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三篇 水利 水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77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篇 水利 水电
分类号:
F426.92;F426.611
页数:
13
页码:
582-594
摘要:
本篇记述了莒口镇水利;水电的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水利
水电
内容
第一章 水资源
莒口水利资源约1.57亿立方米,年用水量3917万立方米,利用率25%,水利资源潜力很大,遍布境内的河流、水库、山圹、池塘等面积较大,是发展淡水养鱼业的良好场地,流经境内的麻阳溪水系属山溪性河流,具有源短流急,落差大等特点,适宜发展水电事业,据初步测算,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万千瓦,已开发镇办范墩坪水电站、中㘵水轮泵站,总装机容量1085千瓦。
麻阳溪由西往东流经境内,溪河流域多为狭谷与盆地相间的丘陵地带,各支流均源于北部及南部山峰。
根据本市自然资源,水利开发治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流域政区的完整性,气象水文特征进行水资源分区,莒口镇处于Ⅱ区。
第一节 溪河
莒口河流因地质构造较发育,四周地表切割较强烈,水系发育形成树枝状,源短流急,河床浅坡降较大,具有易涨易退山溪水特点。
主要河流麻阳溪,发源于黄坑镇桂墩,集纳黄坑、麻沙的诸多溪流,由西往东流经境内往建阳城区与崇阳溪相汇合,流程约136公里,在境内全长23公里,总流域面积1570平方公里。平均坡降2.1‰,多年平均流量55.46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7.47亿m³,水能理论蕴藏量49986千瓦。
全镇主要支流有9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200平方公里的有4条,200-500平方公里有的1条,主要溪河如下:
茶㘵溪:源起华家山的碧坑,纳西坑、岩前、金山、社州、东徐、茶㘵、策口之水至横岭,由庵口汇入麻阳溪,流程42km,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平均坡降7.8‰,多年平均径流深952mm,多年平均流量5.17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63亿m³,理论水能蕴藏量8393千瓦。
书坊溪:源起书坊乡的拿坑,纳红旗、花园岭、冯墩等之水相汇书坊后,经钱塘、湖桥至莒口与麻阳溪汇聚,流程43km,其中境内流程9km,流域面积24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5‰。多年平均流量6.83m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15亿m³,理论水能蕴藏量6436千瓦。
焦岚溪:源起翁山,纳楼下窠、樟㘵、焦岚、炉下、际下、巨源之水,经洋墩入麻阳溪,流程11.5km,流域面积45.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8.5‰,多年平均流量0.675m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44亿m³,理论水能蕴藏量458千瓦。
东山溪:源起云谷山,纳洋溪、岗头、安樟、巧源、富墩与马鞍山、岩下、浑头林之水至东山,收大源、坝头、小源、虞厝之水汇聚长埂,经村尾收洋前水至杭桥汇入麻阳溪。流程14.7km,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2.01‰,多年平均径流量0.4亿m³,多年平均流量1.59m3/秒,理论水能蕴藏量849千瓦。
第二节 地表水
莒口的水资源全是由降水补给,因此,降水对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莒口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地形特点相仿,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本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
2、降水量在时间上的分布;莒口降雨量上半年多,下半年少,3~6月份的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60%左右。5—6月是雨季的高峰期。
