“送日子”,此俗至今仍在盛行。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叫“七月半”,俗称“鬼节”。是一个专门怀祖祭祀的日子,也是人们孝道精神的表现,特别是家中有新亡者,气氛更为肃穆。节前,人们举行大扫除,清理厅堂和祖宗的神龛、神位的尘埃。十五日,早上在祖先神位前点烛烧香、“塑饭头”(将米饭盛入杯子,把饭捏成高耸尖状)、摆设供品供奉祖先。傍晚,乡人有放纸船习俗,人们用纸折出大小不一的纸船,并用干麻骨将小蜡烛固定在纸船内,点燃蜡烛后放入河中,顺水而下,星星点点的烛光沿河闪烁,虽为驱鬼之举,却给人一种阴森的恐惧感,但也蔚为壮观。晚上,在神龛前烧“金箔”、“银锭”、“元宝”、“冥钱”、“冥衣”等以送给祖先在“阴间”享用。有的还在路口为无主的“野鬼”摆供品、烧香、点烛、化纸钱,其意为避免“野鬼”觅食而入厝害人。这天夜晚,乡人(特别是恩娘与囝子)有不出门之习俗,以免碰到“野鬼”。
“七月半”,村民们有做“龟子”的习俗(用糯米浆包着用豇豆沙、花生、糖拌成的馅蒸熟)和“糕子”(用早、糯米粉拌糖水调湿再放入刻有福、禄、寿、喜等字或各种花样的木模槽内印制,然后放到锅内烤干)等食品供奉祖先。现以成为一种传统小吃。“七月半”节虽有迷信色彩,但至今仍流传不衰。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并列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五大节日”。节日之夜赏月吃月饼始于唐,发展于宋,兴旺于清。昔日,官吏、富绅、文人、雅士则设宴于园中赏月、赋诗。
有道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夜,天高气爽,花好月圆,是家人团聚的良辰佳期。这天,家家户户均有吃“团仔”、“月饼”设宴庆团圆的习俗,外出的人一般都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佳节,共赏明月。
民间有流传在月饼中夹带书信,以示意人们同时行动杀“苏鞑子”之举,此传说至今约有数百年历史。现在的中秋月饼,不论品种还是质量都远胜往昔,不仅在中秋节前后有大量销售,而且成了传统食品,平时在市上也能买到。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九重阳,源于《易经.》。《易经》以阳爻为九,九是奇数,属阳,九月九日是两阳相重,故曰“九九重阳”。每年“霜降”一般在重阳节前后,俗云:“霜降,甲子乱放”(甲子为脱稻粒的一种农具)。意为田里稻穗金黄,已是开镰收割的季节。人们为了庆祝辛勤劳动获得的丰收果实,在重阳节中,家家户户蒸制薯糕(有步步高升与登高免灾之意),并备丰盛的菜肴,饱食一餐,准备投入紧张的秋收。民间还流传着“省省过中秋,发狠过重阳。过了重阳没思量,思量一个膀蹄王。”的谚语,意即重阳节是一年中的末尾节,要待三月后才是春节。如今,省政府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将敬老活动融合在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中,即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注入新风。
立冬 俗称“交冬”。立冬意味着天气开始寒冷,这时,人们十分重视滋补。昔日,很多家庭有鸡炖红参或鸡汤泡鹿茸以进补之习俗。如今,很多人以狗肉配中药进补。据说,立冬时节进补效果最佳。
冬至 俗称“冬节”,处于整个冬季之中,此节日虽无其它节日那么隆重热闹,但乡人有食汤圆的习俗,象征着生活甜蜜圆满之意。
第二节 婚丧喜庆习俗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自然规律也。然各地因何对此所表示的方式各异耶?习俗使然耳!
一、婚事
婚嫁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青年男女之间不能私自谈婚事,婚姻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黄蚁对黄蚁,白蚁对白蚁。”注重的就是男女双方门庭是否相当。且婚嫁礼俗繁琐。婚事一般由男家委托媒人向女家提婚,经女家查明男方家庭情况,认为适合后,再将女子“生辰八字”送给男家;同时,男家也将男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女家(何谓“生辰八字”?我国农历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共60组,以此表示年、月、日、时顺序。而每个人的出生时间都有年、月、日、时四种生辰,按历法各配上两个字,合起来共八个字,这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也叫“庚帖”)。双方交换庚帖后,均把庚帖压在自家的神龛上,焚香卜吉。有的在祖先供案上同时点两炷香,看是否同时熄灭,如果其中一炷早熄,会被认为是不吉之兆。三日内,若家中无“事”(即无灾兆),表示神灵应允。然后请算命先生“合算”,俗称“拼八字”,如算出“八字”相克,男方家即将“庚帖”退还女方,表示终止议婚;如无相克冲犯,男方即向女方议婚下聘。
插记 插记也叫订婚,其过程实际上是男女双方父母就“聘礼”(也称“仪单”)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聘礼由女家写出,交给男家裁定,如聘礼太高,就请媒人从中说合。聘礼议定,即选择吉日,男女双方家里各操办酒席宴请直系亲戚,以示子女婚姻已确定。女家办酒席的一切开支一般都由男家负责。女家设午宴,未婚婿为主宾,其他的为女方的亲友陪席。宴中,未婚新郎向女方亲友敬酒时,凡属女方近亲长辈。未婚新郎均要敬送冰糖一包,受糖者要回送“红包”作为见面礼(钱额不限)。男家设晚宴,未婚媳妇为主宾,礼节与女家请未婚婿同。
“插记”过后,双方均不得毁约,如毁约则遭乡人指责。如果是男方毁约,则女方家可不退一文聘礼,还要责怪男方败坏其女的名声;如果是女方毁约,则女方家会主动把聘礼退还。如果男方不幸夭折,女方将聘礼退还男家,以示解除婚约;若女方夭折,女方家可不退还聘礼,双方亲家关系持续,待男方另娶媳妇时,新娘认原女方父母为接面父母。
结婚 结婚,旧时称“小登科”,新郎称“新郎官”。男子成家,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普通人家都倾其财力,大操大办,以求风光体面。结婚的日子——“黄道吉日”得请算命先生选择,谓之“请期”。双方择定嫁娶吉日后,都开始忙碌,男家忙碌着筹备彩礼、家具及“洞房”用品;而女家则开始置办嫁奁,箱、笼、盆、桶、梳奁台之类。富贵人家还有金银首饰、珍奇古玩以及田产、房产等作陪嫁,甚至还有婢女作陪嫁。
吉日一到,男家张灯结彩、贴婚联(入赘的,女家张灯结彩、贴婚联),大宴宾客。女家宴请宾客在吉日前一天,男方要安排媒人、陪新娘的靓丽少女二人、“炮手”(指能说会道的应付女方临时要求添加彩礼之人)等若干人,将所有的彩礼办齐,送至女家,谓之“聘婚”。送彩礼要装担(一种四层的圆桶),内装新娘饼和“请舅帖”及象征性的礼包。如一小包盐,意为“海誓”;一小包茶叶,表示“山盟”;又如荔枝、桂圆、金桔子、栗干、红枣等“五子果”,表示婚后多子多福、早生贵子。此外,还要备好若干“小礼包”(钱额不一),用于酬谢女家亲戚和帮助做事的人,有冰金、离母担、祝神、梳妆、上笼、垒鞋、倒水、大厨、小厨、上轿礼和新娘走路礼等。
迎亲吉日,新娘梳妆打扮,更鞋换衣,里外一身新,等待花轿迎亲。女子出嫁,娘家亲戚一般都以彩礼不足或其他原因为借口进行“闹亲”,并临时提出一些附加条件与“炮手”磨嘴皮,闹得越凶,越表示不愿女儿出嫁,以抬高所嫁女子的身价地位、。但闹归闹,都会算好新娘到男方家路程所需的时间,决不耽误时辰做“隔夜新娘”。出嫁时,女家要煮长寿面及染红的太平蛋请一桌童男童女吃,谓之“团圆酒”,象征着团圆、平安到老。吉时一到,在祖先神位前燃烛点香,新娘头蒙红巾,由舅父抱上轿(现抱上车),以防娘家风水被女儿带入男家。临行时,新娘的爹娘和亲戚流泪相送,甚至哭着拽住花轿不肯起轿。也有的新娘却乐呵呵的哭不出声来,这时娘家亲戚就会相劝道:“哭几声吧,不然不好看。”意思是新娘不知礼节,会被人笑话。走时,女家派两名靓丽少女陪新娘到男方家,若干人抬嫁妆,然后鸣炮送亲。此外,女家还有“压篢”、“搭镜”之礼〔即把钱放在篢(一种装衣之具)底和缝在镜箱布上,数额视贫富而定〕,同时,备四个小包回送男家。小包中有芝麻、黄豆、谷子、小麦,意为品德贤淑,男家娶后可发家致富、子孙满堂。
旧时迎亲仪仗队一路吹吹打打,鼓乐齐鸣,讲究的人家还配有笙、笛等管乐队。花轿前有一对人掌扇,一对人撑红伞。十分风光体面。喜气洋洋的唢呐声不时吸引着路边的人们争相观看。为忌“重婚”,迎亲仪仗队不能走回头路(即当时借轿来时的道路)。结婚既称“小登科”,所以遇官府官员大轿可不必回避。途中最忌打雷下雨,若一旦遇上,年长者自会用一套办法宽慰主人。村中如有两家人娶亲,两家会暗中争取花轿先入村,意即先入为福。
花轿到达男家门口时,鞭炮、乐队齐鸣,鼓手争强好胜,争相吹得最响、最好,把热热闹闹的婚礼推向高潮。花轿抬入大厅后,先由牵婚奶用尺敲打花轿的四个边角,接着用镜照一下花轿,再用剪刀对着花轿剪一下(意为驱鬼避邪)。民间相传,新娘刚到时有“煞气”,厨师要将菜刀剁在锅盖梁上,遮上抹布,并将“膀蹄”放在砧板上,厨房人员一律避开,主人亲属中如有“八字”与新娘犯忌的,这时也要回避,不得看热闹。新娘下轿由伴娘搀扶至正厅中,婚礼主持人宣布拜堂开始,这时新娘与新郎先跪拜天地、祖先和祖父、父母,然后夫妻对拜,谓之“拜堂”。尔后送入新房(洞房),这时新郎站在椅子上,用手拦住新房门口,让新娘从其臂下钻过,意为从此服夫管。新房中各处放有糖果、花生等,新娘不时地抛出新娘钱(硬币),吸引小孩哄抢,以增添热闹气氛。此时,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入新房看新娘、逗新娘、躺新娘床(有躺了新娘床不腰痛之说),谓之“闹新房”。同时,选一聪明男童往新马桶中撒尿(称为试桶),寓新娘早生贵子之意,撒尿之男童可从马桶中取得一份礼金和一包五子果。晚餐,新郎新娘与新郎弟妹在新房中同吃“新郎盘”(由女家特制的鸡、蛋肠、猪肚等菜肴),新娘新郎同饮“交杯酒”。饭毕,晚上举行隆重的“闹房”仪式,请诸亲朋友聚坐“闹房”,席间,大家无拘无束地逗新娘新郎罚酒取乐,节目多为自编自唱或猜谜等。谓之“新婚三日无大小”。席散,新郎新娘双双入新房,一对明亮的大红烛通宵达旦地燃着,谓之“洞房花烛”。婚后三日,新娘偕新郎带着礼品返回娘家,参拜岳父岳母及诸亲属,俗称“回门”。不管路途有多远,当天必须回归夫家,以示“月不空房”。现在“回门”都改为新婚夫妇婚后次日拜见岳父母。
