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319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51
页码: 111-161
摘要: 本篇记述了莒口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业所有制,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技农艺,经济结构与管理机构.莒口镇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有效积温充足,无霜期长。河谷盆地,山间谷地与坡地大部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守业,素有“粮仓”著称。农业是莒口的主要产业。其主体作物有水稻,小麦、地瓜;名优特产是梨、莲子、香菇、竹笋;经济作物为花生、甘蔗、大豆、蔬菜、药材等种类繁多,农产品丰富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莒口 农业 种植业 畜牧水产 农技农艺 经济结构 管理机构

内容

莒口镇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有效积温充足,无霜期长。河谷盆地,山间谷地与坡地大部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守业,素有“粮仓”著称。
  农业是莒口的主要产业。其主体作物有水稻,小麦、地瓜;名优特产是梨、莲子、香菇、竹笋;经济作物为花生、甘蔗、大豆、蔬菜、药材等种类繁多,农产品丰富。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受土地私有制束缚,加之水利失修和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发展缓慢。1949年全镇粮食(稻谷)产量仅4557吨,平均亩产85公斤。
  1951~1956年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激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迅速提高,1957年全镇粮食产量7021吨,亩产127公斤。1958年开始,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对农业发展要求过急,大刮浮夸风,生产瞎指挥,“共产风”的错误,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1960年产量仅6269吨,出现粮食供应低标准和“瓜菜代”的困难局面。1961年冬,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后,纠正“左”的农村经济政策,推行“三自一包”“自由一季”,重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有所回升。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7559吨,亩产145公斤。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70年代初,搞“政治评分”,再次抑制生产力发展,使农业生产徘徊不前。1982年起实行以土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1985年粮食总产达22257吨。1987年起莒口乡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乡。1988年售粮达9517吨,亩平195公斤;1989年售粮12804.4吨,亩平256公斤;1997年达到14680吨,亩平294公斤;比1978年前翻了两番。自给的农业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
  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效地促进农业的发展,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推广双季稻,以提高复种指数。70年代初高杆改矮杆,70年代末常规品种改杂优。在品种与栽培技术上,推行选留、引种、繁育,推广适当密植,施用化肥、绿肥,并逐渐改盲目施肥为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的测土配方施肥。2000年经过有计划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为20712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2238亿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一、耕地面积
  1949年全乡耕地面积53618亩,其中水田51211亩,农地2407亩。以后随着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期间,政府鼓励开荒造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部份耕地被占用,至2000年全镇耕地面积与解放初基本持平。
  二、根据1982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全镇水田、农地类型与分布概况列表如下:
  三、耕地土壤
  四、耕作层土壤质地类型与作物种类情况分栏列表。
  五、耕地肥力状况:据1982年土壤普查全镇土样化验土壤养分列表如下:
  第二节 劳动力
  一、农村劳动力的确定(指农业户口)。
  从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至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实行集体劳动、劳动力分为男、女全劳力、男、女半劳力,标准一般以年龄和体力状况而定,男全劳力一般是身体健康18—60岁;男半劳力是18周岁以下和60周岁以上。女全劳力是身体健康的18—50岁;女半劳力是18周岁以下和50周岁以上。
  二、劳动力组织与报酬
  建国以前,农民耕种以户为主,只在农忙季节亲友自愿互助换工。
  建国初,组织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继而成立初级合作社。临时互助组基本是以工换工(包括牛工互助);常年互助组是统一排工,集体劳动,按劳动数量评分,办得好的还采取工票与记工相结合的办法。初级社,劳动生产由干部统一安排。1956年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社设若干作业小组,采取“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赔(超奖减赔),或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办法。1958年下半年,掀起大办人民公社高潮,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生产劳动。生产队组织劳动有三种形式:一是生产队统一配工劳动;二是临时作业组;三是固定作业组。后两种形式包工包产,劳动质量优劣不一,产量因之悬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1年曾一度出现“政治评分”,严重挫伤劳动生产积极性。1981年以后,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家庭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集体劳动中,全劳力一般分工是技术性较强和繁重的农活,半劳力在分工时可以得到照顾,尤其女半劳力一般只安排晒谷等较轻便的农活,但根据“按劳取酬”原则,男全劳力一般每一个劳动日基本工分十分,每个工分值人民币几分至一角左右。
  三、劳动强度与效益
  全社农业劳动力以种水稻为主,兼营其他有限的副业。民国末年,全区水稻面积约5万至5万3千亩。当时妇女没有参加农田劳动习惯,全由男劳力耕种。全区男总劳力约(男全2700人,男半570人)在3500个,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15亩。一般自己拥有土地较多的中农及富裕中农所种土地较多,每个劳力常年耕地20亩以上。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由于村与村之间土地面积,户与户之间人口与劳动力的差异,因而存在着每个农业劳力实际耕种土地的较大差别。1958年全社水稻面积53743亩,当时妇女已参加劳动生产,全社男女总劳力(男、女半劳力两个折成一个劳力),男全2438人,女全1571人;男半674人,女半540人,折成全劳力共4616人,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11.60亩。60—70年代各大队耕地面积和人口基本与50年代没有大的变动。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生产队(1984年后改为村民小组),按人口承包土地到户耕种,每个农业劳动力实际负担耕地因家庭人口而异。从此农业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政府鼓励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允许农民离土经营他业,可以只承包口粮田,不承包责任田,鼓励土地集中给种田能手耕种。从此每个农业劳动力实际担负耕地差异进一步扩大,有的农户没种田,而有的成为种粮大户。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力,他们转向城市,从事各个行业,缩小了城乡差别;包产到户后至1998年每年有部份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1999年延长土地承包期为30年时,有个别的非农业人口又转回农业人口分田。
  民国以前,旧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至1949年,劳动力人均产值和人均产量都很低。1957年正处于农业合作化高潮,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劳动力人均产值比1949年增加0.74倍,人均粮食产量增0.16倍。1962年两项人均指标较低.1979年农业生产体制改革以来,两项人均大幅度上升,198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14元,比1979年增长2.8倍;人均粮食占有量919公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29元,增长21.7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75公斤。
  第三节 农机具
  一、农机具类型
  耕整地机具 传统手工耕作农具有山锄、板锄、锄头、齿耙(三齿扒、四齿扒、六齿扒);田间管理农具有塝刀、粪桶、粪勺、畚箕;畜力牵引耕作农具有木柄铁犁,木柄铁耙,辘〓等。合作化前期试用新式畜力农具双轮双铧犁,由耕牛牵引,因犁体笨重,转弯困难不适用。此后试用水田深耕犁,电牵引犁,均未能推广,1965年莒口公社首批以15000元购进小型手扶拖拉机六台,其配套农具主要有旋耕机,铧犁,碎土铁轮、铁耙等,可进行犁耕,旋转耙田等作业。效率超过牛耕数倍,现在全镇普遍使用。70年代开始使用“轮式拖拉机与机耕船”,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农具为拖拉三铧犁、四铧犁、五铧犁和悬挂三铧犁,及各型圆盘耙,旋耕机等,用于耕整地,生产效率高,但机体大,山区田块较小,使用困难,多数用于开阔的平洋田;农闲搞运输,机耕船85台,该机底部为船形只适用于泥层较深的水田,虽可作旋耕,碎土作业,但使用不方便,无法推广。到1984年末全镇拥有各类手扶拖拉机219台,大中型拖拉机32台。
  插秧机具 50年代后期,为保证密植使用划行器。70年代初开始试用水稻插秧机,其类型有人动和机动。人动水稻插秧机是由1个人操作的半机械化农具;机动水稻插秧机,一般以小汽油机为动力,由1—2人操作。使用插秧机对“人”“机”“秧”“田”的配合要求高,需要辅助劳动力多,尤其对秧苗质量要求高,必须专业化育秧。1974年地区在莒口公社后山、马伏进行手动插秧机试验。1975年马伏大队试用顺农2—1型小苗插秧机48台,永安—74型大小苗两用插秧机一台,1976年春,公社在马伏大队召开使用插秧机现场会,全社生产队长以上干部300多人参加。至1979年,全社有九个大队(庵口、东山、长埂、焦岚、马伏、上㘵、茶㘵、社州、湖桥)共使用永安—74型大小苗两用人力插秧机252台,当年机插面积3714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519亩,其中:庵口、东山二个大队使用较好,庵口44台,机插910亩,东山60台,机插820亩。后因机械质量问题等,致使插秧机使用几起几落,到1983年以后全社基本没有使用插秧机,仍靠人工插秧。