全年降水量的变化,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降雨季节,即春雨、梅雨、台风阵雨和秋冬雨。各季期限每年不一,一般是3—4月为春雨季节,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台风阵雨季节,10-2月为秋冬少雨季节。各季节的雨量分布趋势与年降雨的分布相类似。在一年中5—6月多数地区在450毫米以上,以10-2月降雨量最少,大多数在250毫米以下。经过多年的降雨资料和统计分析计算,汛期4—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年雨日在143—184天之间。呈雨日多湿度大,显示南方湿润地区的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本镇雨量不仅在月份分配不均,而且年际的相差也比较悬殊,多的年份与少的年份相差达一倍左右,同时降雨量的时空分布都很不均匀,每年3—6月特别是5—6月份,是本镇溪河洪水泛滥的主要季节。7—9月份多雷雨、气温
高、蒸发量大,是夏旱的主要季节。
第三节 地下水
降水是境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基岩山区地下水,为境内主要地下水类型,分布广泛,出露面积275k㎡,占境内总面积74.3%,含水岩组主要由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南山组以及各期侵入岩。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根据其含水岩组石结构,构造及相互间组合关系,本区基岩地下水主要为块状类裂隙水,其水量最丰富的分布在江墩、金山、策源等地;中等水量的分布在燕子窠,中窑等地;水量贫乏的分布在碧坑、南山等地。
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在本区该地下水赋存主要岩组为早侏罗世梨山组(JL),中侏罗世兜岭群园盘组(JY),下渡组(JXD),以及晚三叠世焦坑组(TJ),呈状展布走向北东及南北方向,该地下为孔隙裂隙承压水,出露面积35k㎡,占境内总面积9.5%,其中水量中等的,分布在东山、岗头、岩头一带,水量贫乏的分布在云谷山,安樟及楼下窠一带。
三、山间盆谷地下水
分布面积为60k㎡占境内总面积16%,主要分布于莒口,马伏的麻阳溪及其支流的山谷盆地,面积狭小,沿河呈串珠状展布,含水岩层为全新统冲积层、洪积层,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和中更新统冲洪积洪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其水量丰富的分布于莒口、中㘵、马伏等山间盆地的一级阶地;漫滩和心滩中,水量中等的分布在社州、茶㘵、莒口、马伏、东山等地;水量贫乏的分布在莒口、马伏、茶㘵等地的二、三阶地。
第二章 水利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作为改善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1954年开始水利修复时期,以互助组为单位、民办公助、兴建一些小型简易坝渠,1955~1960年开始兴建小型水利工程;1961年~1965年属于引水工程兴建时期,提出以“巩固提高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当年收益为主、改造拦河坝为主”的方针;1970~1979年国家投资增多,建设蓄水骨干工程,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方针。建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投放莒口镇水利建设补助款项达600多万元,集体自筹400多万元,工程除技术工外均由农民投工,采取民办公助,农闲投工等办法,修建水库,水轮泵,电灌站等工程36处。有效灌溉面积21014亩,保证灌溉面积18600亩,旱涝保收面积24000亩。
第一节 引水工程
莒口镇建国前引水工程,主要以建拦河坝提高水位,形成落差,用以灌溉。拦河坝以草木坝为主,有钱人也修建干砌石坝。草木坝如遇洪水易冲毁,每年都要维修。干砌石坝质量更高,如莒口村村头水碓边干砌石坝,历经数百年仍保持完好如初,据说该坝无岩石基础,是在底层沙土中打松木桩,倒扣大铁锅做基础。建国后,大灌区和大溪河修建的拦河坝多以浆砌石坝,混凝土坝,混凝土墩板坝为主,灌溉面积小的也有用草木坝。
水渠多为水库、拦河坝灌溉引水的配套工程,也有利用自然落差的排、防、灌沟渠。全镇最长的渠道是樟㘵水库的左右干渠,全长49.3公里。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953—1957年水利建设,通过试点推广全面。莒口镇自1953年在马伏龟山建成全省第一座小(二)型水库后,此后更积极稳步地推广水库,山塘蓄水工程,相继建成长埂詹元垅、东山的巧源垄、岗头等小(二)型水库;至1978年建成的小(二)型水库有樟㘵、后山的阁山;1979年建成小(一)型后山杭桥水库;1980年建成中㘵桔子窠小(二)型水库;90年代建成社州南金庵水库等。建国后全镇投资418.46万元,建成水库山塘11处,有效灌溉面积14626亩,保证灌溉面积11500亩。
三节 提水工程
历史上,有利用溪河急流与自然落差,安装木、竹制作的水冲自动式水车提水,灌溉农作物。也有人力龙骨车利用沿河沟渠提水灌溉。
1954年有重点地试验推广水轮泵工程,1957年莒口镇在湖桥村九美际兴建水轮泵站,这是我县第一台水轮泵。1958年—1965年,充分利用山区水力资源,在溪河两岸利用拦河坝,急流落差,先后在莒口溪仔地,范墩坪等地安装不同规格的水轮泵。
