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33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24.3
页数:
7
页码:
152-158
摘要:
本章记述了莒口镇农业农技农艺的耕作制度,良种推广,良种引进,良种繁育,良种引进, 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施肥,水管,植保和防治办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莒口
农业
农技农艺
耕作制度
良种推广
良种引进
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
莒口传统的耕作方式有两种:90%左右的土地以种单季晚稻为主,收获后冬闲,属一年一熟制;10%的土地种单季早稻,白露前收割,即种黄豆,大雪前收黄豆,即种冬小麦或油菜,属三熟制,部分好田种莲子,收两年,第二年收获后种泽泻。70年代大量推广双季稻以后,稻—豆—麦或油的三熟制被双季稻所代替。旱地以种植杂粮、经济作物和蔬菜为主。
间作制 间作稻是从1954年推广双季稻后开始的,即在双季早稻除草后,间插双季晚稻,早稻收割后再对双晚中耕除草施肥。这种间作方式,使晚季有足够的生长期,但其行距多数宽至1尺以上,不能充分发挥土地面积的作用,两季互相影响,产量很低,一般两季亩产200公斤左右,1960年后间作稻被连作稻所代替。
连作制 7月份双季早稻收割后,立即翻土、平田,插下双季晚稻,10天左右,及时中耕管理,下足肥料,产量比间作稻高。在推广双季稻过程中,起初遇到了很大阻力,做了大量工作,消除各种疑虑。同时大搞“三改三扩大”耕作制改革,“三改”改单晚稻为双季稻,改间作稻为连作稻,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至1965年实现双季连作化以后,为大幅度推广双季稻打下有利条件。
双季稻虽然能多打粮食,但双季稻总的长生期比单季稻长,莒口部分高海拔山区的气候春暧迟,秋寒早,双季稻生长期不足,因此不适宜种植,同时,双季受劳力,灌溉、阳光等条件制约。“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政治代替科学,提出“路线决定一切,种与不种或种多少双季稻是路线问题,”于是,不顾客观条件,年年向大小队施加压力,从70年代初1万多亩至1976年扩大到35900亩,占水田总面积70.35%,1978年上升到38036亩,达历史最大面积,其中有百分之二十面积是盲目扩大到未改造好的“冷烂锈”和海拔500米以上的田,结果实得其反。多年实践证明,只有在海拔低的平洋田才较适合种植双季稻。
轮作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实事求是路线,尊重农户的自主权,因地制宜。逐年缩小双季种植面积,至本世纪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临近,国家加快粮改步伐,作为以粮食产业为主体的本镇,积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走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的路子,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为早日实现早稻用途多样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质量标准化,使粮食产业日趋合理,调出相当早稻田用于早季种瓜、果、菜等经济作物。
第二节 良种推广
莒口历史上水稻品种除少数引进外,大部分以本地品种稍加提纯,代代沿用。
一、良种选育
民国时期,县农业部门曾组织农民串换良种和选购种子等工作。但收效甚微。
建国初期,个体分散经营,良种多采用就地选留繁育,就地推广,缺乏科学方法。从1956年起实行穗选和片选。并组织评选鉴定,选出优良品种,进行单收、单晒、单存、单播。1957年实行按水稻种植面积5%,建立水稻留种田,以供下年度大田使用。1958年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确立以生产队为单位的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调剂为辅的“四自一辅”的留种形式。1959年引进胜南早、陆才号、农垦58等品种,产量都比老品种高。