  排灌机具 建国前,莒口农业灌溉主要依靠自然水源灌溉,望天田靠天吃饭。抗旱机具主要是用木制龙骨车、提水灌溉,有的用戽斗或用水桶挑水灌溉保苗,功率极低。建国初期,大力兴修水利。1957年在湖桥九美际兴建全县第一台水轮泵,至2000年全镇拥有水轮泵12座,农用水泵54台,机械喷灌压力大,扬程高,用于茶园、果园等。
  植保机械 建国前,自然天敌多,农作物虫害相对较少。一旦发生时,只好求神刮风降雨驱虫。建国后,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用药剂掺水泼浇,不均匀,容易损害稻苗。1954年开始使用手摇喷粉器和圆筒式压缩喷雾器。在60年代采用发动群众,人海战术,晚上以火把为工具到田间诱杀螟虫。至1970年后,大量使用植保机械,主要有三种类型:(1)东方红—18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其配套动力是IF40E汽油机,动力1.18千瓦,工率每小时6—7亩,此机雾化好,药物混合均匀。药量少,效率高,适合大面积使用。但较笨重,1981年全镇有31台。(2)工农—15型,丰收—5型手动喷雾器,具有结构简单轻便,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是目前农村以户为经营单位的主要植保机具,至2000年全镇有2800台。(3)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配套动力1.65千瓦汽油机,工效很高,适合大面积田块,特别适用于消除茶山、果园病虫害,因其需要较多的辅助劳力,不适合个体使用,近年已不用。
  收获机具 农民传统使用的镰刀、柙仔(打谷桶),禾席、谷席、禾梯等。
  1、收割机具 1974年试用收割机,我镇在东山、马伏大队搞试验示范。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机械性能有待改进。近年平洋田有少量使用。
  2、脱粒机具 1962年开始推广使用无谷桶固定双人脚踏打谷机,后改为有谷桶可拉动双人打谷机,但该机重,要双人抬双人踏,70年代后,改成轻便的单人机。90年代后,部份脚踏打谷机装设小汽油机,改为机动打谷机,该机功效高,劳动强度低,为至今主要脱粒机具,至2000年全镇共有3950台。边远山垅田尚有少数人使用传统谷楻。
  运输机械 建国前,农村山路崎岖,运输工具有扁担、箩筐、麻袋,靠肩挑手提;简单的运输机械仅有羊角车、木轮手板车。建国后,开始陆续修建乡间公路,田间机耕路,交通越来越方便。1958年出现人力胶轮车。60年代有小型拖拉机。70年代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运输,手扶拖拉机在农忙季节搞田间作业,农闲时也作为农业运输工具使用。80年代后,方向盘式的农用运输机(俗称小四轮),柴油三轮车发展迅速,至2000年全镇拥有载重汽车9辆,大中型拖拉机14台,农用车249辆,柴三机103辆,胶轮手板车4300部。基本实现运输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49年前,粮食加工主要靠人力和水力机具,有水碓、水磨、水垄、水车、或用手推谷垄,石磨、石臼、手摇风车、米筛、谷箕、谷耙等,50年代末开始,有机械加工,由柴油机带动碾米机,磨粉机等。80年代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得到广泛的应用,1982年全面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工机械增加,至2000年,有碾米机156台,榨油机4台,揉茶机91台。
  林业机械 莒口首先使用林木采伐机械的是国营伐木场,70~80年代曾在金山、社州、湖桥等工区使用过绞盘机和油锯。90年代初起,乡、村采伐木材普遍使用油锯,大多为个体所有,从而取代了传统的锯子和斧头。
  二、作业程度
  1949年前,莒口农业生产均用人力、畜力和水力作业,发展到2000年,生产项目大都使用农业机械,1973年全镇耕地面积50405亩,当年机耕面积14900亩,占耕地面积的28%,1995年机耕面积24000亩,占耕地面积47.61%,比1973年提高67.8%。
  三、农机具维修
  70年代初,莒口被地、县列为农业机械化试验乡,为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于1971年3月成立莒口农业机械修配厂,承担全乡农机维修任务,农忙组织人员下乡巡回维修。1973年公社农械厂进行扩建,投资35440元,新盖拖拉机修理车间、油库、竹木加工车间各一座,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设备有35吨冲床一台,简易车床、牛头刨床、电焊机、电动台式砂轮机台钻各一台,立钻2台,0.6空压机一部,125配电盘一台,还有电动锯床、流动锯床等机修设备,修配能力具有车、刨、钻、焊、冲等工序。
  1973年建立农机修配网络,以公社农械修配厂为骨干,各大队成立修配小组,基本做到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使拖拉机完好率经常保持在80%以上,同时实行修配结合,随到随修,保修保用,并抽调铁、竹、木匠20多人组成维修队分七个流动小组,下乡修造小农具,方便群众。1974年在原农械厂材料仓库的基础上建立公社农机供应站,经营各类农机具零配件,建站仅一年就供应各种农机零配件25812件,既方便群众,又为乡、村集体节约资金。
  农机人员培训,1973年2月公社农械厂从各大队招收首批农机修理学徒25人。同年12月5日公社举办首批拖拉机手培训,为期24天,参加学习学员53人。1974年全年举办四期培训班,培训机修人员55人,拖拉机手168名,全部经过考核发证。培训的途径有:送县拖拉机站培训;进地质队、磨床厂跟班学习;以老带新。公社还规定,凡是新分配来的拖拉机,由大队派人到公社农械厂培训,学会驾驶,操作、保养后连人带机驶回使用。驾驶员以驾驶为主兼会简易保养、维修。机修人员以维修为主,也会驾驶。
  1982年落实责任后,出现了农机维修专业户,农业机械经营逐渐转为以户营为主,至2000年农机均为私人所有,以从事机耕和运输作业,机手直接与用户面议自行收费。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改造低产田和平整土地
  莒口水田系山垅田与河谷小盆地,多为深、冷、烂泥田,地块的形成为自然形,大小不一,不便于耕作,不好排、灌,影响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从1960年人民公社期间开始到80年代初,每年利用冬闲,集中劳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起初在公路两旁,后在各大队全面开花,着重改造低产田,结合平整土地,开机耕道,疏通沟渠。
  1960年,组成由公社第一书记陈德才为团长的参观团,前往本县南林、营头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即确定在莒口村葫芦坋、陈㘵(现为上,)的分水岭等地“三改”,亲临现场规划,大搞试验田,提出规格。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完成“三改”任务:改串灌为轮灌13027亩,开三沟改冷烂水田6338亩。1964年的“三改”重点是抓水改和肥改。以陈㘵为标准,水改的有3条沟——防洪沟、排洪沟与灌溉沟。肥改是抓一红(萍)一绿(竹叶)进山垅。全社计划14300亩作为萍母基地。同时大抓竹叶,每亩5担以上作为绿肥。
  70年代中期掀起“三改”高潮。1974年由公社党委书记金文祥率领民兵在马伏塘源伏龙岗平整低坡山地,以人力加上推土机,平整低山造田21.33公顷。1975年至1976冬春“三改”达到高潮,从农村到机关学校,实行总动员。第一是莒口大队各工地,共有大小山垅7个,面积共达1340亩,排烂1100亩,平整土地240亩。上场劳力2119人,其中有莒口、湖桥、上㘵、策口4个大队劳动力共1620人,学生320人,机关干部职工112人,三团(闽北地质三队)67人,实际完成工程量:开沟14条,长5600米,排烂1100亩,新开河道一条长620米,挖土计11227立方米,石方840立方米,平整土地132亩,另有两个附属工地:1、西坑垅,面积100亩,原有田块523坵,因地势高低不平,溪河弯曲淤水,田块纵横交错,耕作不便,产量不高。这次进行彻底改造,新挖一条河道,整理好排灌系统,建成一垅大寨式的稳产高产良田。2、河坝平整土地40亩,由原来的52坵平整为10坵,挖填土5700方。第二是丁墩工地(茶㘵),从天平坵到西门岗沿溪岸及三角地带,座落于丁墩、江坝、黄墩三个自然村,面积1060亩,分布在六垅二岗三大坋,原有田块7856坵。这个工地,召集茶㘵、社州、东徐、徐墩4个大队1329个劳力及机关干部、学校学生196人,计劳动大军1525人,完成排烂800亩,平整土地240亩,挖土3万多立方米,每人积肥1立方米,新开沟长度9公里,建机耕道长达2800米。第三是,长埂牛栏墘工地,面积250亩,主要以排烂为主,结合搬小山一座,土石方达11200立方米,填两条旧河道总长1200多米,新开一条小河长1200米,排烂沟一条长2250米,破肚沟一条500米,横沟六条600多米,排涝沟两条1150米,机耕道两条各宽二米长1700米。上场劳力、长埂、东山两个大队共436人,学生107人。这一工地的另一附属工程下川垅,面积250亩,以排烂为主,开沟8条长5000米,填旧河一条长1300米,土石7000立方米。第四是,马伏工地分3个工程:一是花桥平整工地,面积50亩,中间有条小河,长890米,取直为670米。二是新村门口平整田80亩,挖填土7000立方米。三是新开机耕道4条长1500米。第五是,后山水库工程,库容103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12.25万立方米,投资9万元,受益面积2035亩。该工程于1974年动工,专业队从150人扩大到250人。第六是,樟㘵水库,库容560万立方米。于1974年冬动工,抽调劳力500人为常年队,后又增加焦岚大队劳力400人,为临时突击队。
  1977年农田基本建设的特点是突出以改造烂泥田为中心。提出从这年起要把耕作制度与改造烂泥田相结合,种植、改田同养田相结合。自此后,每年冬、春社,队均有按排“三改”重点是平整土地和开三沟(排渍沟、引灌沟、防洪沟)及机耕路建设。至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停止大规模平调劳力搞“三改”。1984年后,后山村在公路北侧进行田坵整治,开一条灌水沟,做一条排水沟和一个涵洞,取直板车道,田坵成为大小略同的长方坵;八十年代末起,有按排商品粮基地建设,其主要做法是改水、改土和田间机耕路建设等项目。资金来源由上级财政、地方财政及村和农户集资共同负担。如:1999年投资454622元建设后山、马伏村商品粮基地。工程项目有:1、新建4条U型渠:长2公里,(其中马伏2条1公里);2、新建排渍沟二条,长550米,维修4条,长1860米;3、新建三条机耕路,长808米,维修二条,长535米。至2000年全镇累计改造低产田12920亩。
  二、垦荒造田:土地改革后县人民政府为鼓励农民垦荒造田,制订了谁垦谁有,熟荒3年,生荒5年之内,免交农业税,据1961年7月9日莒口工委统计资料,从1951~1960年开荒3171亩。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60条)政府鼓励农民垦复荒地,根据1965年7月莒口公社各大队清理耕地成果统计表显示,无负担耕地有1042.91亩,还有开荒未满年限695.69亩。
  三、农田水利
  建国前,农田水利只有少数简易石坝、多为草木坝,灌溉面积少,极易被洪水冲毁。
  从1953年在马伏龟山修建一座小(二)型水库开始至2000年,全镇修建水库,水轮泵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36处,有效灌溉面积31366亩,其中引水工程13处,灌溉面积9340亩;提水工程12处,灌溉面积7400亩;蓄水工程11处,灌溉面积14626亩。这些农田水利建设扩大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面积,扩大粮食复种指数,为提高粮食产量打下了基础。
  第二章 农业所有制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一、土地占有
  莒口在1950年土地改革之前,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属封建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主占有土地在各阶层中比例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土改资料),占全镇总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阶级占有耕地总面积40%以上;富裕中农、中农(包括佃中农在内)占有耕地30%;而70%以上贫农、下中农占有耕地不及30%;其他阶级(自由职业、乡村贫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及无户主的公、祀、学田者占有耕地不到10%。
  二、地租与高利贷
  地租就是地主、富农把田地租给贫雇农耕种,到收获时向他们收取高额租金。高利贷是贫雇农急需用钱或遇饥荒时,地主、富农,放债、买青苗进行剥削。地租和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有五种形式:
  实物收成地租:按当年实际收获量分成,有倒四六(佃民四,地主六)、倒三七分成,也有对半分成,收成时地主亲自过秤、监收。
