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3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1
页数: 4
页码: 155-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莒口镇农技农艺的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施肥,水管,植保和防治办法的内容.
关键词: 莒口 农业 农技农艺 栽培技术

内容

一、育秧
  莒口自古以来都是育水秧。先在水田做好秧畦,用人粪和草木灰作基肥,每亩播种在200公斤左右,早稻密些,晚稻稀些。70年代初,为了扩大双季稻,不误农时,提前插秧,开始改早稻育秧为在室内或旱地大棚低架蒸气育秧(即卷秧)。1973年后改为田间低架薄膜湿润育秧,晚季采用大田育旱秧。80年代中期,开始大田薄膜育小水秧,晚稻育无膜壮秧,此法沿用至今。90年代推出早稻抛秧新技术,不用插秧,易发兜,但不易掌握均匀,农民尚不习惯,推广面积不多。
  二、施肥
  1、肥料种类:
  (农家肥)主要有猪牛粪、人粪尿、灰肥、土杂肥、稻草灰、骨灰(猪、牛骨)、石灰、火烧土等,建国前,部分山垅田曾采用原始的集肥方法,即在早春时期,放火烧山垅旁的山地,待春雨将山上灰肥自然流入田中肥田,三、五年烧一次,此法弊多利少。建国前,没有使用化学肥料,主要用农家肥作基肥,人粪尿、火烧土作追肥,插秧用硫磺蘸秧根。许多农田没施基肥,叫白水田。
  (绿肥)主要有紫云英、红萍、水浮莲、采青(竹叶、树叶、青草)等。莒口历史上就有种植紫云英的习惯,只是面积不多。解放后,大力推广,至1970年发展到5328亩,从1971—1982年,为大面积种植时期,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占水田面积三分之一,以后逐渐减少。紫云英称为肥中之王,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为丰富,据分析测定:亩施1500—2000公斤,可抵得碳氨50公斤,基本满足作物当年所需的肥料,还可改良土壤。
  (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50年代初中期开始使用进口硫酸铵(又称肥田粉),价格高,使用量不多。从70年代起随着国产化肥的发展,施用化肥量不断增大,至1980年全镇农用化肥施用量为4319.05吨,平均亩施49.69公斤。1992年,年施化肥达6277吨,平均亩施59.67公斤,是历史上施化肥最多的一年。水稻用肥基本化肥化。
  2、施肥方法:
  传统种田用农家肥,习惯用灰肥拌人粪尿,直至建国后的60年还用稻草烧灰、垃圾肥、山皮灰和人畜粪便等为主,同时初步推广使用少量化肥。
  土地改革前,施肥多依所有制对象,己业田重施基肥以改土养地,租佃和轮祭田则临时之计,用“塞兜法”施追肥、土质越种越瘦。土改以后一段时间,基肥、追肥并举。50—60年代农民都挑着粪桶,拉粪车下田,多用农家肥,同时用部分化肥,氮、磷、钾成份齐全,成本也低。
  70年代后,运输方便,化肥用量逐年加大。农家肥逐渐被化肥代替。同时推广了稻草全部回田。
  3、科学施肥:
  〔基肥〕古代沿袭下来的用粪施肥法,每种一季作物,在犁田整地时,施下充足的农家肥,翻入土层中。从60年代开始用紫云英做基肥,也有用石灰氮、钙美磷做基肥。70年代试用截断的稻草压入土中,发酵成肥。稻田养红萍、细绿萍,插秧时,翻入土中,严格控制田水,不让流动。这些基肥占施肥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冷烂田,施用石灰或石灰氮、硫磺等作基肥。
  〔种肥与苗肥〕种肥是水稻播种后,用腐熟的农家肥料覆盖。苗肥是在未插秧前,苗根沾肥入土(俗称沾秧根),冷烂田亩施硫磺0.25公斤,石膏1.50—2.50公斤拌入骨灰。
  〔追肥、塞兜〕在水稻插秧后,首次追肥,传统的施肥方法将肥料调拌好,塞在禾苗基部土层中,主要肥料有腐烂粪肥、灰肥、化肥等。其次有丢兜,禾苗成长后,不能弯腰塞肥,只好在每丛禾兜丢上一撮肥料,这种方法,实行密植后,就不再用,而改为撒肥,密植田,将化肥撒向大田。而旱地作物则用条施、穴施或沟施。1966年有用喷叶面肥,又称根外施肥,这是一种经济快速施肥法,多半在作物扬花、授粉或果实膨大期将肥料溶于水中,用喷雾器喷施于作物或果树的叶面上,使它进行光合作用,以增加叶绿素,增进品质。用根外追肥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硼、锌、铜肥等。1972年大量采用生长刺激素九二〇,尤其在制种田。1982年喷施30烷醇,1986年使用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水稻迅猛生长,提早抽穗成熟,也能改善产品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球肥深施〕这是克服化肥易挥发,易流失的补救措施。1976年开始试验和推广,施肥前将碳酸氢氨压成球状,用深施机施入土中,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以上。70年末至80年代初莒口曾在较大范围内试用,后因造粒机,深施器容易腐蚀,工厂产出碳酸氢氨含水量高,不易压成球,故无法推广。
