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校舍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3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校舍设备
分类号: G525.1
页数: 3
页码: 541-54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莒口镇校舍设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小学校舍、中学校舍等。
关键词: 校舍设备 教师 莒口镇

内容

1、小学校舍
  清末民国时期,莒口、茶㘵、后山一带校舍大都设在庙宇、祠堂和书院遗址。这些校舍大多面积狭窄、门窗矮小,光线暗淡,同时没有活动场地。如崇泰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的德心学堂设在莒口街三圣庙址。民国七年(1918年)崇泰里创立的三区第一国民学校设在莒口街翁氏家祠,仅有两间平房。民国八年(1919年)立案成立的县第九国民学校,校舍在莒口街尾豫章书院。
  建国初,县人民政府在接受旧中国小学破烂校舍的基础上,稍加修整维持办学。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各级人民政府拨款修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1956年莒口中心小学将翁氏家祠加以修建改造,总面积2099平方米,四周封火墙,教室、宿舍均用木板相隔。1969年在晒布坪新建砖木结构平房两座,教室12间,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90平方米。1975年扩建砖木结构平房一座4间。1980年县教育局拨款5万元,莒口学区投资及中心小学卖学校旧料1万5千元,砂石料全由师生勤工俭学劳动自备,兴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教职工宿舍和学区办公室共30套60间,厨房17间,造价7万1千元,其中乡投资2万元,村投资1万元。1987年11月初,省教委组织省地县联合检查验收组,对莒口镇的镇村小学校舍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确定莒口学区基本上实现“一无二有”(校舍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的要求。1992年建阳县开展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以来,本镇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投资总数达20多万元。1995年建阳市教育局拨款15万元、港商沈炳麟先生捐资31.68万元;镇政府、莒口村等共集资近百万元,兴建钢筋混凝土五层的教学“恩美楼”,美观大方,设施齐全,共34间,建筑面积达2233平方米。1997年投资5万元扩大莒口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同年新建茶㘵村小学“恩美楼”,投资80余万元(其中沈炳麟先生捐资29.78万元)。1998年投资80余万元兴建的莒口学区园丁楼,20套2160平方米,至2000年,全学区有完小村小学校舍93栋,总面积24229平方米。
  2、中学校舍
  莒口中学教学楼筹建以前,先后借用省供销学校(磨床厂址)、镇政府招待所(原公社)、河坝农中校舍上课。
  1975年开始筹建第一座教学楼(八个教室、四间办公室)1976年十月竣工交付使用。
  1979年筹建第二座教学楼,秋季竣工使用。同年两座教师宿舍,教工食堂相继开始筹建,秋季继续动工,1980年5月竣工使用。
  1982年春筹建第三座教学楼(三层十间),1983年秋竣工交付使用,又开始筹建女生宿舍楼和学生厨房、膳厅。
  1988年,拆除危房三号楼,5月26日动工重建,8月28日竣工使用,而后拆围墙,建店面7间。
  1988年,学校占地面积43亩,校园布局合理,分为四个区。教学区有三座教学楼,20个教室,8个小间,总建筑面积2365平方米;师生宿舍区:有教师宿舍2座36间、教师单人厨房26间、教职工食堂面积850平方米、学生宿舍2座49间,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生活区:学生膳厅面积1000平方米,厨房面积500平方米(内有9间工友宿舍);运动区面积5500平方米。
  1989年,动工兴建教职工单元楼(12单元)至1990年8月竣工使用。
  1990年秋,动工兴建莒口中学综合楼,1993年8月竣工使用。
  至1997年,莒口中学校园面积29115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22.2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286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9.85平方米,建筑设施完备齐全,拥有教室24间,学生宿舍两幢41间,两幢教学楼,教师宿舍楼3幢。男女生宿舍各一幢,学生食堂、膳厅各一座。还有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内设电脑室、语音室、课化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音乐室、台球室、阅览室、舞厅等。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