“五四”运动后,提倡婚事新办,新郎新娘胸戴红花,由当地名流证婚,双方父母主婚,婚礼简单而隆重。但这种婚礼未能推而广之,仅在部分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中实行。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禁止抱养童养媳,禁止纳妾。实行婚姻自主,提倡自由恋爱。凡是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青年,只要双方自愿,即可到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其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
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买卖婚姻现象虽有所改善,但索取彩礼的陋习依然存在。如在农村中,婚姻关系确定后,普遍有“剪布”之习俗,即由男方请女方上市剪布做新衣并满足女方提出的其他一些要求。同时,男女双方将至亲请去作陪,并设宴招待,表示婚事已议定。六十年代曾流传一首婚事谚语:“磅半羊毛三钱金,花花衣裳十二身,肯出就跟你,不肯就单身。”七十年代,青年人结婚,女家除要聘礼外,最突出的是要求男方必备“三大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人家,奢侈之风盛行,办婚事讲究排场。有钱者则盖新房、高档装修、购豪华家具、买进口家用电器,迎亲要用几部高级轿车,婚礼要摄像;无钱者也随波逐流,盲目攀比,以致债台高垒。
入赘 即男方到女家成亲,俗称“招附马”,至今还有流行。一般情况是男家较穷,无力娶亲,而女方是独生女或是弟妹年纪尚幼缺少劳力。旧时男子入赘,被人瞧不起,认为是没本事,讨不起老婆的人,讥之为“倒插门”。按旧礼教入赘生下的第一个儿子要跟女方姓,表示为女方家庭传宗接代。如今时代不同,入赘已是平常事。
姑嫂亲 两个家庭互换女儿做媳妇称为“姑嫂亲”,俗称“对鼎子”,因为双方都是用女儿换媳妇,所以互免彩礼。这种交换婚姻,至今还有。
指腹为婚 婴儿尚在腹中,双方家长已订下婚约:若是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则联姻,若是双方都生男或都生女则为兄弟姐妹。这种事多发生在文人雅士之间,常为酒后戏言所致。然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若双方家庭无大变故,一般信守盟约。
童养媳 所谓的童养媳,即抱养女婴或女童,待其长大成人后做媳妇。过去颇为流行。出现童养媳的现象有三种:一是家境贫困的人家生下男孩,怕儿子长大后无钱娶媳妇,而去抱养;二是穷苦人家生下女孩无力养育,而将女孩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三是重男轻女,将生下的女婴送给人家做童养媳。童养媳俗称“新姆仔”,常常受人歧视,在年龄上往往是女大男小,且命运大多很悲惨。
姨表亲 即表兄妹或表姐弟成亲,谓之亲上加亲。建国初这种现象仍有,实则是近亲结婚,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而且《婚姻法》已明确禁止近亲结婚。
纳妾 即讨“小老婆”。是旧社会一夫多妻的封建礼教制度所致。主要发生在富豪、官宦之家,他们以此弦耀自己的身价、地位,实则是生活腐化没落的表现。其次是原配妻子无生育能力或只生女未生男,恐绝后,为了传宗接代而纳妾。建国后,纳妾已被明令禁止。
娃娃亲 子女尚年幼,双方家长即订下婚约,长大即成夫妻,且不能反悔。此俗民国时尚盛行。
冲喜 双方已订婚,但婚期未到,因未婚夫病重或公婆病重,为了所谓的“使病人转危为安”而男方择日提前迎娶,谓之“冲喜”。此陋习对妇女的危害甚大,有的未婚夫病重卧床不起,做出以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的荒唐事,甚至有的花轿尚未进门,新郎就已气绝,酿成未成亲就终身守寡的悲剧。
上门 即寡妇招夫。丈夫死后,子女年幼,家事无人料理,寡妇招一男子进门养家,结为夫妻。那些不愿改嫁的寡妇,招夫上门,既可守前夫家业,又可维持生活。“上门”习俗至今尚存。
上半边门 所谓的“上半边门”是指丈夫尚在,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再招一男子上门共同生活。出现“上半边门”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丈夫丧失劳动力,无法维持生活;二是丈夫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生活无着落。旧时这种情况常有,大多是被迫无奈。
典妻 旧时,丈夫因供养不起妻子或因赌赙等债台高垒无力偿还,遂将妻子典与他人,约定所典年限和典金。在典期间所生子女归典方,期满后被典妻子回原家。但也常发生典期满后,被典妻子不愿回到原夫身边的情况。典妻与卖妻的区别在于没有卖断,类似于“租妻”。这种陋习建国后已明令禁止。
寡妇再嫁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寡妇再嫁,被看成是不守节操、伤风败俗之举,会受到种种歧视,如不准走正门,得晚上出嫁,临走前先跳过两堆火,不迎亲,不奏乐,不放鞭炮,坐轿要到村外路口等等。
续弦 男子丧妻,古时谓之“断弦”,“断弦”后再娶妻便叫“续弦”。封建礼教认为男子“续弦”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一般“黄花闺女”不愿嫁给已有子女的男人,有道是“后娘难当”。
二、丧事
丧葬 分为未成年人之丧葬和成年或老年人之丧葬。
1、未成年人之丧葬。旧时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夭折,称“死囝仔”,一般无丧葬礼仪,仅用四块木板钉一小木箱装之,由一至二个土公(专事殡葬收殓职业者的称呼)扛到山上埋掉即完事。十六岁步入成年行列,身亡(16至30岁而亡者称“打短命”)有一定仪式。首先,父母健在的死者要头戴白帽、脚穿白鞋,替父母做孝;其次是棺材不能油漆和着色;三是只做一夜“功德”(道场超度),以求家宅平安。
2、成年人或老年人之丧葬。成年或老年人去世时规矩颇多。老年垂危弥留之际,要从寝室移至厅堂,子孙后辈轮流守候于旁,以便聆听遗言。一旦老人断气,则一齐下跪放声大哭,谓之“送终”。老人死在自己的屋里,才算“善终”,或曰“寿终正寝”,这样亡魂才可安然离去。如果老人死在外面,则尸棺不得入村,只能停放在村口,一切丧葬礼仪只能在村口举行。
人死之后要在头边点上“长眠灯”(俗称“照头”)、香烛,家人架一小铁锅,不断地焚烧冥钱。相传,死者到阎王处报到,一路上要留下“买路钱”,到阎王那儿还得买通“牛头马面”等无尚小鬼,才肯通报阎王。烧冥钱就是送给亡人的“盘缠”,让他好上“黄泉路”。
长辈去世,子孙及女眷即换上孝服,与亡者关系越亲,孝服越粗。现在皆流行穿白衣、白鞋,戴白帽;女眷则头戴“麻花”,谓之“披麻戴孝”。
奔丧 父亡,子要及时亲往伯、叔辈处跪拜报丧;母亡,子则要到娘舅家匍跪报丧。如系孝子,娘舅很快就会将他扶起并予以安慰;反之,娘舅不予理睬,让其长跪,待数落(批评)完其不对之处后,才叫其起来;出嫁女奔丧于娘家,自村口起沿路嚎哭,谓之“洗路”,及近家门,哀声更为凄凉,进家后即在亡者遗体前跪拜、哭诉,哭词绵绵,声调忽高忽低,想说什么就哭什么。
灵堂 灵堂布置在大厅内,原供“神明”、祖宗牌位要用白布或蓝布遮盖,柱子贴白纸写就的挽联,并请僧道制“招魂幡”,上写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日,而后才能出丧帖(现为讣告)告之亲友,写明何人因何故去世,定于何日何时出葬。
丧仪 丧仪分为入殓、择穴、做功德、出殡和入土五个部分。
1、入殓。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即换衣停尸,大殓为入殓盖棺。小殓要抓紧时间为死者换“冥衣”(穿在死者身上叫“冥衣”,未死前叫寿衣),趁尸体未僵时换衣更为方便,一般死后即进行。由女儿或媳妇到河边取水,取水时要逆水取之(意为如此则能留住风水)且将铜币投于水中,谓之“买水”。返回时要沿途哭泣。取水后,孝子、媳妇为亡人洗脸、洗身,然后换上“寿衣”。“寿衣”大多是老人预先自己准备好的,寿衣不开纽扣眼,小殓时由孝子跪着用香炷烧眼,有几个兄弟则烧几个眼。穿上后不钉纽扣,用布带扎紧(因“纽子”与“扭子”谐音)。寿衣穿戴整齐后,接着为死者整容,然后用白布盖住头面,小殓结束。大殓,事先需布置好灵堂,案桌上供奉猪头、酒菜、饭头之类的祭品。入殓时,家中大小亲丁围立棺材旁(如因生辰八字与死者有忌讳的要回避),由“伕头”为死者穿衣,寿衣一般三至五套不等。尸体入棺前,棺底要铺石灰粉。尔后尸体由“伕头”抱入棺内,死者头脚均要垫砖,两边塞瓦(以固定尸体使之不滑动),同时还要用红绳子测量死者鼻梁是否居于棺材中心线(意为风水平衡,不会偏颇)。此外,脚、手必须安放妥当,再放入一些死者生前爱好之物,有钱人家还用金银珠宝殉葬。盖棺前“伕头”根据孝子人数,将白布剪出小片头,每人抓一片用力撕开,然后放入棺内(意为兄弟分风水),一切收拾妥当后放鞭炮,接着盖棺(盖棺时忌讳人影映在棺内,以免魂被亡者摄走),即完成入殓。