第四节 电灌站
建国后,莒口镇针对灌溉需要,兴修了不少大中型永久性水利工程。对面积不大,水源不足,只需阶段性补充灌溉的茶、果等经济作物喷灌和投资过大,灌溉面积不大,投入产出倒挂的;则采用修建电灌站的方式解决农业用水问题,至2000年全镇建有电灌站六座,灌溉农田1260亩,其中:茶㘵黄墩站,灌溉面积280亩,茶㘵街尾站,灌溉面积100亩,杭桥站,灌溉面积220亩,中㘵站(二级提水)灌溉面积320亩,长埂虞厝站,灌溉面积160亩。莒口岩仔头站,灌溉面积180亩。
第五节 水费收缴
为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好正常运转,做到不误农时地灌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1980年起,在全乡农户中开始收取水费,规定每亩每年上缴12.5公斤水利粮,全乡年计收339200公斤作为水利工程的维修费,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维修,更新水毁工程修复,零时性的抗旱设备添置等。资金由乡水利工作站统一管理,以村设专户,按行政村统筹使用,但需报审,审核后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马伏龟山水库:是解放后我县修建的第一座水库。也是全省第一个实验性工程。位于马伏村龟山,1953年3月开工,当年八月建成,集雨面积6.6平方公里,坝高10.2米,总库容2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万立方米,渠道长6公里,灌溉面积1326亩,工程投资5.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万元,自筹资金3.5万元。
樟㘵水库:位于焦岚村樟㘵,1974年11月动工,1978年12月竣工,集雨面积9.77平方公里,库区平坦,腹大口小,坝高36.25米,总库容5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45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26万立方米,总干渠7公里,左右干渠49.3公里。主要附属工程有六条隧洞总长1972米,水闸53处,完成土石方96万立方米,投工75万工日,工程总投资240.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95.28万元,自筹资金45.02万元,设计受益大队有焦岚、东山、长埂、莒口四个大队,设计有效灌溉面积11243亩,其中灭旱面积7755亩,改善面积2898亩,农地改水田100亩,可开荒田490亩。工程规模属小(二)型以上工程,仅次于祟雒和五福祥水库,系镇属最大的水利工程。兴建时受县委高度重视,成立工程指挥部,由建阳县县委常委刘世泉任总指挥,抽调城关镇劳力37人,将口公社191人,祟雒公社141人,麻沙公社321人,书坊公社115人,黄坑公社129人,水吉公社324人,小湖公社187人,本社500人共1945人。劳力以基干民兵为主,原则上每个生产队1人,自带口粮、工具、生活用品,以公社为单位,组成连排班制。樟㘵水库的建成是与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全体工程人员的艰苦努力及有关兄弟公社的无私协作分不开的。
后山阁山水库:于1974年11月开工,1978年10月竣工,集雨面积4.2平方公里,坝型为土坝,坝高25米,坝顶长110米、宽4米,总库容173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5.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1.5万立方米。渠道总长5.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180亩,完成土石方27万立方米、投工20.1万工日,工程总造价65.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8.04万元,自筹27.36万元。
溪仔地水轮泵:于1962年10月建成,该工程为渠坝式抽水工程,在大河上建干砌石坝(高1.3米),引水渠260米长,通过流量1.7m3/秒,并取得净工作水头1.5米,安装60-4—80型串联水轮泵两台,抽水杨程10.5米。
高车栏河坝工程:位于石庵村,1963年12月建成,灌溉面积1330亩,渠道长17km,坝型浆壳坝,坝长44米,坝高3.7米,引用流量0.5m³/秒。
第三章 水电
第一节 水电站
1958年公社化时莒口公社建立了40千瓦火力电厂一座,当时仅供莒口集镇机关单位和周围部分居民夜间照明。1965年12月动工,1967年建成范墩坪水轮泵,坝高4.5米,坝长101米,同时进行综合利用,安装125×2=250KW机组,装机容量250千瓦,1971年开始发电,同时停止了原有火力电厂。1980年利用尾水又扩建一台125千瓦机组,装机容量375千瓦,总投资为88.5万元。1992年又进行机组改造(把1971年投产的125KW机组2台改为160KW2台)增加发电能力70KW,装机容量达445千瓦,改造工程投资62万元。