1971年号召群众选留良种,计有青小金、广解9号、珍珠矮、珍汕97、红四10等数十种早、中、迟熟品种。1979年继续贯彻“四自一辅”的留种形式,主要以选留为主,国家调剂为辅。二、良种繁育1964年为加快良种繁殖和防止混杂,采用单本离蘖分栽和倒种春办法。1976年建立以公社良种场为主导。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多级良种繁育体系,全社各生产队按水田5%的面积建立种子田共有2000亩。同时莒口公社良种场对常规水稻采用“三圃”法进行提纯复壮。同年公社组织17人赴龙海和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制种。1977年公社良种场、茶㘵、马伏、焦岚等大队进行晚季杂交制种。1978年全社推广晚杂交27007亩,占双晚总面积71.04%。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推广普及后,“四自一辅”的良种繁殖法已不适应连片集中制种的需要。1978年公社要求做到“三有”、“三统一”、(大队种子队和公社良种场有专责人员、有专门繁殖基地、有专门保管仓库),“三统一”即统一繁殖、统一保管、统一供应。1979年公社良种场对杂交水稻的三系(雄性不育系、雌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进行提纯复壮。
1981年,全社15个大队都有种子队,建立社队二级种子基地。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种子基地逐渐分散到户,由农户自主安排生产,政府很难有计划地安排种子生产和合理化布局品种区域化。因此,1986年县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强调恢复与健全乡(镇)的良种场繁殖生产基地。1987年起减免县、乡(镇)两级种子基地统购任务,设种子基地基金。为了保证杂交水稻纯度,1994年实行制种合同制,委托本地有经验的农户制种。1996年《种子法》出台后,禁止个体农户制种。此后种子全由市种子公司以小袋包装供应农户。
三、良种引进
民国时期,早稻主要品种有:小早、半冬早、红粮早、南京早。晚稻品种有:后山粒(米质好,称为贡品)、野猪啼、白米仔、黄衣禾、重阳秫等。民国29年,焦岚村农民梅冬开从浙江引进晚稻九月冬后在县内广为繁育。
50年代,推广抗逆性强、米质好的高杆大穗型品种早稻:中农4号、万利籼、南特号、陆才号、晚稻乌梨等。地方品种有:花壳早、糯米杂。同时从北方调入农林16号粳稻、农垦58等品种。北粳南移,气候不适宜,造成早孕早穗而减产。
1964年开始引进耐肥、抗倒伏,适合密植的矮杆大穗早稻品种珍珠矮、多穗型的矮南特号、广矮6号、二九矮9号、晚稻鸭子矮等。1965年引进早籼3号等品种,地方保留品种有莒口老、细甲仔等39个。1970年更换种植多年的珍珠矮,推广珍汕97、珍龙13、厦革4号等矮杆品种。1972年全社矮杆品种基本普及,粮食产量有了提高。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问世后,推广红410和杂交组合(即早红和晚优),稻谷亩产从矮杆品种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最高达500公斤以上,每一次良种选育推广,都带来粮食生产的一次飞跃。70年代初期,在矮杆品种基本普及后,因晚稻鸭子矮,矮脚白米仔等生长期偏长,受秋寒等影响,有10%左右迟插的双晚不能抽穗过关。1976年开始试种四优2号杂交水稻品种,后更新红410、温选青、奎幅3号、珍汕97等17个品种。70年代后期,杂交水稻选育成功,解决了晚稻品种避过秋寒问题,也推动粮食生产又一次飞跃。1982年粮食总产由1978年17158吨发展到20125吨。1983年再次更新水稻品种,大力推广双季早稻“三七、二红”(71—20、7944、77—175和红云33、胜红16)抗病良种。生产责任制后双晚基本实现杂交化。1988年主要当家品种有汕优2号、汕优6号、威优2号和6号、汕优红33、汕优桂33、汕优63等。
其他良种引进 1968年引进抗锈病小麦良种,直立性高产花生良种,以及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良种。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育秧
莒口自古以来都是育水秧。先在水田做好秧畦,用人粪和草木灰作基肥,每亩播种在200公斤左右,早稻密些,晚稻稀些。70年代初,为了扩大双季稻,不误农时,提前插秧,开始改早稻育秧为在室内或旱地大棚低架蒸气育秧(即卷秧)。1973年后改为田间低架薄膜湿润育秧,晚季采用大田育旱秧。80年代中期,开始大田薄膜育小水秧,晚稻育无膜壮秧,此法沿用至今。90年代推出早稻抛秧新技术,不用插秧,易发兜,但不易掌握均匀,农民尚不习惯,推广面积不多。
