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人口源流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30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源流与发展
分类号:
C924.21
页数:
8
页码:
88-95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莒口镇人口源流与发展情况包括人口源流、人口变动、人口分布。
关键词:
莒口镇
人口源流
人口发展
内容
第一节 人口源流
1988年4月考古发现,莒口半月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人口多次南迁,以其较发达的文化知识与本地越族共同开发这块富饶的土地。据唐末“三王”入闽有关资料记载:福建古闽越地、海滨山区,都有闽越族人聚居。自秦汉、东晋、唐初已有三次北方汉人移民入闽,而唐末王潮、王审圭、王审知入闽则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对福建的开发影响最大的移民高潮。中原移民入闽者与当地土人混合,成为今之闽人。《元和邵县图志》光州条云:“河南光州领五县,唐代开元时(约713~742年)有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五户,到元和时(806年),仅存一千九百九十户。”历史上光州人口骤减,除了战争死亡外,绝大部分是向南方移民。唐末随“三王”入闽者有王、林等63姓氏。
据历史记载,唐兵部尚书熊秘,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因黄巢起义,自南昌避乱入闽,至义宁(今莒口镇樟㘵村),爱其山青水秀,遂在此定居,故名熊屯。翁郜,长安人,唐昭宗时(889—904年)官河西节度使,耻事朱梁窃位,以父、祖均在闽为官,知其僻静,遂携眷属至建阳,定居莒口。将作监簿刘豳京兆(今西安市)人,于唐昭宗末年入闽,定居马伏,号西族。建阳七贤之一叶味道,原籍浙江永嘉人,为叶适第三子,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承父命来建阳云谷师事朱熹,后移居后山街。黄干,字直卿,号勉斋,其先三山人(长乐县)是莒口黄氏始祖。元朝黄周,其先为宋端名学士,端明自周始来闽,为邵武人,后居建阳。黄仪,邵武人,建宁万户府镇抚,侨居建阳崇泰里。古代文化科学落后,生产力低下,生存条件差,天灾人祸多,瘟疫流行频繁,缺医少药,死亡率甚高,导致人口至建国前的1949年全镇只有11000多人。
第二节 人口变动
明初,招集流亡,奖励垦荒,减轻赋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至洪武二十四年(1397年),人口因而增加。
明中叶,地主兼并土地,将赋税转嫁给农民,农民丧失土地,苦于赋役而流亡,加之地主隐田瞒税,匿报人口,免征丁税,所以弘治三年(1490年),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册人口逐渐减少。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一耿精忠部将屯兵建阳水南,大肆焚掠屠杀,人口大为减少。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清政府采用奖励垦荒,减免赋税,招收流亡的方法,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发展,人口有所增加,清同治年间,茶业兴旺,江浙很多游民来开山种植茶叶,经济繁荣,人口大增。
咸丰五年(1855年)红巾军入建阳,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二十五日,红巾军攻入莒口,烧杀掠淫,据县志载:此劫死难者不下三千人。至解放前夕,莒口镇人口仅1.1万余人。
建国后因政治安定,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卫生医药条件改善,人口得到顺利发展。
一、自然变动
1950年全镇总人口11960人,1958年总人口12761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口出生锐减,死亡率急增,至1961年总人口12501人,减少260人,出现负增长。
1965—197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生育处于无政府状态,平均出生率在千分之三十以上。
1971—1978年,计划生育尚未走上正轨,人口增长未得到控制,自然增长率仍居高不下,保持在千分之十以上至三十之间。
1979—200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生育取得较好成效,人口增长才得到控制,出现了中出生低死亡,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十以下。
二、机械变动
建国前,由于本镇地处闽北山区,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人口变动不大,只有零星的流动。如:江西广丰、丰城的“五匠”,古田、闽南一带的砍伐工、小商贩,他们久住而定居。建国后,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地位加强以及大力开发各种资源、利用地理优势,形势所趋,因之在各个特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有较大的变动。