  实物地租:佃农承租地主田地先交纳田租额以稻谷计,不论年景丰欠,租金(额)不变。
  金额地租:佃农以常年产量定租额,并以市价折成现金交租。
  买青苗:在青黄不接时,农民向高利贷者借米1斗,秋冬收获时则还3斗米;或春借谷1担,冬还2担谷。
  借现金:贫困者向地主,商人借钱。名目繁多有现折利、驴打滚、出门利、利加利等,一般年息15%到50%,有的利息更高。
  三、雇工剥削
  解放前,雇工剥削最为常见。长工给有权势的地主、官僚做工。或打短工,除吃饭外,只得微薄的工资。
  第二节 土地改革(个体所有制)
  莒口于1949年5月13日解放,经过几个月剿匪、镇反、反霸斗争和减租、减息,在取得基本胜利巩固人民政权的基础上,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土改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不法地主”的阶级政策,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按政策规定,评定阶级成分,没收地主、富农的“五大”财产,即房屋、耕牛、农具、家具和粮食。土地改革从1950年11月开始至1951年9月完成。
  莒口(四区)土地改革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于1951年4月完成,第二批于1951年9月完成,土改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摸清情况,组织力量,宣传教育,成立农会;二是划分阶级成分,张榜公布,整顿组织,清除不法分子;三是选举成立没收、征收委员会,没收征收地主、富农的土地与财产。然后按人口平均分配,一般照顾原耕户,除多余部分外,不随意打乱,有利于生产稳定和持续性。对中农则说服其退出多余土地,贫下中农则从中分到土地、房屋、耕畜、家具等,实现“耕者有其田”。同时发给土地证。随后,又进行了土地检查,补划漏划地主、富农,征收没收其土地及财产。土改后至组织互助组前,属个体所有制。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一、互助组
  经过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迅速解放了生产力。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解决户与户之间劳力强弱,农业技术高低,以及农忙劳力不足等困难,莒口劳动人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生产互助组。带有公有制的萌芽,是农业合作化的一种形式,分为临时(农忙)和常年互助两种,每组一般由五户或十几户组成,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产品仍属私有。
  1951年初,有些农户开始自发组成变工组,以自愿互利为原则,实行以工换工的变工互助耕种,这有利于各种技术劳力的互助调剂,取长补短,照顾贫病和为烈军属的代耕,不误农时,共同抵御灾荒。年底,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业合作的决定》。1952年初,区委派出工作组,深入农村宣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帮助建立健全互助组,把变工组转为互助组,并在全区铺开。后山的伊光荣同志是当时组织互助组的带头人,他与当时组织互助组著名的葛老五、徐德标等十一个互助组向全县互助组发出了“爱国增产竞赛”的挑战书,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在县扩大会上介绍他的经验。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区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常年组或临时互助组,每组设组长、副组长、记工员各1人,除地主、旧政人员外,贫下中农基本上都加入互助组,入组的户数占全区总户数的80%以上。在个体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互助组培养了农民集体劳动的习惯,提高了生产率,为过渡到初级的农业合作社准备了组织和思想条件,1954年转入初级农业合作社。
  二、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4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推动下,乘互助组的热潮,开始组织初级社,一般由3—6个互助组合并成一个初级社,设社长、副社长、会计、出纳各一人,下设若干个耕作组,地主、富农、旧政人员不准入社。至1955年全区初级社全面组成,共有155个。初级社实行土地入股,以工评分,按劳取酬,属半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底,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深入宣传贯彻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蓬勃发展,高级社几乎是一哄而上,有的农民未经初级社,还有的还未加入互助组,就全部随着初级社进入高级社。1956年全区共组织21个高级社,规模小的乡,一乡一社,大的乡,一乡两社。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土地、森林全归集体所有,生产资料作价入社。管理形式以社为核算单位,下设若干个作业组,实行“计划管理,按劳分配”和“三包一奖四固定”制度(即包产、包工、包成本,固定耕地、耕畜、农具、劳力,超额奖励)。高级社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它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贯彻八字宪法,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12项农业增产措施,内容有修水利、增肥料,改良农具,推广优良品种,扩大复种面积,多种高产作物,改良土壤,改良耕作方法,扩大耕地面积。1958年毛泽东同志将这项措施概括为八字宪法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
  莒口公社于1960年发出题为《继续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文件,逐字结合莒口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具体落实措施其内容摘要如下:
  ㈠、“肥”的运用:坚持以肥为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精粗、土洋并举,紧紧抓住数量、质量、合理、适时、普遍五大环节。开展十二字积肥方法(即:采、圈、沤、烧、回、挖、堆、燻、养、扫、土、种)。
  改进施肥技术,克服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做到五看(看田、苗、种、肥、天气);五多(多施远田、瘦田、落后田、早稻田、磷钾肥);三结合(农家肥与化肥、迟效与速效、氮肥与磷钾);四不施(不施丢丛、未中耕不施、田水未放干不施、大雨不施);实现施肥四化(经常化、适时化、普遍化、科学化)。
  ㈡、“土”
  土为基础,为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措施,抓住多、早、改、细环节。
  1.多种,紧抓扩大面积、复种、高产三大环节。(1)扩大面积,寸土必争,做到一亩不荒,尽量垦荒,同时大力种植杂粮。(2)复种,大抓套种、间作、见缝插针,扩大双季稻面积,实现田埂种植田埂豆化。(3)大种高产杂粮——玉米、地瓜等。
  2.早动:抓时间,抓季节,及早动手。
  3.改良:全社水稻面积49084亩,土壤分成五类十六种,其它逐渐改良有六种,一般改良有两种,彻底改良有一种,具体要求:(1)一等土:有砂子底类的油砂土,半砂土,白屎泥底类的乌泥土,黄泥底类的乌泥土,半砂土,苦珠泥底类的乌泥土,这些土种的田一般分布在门口田、平洋田,为双季稻或单早区。这些土质肥沃,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耕作便利,改良办法深翻0.8~1尺,增施磷钾肥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2)二等土:有黄泥底类的鸭屎泥、苦珠泥底类的半砂土,这种田分布在洋田、垅口田的为单晚区。个别平洋田种植双季稻,半砂土的含砂量较多,质地较松,肥力中等,以增施有机质肥改良。
  (3)三等土:有砂子底类砂子土,黄泥底类铁质土,黄泥粘,白屎泥底类的白屎泥土,烂泥底类的排洋烂泥田,冷水田,苦珠底类苦珠泥,这等田达38125亩,占76.6%,这些质地不是松就是粘,不是漏就是烂,不是三寸土就是丈把深,土质极瘦,耕作不便,是著名的低产田。改良办法是:砂子土抓修水利,增施塘泥、沟泥,铁质土用燻土肥田;黄泥粘掺砂和增施草木灰改良;白屎土、苦珠土用牛粪,绿肥改良;烂泥田铺竹叶,耙洋田堵水泉,稻草肥田;冷水田开辟阳光,改串灌为轮灌;锈水田以石灰改良;烂泥底类的各种土种(在水字中详述)。
  (4)细作:总的要求多犁多耙,达到均、平、细、烂为标准。
  ㈢、“水”,水利是农业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在消灭旱灾的基础上,水利中心问题就是大搞“三改”。
  (1)全面规划,整体治理,切实做好六结合(排水与灌溉、排水与抗旱、开沟与增加日照、水改与土改、改水患与改变耕作制度、平洋田三改与田间大道、平整土地相结合)。
  (2)坚持三改标准,提高三改质量。改串灌总的要求山垅以排为主结合灌溉,洋田以灌为主结合排水。改烂泥田的要求排除锈水,降低地下水位,变人翻为牛犁。改冷水田的质量要求是:开沟排水,堵泉眼灭泉水,劈山塝,改善阳光条件,提高水温、土温。
  ㈣、“种”:种是农作物的前身,为八字宪法之本。大量繁育和普及良种是增产的重要措施。坚决贯彻中央“三自一辅,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向良种化、标准化、自给化、制度化迈进。在四化要求下,坚决执行选、繁、换、育、推、评、检、管、调、引十大任务。
  ㈤、密:密植是八字宪法的中心措施,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其作用是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以获得大量增产的效果。合理密植能增产。依据我社特点密植具体要求:连作稻4×6寸,每丛10~12本,一亩25~28万苗,5×6寸,10~12本,20~24万株苗,6×6寸,每丛13~15本,22~25万苗。间作稻6×7寸,15~18本,21~26万苗;6×8寸,15~18本,20~23万苗。单晚6×7寸,7×7寸,15~18本,18~22万株苗,直播亩施12~15斤左右。黄豆每亩播种量20斤,花生30~40斤(本地种少,闽南种要多),甘蔗每亩插1200~1500支,甘茹3000~5000枞,小麦13~18斤。
  ㈥、管:田间管理是增产的根本保证之一,也是各项增产措施的综合运用,多收少收在于管,三分种七分管,正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生产发育时期和自然条件,抓住五关:
  (1)合理追肥关。
  (2)中耕除草关。一般要3~4次,第一次中耕不超过15天,直播不超过35天,程度掌握是一次深、二次超过寸,三次耙破皮,质量是不见草。
  (3)合理灌溉关。早稻掌握浅干,晚稻掌握浅深,浅干,则具体贯彻三看灌溉法:
  看田灌溉。烂泥田勤灌,冷水田轮灌,砂子田满灌,乌泥土三干三湿,白屎泥湿润,半砂土三干五湿,油砂土脚背水。
  看苗排灌。播种期浅,转青期保,分蘖期浅,耘田晴干,拔节前烤,孕穗期深,灌浆期勤,黄熟期干,后排。
  看天排灌。小雨浅,大雨排,阴天干,晴天烤,旱天深。
  (4)防倒伏关:掌握因地深翻,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灌排,选用良种,彻底防治等措施。
  (5)自然灾害关:准确进行气象预测预报,避免遭受损失。
  ㈦、保:消灭作物病虫害,应坚决贯彻“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的方针,做好勤检查、勤发现、勤防治,以治螟虫为主,全歼农作物主要病虫。
  ㈧、工:精耕细作,实行科学种田,确保不误农时季节。
  土壤普查:在1958年进行首次土壤普查的基础上,1979~1982年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通过普查基本上查清土壤资源,土壤成分状况,土壤障碍因素,编绘各类土壤图,为土壤利用提供宝贵的资料。
  祥见1982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表。
  四、人民公社