2、择穴。择穴,即选择墓葬地,多由“地理先生”(风水先生)选择,有的地方由“阴阳先生”选择。所谓“风水”即观天象、察地理,所以古称“勘舆”。“地理先生”看“风水”的工具有罗盘和探穴尺。风水罗盘由地盘和天盘组成,又称罗经,取包罗万象,经天纬地之意。地盘为方形,天盘为圆形,正中装有一根指南针,称“金针”或“正针”。罗盘上刻有太极、阴阳、八卦、五行、河图、洛书、纳甲、天星、廿八宿、山川、方位等,“地理先生”以此来定方向,辨吉凶。探穴尺一般是用竹或铁制成的直尺。大部分“地理先生”对地理并不精通,仅凭主观和歌诀来选择墓葬地,如“十不葬”诀(一不葬粗硬岩石,二不葬下水滩头,三不葬沟壑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庙前祠后,六不葬左右囚困,七不葬山脉缭乱,八不葬墓前无案,九不葬风水闭塞,十不葬龙虎山顶)以及诸如:“群山连绵,山脉起伏,若龙之飞舞,为‘龙脉’;水流萦回,为‘水脉’;山脉断续处,两山相夹,为‘风吹水射峡有凶’”等等。而此类的歌诀民间也有:“墓前望过三层案,子孙发财千万贯”、“高山过龙,矮山落穴”以及“风水路边排,只待福人来”等。此外还有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等五行之说。一般人家多在人死之后请“风水先生”算一下一家人的生辰和死者死时的时辰,再确定埋葬死者的山地朝向,继而到所确定的方向山地去寻找适合的地穴。选定墓穴后,用罗盘定好中轴线并插上竹竿作标记,然后由“土公”或本家兄弟和内亲挚友前往开穴。开穴时的半上午和半下午,东家要送小餐上山给挖穴人吃(其小餐费用由死者女婿支付),谓之“送昼仔”。所谓的“风水”纯属迷信,如今,实行丧葬改革,提倡火葬。
3、做功德。做功德(亦称超度或做道场),一般是设孝堂、挂挽联和八仙图等,请道士或僧侣“做法”、念经。做功德,视经济条件,可繁可简,做一夜或三五夜,时间也长短不一,时间越长花样越多,花费也越大。超度中有“念灯树”、“拜水撑”、“转棺串丧”、“烧纸船”等。吊丧期间,女儿或亲友在早、中、晚要哭丧。旧时,每逢七都要超度亡魂,既请道士做道场,又请和尚念经,僧道不分,只求热闹,以显示阔绰,一直闹到七七四十九天才告一段落。
凡属非正常死亡,如夭折、溺死、难产(死母鬼)、自缢、跌死等,则视为“凶事”,流行“做狮”(方言)来超度亡灵。“做狮”者,身着青龙衣,手持“狮角”(牛角)、法鞭、圣筶等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所念之词为《破狱词》,分为洒狱净、洒方佛、交锡杖、接锡杖、破狱、化财安奉六小段,均是一些赞誉亡者和超度之词,如“破狱词”中有一段曰:“目莲尊者走茫茫,手拿锡杖见阎王。吾是佛家亲弟子,救出亡者上天堂。”
4、出殡。俗称“出门”,意即亡者如出远门做宾客一样。出殡日子一般由念佛先生根据死者年龄及死者死时的时辰掐算选出(选出殡吉日,实际上是念佛先生根据自己是否闲暇而定,如遇多家死人,忙得不可开交,就把自己所能安排的时间说成是出殡吉日)。出葬时间多在早上7—8点,起棺前,要再次举行祭拜仪式,宣读祭文。先由孝男孝女祭奠(跪着叩首拜棺),尔后亲友祭奠,接着亲丁转棺,转棺毕,“伕头”以扛索缚棺。此时,丧家女眷倚棺嚎哭,涕泪滂沱,痛不欲生。众亲友见状,含泪安慰,劝其节哀。起棺时辰一到,鞭炮齐鸣,“伕头”下令起棺,扛夫挺起腰胸,四平八稳随亲丁抬出大门。送殡队伍悲且肃穆,其出行顺序为:鸣锣开道在前;挑珍珠桶与芝麻杆的在其后;随之的是数名燃放鞭炮者巡回于队伍中沿途燃放鞭炮,凡遇过桥、转弯、岔道均要鸣放鞭炮;其后是持“招魂幡”的(招魂幡上写着亡者姓名、死亡年月日时及请求西方乐土接纳等语,由长子或长孙擎幡),擎幡者手持哭丧杖,头戴“三堂官”(即用稻草纺织的帽圈,帽圈上有三根竹签用线吊着三撮小棉花球),穿白鞋,慢步前行(若亡者无子?,由族中亲属商定择一侄子擎幡);紧接着是亲丁孝子队,从大到小按辈数排列,人人头戴“三堂官”(女婿头戴“二堂官”),脚穿草鞋或白布鞋,手持哭丧杖,腰系草绳,披麻戴孝,随幡而行;之后是扛“影亭”的(影亭是由竹竿作骨架、色纸糊就,内供亡者牌位,两边写有“席上无形空对语,梦中有影不能言。”之挽联。旧时还有彩轿,内放死者生前常用之物,如死者生前是秀才则放文房四宝,是官员则放生前官服、靴子等。现在多改为纸糊楼房,房内有“高档家俱,各种家用电器”等);随后是擎“铭旌”的(民国时期旌宽2—3尺,长约8尺到丈余,上书亡者官职、姓名、排行第几等内容);其后是持花圈的(花圈由亲丁、内亲挚友等制作或死者生前单位所送);跟着是撑“挽幛”的(挽幛是亲友赠送的,题写有挽联的整幅绸布,长6尺,多为素色或蓝色,用长竹竿撑起。现在代之的是绸被面、羽绒被、太空被、高级羊毛毯等);随之的是扛陪葬品的(陪葬品皆是纸糊的,有金箔、银箔、书柜、画箱、纸人、纸马等);跟在背后的是唢呐乐队(即吹鼓手,现多为洋鼓铜管乐队,奏哀乐或其它乐曲);接着是男亲友队,人人头戴白帽,腰扎白带或袖系白毛巾,手持香和白花;其后面是扛抬灵柩的,灵柩通常由八人扛抬,俗称“八仙”,一些讲究的人家也有用16人抬的,灵柩上盖有棺罩;最后是哭丧女眷,人人头戴三角孝帽,个个俯首,一手执三角帽以遮脸,一手用哭丧杖撑路,随棺沿途嚎哭而行。
送葬队列徐徐行至村口,除孝子要将灵柩送至墓地外,其余亲友则吃糖果、抽香烟,沿原路返回待吃丧饭。灵柩抬至村口停留时,亡者如有女婿,其婿则要与“八仙”商定“解杠钱”,如商定不下来,“八仙”则停而不抬,直到谈妥兑现后才起棺上路。
5、入土。灵柩抬至墓地后,由地理先生洒酒祭祀,诵念葬词,然后入土(将棺材推入墓穴)、封墓门、上碑,再点烛上香焚纸鸣炮,至此安葬完毕。孝子每人要手拖一至两根带叶的小竹子,谓之“拖风水入家”,回家时沿途要不时的敲打铜锣,鸣放鞭炮。俗称“回龙”。
当日中午大宴宾客,至此丧仪结束。
另外,有停柩不葬的。一般是指分娩时死的产妇,俗称“死母鬼”。这种亡者的灵柩抬至山上后要停放三年方能入土。也有个别跌打伤死者,其灵柩要停放几年后再入土。
三、喜庆
喜庆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诞生及其纪念日则是生命之歌中尤为欢快的乐章。每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做生日、拜寿是一个人一生中多次重复的礼俗,也是人生社交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家人亲友欢聚一堂,举杯共庆,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分娩 婚后生儿育女为家中之大喜,当日或次日,女婿就要送“糟菜”与红蛋到岳父母家报喜。
三朝 一般在产后三日,称为“三朝”。由接生娘为婴儿洗身换衣,落脐灸囱,喂“黄莲水”等。俗云:“三朝吃得黄莲苦,大来天天比糖甜”。做“三朝”酒,一般是宴请接生娘和近亲,桌数视家族大小而定。自此,亲朋好友在婴儿满月之内馈送公鸡、糖或“膀蹄”。主人要回赠红蛋,将蛋煮熟染成红色,分赠给亲朋邻居,生男送双数,生女送单数。旧时,若生男孩还要举行敬神祭祖仪式,烧香焚纸,祈祷神灵保佑;若生女孩,一切仪式从简。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办酒,又叫“弥月酒”,俗称“做满月”。前来庆贺满月者多为女眷,贺礼为虎头帽、鞋、红布兜、衣裤、串带等。主人宴请宾客,称“吃满月酒”。
周岁 婴儿出生满一周年,称为周年,俗称“做晬”。周岁为大庆,设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酒席规模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少则三五桌,多则十几桌。此时,外婆要送鞋、帽、衣物、金银首饰(现有送儿童自行车及各种儿童玩具)等。帽多为“虎头帽”,鞋亦流行虎头鞋,还绣有一个“王字”。传说虎是百兽之王,小儿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可以避邪壮胆,顺利长大。周岁这天,有“扒晬”习俗,在小儿面前摆放各种物件以及糖果等吃的东西,如:厘戥、算盘、笔、墨、纸、书、剪刀、尺、针、线和糖果等,任婴儿随意抓取,以此占卜儿女日后前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现虽还有“扒晬”之习,然而占卜之意已淡,人们只是作为孩子周岁时取乐逗趣的一种游戏而已。
做十岁 “十”是个带有阶段性和吉祥的数字,小孩十岁生日,一般人家都较重视,认为是人生中第一个大生日,值得庆贺一番。即使是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也要设家宴,请些近亲热闹一番;而有钱的人家则大操大办,发请帖,大宴宾客。
祝寿之习俗 一般年满六十周岁始称“寿诞”,此前一般都称“过生日”或“做生日”。五十岁仅是家庭至亲小庆;四十岁不庆,因四与死谐音,如举办生日庆典反会折寿。祝寿,习惯上“做九不做十”,亦因十与死谐音之故,如逢七十大寿,则在六十九岁这年举办庆典。祝寿场面要比年轻人过生日隆重得多,且年岁越高,寿诞庆典越隆重。旧时称祝寿为拜寿,要设寿堂,堂内张灯结彩,寿烛高照,寿幛环悬,堂中设寿星之位,儿孙晚辈按辈份依次向寿星行跪拜礼,民国后改为鞠躬作揖。贺礼都冠以“寿”字,如寿桃、寿面、寿幛、寿联等。
莒口地方的生日别称,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十岁曰“初度”,亦称“幼学”,旧时的《幼学琼林》即是儿童读本;二十岁曰“弱冠”,意为虽成人而体未壮;三十岁曰“而立”;四十岁曰“不惑”,常说“四十而不惑”,指四十岁以上的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遇事能明辨事理而不迷惑;五十岁曰“知天命”,亦称“艾老”,古时“艾老”可免派夫役;六十岁曰“花甲”,干支纪年以60年为一周,周而复始,“甲”为天干之首,与地支相配,60年为一轮回,故称60为“花甲”;七十岁曰“古稀”,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统称耄耋之年;百年曰“期颐”,古人云:“人寿以百年为期”。
昔时,人们在为长者做生日时,一般只请六眷近亲庆贺,规模视家族大小而定,大致在三至五桌筵席;家族兴旺,资财丰厚者,会多做几桌,以表寿诞庆典隆重。宴后,东家则将诸亲眷友所送礼物一一退还(如遇送物品的,视物品价值折钱用红纸包好退还)。因此,做生日纯属自费宴请宾客,以显有福气,有面子。此俗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部份人逢十必做,宴请范围扩大,互相攀比,贺礼全收,视为敛财之机。
第三节 其它旧习俗
