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
分类号: R199
页数: 2
页码: 566-5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内容包括了,疟疾、血丝虫病等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寄生虫病的防治

内容

一、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发病率在莒口居各种疾病之首,常住者几乎无一人幸免,常患者面黄肌瘦、四肢乏力、骨瘦如柴,重者致人死亡。过去流行有“稻谷一发黄,摆子鬼躺上床”的民谣。说明疟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
  据县志记载,建国后,疟疾曾两次大流行:第一次是1950-1967年,属地方性流行、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发病率为3130.4/10万;第二次是70年代,属大批易感人群(知青、移民、下放干部、外籍暂住人员和新迁入者)进入本地在群体无免疫力的情况下爆发流行。
  1979年组织公社卫生院医生和赤脚医生对全社近一年疑似疟疾的病人进行调查摸底。据统计,1978年全社共发现疑似疟疾病人2379人,发病率占全社总人口的9.87%。1978—1979年6月约一年半的时间中,全社共发现疑似疟疾病人3908人,发病人数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湖桥、焦岚、东山和长埂4个村,较为严重,发病率都占当地总人口的20-26%之间。接近于莒口公社疟疾爆发流行前的1969年的发病水平。为了防止爆发流行,采取了如下防治措施:组成疟疾防治专业队,该队由25人组成,其中公社干部2人、卫生院医生5人、从各大队抽调来的赤脚医生18人。防治专业队与各大队成立的医疗小组相配合,全力开展治疗工作。在医疗过程中做到:手提开水瓶送药到手,看着患者将药服下,服完登记,记完再走,同时做好跟踪及家访工作。
  二、血丝虫病
  血丝虫病是一种以蚊子为媒介的寄生虫寄生于血液中的疾病,患者多为农民,染上此病后,经常引起“下血”,直至发展为“橡皮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既影响劳动,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自古以来,莒口就普遍流行此病。但在旧社会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只能任其发生发展,无法治愈。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血丝虫的防治工作,在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摸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1958年据后山医院调查资料,仅后山乡患者达1153人,服药治疗943人,占81.7%,流行感染率为29.9%。1959年初,全社复查2148人,发现有阴性259人。同年秋,再复查复治,通检7948人,发现阳性578人,治疗505人。又对814名林业工人进行血检,发现阳性29人,其中三人转院,26人就地治疗。1960年元月,进行一次全民复查复治,对以前漏查漏治者进行补查补治。2月对呈阴性病者又进行一次复查复治,对晚期患者也进行二次减轻症状的服药治疗。这年共查11674人,治疗983人,晚期的治疗304人。1979年莒口公社革委会为贯彻省委提出的1980年在全省达到消灭血丝虫病的要求(即丝虫病的感染率在1%以下)。发出了《关于认真做好血丝虫病普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解放后,我社开展大规模的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使我社丝虫病感染率从1958年的29.9%下降到1978年的6.7%,治好了许多病人,为农业输送了大批劳力。但据县卫生防疫站1978年对全社普查结果,全社患者仍有1439人,加上1977年未治疗的313人,合计1752人。采取三条有力措施:1、组织力量,除公社干部、驻队工作组、大队干部外,专业人员32人(其中县卫生防疫站22个人,莒口卫生院10人);2、定时间,全社15个大队,社直单位分两批进行,时间自3月15日开始至22日止,每批四天;3、防治方法,把患者集中于各大队,便于服药观察,以达到治疗。尔后经过几年反复查治,至1985年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