  1958年9月,莒口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撤区、乡建制,由原来的21个高级社成立莒口红旗人民公社和茶㘵红专人民公社。1959年8月莒口、茶㘵两个公社合并为莒口人民公社。1961年7月,又将莒口人民公社分成莒口、茶㘵、后山三个公社,同时成立莒口工委。1963年1月三个公社合并组成为莒口人民公社,下辖17个生产大队,172个生产小队。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它既是生产机构,也是行政机构,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公社一成立就搞大呼隆、大炼钢铁、大兵团作战,农业生产上搞移苗并丘,越密越好等瞎指挥,经济上搞“一平二调”,刮“共产风”和浮夸风。管理上采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办起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仅莒口红旗公社就有43个食堂。参加用膳人数8793人,食堂工作人员200余人。1958年7月开展全民炼铁,不论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读书的,一律炼铁去。秋收季节,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造成农业“卫星”满天,焦岚大队同心生产队率先虚报亩产干谷11283斤,之后社州大队来个后来居上,以更高的亩产创新纪录。1959年,继续跃进,春耕时,提出了“少种、高产、多收”的口号,山垅田荒芜,集中力量种试验田、种好田,结果这一年全社少种了许多田,造成减产。1960年“饿”的恐慌遍及全社,先是寅食卯粮,再后来用“瓜菜代”,“代”指代食品,如稗子、稻草、葛根、蕨根、芭蕉根、野芭蕉芋、茛菪、酸酸草之类。这一年还计划搞供给制大拉平,由公社统一分配,实际上公社成立不久,这段时期多属全民炼铁等无效劳动,粮食和其他一些副业收入系由大队(原高级社)生产的,公社是空架子,拼揍不出大拉平的钱来分红,最后由大队(原来的高级社)去处理,有多少分多少,这年农民收入大为减少,1959~1960年均由大队统一核算。
  1962~1965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后,纠正了“一平二调”和刮“共产风”的错误,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由于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管理体制的稳定,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比1961年,粮食总产量增长近50%。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莒口人民公社推行“农业学大寨”,“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把发展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倾向”批,把社员经营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否定按劳分配原则,推行大寨式“政治评分”,自报公议。结果造成农业上单一经营,社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严重问题。有的队减产减收或增产减收,生产滞缓,人口失控。这阶段推行“左”的作法,模式统一,管理僵化,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难于提高,至1978年全社人均收入仅107元,比1966年77元增加30元。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给生产队经营自主权,扩大社员自留地、自留山,开放农贸市场,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动力与活力。1982年全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业向商品经济发展。1984年9月恢复了乡(镇)体制,人民公社宣告结束。
  农村三自一包:“三自”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一包”指包产到户。这是1961年贯彻执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精神在农村人民公社所采取的政策,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判,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自留地、自留畜、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的必要附属和补充,至1982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自留地等已经失去意义。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莒口公社开始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有组织地推行包产到户责任制。
  1982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形式有三种:大多数按人口分包,以劳力为主,人劳结合分包次之,按劳分包为少数。订立合同,农田承包期有1年、2~3年、4~5年、5年以上4种。大包干到户形式简便实效,产品除上交国家(农业税、特产税),留足集体(三金),剩下都归农户个人所有。深受农民欢迎,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1985年进行了调整,延长承包期10~15年。1998年开始第三轮土地延包工作,至1999年结束,延包期30年,同时农户领到耕地承包经营权证和耕地承包合同书。
  第三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莒口镇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还有少量的地瓜、小麦、黄豆等。
  一、水稻
  水稻品种
  1、古代品种 有籼、粳、糯之分,红白之别,以及早熟、中熟、迟熟、有芒、无芒、黄壳、花壳等特征特性之区别。
  早谷(籼米类) 种植面积大,为本地主粮,品种有小早、苦竹早、南京早、苏州早、红根早、芦丝早、江西早、宁化早、清流早、花罗早、缩项早、丰冬早、黄谷早、黄竹早、龙凤早、师姑早。早熟有八十子、六十子等。
  秫谷 粘性强,主要用酿酒,打麻子粿。制作各种糕饼小吃,成熟有迟早,产量低,价格比早谷高,种植面积较少,不作主粮,品种有:阁老秫、黄枪秫、车排秫、叶下秫、珍珠蕊、江西秫、乌壳秫、大冬秫、长芒秫、无芒秫、铁尻秫、宁化秫、东溪秫、木犀秫、牛尾秫、岩秫、糟秫、赤壳秫、白秫。早熟品种:麻子秫、银珠秫、珍珠累、山禾(旱地种植)。
  禾谷 粘性在秫米与早米之间,主要用于打粿,种植面积少,品种有七银禾、孙都禾、小乌禾、大乌禾、黄衣禾、荔支禾、赤壳禾、白壳禾、葡萄禾、浦城白、苏州白。
  这些水稻名称如“龙凤早”“师姑早”多少都按上神奇色彩。有的以引进命名。可见其由来已古,而且不断地提纯更新,其中有些品种一直沿用到50年代初期。
  常规高杆 建国后至1964年前,基本沿用传统品种,主要有黄泥赤、青粳子、白米子、寒冬白、天降早、黄泥韧、赤米、长芒赤,后陆续引进大穗及抗病力强品种,早稻有六月早、中农4号、南特早、胜南早、广场13、元子2号、陆才号等,晚稻有乌壳尖、乌梨、农垦58、青杆子、万利籼、五百子、秫米杂、九月冬、细只子、乌鼻粳、山禾、金包银、粳糯等。
  常规矮杆 1964年开始种植,亩产200公斤以上,主要品种有二九青、温选青、温矮早选,青小金、矮脚南特号,鸭子矮、籼大穗、奎福3号、珍汕97、珍龙13、厦革4号、珍珠矮11号、南京11号、窄叶青、籼34选、百日黄、建农早系列80~18、78130、南优1号、南厦060、983(张秋官选育)、邓-1、晚稻珍术85、矮脚塘竹、桂朝2号。
  杂交水稻 1975年开始试种。晚杂优:四优2号、闽优3号、汕优2号、四优6号、四优红田谷、威优红田谷、汕优32、汕优33、汕优34、汕优桂32、汕优桂33、汕优桂99、汕优63、威优63、特优63、四优30、汕优30、汕优制西、威优制西、汕优70、特优70、威优70、Ⅱ优63、协优63、特优63、D297优63、汕优67、Ⅱ优46、金优1号、汕优75、岗优系列、花优63。早杂优:威优64、威优35、威优77、汕优64、汕优77、福优77、特64、协优64、协优49。
  水稻是本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在90年代前占粮食总产量的98%。
  建国前,本镇水稻以单季晚稻为主,种植面积占水田总面积90%以上,中稻(单季早稻)约占10%左右。品种均是高杆,易倒伏,行距多在1尺以上,产量低,平均亩产不到100公斤。
  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了发展农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把农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等。同时为提高产量,扩大复种面积指数,实行科学种田,在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品种更新上不断地进行重大改变,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进行三大绿色革命。以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复种指数、科技含量和适应市场产品四个方面。亩产由建国前不到100公斤,提高到1997年超过500公斤。
  三大绿色革命:
  1、改单作制为连作制。建国初基本上还是以单季稻为主,其次是三熟制。即:稻一豆一麦或油菜(在1980年前,每年保持在3000~4000亩),70年代末由于黄豆、小麦、油菜产量低,而同时又强调扩大双季稻面积,因此淘汰了三熟制,改为连作稻。从1952年开始试行种植间作稻,由于间作两季互受影响,产量低,至60年代末被淘汰,从70年代大力推行双季连作制,双季稻由1962年6207亩扩大到1978年38036亩,占水田总面积79.73%。
  2、高杆改矮杆。1964年前水稻均是沿用传统的高杆品种,易倒伏,产量低。自1964年开始试行早季矮杆品种,至70年代初早晚两季基本实现矮杆化,克服易倒伏,粮食产量再次提高。
  3、杂交水稻。1975年开始种植,1978年双晚大面积推广,1980年引进汕优、威优系列品种,以后单、双晚季全面种植杂交水稻,产量比原来常规矮杆品种亩增100公斤以上。
  解放前夕粮食总产约在4557吨,至1958年公社化时,达8029吨。这是平稳发展时期。
  1959年,违反客观规律,不切合实际,在农业上出现“瞎指挥”“浮夸风”。造成减产,产量只在7700吨。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连续减产,1961年减至6592吨。
  1961年贯彻农村《六十条》后,从1962年开始恢复,至1965年发展到10307吨。
  1966年—1969年“文革动乱”,无政府主义泛滥,1966年下降为8500吨,1969年降到8335吨。
  1970年开始推广连作双季稻,并实现品种矮杆化,总产量提高到10620吨,1975年达14344吨,这是一次飞跃。
  1979年产量达19690吨,1982年达20272吨,1983年达23456吨。这是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1991年起总产突破25000吨,1997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29250吨,这是第三次飞跃。此后由于进行优化农业结构,2000年减少了双季稻面积,从1997年28600亩调低为8660亩,减少近二万亩。总产量受到影响,2000年粮食总产为20710吨。
  二、地瓜
  莒口镇种植地瓜(又名甘薯),始于明代万历末年,普及于清代。建国前若逢灾年或青黄不接的季节,贫苦农民作主粮度日,在1978年前也作为补充口粮。地瓜除作口粮外,大部分加工成淀粉,是菜肴的必备辅料。地瓜渣则作为养猪的饲料,部分把地瓜蒸熟,切片晒干作为零食。地瓜的种类分为黄、白、红色三种;红色的甜味可口,为儿童、大人很喜欢的零食食品。全镇地瓜种植面积每年在500亩到1300亩之间。
  三、小麦
  民国时期,农民多利用农地和早稻田种植小麦。小麦种植在粮食作物中不占重要地位。70年代前农民所食用的面食类,都是本地种植的小麦加工面粉制作而成。
  全镇小麦种植面积,1949—1970年保持在5千亩左右,从1971年起逐渐下降,当年种植面积2802亩,亩产46.50公斤。1979年940亩,亩产38公斤。因受气候影响,小麦孕穗开花期,雨水多,锈病,赤霉病频繁,亩产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80年代起几乎无人种植。
  四、黄豆
  莒口历来都有种豆的习惯,品种有黄豆(田豆)、青丝豆、毛腹辘(山豆)、乌金豆。黄豆种植于单早田;青丝豆、乌金豆种于田边地角;毛腹辘多种于山地。莒口种植较多的是黄豆,在三熟制时,一般每年保持在4500亩左右,70年代初因单改双,面积逐年减少,至70年代末无大田种植黄豆。70年代曾提倡大种田埂豆,作为增产措施之一,种植广泛,现只有零星种植。
  五、马铃薯
