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疾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5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疾病防治
分类号:
R184
页数:
6
页码:
563-5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莒口镇疾病防治内容包括了,传染病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防治地方病的防治莒口境内地方病主要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中医称“瘿瘤”,简称“地甲病”。等情况。
关键词:
莒口镇
疾病防治
内容
第一节 传染病的防治
一、鼠疫
鼠疫是鼠疫病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地人称“老鼠瘟”。鼠疫传染快,死亡率高,得病者十有九死。据县志记载:“民国34年(1945年)夏,莒口流行鼠疫,在两个月内,仅莒口街就死亡130多人,有的全家死光。哪时本来热闹的莒口大街见不到行人,商店大门紧闭;全村人几乎跑光,烟囱断烟,田野空无一人,路上行人绝迹,山上新坟日增。”当时乡间流传着:“上午抬死人,下午被人抬;先死有棺材,后死没人埋。”人人在惶恐中度日。而当时的政府束手无策,无法控制住疫病的蔓延。虽然祈求神灵保佑的香火不断,但人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疫村人为保性命外逃它村,但又把鼠疫病菌带入该村而使该村也染上鼠疫。因此未流行鼠疫的村为保村民平安,不得不派人把守村口,不让外人进村,也拒绝收留前来投亲靠友的外来者,以免受传染之虞。
建国初期,国务院规定甲、乙两类25种传染病为各地应报的疫情,鼠疫为甲类之首。1951年建阳县建立防疫机构,突出抓鼠疫防治,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对疫区普遍接种疫苗,及时掌握疫病动态,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灭鼠活动。经过不懈的防治,终于根除了鼠疫。
二、天花
天花,旧时又叫“牛痘”,此病传染快,死亡率高达60-70%,患者多为儿童。旧时常说,染上天花,不死也“麻脸”。建国前,天花在莒口境内连年流行,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天花也分“大小年”)。建国初,虽然有“天花”疫苗,但药价昂贵,一般人承受不起,因此天花还是流行不断。从1953年起,人民政府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普遍实行免费为儿童接种“天花”疫苗,甚至上门为儿童接种。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天花被灭绝。现在40岁以下的人没有一个是“麻脸”。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此病早在建国前就在莒口境内流行,因当时医学水平落后,无法识别。建国后,三次较大的流行是1957年、1979年、1969—1985年,发病率为220/10万,死亡率为1.5—4%。莒口属一般病区,一般年份为局部流行,如1960年马伏大队的外墩、后山大队的湄㘵发生脑膜炎4例。当出现“流脑”时,即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病发区,对患者的居所进行消毒,并加强发病区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对托儿所、幼儿所、学校、共公场所、交通要道严加控制,使刚出现的“流脑”得以迅速控制,患者得以及时治愈。
四、麻疹
建国前,麻疹为小儿的常见病。当时百姓缺乏科学的思想,一旦小儿得了麻疹便求神拜佛,并按旧风俗将小儿关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茶叶、路通子焚熏房内,以消毒避邪,就连房里的灰尘、垃圾等也不敢清扫。并在房门外挂一红布,表示小儿出麻疹,不肯生人进入,也不请医生治疗,让小儿麻疹自生自灭,导致不少小儿惨死于麻疹。据1950—1987年疫情统计,麻疹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第三位。建国后,莒口麻疹流行的年份为1956年、1959年、1970年、1973年和1977年,其中1956年流行最为严重。在50年代治疗麻疹的方法一般是服用贯仲汤、尿泡蛋,注射胎盘球蛋白等,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以后,普及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得到了有效抑制。
五、痢疾
痢疾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其病状为上吐下泻不止,如得不到控制,一至两天就会死亡。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建国前死亡率高达60%。旧时本地最恶毒的骂人话叫:“打赤痢,死绝种。”意即得痢疾,就会死,甚至全家人都会死光。据县志记载,民国11年(1922年)痢疾广为流行,民国34年(1945年)在年别村落也有爆发性流行。建国后据疫情记载,痢疾患病率居第九位。莒口镇各村均有局部流行,1950-1958年患病率为200-400/10万。患病率最高的年份为1953年、1954年、1961年、1963年、1964年;死亡率最高的年份为1950年和1960年,死亡率分别为0.8%和1.3%,有的则全家死光。1984年以来,经过大力防治,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
六、乙型脑炎
据县志记载,此病流行情况为:1956—1965年为散发年,年发病率为0.54—13.1/10万;1966—1974年发病率都在20/10万;1975年-1989年为散发年,年发病率在2—13.7/10万;1990年以后未发现乙型脑炎病例。
七、霍乱
霍乱症状酷似痢疾,比痢疾更具爆发性,传染快,一旦传播比鼠疫更烈。此病于1949年前,在莒口个别村落有流行。建国后,无霍乱病例出现。县防疫站专设有肠道检验科目,1977—1986年共检验肠道病人粪便829份和水源培养6份,均未发现有霍乱病源菌。
