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教学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62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教育教学工作
分类号: G629.2
页数: 2
页码: 523-524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莒口镇初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德育、教改工作等。
关键词: 教育教学工作 莒口镇 初等教育

内容

一、德育
  民国以前,初高等小学堂贯彻清朝学部奏请钦颂的“忠君、尊孔、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
  民国初年,初高等小学校贯彻教育部公布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民国24年(1935年),实施义务教育。
  民国27年(1938年),开办国民教育。
  解放初期,学校着重贯彻政治思想教育,废除国民党党义和校训,清除封建思想教育。
  1953年少先队成立后,以队为中心,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1955年2月,各小学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之后,掀起学习邢燕子、董加耕的热潮。
  1959年-1961年,侧重进行艰苦奋斗,发扬革命传统教育。
  1963年,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1964年,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响应“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的号召。
  “文革”十年的动乱时期,受“四人帮”干扰,学校被迫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校风校纪涣散。
  1976年,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和振兴,小学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9年秋,执行建阳县第六届人大第三次全会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1981年3月起,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设思想品德课,举行升旗仪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991年加强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狠抓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三个结合”,即群体训练与个体训练相结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行为训练与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
  1992年,少先队开展“红领巾劳动技能技巧”和“国情基础知识”智力竞赛。
  1996年强化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五无”(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二、教改工作
  1990年,学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992年进一步搞好学校“十配套”建设。
  1993年,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教育法》,转变观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试行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师岗位定责。
  1994年,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点开展“普九工作”。
  1996年,学习贯彻国家教委《关于素质教育再思考》、《三谈素质教育的思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育人为根本,因材施教的方法。
  1997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十年,加强了活动课管理,从该学年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采取了等级+特长+鼓励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
  1998年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开展“人人会写一手好字,人人都有一个好特长”活动,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质量有了更大的提高。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