  历史上莒口各村都有零星种植马铃薯习惯,大部分作为蔬菜食用。建国后,据统计数字,1990年前作为农作物中的蔬菜统计,从1990年起改为春收粮食面积,产量也作为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统计。从1990-2000年全镇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在300亩左右,亩产300多公斤。
  六、杂粮
  建国后,杂粮在历年统计中归类于粮食作物,也统计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亩产。本镇杂粮包括:高梁、狗尾粟、玉米、鸡爪粟、乔麦等。70年代前全镇每年种植有几十亩到100多亩,最多的一年是1972年,种植653亩,亩产67公斤,总产量21875公斤。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油料
  莒口镇油料作物有油菜、油茶、花生、芝麻。
  油菜是莒口传统油料作物,80年代前油菜籽是本镇主要食油原料。50年代初人民政府号召大种油菜,以解决人民吃油困难,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000-5000亩之间,除完成收购任务外,均自食。品种主要是本地白菜型油菜,生长期短,易感病,产量低,亩产30-40公斤,多种于单季中晚稻田(即稻—豆—油三熟制)和旱地,也有当年造林地直播套种。70年代初引进抗病力强,产量高(亩产50—70公斤)的甘兰型油菜,不久因大力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单早全部被稻—稻—肥(紫云英)所替代,油菜种植面积从此减少。进入90年代,市场食油供应充足,而油菜效益低,便不再重视油菜,昔日大面积麦苗儿青来,油菜花黄的景观已少见。
  椮油是木本油料植物,有野生和人工种植,品种有大、中、小三种,以小椮子油品质最佳。70年代中期县政府号召大种油茶(椮子),莒口公社林场和各大队经过几年种植,至80年代全镇发展至4000多亩,后因管理不善、费工、效益低而套种杉、松木、改种水果,弃管抛荒,现管理较好的只有金山村寺后一片。
  花生为传统作物,多为零星种植,年种植面积400-500亩,逢年过节果食用,少量榨油,本地品种为挖子花生,有大夹与小夹之分,收成费工,亩产量50-60公斤。60年代后,引进拔子花生,90年代又引进红皮拔子花生,收成省工、产量也比老品种高,全生育期120天,倒种100天。
  芝麻,莒口历来有种植,多在山地和新造林地撒播,少数种植于农地,品种分为黑、白两种。多用于制作糕饼和香料,少有榨油。
  二、蔬菜
  食叶菜类:白菜、洋白菜、芥菜、小白菜、萁菜、菠菜、雪里蕻、芥兰、芹菜、蕹菜(空心菜)、牛皮菜、菊花菜、蔓子菜、苋菜、香菜、木耳菜、大蒜、葱、韭菜。
  食根茎类:萝卜、胡萝卜、芋仔(分为六月芋、红芽芋、白合仔、紫合仔、槟榔芋)、磨芋、洋芋仔(马铃薯)、薯仔(有穿埂仔、梭腹仔、粿薯、饼薯、红薯)、生姜、姜芋、蒜头、洋葱、薤晶、莴苣、子孙菜、榨菜、芥兰球、盘菜、茭笋、莲藕、大头芥、青瓤葛(白地瓜)。食花类:芥兰花(分白、绿)、金金菜(黄花菜)、佛葱花(木槿)。
  食苔类:大蒜苔、韭菜苔、泽泻苔、芦笋、贡菜。
  食瓜果类:剌瓜、苦瓜、丝瓜、甜瓜子、冬瓜、南瓜、金瓜、葫瓜、佛手瓜。
  茄果类:茄子、辣椒(有牛角椒、鸡心椒、望天椒、灯笼椒)、羊角椒、西红柿。
  豆类:鱼角豆、八月豆、四季豆、细刀豆、麦豆、毛边豆、红边豆、泥鳅豆、皇帝豆、娘娘豆、膀蹄豆、豇豆、绿豆、红米豆、藤米豆、蚕豆、刀豆、黄豆、青丝豆、乌金豆。
  野生菜类:蕨(山蕨、水蕨)、龙须蕨、苦菜、鸡啄菜、豆干菜、秋曲、野艾叶、苧叶、刺花。
  生、干笋类:冬笋、春笋、方竹笋、洋竹笋、赤尾甜、花壳子笋、石笋、黄田竹笋、绿竹笋、苦笋等。笋干:明笋、烟头干、香菰笋、楼梯仔笋、笋片仔及各类小杂竹笋干。
  菰类 野生:朱菰(红朱、灰朱)、香菰、红菰仔(分黄边仔、白边仔)、层汁菰(分赤层汁、白层汁)、梨菰(分牛皮梨、花面梨、芝麻梨)、肥菰(曾肥、糟肥、松肥、竹子肥)、鸡肉菰、山枣钹、鼓手菰、老鼠爪、岩菰子、木耳、白木耳、竹荪、树信。人工种植:香菰、白木耳、黑木耳、茶新菰、蘑菰、凤尾菰、猴头菰、长棍菰、埋地菰、竹荪等。
  蔬菜生产是关系人民生活的大事,主要产地有莒口、河坝、中㘵、上㘵、茶㘵等村。1949年全乡种植面积10多公顷,至70年代蔬菜生产仍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老品种,多数农户是自产自给,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集镇人口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80年代蔬菜生产方式有了改变,由自产自销向专业或半专业转化,把蔬菜生产当作一项主要副业收入。同时大量引进新品种如杂交种、太空种、外省种、外国种,面积扩大到100多公顷,大量投放集镇市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中㘵等村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省内外。90年代,进行粮经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又大幅度增加,至2000年全镇种植375公顷。
  三、瓜果
  莒口瓜果种类繁多,传统的和建国后引进的,可分为九大类,60多个品种。
  (一)仁果类
  有梨、苹果、枇杷、山楂、木瓜等。
  梨 莒口梨,闻名遐迩,素有“梨乡”著称,建国前至70年代是全县主要产地。1935年,莒口村人翁家会从建瓯引进数棵优良品种,经嫁接改良后产量高、皮薄、肉嫩、味美可口,深受人们青睐,至60年代中叶年产量达数十万公斤,同时扩大到邻近村落,在众多的品种中以雪梨、扁梨、绿皮梨、黄皮梨、饼子梨品质优良。70年代后期,梨园梨锈病炭疽病滋生,只开花,不结果,至今莒口梨已频临绝种。近年有引进少量黄花梨等新品种。
  苹果 莒口历史上从未种苹果。1980年华家山毛竹采育场曾引进种植,虽有开花结果,由于气候不适宜、品质差而毁。
  枇杷 有黄枇杷、白皮枇杷、小粒红、大种枇杷、金钟枇杷、解放枇杷等7个品种,主要零星种植,数量不多,1985年引进新种,开始成片种植,2000年面积49亩。
  (二)核果类
  有桃、杨梅、李、杏(杏李)、樱桃等。
  桃 有小蜜桃、杏桃、红桃、芒种桃、棉桃、白桃、上海水蜜桃、玉露水蜜桃、毛桃、五月观音桃、白凤桃与黄露水蜜桃等12个品种,零星种植居多,成片小,产量不多,2000年149亩。
  杨梅 有红杨梅与白杨梅等品种。80年代镇林场从浙江引进优良品种东魁杨梅种植在南山,面积数十亩。
  李 有青棕李(青皮李)、黄腊李、奈李、杏李等品种,以青皮李的品质最佳。1985年推广油奈至2000年全镇962亩,产量652吨。
  (三)浆果类
  有葡萄、无花果、石榴等。
  葡萄 明清时代莒口已有零星种植,品种有白、青两种。建国后,于1984年后陆续推广由县农科所繁植的日本巨峰系列品种葡萄,初由庭院栽植,至今成片种植,2000年全镇种植17亩。
  果蔗 历史悠久,多为零星种植。
  (四)坚果类
  有板栗、核桃、银杏、榛子等。
  板栗 其品种有白露子、油榛、黄榛、毛榛子、乌壳长芒。分布于本镇南部杂木林中多为散生。
  (五)柿枣类
  有柿(油柿、朱柿、四方柿、磨盘柿、粿柿),茶枣、酸枣等。
  (六)柑桔类
  有桔、柑、橙、柚、金柑等。
  柑桔 柑的品种有蕉柑、碰桔、雪柑、沙柑等。
  桔的品种有福桔、黄皮桔、大红桔、南丰桔、酸桔和小金桔等,1957年引进温州蜜桔,60年代前仅零星种植。本镇柑桔大面积种植始于1970年,至1984年发展到475亩,其中可采摘面积229亩,新植246亩,1985年扩大到1505亩,1986年2178亩,1991年3348亩,创历史最大面积,可采摘面积1903亩,产量1840吨,91年和99年两次大霜冻,桔树受害严重,面积减少,2000年全镇桔树面积保持在1270亩,产量800吨。
  柚,2000年82亩,产量16吨。
  (七)复果类
  有蔷薇科草莓,种植面积不大。
  (八)山中野果类
  栎仔、冬糯仔、桥老、山刺夹、赖头糍、毛冬糯、毛冬瓜、鸡爪梨、山梨仔、山枣、山杨梅、山橄榄、山荔枝、毛榛仔、钩槠、脚槠、苦槠、楮仔、山梅仔、羊仔屎、马扫仔、蔴盐仔、狗盗茄、狮婆仔、牙柿、牛朆汁、哎瓮仔、胡泡、甜钩、牛卵石、野葡萄、莳田泡、野山楂、香榧。
  建国后,水果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增长,60年代前除梨外其它都是零星种植,形不成规模,产量不多。70年代后开始连片种植,至2000年全镇水果种植面积2837亩,可采摘面积2782亩,产量1904吨。
  (九)西瓜
  70年代前,上、中㘵是本镇的西瓜主要产地,该两村地处麻阳溪畔,多为沙质土,适宜西瓜生长,所产西瓜外皮墨绿、光亮、个圆大、甜度高、瓤质脆嫩但瓜皮厚。每年种植200多亩,该村除种西瓜外,还种雪瓜(可清凉降温、汁甜可口,还可当菜食用),厘瓜、北瓜(籽瓜)。80年代后,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莒口陆续引进杂交西瓜种子,多在山地、田间广为种植,杂交西瓜具有产量高、瓜大、早熟、皮薄、瓤质嫩且甜等优点,莒口焦岚等村都有专业户种植。杂交西瓜推广后,传统的本地红心西瓜逐渐淘汰,2000年全镇种植321亩。
  四、莲子
  南宋朱熹于乾道、淳熙年间(1170-1175)居莒口云谷山,有《莲沼》诗云“亭亭玉芙蓉,迴立映澄碧。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民国22年(1932年)引进建宁白莲加工法,从此开始生产白莲。
  莒口莲子最早品种是锦卫莲(又名青蓬莲、密蓬莲)、突目莲(又名红蓬莲、碎花莲、千日盘),都属建宁品系。以后种饶莲(江西上饶)、湘莲(湖南)。近年莲子当家品种为锦卫莲,突目莲和寸湘(三)、崇莲1号等。建国前,全镇莲子种植面积100多亩,亩产30公斤左右,1984年前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此后重视莲子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来抓,把水稻田改种或套种莲子,198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806亩,亩产40公斤,总产32吨,1993年发展到1171亩,亩产50公斤,总产59吨,1994年后逐年下降,至2000年全镇种植115亩,产量8吨。
  五、甘蔗
  莒口历史上种植糖蔗已有一定规模,也是传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建国前陈㘵(上㘵、中㘵)、马伏、后山、九峰、莒口等村是主要产地,品种为单一竹子蔗,一般亩产甘蔗二吨多,糖的质量好、甜度高,远近闻名,除本地自给外,还销往外地。70年代前竹子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由原来的500多亩,下降到117亩,那时榨糖工艺均采用传统的牛拉石磨。
  1971年贯彻“以粮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开始重视糖蔗生产,充分利用农地,开垦溪洲地92亩和山坡114亩,实行专业队管理,进行集中突出收获的办法,同时更换新品种。同年从仙游调进台蔗134号中迟熟品种,占种植总面积80%。1972年又从漳州调进纳印310号早熟品种,占当年种植总面积的10%,本地竹子蔗只占10%。在种植技术上采取合理密植,改变过去单行种植为三角平放密植,下种前普遍浸种。1971年莒口供销社在莒口范墩坪建糖厂,从此实行机榨,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分布全乡各村的糖蔗,集中制糖,并进行综合利用,当年出糖五万多公斤,出糖率为7.1%,次年上升到8.95%,其中甲等糖占66%,同时利用蔗渣制酒,这年生产白酒1万多公斤,度数为46度,这种酒在当时来讲,味美价廉,深受社员喜爱,嬉称为“一毛钱就醉”,曾远销光泽县和山东。由于种蔗经济效益低,面积锐减,糖厂于1979年停产。
  六、其他
  木茹 是传统种植品种,用于加工淀粉,近年少有种植。
  芭蕉芋 全镇各地均有零星种植,用以自制蕉芋粉和粉丝,多种于房前屋后和菜园周围。
  烟草 它在莒口种植业中历来不占重要地位。旧志缺于记载,建国后,70年前有零星种植,近年开始大面积种植。
  苧麻 莒口种植苧麻历史悠久,多利用田边地角瓦堆种植,年可三收。先民们用以织土布(傺布),织鱼网、制蚊帐、纳鞋底等。70年代前还有种植,以后逐渐荒芜。现今边角地野生的苧麻,人们在清明节前后采嫩叶制苧叶粿。
  席草 亦称“星德席草”、“水毛草”茎柔轫,为造纸和编织凉席、草鞋的良好材料。种植面积不多,1965年曾有种植,由于效益低未能推广。
  蚕桑 据万历《建阳县志》记载,有蚕桑种植;建阳于民国8年成立蚕桑劝导分会。与此同时,从浙江引进蚕种,在溪边或家园种植桑树。80年代初莒口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后山等村种桑400多亩。1984年由于种、养、加工脱节,蚕茧价格低,经济效益差,桑蚕补贴项目专款不专用,致使蚕桑面积与产量下降,1985年后逐渐无人养植。
  棉花 明万历《建阳志、艺产志》有种棉记载。清代莒口不仅产棉花,而且产纱。1965年省业务部门在建阳搞棉花种植试点基地,莒口也是试点之一,派来外省棉农数人进行技术指导。全社种植370亩。经几年试种,因气候和虫害等因素,且效益低,逐渐减少种植面积,包产到户后,尚有个别农户零星种植。
  茉莉花 莒口乡于1977年在全县首先种植,1979年由福州引进茉莉花苗在中㘵,后山、茶㘵等村成片种植,1982年种植面积461亩。
  第三节 茶叶
  一、茶园建设
  唐代中期至北宋,多在平地开垦茶园,至南宋扩展至山坡,横向挖穴,造茶垒茶坂,乾道六年(1170)前,在崇泰里(今莒口镇)云谷已有成片茶坂。
