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6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3
页码: 569-57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莒口镇妇幼保健内容包括了,孕产妇保健、妇女卫生保健等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妇幼保健

内容

一、孕产妇保健
  在西医未传入莒口之前,妇女分娩均由老年妇女或专职接生婆凭经验接生,缺乏科学性。产妇分娩姿势有坐着,有跪着,有蹲着,全由接生婆拨弄。若遇难产,则用许多野蛮办法,如产妇滞产时,多用手撕裂会阴;若遇死胎,则用铁钩或秤钩钩出。断脐带时,则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断;脱脐时,还要涂上不卫生的“香灰”等。旧时临盆都用土法接生,不讲究卫生,不少产妇死于产后大出血、产褥病等;新生婴儿则多死于破伤风、窒息等。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畏如过鬼门关。民国14年(1925年)建阳始有新法接生,但因妇女受数千年封建迷信思想束缚及新法接生费用昂贵,农村产妇前往医院分娩的寥寥无几。因而建国前莒口产妇分娩以土法接生为主。
  建国后的1951年县妇幼保健站开始培训接生员,同时改造旧接生婆。莒口区、乡、村都选送青年妇女参加接生员培训班。1953年达到了村村有接生员,并且要求接生员参加每年为时5—6天的定期培训和两次例会,使接生员不断掌握孕期检查、正常异常分娩的处理和产后访视技术。1958年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莒口、后山、茶㘵3个公社成立了保健院,配有专职助产士,同时培训了56名村级接生员,每个接生员均配备有接生工具箱。此外,普及新法接生,公社设中心院,大队设立了8所产院和2个接生组,实行分娩住院化。从1983年开始加强孕妇管理,做到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住院分娩,并进行早期孕妇保健指导,初筛高危对象。经过长期宣传、培训和推行新法接生,至2000年莒口镇新法接生达100%,新生儿死亡率降到1.3%,产妇死亡率为零。
  二、妇女卫生保健
  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后,贯彻执行妇女劳动“三调三不调”(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的规定。从1976年起,提倡妇女五期(经期、孕期、产褥、哺乳、更年)劳动保护,农村和机关单位对“五期”妇女给足假期,对晚婚或办独生子女证者给予优惠照顾。1958年公社化时各个食堂都建立妇女劳动保护出勤牌,推广使用新式妇女月经带。在坚持贯彻执行妇女“三调三不调”的同时,于“三八”妇女节前对48个子宫脱垂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经跟踪调查,治愈率达40.1%以上。1960年对妇女所患的常见病进行普查和治疗,经调查发现,妇女普遍因对自身生理特点认识不足、自我爱护不够(如在经期中喝冷水,下水淋雨,吃过多刺激性食物等)、过度劳累、营养失调以及个别患有慢性病等原因而引起体质衰弱,使妇女患月经疾病的增多。为此,对全社闭经病进行调查复核,在所调查的1937个生育年龄(16—45岁)的妇女中,有246人患有闭经病,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2.7%。除部分患者没有感觉外,大部分患者有出现头昏、腹胀、疲倦、贫血、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等症状,有的还下部疼痛、面黄肌瘦,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妇女的身体健康。当时即组织18名中、西、草医务人员,分成3个组对全社153名患者进行治疗,除33名患者未达到一个疗程外,其余的120名患者中:治愈35人,占29.1%;症状消失的25人,症状减轻的46人,有经期的8人。次年3月2日,莒口公社召开专题电话会议,传达省妇联“关于突击在春耕大忙前治疗妇女闭经病”的指示精神,并专门召开各大队妇联主任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经复查,全公社患闭经病者331人,比前一年增加85人。原因主要是:一是遗漏和个人隐瞒不报,二是新产生在3—6月的,三是外出回乡的。经过治疗,通经的58人,病情基本好转的211人。
  三、儿童保健
  1951年开始接种天花(牛痘)疫苗,当年初接种1千多人次,此后,坚持每年接种,从而消灭了天花病。1952年首次对儿童注射白喉疫苗。1953年加强儿童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情及时予以诊治。1959年对儿童注射胎盘球蛋白以预防麻疹。1960年首次对1周年以下的儿童接种卡介苗。1974年首次对儿童注射麻疹疫苗、百日咳、破伤风菌苗、乙脑疫苗,并分发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同年,对15岁以下儿童注射卡介苗。1984年以后,重点是抓好对1周岁以下幼儿进行“四苗”接种工作。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