  三、水管
  稻田水管依不同生长季节与土壤情况,采用相应的水管方法。
  浅水勤灌与干干湿湿 1965年以前,种单季高杆水稻,稻田灌水过深。春天气温低,水中空气少,肥料养分分解慢,禾苗生长不旺,易倒伏,产量不高。1965年后,普遍推广矮杆品种采用浅水勤灌,养分分解快,使根系深扎,不易倒伏,产量随之增加。
  搁田或烤田 这两种方法,于1970年开始推广,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产量。搁田与烤田即适时排水晒田,但程度不同。按土壤肥瘦情况,砂质土壤,一般是搁田,晒田时间短,使田土微裂即可;中壤以上的土壤,则须烤田,晒田时间长,至田起裂痕。
  轮灌 于1972年推广,在田旁挖排灌沟,根据各丘禾苗生长需要,各自排水、灌水。
  四、植保
  莒口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赤枯病、黄矮病、稻粬病、恶苗病等,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粘虫、稻飞虱、卷叶螟、稻蓟马、稻叶蝉、金花虫、负泥虫、稻瘿纹等。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是黑斑病、象鼻虫。柑桔主要病虫害是“二病”(疮痂病、溃肠病)、“三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
  病虫情况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分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叶稻瘟病圈呈黑色,穗颈稻瘟则白穗断穗。发病规律一般是早稻重于晚稻,穗颈稻瘟单晚重于双晚,粳糯重于籼稻,多发于沙质田或浅底田。50年代较轻,60年代后逐年扩大,一般年份全镇发生面积1000多亩,此病是危害莒口水稻最严重的病害。
  〔纹枯病〕也称烂脚病,病斑由下向上发生。此病在60年代较少,70年代蔓延,成为稻田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规律是单季比双季重,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病难察觉,防治较少,80年代每年发生千亩以上。
  〔螟虫〕农民称蛀心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之别。大螟虽有发生但危害较轻,危害大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螟虫在本镇发生年代甚久,一化危害双早,二代危害迟熟早稻和单早分蘖期,三化螟危害双晚孕穗抽穗期,常年发生面积较大。
  〔稻飞虱〕在本地经常发生危害的是3—4代,第三代危害单季早中稻,第四代危害双季晚稻。
  〔稻瘿蚊〕1999年在我镇发生本地罕见的稻瘿蚊,此虫活动隐蔽,虫态复杂,繁殖系数高,抗药力强。当年粮食产量大减。
  据《建阳县志》记载:民国36—38年,螟虫为害严重,穗粒多空减产六成以上。1949年后至2000年,莒口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有8次:1960年晚季发生粘虫,粮食严重减产;1961年全社晚稻三化螟为害,受害面积466公顷,白穗率达66%;1964年晚稻发生白叶枯病,部份严重的绝收;1982年双早叶稻瘟500多公顷,穗瘟360公顷;1987年全乡双早发生大面积稻飞虱,危害面积500多公顷,其中塌圈达40公顷,部份绝收;1990年稻飞虱危害面积700多公顷;1993年发生稻瘟病,全镇受害面积230公顷,1999年夏秋,全镇大范围单双晚发生罕见的稻瘿蚊虫害,少数山垅田受害较轻,大面积减产3—5成,重者绝收,当年粮食大减产。
  防治办法
  建国前至50年代,没有化学农药,发生时采用些传统的办法,主要是撒石灰、草木灰、鱼藤精与砒霜水。用桐油滴洒于水面上,然后用竹杆将稻苗上的虫扫打下水,贴粘桐油而死;有的放入群鸭,让鸭捕食虫害,也有效果,还有点灯诱杀水稻二化螟、人工在田中摘卵块、大田拔枯心苗等。60年代后,除群众性的翻冬土、三面光外,开始使用化学农药,如六六六粉、敌百虫、滴滴畏、乐果等农药治虫,用稻瘟净防治稻瘟病,同时还采用种子消毒,秧苗带药下田等。70年代化学药品增加有甲铵磷,杀螟松、辛硫磷、1605、稻脚青、异稻瘟净、西力生、赛力散配石灰等。1977年后因双季面积扩大,水稻品种改良,除采用培育壮秧、合理施肥,适时烤田等科学种田方法外,在化学农药上又新出氧化乐果、杀虫双、双二粉、呋喃丹、奎硫磷、克瘟散、富土1号、三环唑、稻瘟灵、叶青双等农药防治。防治稻瘿蚊用益舒丰、稻龙宝、益舒宝颗粒剂拌细沙均匀撒施或三唑磷喷雾,进口呋喃丹拌细沙,拔除葱管、减少下一代虫源。加强病虫预测报工作。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