中㘵电站于1979年由中㘵村自行开工清理机房基础,动工后因资金无着落停工弃建。直至1983年由莒口公社正式动工兴建,于1984年投入使用,坝高5.5米,坝长108米,利用水头3.7米,安装160KW机组4台,容量为640千瓦(TS173/24—160),配有水轮泵(60-4=4台,40-2=1台)浇灌面积1100亩,渠道连拱坝造价124万元。中㘵电站建成后即与范墩坪电站联网运行。
村办电站,最早的是茶㘵公社于1958年在茶㘵利用草木坝安装木质水轮机,利用木轴挂上皮带,配有25千瓦卧式发电机一台,白天碾米,晚上发电照明。七十年代,茶㘵溪沿溪各大队,先后建有小型发电站:庵口电站,装机容量20千瓦。茶㘵黄墩电站,装机容量75千瓦、湾子尾电站,装机容量75千瓦。策口水轮泵电站装机容量20千瓦。社州魏墩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东徐电站,装机容量110千瓦。金山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华家山毛竹采育场黄泥丘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总容量为370千瓦。至今除茶㘵湾子尾电站和黄泥丘电站外,其余村,因效益差加之镇网供电等而关闭。
第二节 输电及路线
莒口镇水电站供电网络10KW线路总长172公里,04KV线路74.6公里,其中莒口街道98年进行04KV线路改造0.5公里,网络线损由90年38%,降低至目前的
32%。变压器共127台。
范墩坪开关站是莒口镇供电区域网络的中心。开关站是由三个电源点(中㘵电站、范墩坪电站、市电网)和五个供电点:(点又称柜)茶㘵柜(茶㘵、策口、社州、金山、东徐五个村)后山柜(后山、石庵、上㘵、中㘵)长埂柜(长埂、东山、焦岚、湖桥)莒口柜(莒口街道、机关单位),磨床厂工业专柜(工业用电)。
第三节 供电
1974年装机容量250千瓦,年发电量75.6万度,全年产值6.12万元,1979年发电量101.5万度,产值10.19万元,1980年发电量100.91万度左右,年产值13.5万元。1983年装机容量375KW,年发电量144万度,年产值27.61万元,1987年装机容量1015KW,年发电量394万度,年产值31.70万元。1988年发电量415.92万度,产值39.50万元,1991年发电量315.76万度,产值74.6万元,1995年装机容量1085KW,年发电量489.47万度,产值74.6万元,年用电量250.9912万度,其中生活用电量7531万度。1999年年发电462.66万度,年产值109.1万元,年用电量255.132万度,其中生活用电量2051516度。工业用电492149度,农业用电量7654度。2000年年发电量514万度。年产值134万元。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机构
一、水利管理 建国初由县建设科兼管,区指定专人负责。1958年县设立专门机构——水利电力科(后改为局),统一管理全县的水利工程,从此县水利电力局专派一名水利技术员常驻莒口镇。在乡、镇的领导下,负责水利的管理,每年进行一次水利工程的检查,对水毁工程,病库及时进行维修,冬季组织各村进行一次岁修。对新工程进行勘测、设计、立项、施工、拨款,对全镇水利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82年成立了莒口水利管理站,配备工作人员3—4人,设站长一人。
二、水电管理 范墩坪水电站建成后,即成立范墩坪水电站管委会,实行站长负责制,同时成立了电站党支部。中㘵电站建成时,两站连网,成立了莒口水电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核算,配备财务人员,属乡镇企业。管理站职责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完善各项生产责任制,进行用电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做好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保证供电与及时收费。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
一、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水利工程受益范围在一个自然村或跨自然村的,由行政村管理,跨行政村或大型的工程由乡镇管理,水电工程根据谁建归谁所有的原则,分别由乡、村分级管理。
二、农田水利的使用、管理、维修,基本上是谁受益谁负责,实行专人看管、供水、维修。如遇大的维修,费用可从水利粮中开支,也有由受益单位或农户负担,确有困难的可由市、镇酌情补助。大型水库如马伏龟山、后山阁山水库,都配备专人负责,并制订管理制度,如龟山水库制订的《一人放水,五人保证,一个奖惩》制度,樟㘵水库东山干渠组织专业队管理维修。
第三节 职工培训
1980年以后,电力生产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从此定期由市、乡先后多次举办职工培训班,培训各类运行测试检修初级技术工人,由于职工经过培训提高了素质,有效地制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