接春 立春这天,乡人有设香案置果品(有用葫萝卜丝栽香葱或移栽油菜花之类)供春神享用之习俗。以示迎接春种,祝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祭天地 相传,正月初九为天之生日,正月初十为地之生日。这两天乡人均有烤年糕置果品设于家门口,点烛烧香化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谓之“祭天地”。
祭土地公 民间有“二月二,请土地”之习俗。传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生日,这天多属晴朗天气,好让土地公晒金银。人们即在这天烤年糕,炒米果,置果品祭祀土地公,以求“六畜兴旺”、“四季发财”。
炒毛辣 毛辣虫,即毛毛虫,初夏多在屋檐及瓦条下爬行,全身毛均有毒液,人体碰到毛毛虫,即起疱,奇痒难忍。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有炒黄豆以镇毛毛虫之习俗。俗云:“四月八,炒毛辣”,意即炒死毛毛虫,不受其毒。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炎日当空,骄阳似火。俗云:“六月六,晒谱服”,意味着这天是晒东西的好日子,晒后不易霉烂。
修路 昔日,每年八月初一,各自然村均有组织劳力修补乡间道路和山垅小路,或开辟新路、修桥和搭桥之习俗,为秋收提供运输方便。修桥补路费用多出自地方庙产或公产,也有来自个人捐赠(捐赠中有当年添丁户的)或地方罚款等收入。修路时,大家一起吃饭,谓之“吃开路”。
不种萝卜、芥菜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人们有不种萝卜、芥菜之习俗。相传,从前有个詹瘌痢倒穿棕衣、草鞋进宫见娘娘而得皇位,自八月十三至二十三日即崩驾。后来人们就传言,在这十天中如种萝卜则无头,栽芥菜而有蔸。
洗甲 莒口各村历来均有“洗甲”(洗谷皇)之习俗。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在秋收结束时,洗刷大小农具,妥善保管,并请友邻、亲戚吃顿丰盛的酒宴,谓之“吃洗甲”。生产队集体劳动时,则全体社员参加会餐。
栳仔与鸟铳的妙用 过去,如遇山体崩塌,洪水泛滥,人们认为是妖怪要翻身出世,便把栳仔(大杆秤)插入土中,鸟铳悬挂于门上,以为如此可镇妖驱邪。
行业习俗 过去,当学徒学手艺者,一般都要举行拜师仪式,学徒要向师傅送礼。学徒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先做杂务,如跑腿之类。学徒要敬重师傅,用膳时要先为师傅盛饭、斟酒,做事还要认真吃苦;第二年才开始学手艺;第三年学艺出师后才取得谋生技术,可加入行会。满期后,还要包礼金酬谢师傅。
社日 每年春秋各有一日,春曰“燕福日”,秋曰“鸿福日”。“社日”本是祭祀当地土地神的活动日,有“春祁秋报”之说。不知乡人从何时起竟将“社日”作为新坟添土日,俗云“拦社”,即新坟在三年内,亲属需在社日来临前祭扫添土,以固坟墓。
闰月饭 凡逢农历闰月,父母一般都要请出嫁女回娘家吃“闰月饭”,若父母已故,则由兄弟代之。意为来世更多的吃,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小孩“戴锅” 昔日,乡人带着小孩走亲访友时,有在小孩眉额中心用锅灰涂个小圆圈之习俗,谓之“戴锅”,寓意可镇鬼驱邪,确保小孩平安吉利。
漂鱼死走过路鳖 即河中漂流的死鱼、无故而死的飞禽走兽和过路鳖鱼无人敢食,乡人认为若吃了“漂鱼死走过路鳖”凶多吉少,必有祸患。
入门之兽 凡遇窜入家中野兽,乡人有不捕杀之习俗,认为捕之会招来祸灾。
放生动物 自古以来,民间一些长者对野生动物有放生习俗,有的甚至花钱买来放生,认为放生是积德行善,可延年益寿。可见古人已有保护野生动物之意识。
小孩饰品 昔日,乡人有给小孩佩戴银制的项圈、手镯、脚镯以避邪之习俗,有的人家男孩屡遭夭折,就为其后出生的男孩戴上金银耳环,以女妆打扮之,认为这样可以驱邪护身,让小孩顺利成长。此外,一般有给小孩双手佩戴“垂手”(即用银制的刻有笔、墨、砚、纸或福、禄、寿、喜、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图案和字样的垂手)的习俗,意为小孩佩戴此物就不会过分顽皮贪耍。此俗沿袭至今。
认干爹干娘 过去,人们见小孩多病,认为是其子“八字”与父母相克,唯恐夭折,便找命好富贵之人结认干爹干娘,以求平安。有的经算命先生测算“八字”,还要结认菩萨或树木做干爹干娘,以保无虞。
别号 从前,乡人对多病的小孩,怕难养,有用菩萨或生命力强的树木、畜类以及工具等给小孩取小名之习俗。如:奶娘妹、马天王、樟树佬、松筒、铁狗仔、坭猪仔、斧头、锯子等等。认为这样取名可得菩萨保佑,驱病消灾,以保平安。
蓄囟毛 婴儿头顶骨未合处叫“顶门”,医学上称“囟门”,乡人为男婴理发时,素有在“囟门”处蓄留一撮长发(有的同时在后脑勺也蓄留一撮毛)的习俗,谓之“蓄囟毛”。其用意是为儿童未长合的“囟门”起御寒作用。待满丁后方可剃去“囟门”长发。
剥猪暝 乡人每逢家中宰猪时,素有送“血仔”(猪血蒸熟后,另炒数片槽头肉及猪肠,盖在猪血之上)给近邻好友,并请他们吃剥猪暝(晚饭)之习俗。这种淳朴、憨厚之举,象征着邻里相帮,礼尚往来的浓浓乡情。此俗至今尚有。
初一十五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乡人有不办婚事、不破土建房、不出葬、不远行、不理发等习俗。认为初一、十五日子粗,办事均不吉利,应避之。
石敢当 昔时乡人有在村庄路口、巷口或家宅门口立“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小方石柱之习俗,这是旧时村民用来镇邪、抵挡不祥的。从狭义上说,“敢当”,有敢于抵挡,所向无敌的意思,“泰山石敢当”即法力无边。旧时“石敢当”的作用在村民中是十分神圣的,它可以镇百邪,驱灾殃,使百姓安康、兴教化、张礼乐。古时“石敢当”为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唐宋以后方出现以小石碑代替。
第四节 民间禁忌
禁忌是指犯忌讳的话和行动。民间禁忌一般是约定俗成的,但多属迷信。莒口民间禁忌颇多,概括起来有:
人体禁忌 人体忌讳最多的是女性,旧时,讲的是“男女授受不亲”,女性除面部、手部不与男性接触外,连小脚都得用裹脚布包得紧紧的,不随便示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不能随便见陌生人,以免让人看到其容貌。此外,女性还要做到,笑忌露齿,免显轻佻;话忌多说,免生是非;走路忌大步,忌昂首,忌乱跨男人衣物;忌嘴宽、手掌断纹(认为会克夫);盖房时不能脚跨梁柱;女人裤子忌乱晒于人行道之上空;不能用巴掌打男人的脸(男人被女人打一巴掌,认为会八辈子倒霉)等等。而男人打赤膊穿短裤时,肚脐宜遮盖;不能乱摸他人的头,千万别用巴掌打人的脸等等。
流传最广的还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打喷嚏认为有人思念自己或有人说自己的坏话;小孩掉牙,上牙扔阴沟、下牙扔瓦顶,否则不长新牙;不无端乱吐唾液,乡人认为唾液是人的元气,可镇小鬼,认为如遇不顺心事,吐几口痰就可化解,又如耳朵发热,脸上发烧,认为是有人在暗地里咒骂自己,“呸、呸、呸”连吐三声便可化解,就连吵架也以吐口痰来争上风;婴儿喜胖忌瘦,青少年则喜瘦忌胖,中青年人喜胖忌瘦,老年人又忌胖喜瘦。
生养禁忌 妇女怀孕称“有喜”。一旦“有喜”则禁忌更多,如忌食兔肉,恐胎儿长成像兔子一样“三瓣嘴”;不能上井台;忌参与红白喜事——不能看婚嫁,不能抱别人的小孩,不能看出丧,不能看戏;平时讲话不能讲刀、斧、剪等利器,恐伤着腹内胎儿;忌响声过大(如不钉钉子等);忌搬重物、动砖土、干重活、洗冷水澡、食生冷食物、爬高、往高处取物;不得回娘家分娩,不得在他人家分娩,不能在娘家过年;分娩之后,未满月产房忌外人进入,房门要悬挂鸟铳、杉木枝叶、米筛和毛扫帚(以镇鬼驱邪);产妇未满月一般不得出房门,如确需要出房门活动的,必须撑雨伞或戴箬笠。
丧仪禁忌 寿衣忌用缎子作料,因“缎子”与“断子”谐音;也忌用毛皮料做寿衣,以免“转世”成兽类。忌用松木为棺,因松树砍了不再发芽,亦在“断子绝孙”之嫌。为死者整容,剪下的头发、胡须、指甲等要深埋于地。洗尸水不可乱倒,死者生前用过的床板、桌椅要露天日晒雨淋百日后方可使用。入殓时忌雷鸣、忌雨打棺材。客死他乡的,其遗体不准抬进村里。守孝者,忌穿红、绿、黄等鲜艳之服,只能穿白、灰、兰、青色衣服;男忌剃须理发,女忌涂脂抹粉。入殓时忌有与死者生肖相克者在场,唯恐冲犯。古时父母去世,儿媳守孝三年,一般守孝一周年,为官者要离职服丧三年。服丧期间要节制饮食,粗茶淡饭,不吃肉、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听音乐,甚至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等。居丧期间忌看打井、建庙、建灶、迎亲等。亲人吊丧,忌说“死”,而应说“出门”、“老了”;送丧礼忌用红纸,只能用黄纸或红纸的反面;来吊唁的亲人离去时,丧家忌说“再来”。
商家忌讳 商业禁忌多是商人积累的经商之道。概括起来有:生意勤奋忌懒惰,明码标价忌含糊,赊账认人忌滥出,用度节俭忌奢华,货物检验忌滥入,记帐认真忌马虎,期限约定忌失信,买卖适时忌失机,待人和谦忌暴躁,帐目稽查忌含糊。此外,尚有店堂门口禁打呵欠、伸懒腰,忌背朝店门而坐,扫地忌往外扫等等。
动植物忌讳 乌鸦全身皆黑,又喜食动物之腐尸,自古视为不祥之鸟。有“听见鸦叫,家有凶事”之说。公鸡上半夜司晨,也属不祥。传说因鬼魅都是夜晚出来作祟,鸡叫天明鬼魅消失。上半夜鸡叫,或鸡鸣黄昏,乱了时辰,乡人认为是鬼附鸡身,当杀之。若母鸡打鸣,亦属不祥。有道是“母鸡打鸣,家有不宁”。俗云:“门前若听喜鹊叫,家中定有好征兆”,“喜鹊叫喳喳,好事定到家”。乡人最怕见“两头蛇”。所谓“两头蛇”,恐是雌雄交配时造成人们的错觉。人们出门如遇鸟屎落身、听乌鸦鸣叫,认为是晦气,有祸事将临。龟本是长寿的象征,如长寿称龟龄。现在民间多为贬义,如妻子与人私通,丈夫即被人讥为“做乌龟”,故“乌龟”为骂人之语。竹子开花兆灾,俗云:“竹子开花,人要搬家”。