二、施肥
1、肥料种类:
(农家肥)主要有猪牛粪、人粪尿、灰肥、土杂肥、稻草灰、骨灰(猪、牛骨)、石灰、火烧土等,建国前,部分山垅田曾采用原始的集肥方法,即在早春时期,放火烧山垅旁的山地,待春雨将山上灰肥自然流入田中肥田,三、五年烧一次,此法弊多利少。建国前,没有使用化学肥料,主要用农家肥作基肥,人粪尿、火烧土作追肥,插秧用硫磺蘸秧根。许多农田没施基肥,叫白水田。
(绿肥)主要有紫云英、红萍、水浮莲、采青(竹叶、树叶、青草)等。莒口历史上就有种植紫云英的习惯,只是面积不多。解放后,大力推广,至1970年发展到5328亩,从1971—1982年,为大面积种植时期,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占水田面积三分之一,以后逐渐减少。紫云英称为肥中之王,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为丰富,据分析测定:亩施1500—2000公斤,可抵得碳氨50公斤,基本满足作物当年所需的肥料,还可改良土壤。
(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50年代初中期开始使用进口硫酸铵(又称肥田粉),价格高,使用量不多。从70年代起随着国产化肥的发展,施用化肥量不断增大,至1980年全镇农用化肥施用量为4319.05吨,平均亩施49.69公斤。1992年,年施化肥达6277吨,平均亩施59.67公斤,是历史上施化肥最多的一年。水稻用肥基本化肥化。
2、施肥方法:
传统种田用农家肥,习惯用灰肥拌人粪尿,直至建国后的60年还用稻草烧灰、垃圾肥、山皮灰和人畜粪便等为主,同时初步推广使用少量化肥。
土地改革前,施肥多依所有制对象,己业田重施基肥以改土养地,租佃和轮祭田则临时之计,用“塞兜法”施追肥、土质越种越瘦。土改以后一段时间,基肥、追肥并举。50—60年代农民都挑着粪桶,拉粪车下田,多用农家肥,同时用部分化肥,氮、磷、钾成份齐全,成本也低。
70年代后,运输方便,化肥用量逐年加大。农家肥逐渐被化肥代替。同时推广了稻草全部回田。
3、科学施肥:
〔基肥〕古代沿袭下来的用粪施肥法,每种一季作物,在犁田整地时,施下充足的农家肥,翻入土层中。从60年代开始用紫云英做基肥,也有用石灰氮、钙美磷做基肥。70年代试用截断的稻草压入土中,发酵成肥。稻田养红萍、细绿萍,插秧时,翻入土中,严格控制田水,不让流动。这些基肥占施肥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冷烂田,施用石灰或石灰氮、硫磺等作基肥。
〔种肥与苗肥〕种肥是水稻播种后,用腐熟的农家肥料覆盖。苗肥是在未插秧前,苗根沾肥入土(俗称沾秧根),冷烂田亩施硫磺0.25公斤,石膏1.50—2.50公斤拌入骨灰。
〔追肥、塞兜〕在水稻插秧后,首次追肥,传统的施肥方法将肥料调拌好,塞在禾苗基部土层中,主要肥料有腐烂粪肥、灰肥、化肥等。其次有丢兜,禾苗成长后,不能弯腰塞肥,只好在每丛禾兜丢上一撮肥料,这种方法,实行密植后,就不再用,而改为撒肥,密植田,将化肥撒向大田。而旱地作物则用条施、穴施或沟施。1966年有用喷叶面肥,又称根外施肥,这是一种经济快速施肥法,多半在作物扬花、授粉或果实膨大期将肥料溶于水中,用喷雾器喷施于作物或果树的叶面上,使它进行光合作用,以增加叶绿素,增进品质。用根外追肥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硼、锌、铜肥等。1972年大量采用生长刺激素九二〇,尤其在制种田。1982年喷施30烷醇,1986年使用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水稻迅猛生长,提早抽穗成熟,也能改善产品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球肥深施〕这是克服化肥易挥发,易流失的补救措施。1976年开始试验和推广,施肥前将碳酸氢氨压成球状,用深施机施入土中,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以上。70年末至80年代初莒口曾在较大范围内试用,后因造粒机,深施器容易腐蚀,工厂产出碳酸氢氨含水量高,不易压成球,故无法推广。
三、水管
稻田水管依不同生长季节与土壤情况,采用相应的水管方法。
浅水勤灌与干干湿湿 1965年以前,种单季高杆水稻,稻田灌水过深。春天气温低,水中空气少,肥料养分分解慢,禾苗生长不旺,易倒伏,产量不高。1965年后,普遍推广矮杆品种采用浅水勤灌,养分分解快,使根系深扎,不易倒伏,产量随之增加。