迁入,数量多的有四个方面:一是移民,1962年冬接收古田库区移民79户525人。1965年安置两批莆田移民234户,1151人。二是新设单位,如市农科所、华家山毛竹采育场、国营魏墩伐木场、仅马伏良种场从35人发展至400多人。三是部分村组由于耕地多,劳力少,接收外来劳力。如:焦岚村接收浙江龙泉、瑞安等地劳力,成立罗西岭组;长埂村石坝接收浙江劳力、长埂新队接收建瓯劳力插队;镇综合林场在东山富墩、岩下、洋墩、办沅农场都接收瑞安等地劳力。四是因婚随带迁入。自60年代至80年代外籍妇女嫁入本镇各个村组,同时因亲眷随带迁移本镇的为数不少。
迁入又迁出的:从1965年至1980年前先后接收福州及建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插队计700多人,从70年代至80年代因升学、招工、返城全部离开本镇,原闽北机械厂(后改名为建阳磨床厂)从1970年初建厂至1990年中期全部搬迁建阳时有职工200多人,闽北地质大队从浦城迁入后又迁往邵武。莆田移民由于受文化大革命无政府思想的影响,造成很大部份倒流。
迁出:在正常的情况下,迁出的主要是婚嫁,其次是迁移或投靠,从80年代起每年都有几十人因升学而迁出,90年代中叶农转非风靡一时,自1995年至1997年每年都有100多人由农业户转为居民户,其中有些迁寄中小城镇。
三、总人口
据《建阳县志》记载,民国33年(1944年)莒口总人口3356户,人口14523人,(其中男7753人,女6770人)。据1950年2月后山区统计,总人口为2992户,人口11960人。比1944年少2553人,其原因:一是1944—1949年正是战乱时期,一部份壮丁入伍,一部份逃避壮丁散逸;二是独子可免征壮丁,新生婴儿时,恐影响原独子身份,不报户口;更主要是缺医少药,死亡率高。再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莒口总人口为13646人,比1950年增加1686人,增长14.10%,年平均增加562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17045人,比1953年增加3399人,增长24.91%,平均每年增加309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26165人,比1964年增加9120人,增长53.5%,平均每年增加507人,为本镇生育高峰期。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26476人,比1982年增加311人,增长1.19%,平均每年增加39人,其原因是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得到有力控制。至2000年据莒口派出所人口年报统计是27051人。比1990年增加575人,平均每年增加72人,人口增长已步入正轨。2000年总人口与1950年比,增加15091人,增加1.26倍,平均年增加302人。
第三节 人口分布
在莒口镇人口中,农村人口一直占大多数。随着各个时期经济建设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城乡人口比例仍保持平稳。建国初1950年2月统计总人口11960人,其中农业人口9672人,占86.96%,非农业人口2288人,占13.04%,1956年总人口14078人,其中农业人口12750人,占90.57%,非农业人口1328人,占9.43%,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7045人,其中农业人口15786人,占92.61%,非农业人口1259人,占7.39%,1982年总人口26156人,农业人口22656人,占86.59%,非农业人口3509人,占13.41%,1990年总人口26476人,农业人口24012人,占90.69%,非农业人口2464人,占9.31%,2000年总人口27051人,农业人口24692人,占91.28%,非农业人口2359人,占8.72%。非农业人口从以上各阶段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即1950年所统计的2288人基数过高,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当时统计的标准不规范,凡不直接从事农业劳动的则为非农业人口,而以后所统计的是严格按照以粮食由国家供应,发有粮食供应证的即为非农业人口。
人口密度,各年段呈上升态势,民国33年(1944年)人口1452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7人,1950年1196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2.7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3646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7.3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7045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6.6人,比第一次增加9.3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26407人,人口密度增加至72.2人,增加25.6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26476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2.4人,增加0.2人,2000年据统计总户数7538户,总人口为27051人,其中农业户6541户,24692人,非农业户997户,2359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3.9人,增加1.5人。各村之间人口密度相差悬殊。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