其它禁忌 小孩忌食鸡爪和鱼卵,否则长大会乱撕书和不识秤花;女孩则忌吃死鸡腹中蛋。斋婆(念经妇女)忌吃荤,忌入产妇房间。吃饭忌敲碗(敲碗是乞丐举动)、忌敲灶(得罪灶神爷)、忌碗里的饭不吃干净(遭雷打)、忌用饭勺从饭甑中心往底刮、忌装饭时装得太满;吃饭时,忌不端饭碗、忌在吃饭时松裤带,饭桌有人未离席,忌收拾碗筷。睡觉的床铺忌对门,床板忌偶数(因棺材板是偶数),忌睡草席重迭的床,以免一夜光阴消两宿。晚上是鬼魅出没之时,因而许多事晚上禁止做,如扫地、照镜子、唱歌等。乡人还认为,闰月兆灾,诸如闰六月是“寡妇年”,不宜婚娶;闰八月是不平常年份等等。旧时有些乡间百姓,尽管目不识丁,却“惜字如金”,凡有字之纸都不乱丢,他们宁用竹片、树枝刮擦屁股,却不敢用有字纸擦屁股。有些禁忌是可变通的,人们为了自我安慰,也常将不吉利的说成是吉利的,如路遇出丧或梦见棺材,说成是见“官财”了,解释为既升官又发财;小儿新年打破了碗,也解释为“打发”;遇到财产损失,亦常用“破财消灾”来自我安慰。
第五节 称谓习俗
称谓,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称呼,它既表示了血缘关系,又表示了身份、职业等关系。
直系亲属称谓 对上辈的称谓:子女对父母惯称爸、妈或爷、奶。在旧社会,婴儿成活率低,有的父母怕儿女夭折,为避讳起见,称父母为曷哥、曷嫂或称曷叔、曷婶、妈仔等,还有的年轻女子早生育,教子女称自己为曷姐。子女对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曷大、曷妈;对祖父的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大翁、大妈;对曾祖的父母称高祖父母,俗称层大翁、层大妈;对五辈或五辈以上直亲属的称呼,一般从始祖(即最早定居某地的先祖)开始,称为几世祖某公,如始祖称为一世祖某公,依次为二世祖某公、三世祖某公……。
对下辈的称谓 对本人的下一代称子或女,第三代称孙子或孙女,第四代称曾孙或曾孙女,第五代称玄孙或玄孙女,第六代称来孙或来孙女,第七代称昆孙或昆孙女,第八代称仍孙或仍孙女,第九代以后均称为云孙或云孙女,一般对直系下辈可泛称第几世孙(裔孙),以上称谓都是书面称谓,通常用于说明晚辈与自己关系时使用,口语称谓晚辈,可直呼其名。
旁系亲属称谓 对上辈旁系亲属的称谓:父亲的兄弟称伯、叔,对他们的配偶俗称曷姆、曷婶(亦称伯母、叔母);父亲的姐妹称姑妈(姑母)、姑姑,对她们的配偶称姑夫(姑丈);母亲的兄弟称舅舅,对他们的配偶称曷妗(舅母),母亲的姐妹称姨妈,对她们的配偶称姨夫(姨丈)。如果父母的兄弟、姐妹多,也有按其年龄大小顺序称呼的,如三叔、二姑夫、大舅等。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随妻子称为爸、妈)。
对父母上辈的旁系亲属的称谓 比祖父年龄大的称伯翁,对他的配偶称伯妈;比祖父年龄小的称叔翁,对他的配偶称婶妈。
平辈之间的称谓 父母亲与岳父母之间互称亲家。妯娌之间,按各自丈夫的排行相称,排行大的称姆姆,排行小的称婶婶。如此称谓,实际上是妇女将自己的辈份降一辈而跟自己的儿女辈去称呼自己的旁系平辈,这种称谓明显带有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色彩。对父亲兄弟的儿女的称呼为堂兄弟姐妹,对父亲姐妹的儿女的称呼为姑表兄弟姐妹;对母亲姐妹的儿女的称呼为姨表兄弟姐妹,一般不分姑表或姨表,只讲表兄弟姐妹,现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已相互直呼其名。对妻子的兄弟姐妹分别称为内兄(大舅仔)、内弟(小舅仔)、大姨仔、小姨仔,或按他们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来称呼,如二内兄(二舅仔),三姨等。
对下辈的称谓 兄弟的子女称侄儿、侄女,姐妹的子女称外甥、外甥女。妻子对丈夫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称呼与丈夫对他们的称呼相同,也称侄(姪)儿、侄(姪)女、外甥、外甥女,现在一般都直呼其名。
社会人际称谓 解放前,对成年男子一般称“先生”,也有视年龄大小称大哥、小弟的,辈份比自己大的称公公、爷爷、老伯、叔叔等;对成年女子一般称大姐、妹仔,大嫂、嫂仔,辈份比自己大的称姥姥、奶奶、姆姆、婶婶等。
职业称谓 按所从事的职业而称,如做生意的称老板、从医的称医生、从教的称老师、从事技术工作的称师傅、从政的按其所任职务相称。解放后,一般称同志,也可在同志之前加职称,如某医生、某市长……。对小孩子的称呼,可称小同志、小朋友等等。
第六节 社会新风尚
建国以来,通过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社会风气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主义新风尚逐渐取代了陈旧、落后的旧习俗,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风民俗。
建国后,社会风气通过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嫖、赌、吸食鸦片等恶习被根除,一些传统美德和新风气蔚然成风。例如,五十年代,盛行反对封建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婚事新办、热爱国家、热爱集体、互助友爱之新风。六七十年代,学雷锋、学王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舍已救人的事迹不断涌现。如,1975年,我镇湖桥小学学生庄荣清奋不顾身抢救溺水儿童而献出年仅13岁的宝贵生命。八十年代,经过拨乱反正后,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创“五好家庭”以及“六提倡六反对”等活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亲切。九十年代,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现在,人们在农闲之时,则从事一些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诸如,旅游观光、观看电影、电视、录像以及下棋、打牌等,而年轻人的爱好则有跳舞、卡拉OK、玩游戏机、郊外烧烤、打球、滑冰以及电脑上网等。
但近几年来,旧社会的一些恶习又有所死灰复燃,尤其是赌、嫖案件时有耳闻。
第二章 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莒口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清末年间,天主教传入莒口,近年又有基督教传入,但基础差,信教者少,影响不大。
第一节 佛教
佛教在莒口传播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约公元713年),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各代都有新建寺、庵,清代多以维修或重建。民国年间开始衰落,许多寺庙因失修而倒毁。新中国成立后,寺庙的封建特权被废除,寺庙的制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文革”期间宗教政策遭到破坏,宗教信仰受到打击,菩萨被捣毁殆尽,许多庙宇有的被拆除,有的荒废,也有的被作为他用。和尚还俗,尼姑嫁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信仰政策。目前,经上级主管部门登记批准的寺庙有圣迹寺和大金山庵。提倡宗教信仰自由,近年镇内大多寺庙均以修复或重建,现全镇有完好寺庙共61座。
纵观历代寺、庙建设,在过去莒口可谓是庙宇林立,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庵庙多则三十余处,少则二三处,至少也有一个社王祠,据不完全统计,莒口历代拥有寺、庙共145座。久负盛名的庙宇有以下7座。
圣迹寺 位于麻阳溪畔,莒口村佛迹岭山腰,距莒口2公里。据载,南宗佛教创始人慧能禅师的二传高徒马祖道一禅师(汉州什邡人,幼随资州唐和尚落发,开元年间,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怀让师,有“磨砖不能作境,坐禅岂能成佛”之语。同参者九人,唯马祖道一密受心印),来莒口辟寺于佛迹岭山腰,开福建省禅宗之始。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由里人检校尚书、左仆射(左丞相)翁郜疏请敕建佛寺,并撰写碑记,距今千余年,碑文现藏于建阳市文化馆。乾隆27年(公元1762年)大殿重建,现有建筑遗物“重兴古佛迹寺碑记”一方,现存圣迹寺。寺右前方约百余米处的水际石上有“佛脚迹”一个,长一尺二寸,非雕非琢,分明如人之足迹,故立院曰“圣迹”。“文革破四旧”期间,寺中菩萨被捣毁殆尽,庙宇改作莒口大队耕山队宿舍。1989年修通公路,小车直通寺前。1990年新建斋堂一座。1991年(佛历2535年)10月19日大雄宝殿落成,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内如来佛像高达七米,颇为壮观。殿前上方镶嵌着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手书的“大雄宝殿”牌匾。1992年10月16日经上级批准,正式开放圣迹寺。1995年(佛历2539年)新建观音殿一座,大雄宝殿门前左右各建偏殿一座。2000年新建宿舍楼两座,位于东南角还新建“藏金塔”一座,可安放骨灰盒千余个。现在,寺内有僧尼、居士11人。由于圣迹寺座落于青山翠竹之中,加之前方有水库一座,山水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是避暑游览的胜地。一年四季,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每逢庙会、春节,更是热闹非凡。