搁田或烤田 这两种方法,于1970年开始推广,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产量。搁田与烤田即适时排水晒田,但程度不同。按土壤肥瘦情况,砂质土壤,一般是搁田,晒田时间短,使田土微裂即可;中壤以上的土壤,则须烤田,晒田时间长,至田起裂痕。
轮灌 于1972年推广,在田旁挖排灌沟,根据各丘禾苗生长需要,各自排水、灌水。
四、植保
莒口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赤枯病、黄矮病、稻粬病、恶苗病等,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粘虫、稻飞虱、卷叶螟、稻蓟马、稻叶蝉、金花虫、负泥虫、稻瘿纹等。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是黑斑病、象鼻虫。柑桔主要病虫害是“二病”(疮痂病、溃肠病)、“三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
病虫情况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分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叶稻瘟病圈呈黑色,穗颈稻瘟则白穗断穗。发病规律一般是早稻重于晚稻,穗颈稻瘟单晚重于双晚,粳糯重于籼稻,多发于沙质田或浅底田。50年代较轻,60年代后逐年扩大,一般年份全镇发生面积1000多亩,此病是危害莒口水稻最严重的病害。
〔纹枯病〕也称烂脚病,病斑由下向上发生。此病在60年代较少,70年代蔓延,成为稻田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规律是单季比双季重,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病难察觉,防治较少,80年代每年发生千亩以上。
〔螟虫〕农民称蛀心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之别。大螟虽有发生但危害较轻,危害大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螟虫在本镇发生年代甚久,一化危害双早,二代危害迟熟早稻和单早分蘖期,三化螟危害双晚孕穗抽穗期,常年发生面积较大。
〔稻飞虱〕在本地经常发生危害的是3—4代,第三代危害单季早中稻,第四代危害双季晚稻。
〔稻瘿蚊〕1999年在我镇发生本地罕见的稻瘿蚊,此虫活动隐蔽,虫态复杂,繁殖系数高,抗药力强。当年粮食产量大减。
据《建阳县志》记载:民国36—38年,螟虫为害严重,穗粒多空减产六成以上。1949年后至2000年,莒口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有8次:1960年晚季发生粘虫,粮食严重减产;1961年全社晚稻三化螟为害,受害面积466公顷,白穗率达66%;1964年晚稻发生白叶枯病,部份严重的绝收;1982年双早叶稻瘟500多公顷,穗瘟360公顷;1987年全乡双早发生大面积稻飞虱,危害面积500多公顷,其中塌圈达40公顷,部份绝收;1990年稻飞虱危害面积700多公顷;1993年发生稻瘟病,全镇受害面积230公顷,1999年夏秋,全镇大范围单双晚发生罕见的稻瘿蚊虫害,少数山垅田受害较轻,大面积减产3—5成,重者绝收,当年粮食大减产。
防治办法
建国前至50年代,没有化学农药,发生时采用些传统的办法,主要是撒石灰、草木灰、鱼藤精与砒霜水。用桐油滴洒于水面上,然后用竹杆将稻苗上的虫扫打下水,贴粘桐油而死;有的放入群鸭,让鸭捕食虫害,也有效果,还有点灯诱杀水稻二化螟、人工在田中摘卵块、大田拔枯心苗等。60年代后,除群众性的翻冬土、三面光外,开始使用化学农药,如六六六粉、敌百虫、滴滴畏、乐果等农药治虫,用稻瘟净防治稻瘟病,同时还采用种子消毒,秧苗带药下田等。70年代化学药品增加有甲铵磷,杀螟松、辛硫磷、1605、稻脚青、异稻瘟净、西力生、赛力散配石灰等。1977年后因双季面积扩大,水稻品种改良,除采用培育壮秧、合理施肥,适时烤田等科学种田方法外,在化学农药上又新出氧化乐果、杀虫双、双二粉、呋喃丹、奎硫磷、克瘟散、富土1号、三环唑、稻瘟灵、叶青双等农药防治。防治稻瘿蚊用益舒丰、稻龙宝、益舒宝颗粒剂拌细沙均匀撒施或三唑磷喷雾,进口呋喃丹拌细沙,拔除葱管、减少下一代虫源。加强病虫预测报工作。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