  元朝,茶叶不振,只保留少数坡耕地。明朝,也多为平地或微坡挖穴种茶,称茶园为茶地、茶坪、茶窠。清朝中期,茶业有了较大发展,茶园从低山微坡、平地发展到高山陡坡,开垦不等高窄式无埂梯层。大多把山地表土层铲切成块,筑叠梯埂,或顺坡挖穴种茶。没有蓄排水沟坑和道路等设备。规模大多连片,统称“茶山”,旧志有“茶山袤延百里寮厂林立”的记载。民国时期,大多为坡地劈草炼山后,挖穴种茶籽,无性繁殖的水仙苗则以挖山皮后,挖穴栽植。
  建国初大多为上述方式开垦茶山。1957年,开始建立高梯层式茶园。次年县人民委员会颁发茶区奖励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积极修筑梯层茶园起示范作用者给予奖励。1966年莒口开始推广新式梯层茶园。此种茶园,其开垦方式要点是劈草炼山,全垦杂草,做成梯层,深翻挖穴沟栽苗或播籽。
  70年代,贯彻毛泽东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1977年秋,县革委会在莒口公社召开全县茶业工作会议,提出改常规开垦法为“表土回沟,新土做埂,适当密植”的方法,当年莒口公社首先在上㘵村开垦高标准茶园555亩。技术规范可概括为40个字:“规划连片,劈草炼山,全垦杂草,测量划线,缓路横沟,表土回沟,等高梯层,下足基肥,良种密植,园林绿化”。此后均按这个标准种植。2000年统计,全镇茶园面积1805亩。
  二、茶苗繁育
  1、茶籽播种
  唐至明代,莒口茶园皆以茶籽直接播种,称直播。道光元年(1821年)后,茶籽直播和茶苗移植均有,而且从长穗扦插法发展到建国后的短穗扦插法。60年代开始,多数茶区逐步选用良种壮苗,建立高标准茶园,逐步改变过去滥用茶籽直播导致品种混杂与单产低的落后状况。
  播种方式:宋代,茶坂,茶坡垦后,用茶籽拌糠及火烧土直播,成活率可达95%。现在均采用茶苗移植。
  2、茶苗移植
  莒口历来采用有性繁殖的实生苗和无性繁殖的扦插、压条苗。采取先用长穗扦插,成活后再用压条法繁殖。民国时期压条繁殖水仙苗,埋入头发或禽羽毛,起到苗床垫肥作用。
  建国后,逐步推广茶苗短穗(短枝)扦插法。并派人到外地参观学习,70年代中期后,由于大面积种植,种苗多由外地调入。
  三、茶类演变
  1、绿茶
  唐代建溪流域所产茶叶称为“建茶”,即蒸青绿茶,外形为饼片状,“片大极硬,须汤浸之,方可碾”。孙樵《送茶与樵刑部书》(858—888年)中所谓“晚甘候”也是绿茶类之团茶(茶饼)。宋朝,绿茶类有片茶,散茶和蜡面茶(贡茶)3种。徽宗宣和三至七年(1121-1125)樟㘵人熊蕃著《萱和北苑贡茶录》,分为研膏、蜡面、京链、石乳、的乳、白乳、龙团、胜雪等十多种花色。约绍兴十年(1140年)朱松的《谢民表茶》中提到的“建溪春”,就是当时优质绿茶的一种。元成宗大德元年到六年(1297—1302年)蒸青绿茶有先春、探春、次春、旗枪、石乳等花色。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芽茶花色有探春、先春、次春与紫笋4种。朝廷规定:“不得辗揉为大小龙团,然而祀典贡额,犹为故也。”所为蒸青散茶占多数,团饼茶次之。明代崇政里(茶㘵一带)制贡品“特粗茶”龙团,也是蒸青散茶。由于市场崇尚较高香气的绿茶,明神崇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现炒青绿茶。清代康熙到乾隆年间(1662—1795年)建溪一带(建阳、建瓯)龙凤团饼仍继续生产。民国时期绿茶类有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有的还以水仙品种炒制大绿。
  建国后,烘青绿茶发展很快。70年代后新茶区其所种植的茶树多数由松溪、政和一带引进的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和福云品系等适制烘青绿茶新品种,因而本镇绿茶类产量逐年增加,有的“白改绿”,大量改制绿茶。加以茉莉花产量增加,需求烘青绿茶量大增,促进绿茶生产量上升。1984—1986年因受国内外市场“乌龙热”的冲击,不少茶区将适制烘青绿毛茶的鲜叶原料推迟采期,改制乌龙茶,1986年后乌龙茶市场萧条,花茶畅销,烘青绿毛茶价格上涨。福州、闽东绿茶精制厂家,茶贩大批涌入本地,抢购绿茶,激发茶农生产绿茶积极性,绿茶生产再度上升,其生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多。
  2、乌龙茶(青茶)
  莒口乌龙茶类花色,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和色种三种,精制品有闽北水仙和妙香。
  3、红茶
  民国9—19年莒口也生产功夫红茶。
  建国后,红茶类莒口没有采制。
  4、茶区产量
  唐朝至明朝中期,莒口是绿茶产区之一。民国23—29年(1934—1940年)莒口的红茶与乌龙茶的比例为8:2。
  建国后,莒口主要生产绿茶、乌龙茶。2000年全镇茶叶产量230吨。
  第四章 畜牧水产
  第一节 禽畜饲养
  莒口畜牧主要是饲养猪、牛、羊、狗、鸡、鸭、鹅、兔等。
  一、主要畜禽
  猪是禽畜之首,农户历来把养猪作为一项重要副业。品种,经过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形成独特的闽北猪种,以毛色和肤色的不同,分为花猪和黑猪两种。
  花猪(又称闽北花猪) 数量多、分布广,为地方优良品种,花猪按毛色大致可分为大花、小花与花胛三种。花猪具有较早熟、耐粗食、抗病力强、皮薄、肉嫩和味美等特点,但生长缓慢,据调查测定,成年公猪平均87公斤,成年母猪平均78公斤,农村饲养公猪6—7月龄,体重40一55公斤,开始配种,公母数比例为1:100~150,一般使用年限7—9年。母猪一般8—10月龄,体重40公斤以上开始配种,受胎95%以上,一般使用年限6—10年,平均产仔数在9头左右,哺育率90%,离乳窠重80-100公斤。花猪有较好饲养条件,离乳重9公斤以上的仔苗,饲养10-12个月,活重可达100公斤以上。莒口在引进良种之前普遍饲养花猪。
  黑猪(又称武夷黑猪) 全身毛黑色,生产性能与花猪相似。
  1958年人民公社化,生猪收归食堂集体饲养;1961年食堂解散,剩下母猪不多,养猪业转为集体和个人并举,又因粮食产量上不去缺乏饲料,又怕被扣上“资本主义”帽子,自养不能自宰,使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同年年末存栏数约5000头。1972年后,贯彻毛泽东主席“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猪多粮多”的指示,同时实行“三级建场”、“四级饲养”(公社、大队、生产队、个人)的办法,推动养猪业的发展,当时莒口公社在范墩坪办起了公社畜牧场,开始引进新品种,饲养毛猪200多头,各大队,生产队相继都办起猪场,生猪存栏数有明显增加,由1972年7024头增加到1979年12930头,增长81.1%。9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放宽,畜牧生产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方兴未艾,1997年年未生猪存栏数达19500头,户均3.1头,当年生猪出栏数18000头,户均2.86头。
  牛 莒口的牛均为水牛,属闽东水牛和广丰水牛两种血统。这两种水牛肥壮高大、四肢结实、身躯丰满,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食,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点,但怕热畏寒,夏天常漫于水中,冬天需防冻。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公斤以上,母牛达350公斤以上,免役力强,持久力大,使役年限15~17年。母牛2~3岁开始配种繁殖,2年一胎或3年二胎。犊牛初生重15~20公斤哺乳期150~280天。
  土改前,耕牛多由地主、富农雇工饲养出租给农民耕地。建国初,全镇耕牛有300多头,用于犁田、平田和犁旱地。土改时,耕牛按土地房产搭配分给农民。1956年合作化时实行耕牛入社,由合作社推选有养牛经验劳力放牧,按头数计酬,繁殖小牛奖励。至1961年全镇有422头,1968年发展到820头。1975年发展到1055头,其中有劳役牛682头,此后每年保持在1000头左右。
  自80年代开始,莒口有十余户养菜牛专业户,收购退役水牛和黄牛,专门供应市场,从此,墟日均有牛肉销售。
  羊 历史上有少数农户饲养。
  本地羊适宜于山地放牧,为肉用山羊,体型小、产肉量低,在莒口家畜饲养中,不占主要地位。90年代,由于政府重视,大量调入新品种,鼓励农户饲养,品种有:广丰羊、麻羊、波尔山羊、福建高山羊、小尾黄羊等。
  鸡 历史上家庭普遍饲养。多为散养和放养。1954年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手头粮食紧,户均饲养数有所下降。莒口传统鸡的品种,大多毛色繁杂,体型小,卵肉兼用,生长速度慢。但抗病力和适应性强,适合于农村饲养。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母鸡1~1.5公斤。母鸡6月龄开始产蛋,就巢性强,年产蛋180个左右,屠宰率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肉质细嫩鲜美。80年代后,出现了养鸡专业户,引进产蛋和肉用鸡两大类型。
  犬 为家畜六畜之一,历来饲养较为普遍,宜于看家、狩猎、食用。
  鸭 镇内传统家庭养鸭,有全番鸭、半番鸭、麻鸭(水鸭)、北京鸭,近年引进白羽半番。全番肉质嫩美,营养价值高,体质强健,生长快。性情温和,好群居,畏冷怕热。喜温暖气候。动物性饲料要求较高,但也耐粗。一般公鸭体重3.0~4.0公斤,母鸭2.5~3.0公斤,屠宰率60~65%。母鸭一般7月龄开产,年产蛋40~65枚,蛋重60~75克,能就巢孵化育雏,育雏多在农历正月和七月,番鸭销路广,价格高。
  半番鸭 本身无繁殖能力,是番鸭与麻鸭交配的后代,其肉质次于番鸭。
  麻鸭 属于优良蛋用鸭。体型小,其优点是健壮,适应性强,耐粗食,善觅食。公鸭0.6~1公斤左右,母鸭1.5公斤左右。早熟,80~100天开产,年产蛋220~280枚,蛋重50~65克。麻鸭,本地统称水鸭,习水性,80年代前多为散养,农民下田劳动时用笼子带去田中吃鱼虾,收工带回。1954年合作化以后,大集体劳动,出工收工带鸭不方便,以后曾一度禁止鸡、鸭下田,使散养鸭数量下降。各村利用冬闲田放养群鸭,多数为蛋鸭,每群有一定范围地段田块群养,租金有的以亩计算,有的按地段面议。80年代引进龙岩地区优良麻鸭品种,1982年莒口村蔡牛仔率先采用关棚养鸭,后在全县推广。90年代养鸭专业户发展迅速,特别在90年代中后期,莒口等村养鸭千只以上的专业户有160余户,每年从二月开始,一年养数批,全镇全年养鸭百万只,其中少数留在本地产蛋,大部分销往上海、浙江等地。
  鹅 本地鹅有白鹅与灰鹅两种,以白鹅为当家品种,占总数95%以上。白鹅,又称闽北白鹅,生长快,肥育性能好,产肉率高,蛋粒大而均匀,耐粗力强。一般放牧于房前屋后、沟溪、路边与田间。如饲养条件较好,鹅一般在5月龄开产,一年产蛋3~4窝,每窝产蛋8~12枚,年产蛋30~40枚,蛋壳白色,蛋重150克以上。
  兔 莒口历史上饲养兔很普遍。当地肉用兔是中国家兔的后裔,又称土种,有黑、棕、黄、白等毛色。抗病力强,耐粗饲,以青草为主食,繁殖快,体肥呈椭圆形,体型小,体重1.5~2.5公斤,一般养8~10月可屠宰,屠宰率55~60%。繁殖力强,母兔4~5月龄开始发情,一年可生六胎,每胎产仔8—10只,建国前,农户饲养较为普遍,饲料以青草兼用米糠、麦皮、剩饭等。70年代后期推广长毛兔,一度掀起饲养长毛兔热潮,兔毛由供销社收购,后因销售渠道不畅通,价格大落,渐渐无人饲养。
  二、品种改良
  莒口从60年代开始引进猪禽多个优良品种,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80年代后再引进肉牛、山羊、西德长毛兔等优良品种,扩大饲养草食动物。
  良种引进的品种计有:
  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上海猪、长白猪、克米洛夫猪、新淮猪、杜洛克猪、萨能奶山羊、白来航鸡、白洛克鸡、浦东鸡、北京鸭、白羽半番、长毛兔等。
  三、疫病防治
  莒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适于病原体生存繁殖,畜禽疫病较多。民国时期,畜禽疫病缺医少药,任其流行。建国后,随着兽医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开展兽医防疫工作,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得到比较有效控制。
  1、畜禽疫病
  1979年2月和9月,普查1977~1979年畜禽疫病,查出禽疾病36种,其中传染病14种,寄生虫病12种,普通病7种,中毒病3种,危害性较大的疫病中,猪有4种,禽3种。
  猪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喘气病、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病、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猪瘟病原是猪瘟病毒,发病率高,无特效药可治,对养猪业的威胁很大。喘气病,其病原是猪肺炎支原体,为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猪群初发时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呈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则呈慢性和隐性经过,严重影响猪的长膘育肥。仔猪白痢病是1月龄以内的仔猪常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患病后多成僵猪。普通病有胃肠炎、中暑、关节炎、氙气、脱肛与湿疹等。寄生病有蛔虫、姜片虫、肾虫与疥癣等。为害较大的蛔虫感染率三分之一,姜片虫感染五分之一。中毒病主要有食盐中毒、农药中毒等。