大金山庵 (旧称金山福寺),位于社州魏墩背后的大金山(旧称大同山)上,距山顶百余米处的山坳里。大金山庵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共四座庙宇,占地三千多平方米,仅正殿就占地300平方米。后毁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重建。乾隆年间(约公元1766年)又由里人丁孔维倡建。嘉庆至道光年间(公元1820-1821年)庙宇尽圮。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马伏骆斋夫有感于梦,偕里人谢廷洪、刘鸣鸾、王友臣、王贤友等募资重建。其建筑风貌别具一格,所有的柱子全用上好楠木,殿宇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主殿奉祀邱王郭三仙神像,谓曰“三仙祖师”,此外,还有玉皇阁等殿。庵内可容纳数百人食宿。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因僧徒潜谋争占,蒙费县主惩办,喻改今名。山顶旧有白鹤仙奶庙,祈雨甚验,民国元年(1912年)将庙移建于山腰,更名曰“祈雨亭”。昔日,庙宇久负盛名,四方香客络绎不绝。该庙至解放后仍保存完好,“文革破四旧”期间被全部捣毁。1983年,附近村民自发筹资重建金山庵,1984年在公社干预下又被拆除。二十世纪90年代又重建,规模不如以前,现仅存清代同治年间铸造的大铁钟碎片和花岗岩石礩柱数十块。
据(道光版《建阳县志》)载,金山庵相传有仙往来,现存仙迹有仙人洞、仙人床、龙井等。山中多产灵药,山顶白云缭绕,虚无缥渺,向下俯视,群山竟秀,尽收眼底,远处可隐隐指出山前的村庄井落;向上眺望,大山之外还是山,“深闺”景观更入胜,是个清幽、恬静、引人入胜的优美胜境。1997年镇政府将金山庵登记上报主管部门批复开放。庙里事务由早年出家的僧人洪福(原名黄正宝,现年90岁)主持,亦有游僧暂住于此。香客及观光者多来自南平、顺昌、建瓯、邵武、浦城、建阳等县市。每年农历的八月初一至十五为庙会。
莒口奶娘庙 位于莒口村头,据传该庙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建造于何时却无从考证。“文革破四旧”期间菩萨被毁,庙宇改作莒口村头生产队队部。近年来,民间集资将奶娘庙修葺一新,重塑菩萨,香客、游人不断。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有游奶娘的习俗。
茶㘵奶娘庙 座落于双井大樟树下,相传该庙建造年代久远,但确切时间却无从考证。“文革破四旧”期间,菩萨被毁,庙宇改作生产队仓库。八十年代,民间集资重修庙宇,再塑菩萨,恢复庙习,香客不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庙会,村民均有组织游菩萨活动,四方香客、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倪王庙 位于策口村内,历史悠久。庙中的倪王菩萨是指唐里人倪彦松。据(道光版《建阳县志》)载:倪彦松又称倪彦常,唐昭宗时人,与弟倪彦春俱仗信义。年丰谷贱,购粮藏之,遇饥荒年,则抛粮以济贫乏。兼精道术,能治旱疫。其死后,乡人建庙奉祀。唐代封为中郎将,后周封济荫王,南宋加封忠灵浮泽感应王。至今,倪王庙仍香客不断。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上㘵渭州自然村大仰山上,兴废年代不祥,现存有庙址及当年藏匿民间靓女的“长老坑”。相传,很早以前,大仰山的“三圣公王”庙有和尚数百人,因藏匿民女而被官府派兵抄杀,烧毁庙宇。
太保庙 位于后山街尾,兴建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800余平方米,拥有三层大厅,殿宇宽敞明亮。逢农历八月十二日为庙会,游菩萨两天,四方香客云集,庙会期间还举行耕牛集市贸易交流,邻近县、市、乡镇(如建阳、邵武、武夷山、建瓯、浦城、顺昌)等地牛商均会赶牛至后山进行贸易。同时由地方乡绅及商贾捐资请戏班演戏十余天(八月初十至廿后),为庙会增添热闹气氛,此习沿袭至建国后50年代中期。“文革”期间,庙宇被捣毁。1997年民间集资重建一小庙,至今常有香客来往。
除上述庙宇外,据不完全统计,自古以来全镇还有138座大小庙宇分布在各村。
莒口村33座:
观音寺 座落于莒口街尾小桥中(原拱圣桥),兴建于清代,1950年圯。
萨公真人庙 座落于莒口小桥头,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初撤毁。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莒口小桥头,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60年代撤毁。
妈祖庙 座落于莒口小桥头,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初撤毁。
武财神庙 座落于莒口现粮站宿舍区,逢农历正月十五为庙会,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初撤毁。
太保庙 座落于莒口现农业银行营业所,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初撤毁。
文财神庙 座落于莒口现供销社综合商场边,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1990年撤除。
大王庙 座落于莒口现人民大会场,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撤除改建会场。
玉皇阁 座落于莒口现采购站宿舍楼址,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撤毁。
楼仔下庵 座落于莒口汽车渡口西岸(现供销社仓库门口下端),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撤毁。
叟佛庵 座落于现文化站大楼边,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撤毁。
华光天王庙 座落于现莒口供销社仓库后,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六月廿八日为庙会,解放初撤毁。
下府庵 座落于莒口现七组仓库边,兴建于清代,解放初撤毁。
五谷庵 座落于莒口村头,兴建年代不详,七十年代改为七组仓库,现残存。
三圣庙 座落莒口村头桥头,兴建年代不详。撤于70年代;90年代重建,逢农历六月廿九日为庙会,至今尚存。
大头庵 座落于莒口村头水碓边,庵内菩萨为“素珠佛”,逢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兴建年代不详,70年代改为仓库,90年代撤毁。
古佛庙 座落于莒口磨床厂门口,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撤毁。
观音阁 位于莒口村头,内有观音菩萨,兴建年代不详,至今完好。
冢庵 位于莒口现粮站宿舍址,逢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兴建年代不详,五十年代撤毁。
福神庵 位于莒口横街,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1983年撤除。
华光庙 位于莒口原建筑社址,兴建年代不详,毁于“文革”期间。
忠义祠 位于莒口中心小学边,兴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50年代撤毁。
三官佛庙 位于莒口新农贸市场,兴建年代不详,50年代撤毁。
白马庙 位于莒口中学边,兴建年代不详,解放前圯废。
社王地保庙 位于河坝渡口,兴建年代不详,解放前圮废。
地母娘娘庙 座落于莒口原建筑社屋边,兴建年代不详,60年代拆毁。
长老庵 位于莒口梯仔岭山坳中,兴废年代不详。相传,早年有日本天皇太子游览此庵。
奶娘庙 位于莒口洋墩,兴废年代不详,现残存遗址。
神山寺 座落于莒口神山岭,兴建年代不详,解放后撤毁。2000年由莒口部分热心人集资重建,并再塑北帝祖师。现该寺又名“老人活动中心”,设有象棋、麻将等供游客消遣,是个休闲避暑的胜境。
华光天王庙 座落于莒口江源组上坡处,逢农历九月廿八日为庙会,兴建年代不详,1958年撤毁。
奶娘庙 座落于莒口江源瓦厂,兴建年代不详,解放前圯废。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莒口范墩坪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1995年修整庙宇,重塑菩萨。
北帝庙 座落于莒口渭源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三月初三为庙会。“文革”期间菩萨被捣毁,1997年修复庙宇,重塑菩萨。
东山村5座:
云谷寺(又名高明观) 座落于东山境内云谷山,宋淳祐元年(1241年)建,约400平方米,原籍田二十亩七分一厘五毫。1966年“破四旧”期间被毁。1986年在遗址上重建云谷寺,塑有菩萨,四季均有道家居住,是个景色迷人的秀丽寺观,常有游客前往观光。
西照庵 座落于东山浑头林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1966年“破四旧”被毁,1998年重建新庵。
东平庙 座落于东山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1966年“破四旧”期间菩萨被毁,1994年修建,重塑菩萨。
鸣山庙 座落于岗头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1966年“破四旧”被毁,1999年重建新庙并塑菩萨。
太保庙 位于东山杨家窠村口,兴建年代不详,1966年“破四旧”被毁,90年代重建。
长埂村9座:
九华寺 座落于长埂小源自然村,建于清同治年间,逢农历八月十五为庙会。1966年“破四旧”期间菩萨被毁,90年代修整,重塑菩萨,现常有香客来往。
三圣庙 座落于长埂学校址,始建于南宋年间,毁于1966年“文革”期间。
化龙桥庵 座落于长埂村口原化龙桥中,兴建年代不详,70年代撤除。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长埂村原大队部,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和九月十五日为庙会。50年代撤毁,1993年重建,现保存完好。
