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5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分类号: G229.27;J992
页数: 3
页码: 498-5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莒口镇广播和电影和电视的情况。其中包电视事业、录像等。
关键词: 莒口镇 广播 电影 电视

内容

第一节 广播
  莒口广播站始建于1958年“公社化”时期,基本达到村村通广播,当时广播与电话共线,广播转送统一由县广播站通过电话线送到莒口,再经广播放大站送至邮电支局转输各大队,在播放作业中极不方便,且音量相互干扰较大、杂音多。广播站配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由县广播站下派,一名由公社选派,广播业务直接由县广播站管理。
  1964年起,架设了广播专线,初步形成农村有线广播网,当时广播站设备简陋,仅有150瓦美多牌扩音机一台,25瓦高音喇叭一只(安装在公社门口),另配有14瓦扩音机一台和一个话筒用于开会。1964年后,广播站设备有了改观,配有250瓦扩音机一台,601电唱机和601录音机各一台。当时广播站还实行收广播费:生产队部广播每只每季度收1.5元;社员家庭广播每只每季度收1元。广播站每季度上交县广播站24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事业进行整顿恢复,重新架设广播专线,使广播事业恢复了生机。八十年代初,仅湖桥村就投资五万元架通各自然村广播专线,达到了户户通广播。在乡、村两级的高度重视与县广播局、台的大力支持下,至八十年代末,全乡每个行政村及大部份自然村都通了广播,拥有喇叭8000只,架设广播线路80.7公里(其中标准化水泥杆55公里,附电力杆25.7公里),广播村通播率88%,喇叭通响率85%。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线广播逐渐消失,1993年起以先进的调频广播替代了有线广播。
  第二节 电影放映
  莒口电影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建国初,莒口人民观看电影主要靠县放映队巡回下乡放映,最早放映的是无声电影《钢铁战士》等片。进入六十年代后,县放映队巡回深入到行政村或自然村放映电影已是平常事,许多生产队社员只要想看电影,事先订个预约日期,电影队就服务上门。
  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1977年9月,公社成立了专业电影放映队,电影设备从县电影公司接管一台长江16毫米放映机进行放映。不久,公社为电影队新购一台F16毫米4型电影放映机,进行常年巡回各村放映。当时规定电影队下乡放映电影制度为:大的行政村每月2—3次;小的行政村每月一次;自然村每季度一次。1979年焦岚大队首家创办大队(行政村)级电影队,新购一台8.75毫米放映机,先在本大队各自然村巡回放映,尔后深入到各兄弟大队放映。
  1981年7月,电影队划归文化中心站管理,还新购35毫米移动放映机一台.。从此,电影院步入正常运行,常年累月均有排片(即按县电影公司安排片源)放映。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需求,在全镇范围内逐步形成了电影放映网。莒口电影院为提高放映质量,新购35毫米座机一台。1985年后山村成立电影院;1986年茶㘵村成立电影院;无电影院的行政村及自然村则由文化中心站的下乡电影队常年巡回放映。
  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受电视、录像的冲击,电影放映场次下滑。1992年后曾以票价下调吸引观众,但随着有线电视大量进入家庭和其它娱乐业的蓬勃兴起,电影放映逐步走向低潮,放映场次、观众人数大为减少,致使电影院出现亏本。
  1998年后,电影院难得放映电影,每年只有为学区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人员只好改行他业,电影院关闭。
  第三节 电视事业
  莒口电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新事业。1975年夏公社购进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是全镇最早出现的首台电视机,当时电视信号弱,收视效果不佳,图象时隐时现,音质含杂,银屏画面常有出现“多瑙河之波”。1976年1月,地区广播事业工作站(广播电视局前身)在建阳庵山首建电视插转台后,收视效果大有改观,电视渐渐开始进入家庭。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电视进入家庭与日俱增。1987年5月乡政府投资建成莒口卫星地面接收站,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和福建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成为建阳地区第一个能同时收看三套电视节目的乡镇。
  在乡、村两级政府的重视和县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电视事业日益发展,至八十年代末,全乡有卫星地面接收站一座,电视插转台18处,拥有黑白、彩色电视机3000多台。
  1990年,社州村建成有线闭路电视,是建阳县村一级办有线闭路电视的第一家。
  1991年1月,乡政府投资18万元在莒口建成有线闭路电视,仅用50天时间安装闭路电视778台,是全县乡镇一级投资最大,设备最先进,并网户最多,安装时间最短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乡所在地的电视用户可直接收到六套电视节目(即中央一、二台,云南、贵州、新疆、福建台)和文艺录像台,该工程还可同时传输有线广播音频信号,收听有线广播,并通过有线电视可向群众发表电视讲话,插播本地新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各种信息。
  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至九十年代末,全镇电视覆盖率达100%,电视收视率100%,家家户户均有电视,许多家庭还拥有数台电视机,可谓电视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第四节 录像
  录像在莒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新兴事业。1984年文化中心站购进一台录像放映机,开设了莒口首家录像厅,初期放映场场暴满,深受群众喜爱,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后,录像机与日俱增,进入九十年代普遍家庭均有录像放映机。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VCD,如今,绝大部分家庭均有VCD。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