  牛病:历史上有暴发性炭疽,现有流行性感冒,出血性败血病等传染病。炭疽通常发生于春夏之交,严重地区死牛多。普通病有瘤胃积食、膨胀、风湿性关节炎、眼病与产科病等。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犊新蛔虫、疥癣等病。中毒病主要是农药中毒。其他为劳役过度,老弱牛跌死与冻死的较多。
  鸡鸭病:有鸡白痢、鸡瘟、鸭瘟与禽霍乱等传染病,以及蛔虫、条虫感染等主要寄生虫。
  2、防治工作
  建国后,畜禽实行“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方针,全面开展对危害性大的传染病预防注射。1955年首次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防疫工作。1958年县建立免化猪瘟苗厂,制造免化猪瘟弱毒湿苗,保证防疫注射工作的正常开展。1980~1988年,畜禽防疫每年注射猪瘟苗占生猪存栏数80%左右,注射猪丹毒苗占生猪存栏数30%左右,口服猪肺疫苗占生猪存栏数70%左右,注射鸡疫苗、鸭瘟苗、禽霍乱苗的鸡鸭,每年1万只以上;趁集市时间,为上市小猪预防注射猪瘟苗已形成普遍性,同时加强畜禽检疫检验。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畜禽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
  四、饲料
  莒口饲料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为发展饲养畜禽提供有利条件。
  (1)饲料种类
  莒口较普遍使用大米、米糠、碎米、地瓜、地瓜渣、地瓜藤、麦皮、酱渣、豆渣、酒糟、麦芽糟等。
  大米、米碎用大米和碎米煮粥喂仔猪、用谷粒喂禽兔最为普遍。
  黄豆、玉米:群众有用黄豆磨豆浆作哺乳猪及奶牛的补充料,用水浸黄豆作长毛兔的补充料。
  米糠 主要用于喂猪。莒口传统习惯有用米糠拌泔水或米糠同大米、菜叶等煮熟喂猪,亦有用米糠、饭粒或甘茹拌泔水喂禽兔。全镇粮食加工厂所生产的米糠,不敷供应。
  地瓜、地瓜藤、地瓜渣多作为饲料喂猪等。
  瘪谷 全镇每年约有1500吨,主要通过加工粉碎后,拌以配合料、泔水、青菜、瓜果与水生饲料等喂猪。
  水生饲料 主要有水浮莲、日本水仙、水花生、红萍、细绿萍等。利用方法有三:一是生料直接喂猪;二是混合煮熟喂猪;三是青贮后拌料喂猪。亦有用其少量切碎喂禽。
  野生植物饲料 莒口民间用几十种野生植物做养猪饲料。其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有红萍、苦菜、山苋菜、野菜叶、槐叶萍、鸭舌草、肉草、鱼腥草、繁姜、盐肤木嫩叶、野葡萄叶、嫩虎杖、葛藤叶与马兰等。多以煮熟喂猪。牛、羊、兔饲料的近80种,其经常采集利用有五节芒、葛藤、马唐、鸡眼草、狗尾草。早熟禾、荩草、芥草、黄茅、细炳草、油芒、雀稗、律草与东草等。
  第二节 水产业
  莒口镇水域广阔,共有支流九条,以麻阳溪为主,茶马溪、书莒溪次之。七十年代前,溪河自然鱼类十分丰富,主要鱼类有:鳗、鲶(即鲇,俗名青鳀),鳜(桂鱼),船花(将军鱼)、胡子鲶、竹篙头(虎头鱼)、溪老虎(火烧鳜)、河鳖、蛇鱼、溪鲤、溪草、鲫、石板、黄尾、溪逆、溪娃子、大目碟、鳟(赤目鱼)、谷穗、卧沙鲴、叟佛鲫、港鱼(港鱼形似中华鲟、圆筒长形、喜在渡口、码头独居、专吃鱼类为生,1975年间上㘵村河段见有一条鱼约长三米)等二十余种。还有螃蟹、溪蚌、溪虾、溪螺等。70年代前,碧波荡漾,溪水清澈,鱼儿成群结队遨游嬉戏于水面的景观时常可见。人们捕捞溪鱼的传统方法有:鸬鹚、装鱼床、放鱼罟、放竹涨、放网、放钩、垂钓、舀窟、撒网、搬罾、捞罩(捞青溪)、叉鱼等,尽管捕捞方法多样,但不污染水源,溪鱼繁殖快。70年代炸鱼、电鱼、毒鱼等非法捕鱼活动较多,极大地破坏了鱼类资源,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渔政法规日益完善,非法捕捞现象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后期,自然鱼类因受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和炸、毒、电鱼、过度捕捞以及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水源逐渐减少,自然鱼类繁衍生息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昔日成群鱼儿遨游水面的景观已不复存,溪鱼种类逐渐减少,尤其是鳜鱼、船花鱼、港鱼几乎绝迹。
  淡水养鱼:本镇淡水鱼历史悠久,建国前仅小池塘放养,品种少,规模不大,养殖户不多,而且养鱼又缺乏科学技术,因而使养渔业生产发展不快。建国后,随着山塘水库的日渐增多,促使养鱼业有了新的发展。八十年代前,本镇放养鱼种主要有:青、草、鲢、鲤。八十年代后,随着养鱼专业户的增多和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渔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养鱼品种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白鲫、彭泽鲫、武昌鱼、胡子鲶等,一度在焦岚、樟㘵还发展稻田养鱼。现今养鱼专业户普遍掌握了养鱼管理技术,对常见的几种鱼病如:草鱼出血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打印病、赤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球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气泡病等均能自行防治。部份养鱼户还能自养水花、夏花。
  本镇水花、夏花、鱼苗在八十年代前多数由江西九江、湖北等地输入供应,年放养量在50~60万尾之间,樟㘵水库、后山水库、马伏水库放养量较大。1992年淡水养鱼面积多达1232亩,其中池塘539亩,水库693亩,至2000年淡水养鱼面积930亩,产量:623吨。
  特种水产养殖:湖桥村于1994年引进福清籍养鳗专业户,建有精养镘鱼场近20亩。2000年冬,社州村与金山村分别引进福清籍与福州籍养鳗专业户建有立池养鳗场近500亩。
  第五章 农技农艺
  第一节 耕作制度
  莒口传统的耕作方式有两种:90%左右的土地以种单季晚稻为主,收获后冬闲,属一年一熟制;10%的土地种单季早稻,白露前收割,即种黄豆,大雪前收黄豆,即种冬小麦或油菜,属三熟制,部分好田种莲子,收两年,第二年收获后种泽泻。70年代大量推广双季稻以后,稻—豆—麦或油的三熟制被双季稻所代替。旱地以种植杂粮、经济作物和蔬菜为主。
  间作制 间作稻是从1954年推广双季稻后开始的,即在双季早稻除草后,间插双季晚稻,早稻收割后再对双晚中耕除草施肥。这种间作方式,使晚季有足够的生长期,但其行距多数宽至1尺以上,不能充分发挥土地面积的作用,两季互相影响,产量很低,一般两季亩产200公斤左右,1960年后间作稻被连作稻所代替。
  连作制 7月份双季早稻收割后,立即翻土、平田,插下双季晚稻,10天左右,及时中耕管理,下足肥料,产量比间作稻高。在推广双季稻过程中,起初遇到了很大阻力,做了大量工作,消除各种疑虑。同时大搞“三改三扩大”耕作制改革,“三改”改单晚稻为双季稻,改间作稻为连作稻,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至1965年实现双季连作化以后,为大幅度推广双季稻打下有利条件。
  双季稻虽然能多打粮食,但双季稻总的长生期比单季稻长,莒口部分高海拔山区的气候春暧迟,秋寒早,双季稻生长期不足,因此不适宜种植,同时,双季受劳力,灌溉、阳光等条件制约。“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政治代替科学,提出“路线决定一切,种与不种或种多少双季稻是路线问题,”于是,不顾客观条件,年年向大小队施加压力,从70年代初1万多亩至1976年扩大到35900亩,占水田总面积70.35%,1978年上升到38036亩,达历史最大面积,其中有百分之二十面积是盲目扩大到未改造好的“冷烂锈”和海拔500米以上的田,结果实得其反。多年实践证明,只有在海拔低的平洋田才较适合种植双季稻。
  轮作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实事求是路线,尊重农户的自主权,因地制宜。逐年缩小双季种植面积,至本世纪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临近,国家加快粮改步伐,作为以粮食产业为主体的本镇,积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走大力发展优高农业的路子,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为早日实现早稻用途多样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质量标准化,使粮食产业日趋合理,调出相当早稻田用于早季种瓜、果、菜等经济作物。
  第二节 良种推广
  莒口历史上水稻品种除少数引进外,大部分以本地品种稍加提纯,代代沿用。
  一、良种选育
  民国时期,县农业部门曾组织农民串换良种和选购种子等工作。但收效甚微。
  建国初期,个体分散经营,良种多采用就地选留繁育,就地推广,缺乏科学方法。从1956年起实行穗选和片选。并组织评选鉴定,选出优良品种,进行单收、单晒、单存、单播。1957年实行按水稻种植面积5%,建立水稻留种田,以供下年度大田使用。1958年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确立以生产队为单位的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调剂为辅的“四自一辅”的留种形式。1959年引进胜南早、陆才号、农垦58等品种,产量都比老品种高。
  1971年号召群众选留良种,计有青小金、广解9号、珍珠矮、珍汕97、红四10等数十种早、中、迟熟品种。1979年继续贯彻“四自一辅”的留种形式,主要以选留为主,国家调剂为辅。二、良种繁育1964年为加快良种繁殖和防止混杂,采用单本离蘖分栽和倒种春办法。1976年建立以公社良种场为主导。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多级良种繁育体系,全社各生产队按水田5%的面积建立种子田共有2000亩。同时莒口公社良种场对常规水稻采用“三圃”法进行提纯复壮。同年公社组织17人赴龙海和海南岛学习杂交水稻制种。1977年公社良种场、茶㘵、马伏、焦岚等大队进行晚季杂交制种。1978年全社推广晚杂交27007亩,占双晚总面积71.04%。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推广普及后,“四自一辅”的良种繁殖法已不适应连片集中制种的需要。1978年公社要求做到“三有”、“三统一”、(大队种子队和公社良种场有专责人员、有专门繁殖基地、有专门保管仓库),“三统一”即统一繁殖、统一保管、统一供应。1979年公社良种场对杂交水稻的三系(雄性不育系、雌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进行提纯复壮。
  1981年,全社15个大队都有种子队,建立社队二级种子基地。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种子基地逐渐分散到户,由农户自主安排生产,政府很难有计划地安排种子生产和合理化布局品种区域化。因此,1986年县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强调恢复与健全乡(镇)的良种场繁殖生产基地。1987年起减免县、乡(镇)两级种子基地统购任务,设种子基地基金。为了保证杂交水稻纯度,1994年实行制种合同制,委托本地有经验的农户制种。1996年《种子法》出台后,禁止个体农户制种。此后种子全由市种子公司以小袋包装供应农户。
  三、良种引进
  民国时期,早稻主要品种有:小早、半冬早、红粮早、南京早。晚稻品种有:后山粒(米质好,称为贡品)、野猪啼、白米仔、黄衣禾、重阳秫等。民国29年,焦岚村农民梅冬开从浙江引进晚稻九月冬后在县内广为繁育。
  50年代,推广抗逆性强、米质好的高杆大穗型品种早稻:中农4号、万利籼、南特号、陆才号、晚稻乌梨等。地方品种有:花壳早、糯米杂。同时从北方调入农林16号粳稻、农垦58等品种。北粳南移,气候不适宜,造成早孕早穗而减产。