奶娘庙 座落于长埂村尾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正月十五为庙会。1966年“破四旧”撤毁,1998年重建。
奶娘庙 位于长埂大源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70年代撤毁,1988年重建。
奶娘庙 位于长埂虞厝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70年代撤毁,1985年重建。
奶娘庙 位于长埂洋前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八月初一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90年代修建。
华光天王庙 座落于长埂坝头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九月廿八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捣毁。
湖桥村3座:
龙湖庵 (又名仰山禅寺、高仰禅寺)位于龙湖山主峰下的天然“龙湖”旁,传说“龙湖”与麻阳溪相通,有龙藏身于此,冬夏不涸,故庙以“龙湖庵”名之。该庵历史悠久,元代泰定甲子(1324年)由僧人古梅开山建寺。明万历已卯1579年重建,原籍田五十五亩六分。历经修缮,“文革”期间被毁,90年代重建,庙中有道人、尼姑居住,常有游客来庵观光。
陈公公庙 位于龙湖山山脚下,兴建年代不详,毁于“文革”期间,1998年重建,现完好。
观音庙 位于湖桥村观音桥头,历史悠久,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拆毁,90年代重建,现完好。
焦岚村7座:
大王庙 座落于焦岚村大田自然村,兴废年代不详。
奶娘庙、叟佛庵、大王庙、尼姑庵 4座庙宇均座落于焦岚樟㘵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由于年久失修,先后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圯废。
下庵 座落于焦岚下巨源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50年代圯废。
翁山庵 座落于焦岚翁山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
后山村11座:
龙岩寺(又名“灵岩寺”、“凌岩院”) 座落于后山村境内,始建于唐光化二年(899年),当时寺址在厂仔坪,圯后于民国32年(1943年)移建至今址,“文革”期间被捣毁。1993年民间筹资新建,重塑菩萨,寺内有长老常年居住,逢农历初一、十五常有香客游览观光。寺内童子哥佛生日,四方游客云集,颇为热闹。
华光庙 座落于后山街头,兴建年代不详,1958年庙厅改作猪厂,“文革”期间被捣毁。
斗母庵 座落于后山现小学校址,始建于宋代,民国12年(1923年)撤毁,只剩残垣断壁,改建区立后山国民学校。
关王庙 座落于后山街尾,兴建年代不详,民国时期圯废。
三保庵 座落于后山杭桥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民国时期圯废。
三尊佛庵 座落于后山街尾东桥下,兴建年代不详,早年圯废。
白马庵 座落于后山猪母山,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90年代初修复。
北帝桥庵 位于后山杭桥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俗称“父桥庵”,逢农历五月初六日为庙会,这天四方信女前来拜桥。1955年圯废,1985年重建。至今每逢庙会,仍有许多信女云集拜桥。
东桥庵 座落于后山街尾,俗称“母桥庵”,桥上有观音菩萨,逢农历五月初六为庙会,这天四方信女先往杭桥拜“父桥”,然后再到东桥庵拜“母桥”。该庵兴废年代不详。
广泽尊王庙 座落于后山堳㘵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八月二十二日为庙会。60年代初圯废,1994年重建。
奶娘庙 位于堳㘵山下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90年代修复。
马伏村6座:
五谷庵 座落于马伏大麻山,兴废年代不详。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马伏街头,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村民自发修复。
华光天王庙 座落于马伏街尾,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九月廿八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复。
豆夹寺 位于距马伏良种场约2公里的山窠中,兴建年代不详。相传很早以前,寺内有一山洞,长老因藏匿良家民女而被抄杀,寺庙被夷为平地。
松源庵(又名塘源庵) 座落距塘源约3公里的山上,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近年由村民自发修复。庙内僧尼四季不断,常有香客游览。
抬头庵 座落塘源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
石庵村2座:
尼姑庵 座落于庵口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村民自发捐资修建。
太保庙(又称石床寺) 座落于石床自然村,始建于唐代,历经修缮,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逢农历正月十五为庙会,“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民间自发捐资修建,尚保存完好。
中㘵村3座:
三圣公王庵 座落于中㘵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七月一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村民自发筹资修复。
下庵 座落于中㘵村,兴建年代不详。庵内的“奶娘菩萨”逢正月十五为庙会;“三帝将军”逢农历五月廿五日为庙会;“华光天王”逢农历九月廿八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坏,近年村民自发筹资修复。
钟福寺 座落于中㘵渡口山上,兴废年代不详。
上㘵村4座:
五皇大帝庙 座落于上㘵村路口,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1995年重建。
北帝庙 位于上㘵村内,兴建年代不详,毁于“文革”期间。
三圣公王庙 位于渭州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庙内现有2株罗汉松形似“孪生兄弟”,相传有数百年历史。逢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四方香客云集。“文革”期间菩萨被毁,70年代庙宇圯废,1983年重建。
海清庵 座落于州头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庙宇被毁。
茶㘵村12座:
太保庙 座落于盖口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88年重建。
五谷庵 座落于盖口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80年代修复。
戏台庵 座落于盖口自然村,兴废年代不详。
五谷庵 位于双井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菩萨被毁殆尽,庙宇改作生产队队部,80年代村民自发筹资修复。
水将军庙 位于双井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
太保庙 位于新桥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村民自发修复。
五谷庵 位于新桥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村民自发修复。
华光庙 座落于旧圩自然村,建于清初。“文革”期间菩萨、庙宇毁坏,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复。
北帝庵 座落于旧圩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
三圣公王庙 位于水东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村民自发修复。
岳庙 位于水东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圯于解放前。
奶娘庙 位于江坝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村民自发修复。
策口村1座:
三圣公王庙 座落于横岭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七月初一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坏,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缮完好。
东徐村4座:
太保庙 位于畲㘵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八月十一日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毁坏,90年代村民自发集资修建完好。