八、肺结核
肺结核又名“肺痨病”,为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吃亲人”,意即亲人经常接近患者而易传染。莒口各村皆有病例。建国前,缺乏药物,为不治之症。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肺结核病的防治,发病率逐渐降低,加上医学的发展,治疗肺结核病的药物大量产生,治愈率很高。近年又普遍对幼儿注射卡介苗,极大地降低了发病率,偶尔发现数例,也多属老年患者,个别为青壮年。
九、白喉
1959年莒口镇长埂村流行白喉,发现后即组织医生深入防治,对8岁以下6个月以上的儿童普遍注射白喉炎霉素3次。第一次为657人,第二次为644人,第三次为621人,有效地控制住了白喉病的蔓延,无一例死亡。此后至1970年,在个别村也有散在的白喉流行,患者多为婴儿。医治白喉,民间也有特效的青草药。
莒口镇除以上各种传染病外,百日咳、小儿麻痹症、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在个别村落也有发现过。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发病率在莒口居各种疾病之首,常住者几乎无一人幸免,常患者面黄肌瘦、四肢乏力、骨瘦如柴,重者致人死亡。过去流行有“稻谷一发黄,摆子鬼躺上床”的民谣。说明疟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
据县志记载,建国后,疟疾曾两次大流行:第一次是1950-1967年,属地方性流行、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发病率为3130.4/10万;第二次是70年代,属大批易感人群(知青、移民、下放干部、外籍暂住人员和新迁入者)进入本地在群体无免疫力的情况下爆发流行。
1979年组织公社卫生院医生和赤脚医生对全社近一年疑似疟疾的病人进行调查摸底。据统计,1978年全社共发现疑似疟疾病人2379人,发病率占全社总人口的9.87%。1978—1979年6月约一年半的时间中,全社共发现疑似疟疾病人3908人,发病人数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湖桥、焦岚、东山和长埂4个村,较为严重,发病率都占当地总人口的20-26%之间。接近于莒口公社疟疾爆发流行前的1969年的发病水平。为了防止爆发流行,采取了如下防治措施:组成疟疾防治专业队,该队由25人组成,其中公社干部2人、卫生院医生5人、从各大队抽调来的赤脚医生18人。防治专业队与各大队成立的医疗小组相配合,全力开展治疗工作。在医疗过程中做到:手提开水瓶送药到手,看着患者将药服下,服完登记,记完再走,同时做好跟踪及家访工作。
二、血丝虫病
血丝虫病是一种以蚊子为媒介的寄生虫寄生于血液中的疾病,患者多为农民,染上此病后,经常引起“下血”,直至发展为“橡皮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既影响劳动,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自古以来,莒口就普遍流行此病。但在旧社会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只能任其发生发展,无法治愈。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血丝虫的防治工作,在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摸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1958年据后山医院调查资料,仅后山乡患者达1153人,服药治疗943人,占81.7%,流行感染率为29.9%。1959年初,全社复查2148人,发现有阴性259人。同年秋,再复查复治,通检7948人,发现阳性578人,治疗505人。又对814名林业工人进行血检,发现阳性29人,其中三人转院,26人就地治疗。1960年元月,进行一次全民复查复治,对以前漏查漏治者进行补查补治。2月对呈阴性病者又进行一次复查复治,对晚期患者也进行二次减轻症状的服药治疗。这年共查11674人,治疗983人,晚期的治疗304人。1979年莒口公社革委会为贯彻省委提出的1980年在全省达到消灭血丝虫病的要求(即丝虫病的感染率在1%以下)。发出了《关于认真做好血丝虫病普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解放后,我社开展大规模的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使我社丝虫病感染率从1958年的29.9%下降到1978年的6.7%,治好了许多病人,为农业输送了大批劳力。但据县卫生防疫站1978年对全社普查结果,全社患者仍有1439人,加上1977年未治疗的313人,合计1752人。采取三条有力措施:1、组织力量,除公社干部、驻队工作组、大队干部外,专业人员32人(其中县卫生防疫站22个人,莒口卫生院10人);2、定时间,全社15个大队,社直单位分两批进行,时间自3月15日开始至22日止,每批四天;3、防治方法,把患者集中于各大队,便于服药观察,以达到治疗。尔后经过几年反复查治,至1985年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三、钩虫蛔虫病
钩虫、蛔虫病,莒口各村均有散在病例。在1959年普查时,全社8周岁以上的7384人(除年老和外出的184人外)全部服贯众汤,8岁以下的1123人和1岁以下的236人均服山道年或疳积片。70年代曾开展不定期普查。
第三节 地方病的防治莒口境内地方病主要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中医称“瘿瘤”,简称“地甲病”。
据1982年县防疫站调查,莒口镇属重病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农村发病率高于城镇。甲状腺肿分为弥漫型、结带型和混合型三种。主要治疗方法是给患者注射碘油或服碘油丸,过后再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复查复治。现在一般食用碘盐加以预防。
莒口地方病除了甲状腺肿大外,还有氟中毒。预防氟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改水降氟,以防止氟骨症再发生。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