  1964年开始引进耐肥、抗倒伏,适合密植的矮杆大穗早稻品种珍珠矮、多穗型的矮南特号、广矮6号、二九矮9号、晚稻鸭子矮等。1965年引进早籼3号等品种,地方保留品种有莒口老、细甲仔等39个。1970年更换种植多年的珍珠矮,推广珍汕97、珍龙13、厦革4号等矮杆品种。1972年全社矮杆品种基本普及,粮食产量有了提高。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问世后,推广红410和杂交组合(即早红和晚优),稻谷亩产从矮杆品种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最高达500公斤以上,每一次良种选育推广,都带来粮食生产的一次飞跃。70年代初期,在矮杆品种基本普及后,因晚稻鸭子矮,矮脚白米仔等生长期偏长,受秋寒等影响,有10%左右迟插的双晚不能抽穗过关。1976年开始试种四优2号杂交水稻品种,后更新红410、温选青、奎幅3号、珍汕97等17个品种。70年代后期,杂交水稻选育成功,解决了晚稻品种避过秋寒问题,也推动粮食生产又一次飞跃。1982年粮食总产由1978年17158吨发展到20125吨。1983年再次更新水稻品种,大力推广双季早稻“三七、二红”(71—20、7944、77—175和红云33、胜红16)抗病良种。生产责任制后双晚基本实现杂交化。1988年主要当家品种有汕优2号、汕优6号、威优2号和6号、汕优红33、汕优桂33、汕优63等。
  其他良种引进 1968年引进抗锈病小麦良种,直立性高产花生良种,以及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良种。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育秧
  莒口自古以来都是育水秧。先在水田做好秧畦,用人粪和草木灰作基肥,每亩播种在200公斤左右,早稻密些,晚稻稀些。70年代初,为了扩大双季稻,不误农时,提前插秧,开始改早稻育秧为在室内或旱地大棚低架蒸气育秧(即卷秧)。1973年后改为田间低架薄膜湿润育秧,晚季采用大田育旱秧。80年代中期,开始大田薄膜育小水秧,晚稻育无膜壮秧,此法沿用至今。90年代推出早稻抛秧新技术,不用插秧,易发兜,但不易掌握均匀,农民尚不习惯,推广面积不多。
  二、施肥
  1、肥料种类:
  (农家肥)主要有猪牛粪、人粪尿、灰肥、土杂肥、稻草灰、骨灰(猪、牛骨)、石灰、火烧土等,建国前,部分山垅田曾采用原始的集肥方法,即在早春时期,放火烧山垅旁的山地,待春雨将山上灰肥自然流入田中肥田,三、五年烧一次,此法弊多利少。建国前,没有使用化学肥料,主要用农家肥作基肥,人粪尿、火烧土作追肥,插秧用硫磺蘸秧根。许多农田没施基肥,叫白水田。
  (绿肥)主要有紫云英、红萍、水浮莲、采青(竹叶、树叶、青草)等。莒口历史上就有种植紫云英的习惯,只是面积不多。解放后,大力推广,至1970年发展到5328亩,从1971—1982年,为大面积种植时期,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占水田面积三分之一,以后逐渐减少。紫云英称为肥中之王,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为丰富,据分析测定:亩施1500—2000公斤,可抵得碳氨50公斤,基本满足作物当年所需的肥料,还可改良土壤。
  (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50年代初中期开始使用进口硫酸铵(又称肥田粉),价格高,使用量不多。从70年代起随着国产化肥的发展,施用化肥量不断增大,至1980年全镇农用化肥施用量为4319.05吨,平均亩施49.69公斤。1992年,年施化肥达6277吨,平均亩施59.67公斤,是历史上施化肥最多的一年。水稻用肥基本化肥化。
  2、施肥方法:
  传统种田用农家肥,习惯用灰肥拌人粪尿,直至建国后的60年还用稻草烧灰、垃圾肥、山皮灰和人畜粪便等为主,同时初步推广使用少量化肥。
  土地改革前,施肥多依所有制对象,己业田重施基肥以改土养地,租佃和轮祭田则临时之计,用“塞兜法”施追肥、土质越种越瘦。土改以后一段时间,基肥、追肥并举。50—60年代农民都挑着粪桶,拉粪车下田,多用农家肥,同时用部分化肥,氮、磷、钾成份齐全,成本也低。
  70年代后,运输方便,化肥用量逐年加大。农家肥逐渐被化肥代替。同时推广了稻草全部回田。
  3、科学施肥:
  〔基肥〕古代沿袭下来的用粪施肥法,每种一季作物,在犁田整地时,施下充足的农家肥,翻入土层中。从60年代开始用紫云英做基肥,也有用石灰氮、钙美磷做基肥。70年代试用截断的稻草压入土中,发酵成肥。稻田养红萍、细绿萍,插秧时,翻入土中,严格控制田水,不让流动。这些基肥占施肥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冷烂田,施用石灰或石灰氮、硫磺等作基肥。
  〔种肥与苗肥〕种肥是水稻播种后,用腐熟的农家肥料覆盖。苗肥是在未插秧前,苗根沾肥入土(俗称沾秧根),冷烂田亩施硫磺0.25公斤,石膏1.50—2.50公斤拌入骨灰。
  〔追肥、塞兜〕在水稻插秧后,首次追肥,传统的施肥方法将肥料调拌好,塞在禾苗基部土层中,主要肥料有腐烂粪肥、灰肥、化肥等。其次有丢兜,禾苗成长后,不能弯腰塞肥,只好在每丛禾兜丢上一撮肥料,这种方法,实行密植后,就不再用,而改为撒肥,密植田,将化肥撒向大田。而旱地作物则用条施、穴施或沟施。1966年有用喷叶面肥,又称根外施肥,这是一种经济快速施肥法,多半在作物扬花、授粉或果实膨大期将肥料溶于水中,用喷雾器喷施于作物或果树的叶面上,使它进行光合作用,以增加叶绿素,增进品质。用根外追肥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硼、锌、铜肥等。1972年大量采用生长刺激素九二〇,尤其在制种田。1982年喷施30烷醇,1986年使用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水稻迅猛生长,提早抽穗成熟,也能改善产品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球肥深施〕这是克服化肥易挥发,易流失的补救措施。1976年开始试验和推广,施肥前将碳酸氢氨压成球状,用深施机施入土中,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以上。70年末至80年代初莒口曾在较大范围内试用,后因造粒机,深施器容易腐蚀,工厂产出碳酸氢氨含水量高,不易压成球,故无法推广。
  三、水管
  稻田水管依不同生长季节与土壤情况,采用相应的水管方法。
  浅水勤灌与干干湿湿 1965年以前,种单季高杆水稻,稻田灌水过深。春天气温低,水中空气少,肥料养分分解慢,禾苗生长不旺,易倒伏,产量不高。1965年后,普遍推广矮杆品种采用浅水勤灌,养分分解快,使根系深扎,不易倒伏,产量随之增加。
  搁田或烤田 这两种方法,于1970年开始推广,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产量。搁田与烤田即适时排水晒田,但程度不同。按土壤肥瘦情况,砂质土壤,一般是搁田,晒田时间短,使田土微裂即可;中壤以上的土壤,则须烤田,晒田时间长,至田起裂痕。
  轮灌 于1972年推广,在田旁挖排灌沟,根据各丘禾苗生长需要,各自排水、灌水。
  四、植保
  莒口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赤枯病、黄矮病、稻粬病、恶苗病等,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粘虫、稻飞虱、卷叶螟、稻蓟马、稻叶蝉、金花虫、负泥虫、稻瘿纹等。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是黑斑病、象鼻虫。柑桔主要病虫害是“二病”(疮痂病、溃肠病)、“三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
  病虫情况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分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叶稻瘟病圈呈黑色,穗颈稻瘟则白穗断穗。发病规律一般是早稻重于晚稻,穗颈稻瘟单晚重于双晚,粳糯重于籼稻,多发于沙质田或浅底田。50年代较轻,60年代后逐年扩大,一般年份全镇发生面积1000多亩,此病是危害莒口水稻最严重的病害。
  〔纹枯病〕也称烂脚病,病斑由下向上发生。此病在60年代较少,70年代蔓延,成为稻田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规律是单季比双季重,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病难察觉,防治较少,80年代每年发生千亩以上。
  〔螟虫〕农民称蛀心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之别。大螟虽有发生但危害较轻,危害大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螟虫在本镇发生年代甚久,一化危害双早,二代危害迟熟早稻和单早分蘖期,三化螟危害双晚孕穗抽穗期,常年发生面积较大。
  〔稻飞虱〕在本地经常发生危害的是3—4代,第三代危害单季早中稻,第四代危害双季晚稻。
  〔稻瘿蚊〕1999年在我镇发生本地罕见的稻瘿蚊,此虫活动隐蔽,虫态复杂,繁殖系数高,抗药力强。当年粮食产量大减。
  据《建阳县志》记载:民国36—38年,螟虫为害严重,穗粒多空减产六成以上。1949年后至2000年,莒口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有8次:1960年晚季发生粘虫,粮食严重减产;1961年全社晚稻三化螟为害,受害面积466公顷,白穗率达66%;1964年晚稻发生白叶枯病,部份严重的绝收;1982年双早叶稻瘟500多公顷,穗瘟360公顷;1987年全乡双早发生大面积稻飞虱,危害面积500多公顷,其中塌圈达40公顷,部份绝收;1990年稻飞虱危害面积700多公顷;1993年发生稻瘟病,全镇受害面积230公顷,1999年夏秋,全镇大范围单双晚发生罕见的稻瘿蚊虫害,少数山垅田受害较轻,大面积减产3—5成,重者绝收,当年粮食大减产。
  防治办法
  建国前至50年代,没有化学农药,发生时采用些传统的办法,主要是撒石灰、草木灰、鱼藤精与砒霜水。用桐油滴洒于水面上,然后用竹杆将稻苗上的虫扫打下水,贴粘桐油而死;有的放入群鸭,让鸭捕食虫害,也有效果,还有点灯诱杀水稻二化螟、人工在田中摘卵块、大田拔枯心苗等。60年代后,除群众性的翻冬土、三面光外,开始使用化学农药,如六六六粉、敌百虫、滴滴畏、乐果等农药治虫,用稻瘟净防治稻瘟病,同时还采用种子消毒,秧苗带药下田等。70年代化学药品增加有甲铵磷,杀螟松、辛硫磷、1605、稻脚青、异稻瘟净、西力生、赛力散配石灰等。1977年后因双季面积扩大,水稻品种改良,除采用培育壮秧、合理施肥,适时烤田等科学种田方法外,在化学农药上又新出氧化乐果、杀虫双、双二粉、呋喃丹、奎硫磷、克瘟散、富土1号、三环唑、稻瘟灵、叶青双等农药防治。防治稻瘿蚊用益舒丰、稻龙宝、益舒宝颗粒剂拌细沙均匀撒施或三唑磷喷雾,进口呋喃丹拌细沙,拔除葱管、减少下一代虫源。加强病虫预测报工作。
  第六章 经济结构与管理机构
  第一节 农业经济结构与收益分配
  从1980年贯彻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来,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全镇改变单一发展农业生产计划,转向以农为主,农林并重,促进林、牧、副、渔五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带来全镇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管理机构
  一、农业科学推广站
  其前身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于1956年建站,负责全镇水稻、茶、果、瓜等农业技术试验、指导和推广工作。全站现有干部4人,其中助师3人,技术员1人。80年代向农村招聘4人。1999年镇集体人员全部下岗。
  50年代,农技站主要工作是调查征集传统水稻品种,推广小株密植和脱粒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推广使用化肥、农药。
  60年代,农技站主要工作是选育农作物良种,推广水稻矮杆品种,进一步推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治病虫害等。
  70年代,农技站主要工作负责全社的良种繁育,推广蒸气育秧、卷秧、铲秧和晚杂优水稻,宣传使用除草剂,搞杂交水稻制种,防治病虫害等。
  到80年代前期,农技站主要工作是宣传科学种田,推广早杂优,搞水稻高产栽培,科学试验,推广草甘灵,丁草胺等除草剂使用,防治病虫害等。
  二、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
  1978年建立莒口农业机械管理站。农机站的主要职责是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农机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全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体系。组织农业机械的实施,指导农业机械服务活动,执行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农用柴油分配、供应管理等具体任务,维护农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组织,现有工作人员5人。
  三、畜牧兽医站
  莒口畜牧兽医站建立于1961年,主要工作是防治家禽家畜疾病,引进推广家禽家畜新品种,对全镇畜牧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2000年全站职工4人,历任站长丁邦建、李荣正。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