土主庙 位于东历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
公婆庙 位于苏墩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复。
太保庙 位于东徐礼堂处,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
社州村7座:
奶娘庙 座落于社州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逢正月十五为庙会,“文革”期间菩萨被毁,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复。
双合庙 座落于社州村,兴建年代不详,逢农历六月初四为庙会。“文革”期间被捣毁,90年代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太保庙 位于魏墩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99年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三圣公王庙 位于江墩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98年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白马大王庙 位于江墩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98年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麒麟庵 位于乌沙垅,内有“武仙公王”菩萨,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98年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药王庙 座落于杉路,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98年村民自发集资重建。
金山村4座:
徐墩庵 位于金山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1985年重建,1999年冬因失火烧毁。
龙金庙 座落于岩前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1983年村民自发修复。
华光天王庙 座落于东坑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菩萨被毁,1996年村民自发修复。
马竹山庙 位于中窑自然村,兴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被捣毁,近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复。
据(道光版《建阳县志》)及《闽国史汇》载,在崇泰里(莒口)、崇政里(茶㘵)兴建较早的寺庙有:
广成寺 五代间建
南岩寺 宋庆历间建
教山寺 元时建
云峰庵 在崇泰里(莒口)原籍田16亩6分9厘9毫
粟壶庵 在崇泰里(莒口),清康熙庚午年(1690年)里人张维垓倡建。庵前有放生台,邑人郑国璇为记
玉莲庵 在崇泰里(莒口)
龙泉庵 在崇泰里(莒口),原籍田24亩1厘4毫
东际寺 唐景福元年(892年)建
西际寺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建
蕉山寺 元大德中建
洪山寺 明永乐间建
鹤峰寺 唐天祐间建
岩下庵 在茶㘵,原籍田5亩8分5厘
宝山庵 在东历,明崇祯四年(1631年)建
崇福庵 在崇政里东历,明隆庆二年(1568年)建,清康熙丁巳年(1677年)重修
月轮庵 在崇政里
谢家坪庵 在崇政里,原籍田3亩4分1厘8毫
安闽寺 唐景福元年(892年)建
安将寺 五代唐天成二年(927年)建
资福寺 五代梁龙德二年(922年)建
安福寺 唐光启二年(886年)建
翠岚寺 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建
备山寺 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建,座落于崇政里
观音寺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座落于崇政里
报恩寺 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建,座落于崇政里
庆寿寺 伪闽时建,座落于崇政里
西安寺 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建,座落于崇政里
上述这些兴建较早的寺庙均已圯废。此外,各个村庄均有建“社王祠”,大的村庄3—5座,小的村庄至少也有1座,多数建于村头、水尾,其意为保佑村民“人丁清洁,六畜兴旺”。
第二节 道教
莒口道教:民间信仰有追求长生不死终身修炼的“神仙道教”,但为数不多,颇为扬名的是上㘵村渭州的郑邦裕道士,他自年青时起就蓄长发在武夷山山洞潜心炼丹修道,终身不娶。“文革期间”被剪发批斗,嚎啕痛哭数日。在那动乱的年代,他仍秘密坐禅,过着隐蔽修道的生活。晚年则到麻沙白塔山的“龙济道院”潜心修炼,后病故于庙内,终年八十有余。由于他生前精通草药,治愈许多患者,后人为纪念他而塑一神像于“龙济道院”,至今尚存。此外,师出龙虎山、闾山,以替病人驱鬼治病、祈福消灾、为亡者超度的职业道士各村均有一、二人,其中为死者超度亡魂、诵道经、做功德的称道士;为患者(多属青年、小孩)进行驱鬼邪治病和为夭折者(多属难产致死者)念“海清菩萨”咒进行超度的称做狮,他们配有“狮角”、“狮鞭”以及全套的道具、乐器、塑像和法衣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跳铜”、“问仙姑”等装神弄鬼者活动于乡间闾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社会上装神弄鬼的职业道士日渐减少,有的已失传绝迹。
第三节 基督教
基督教,俗称耶苏教,于民国初年从建阳传入莒口。莒口、后山建有礼拜所,信徒在此开展基督教活动。初时,信教者寥寥无几。抗日战争中期,浙赣和闽海战事紧张,迁居建阳的基督教徒很多,基督教一度兴盛,莒口教徒随之增多。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地来的基督教徒大都返回原地。基督教活动转入低潮,便渐渐消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倡宗教信仰自由,莒口基督教恢复了活动。1993年在莒口河坝村设有教堂,茶㘵江坝也相继设立礼拜所,每周日均有教徒做礼拜。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底,全镇有基督教徒近百人。
第四节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传入莒口,由西班牙籍骆神父到东山巧源村购买民房办天主教教堂,开建阳县天主教之始,属福建省福州教区。至宣统二年(1910年)天主教开始传入建阳城区,先在西门租民房办教堂,传播教义,发展教徒。
民国12年(1923年),美国多明我会接管闽北天主教教务。翌年,建立天主教建瓯教区,设区长,建阳天主教会属建瓯教区管辖。建瓯教区派出美籍神父魏启慈主管建阳天主教教务。由于组织机构健全,抗日战争时期建阳天主教一度迅速发展,在后山、东山、长埂、茶㘵等地设点传教,当时,全镇天主教徒达百余人。建阳解放前夕,外国籍神父、修女都离开建阳回国,天主教徒改为参加基督教,而基督教终因无神职人员管理导致最终停教。
天主教发展教徒的途径是从办教育入手,使人接受其教义,继而使其入教。天主教会办学校,免费招收少年儿童入学;办医院或诊所,为百姓看病,免费施医施药,以此来唤起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建阳天主教会办义得小学,大都收天主教徒子女入学,进行神权至上教育。建国初,党和政府取缔封建迷信和宗教活动,这期间只有少数教徒仍在家中读圣经,作弥撒。五十年代末至今,我镇已无天主教活动。
第五节 宗教管理
当前,宗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政策、抓管理、促适应”三句话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其具体管理方法为: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坚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走爱国爱教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坚持民主办教的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对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予以坚决打击取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对宗教工作的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管理宗教事务的新举措。
四是注重宗教的对外交往活动,做好宗教外事、外宣工作,揭露境外敌对势力借宗教和“人权”名义对我国进行政治攻击的阴谋。坚持宗教对外交往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互相尊重、互不隶属、互不干涉的“三互原则”。
五是对开放的圣迹寺加强管理,确定负责人,实行帐务公开,积极发展各种生产,解决寺庙自给问题,既改善住庙人员的生活又贯彻农禅并重的方针。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