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篇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269
颗粒名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42.57
页数:
41
页码:
28-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的自然地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资源。
关键词:
莒口镇
地方志
自然地理
内容
莒口地处福建省建阳市中西部,位于东经117°51′至118°04′,北纬27°28′之间。北起云谷山,与武夷山市毗邻;东至马伏村、塘源,分别与将口镇、童游镇、徐市镇相接;南至华家山与顺昌县交界;西至际下村、石溪村、碧坑村,分别与麻沙镇、书坊镇为邻。境内东西宽24公里,南北长38公里,平面轮廓近似一个月牙状,总面积365.93平方公里,地势走向大致是南和北高,往中部河谷倾斜。山峦重叠,蜿蜒起伏,海拔标高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均分布在南部地区,最高点为南部与徐市镇的分水岭水古栋,海拔标高1181.6米。境内最低处为马伏村,海拔标高为150米。莒口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60米。发源于黄坑镇的麻阳溪东西横贯境内,境内的4条支流及一些小溪沟均汇流至麻阳溪,流入建阳城南角与崇阳溪相交汇。河谷地带断续分布,形成狭长小平原及串珠状河谷盆地,以马伏村盆地最大。
莒口位于福建省三大地质构造单元之一的闽西北隆起带的浦城—顺昌隆起中部,崇安~石城断裂带南东侧的中段。境内主要出露为变质岩、沉积岩,局部见花岗岩。变质岩为下元古界麻源群,分布境内大部分地区;沉积岩有三叠系及侏罗系主要分布于云谷山至焦岚村一带;花岗岩主要有志留纪兜岭超单元,分布于九峰村至钱塘一带。地质构造居主导地位的是断裂构造,构造线表现主要为北东向。地下矿藏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有8种10多处。
根据沉积类型、构造不整形、变质时期、岩浆活动期次,莒口地质发展史经历了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新生代四大演变时期。
莒口属亚热带气候,温湿多雨,雨季5~6月,为讯期丰水期。年平均气温17.7℃,最高气温40.4℃,最低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1774mm,最多年份2403mm,最少1231mm,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霜冻期。
莒口水利资源约1.5700亿立方米,年用水量3917万立方米,利用率25%,水利资源潜力很大。遍布境内的河流、水库、山塘、池塘总库容1143.38万立方米,是发展淡水养鱼业的良好场地。流经境内的麻阳溪水系属山溪性河流,具有源短流急,落差大等特点,适宜发展小水电事业。据初步测算,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万千瓦。镇办水电站,装机容量1085千瓦。
麻阳溪由西往东流贯全镇,其河谷及支谷,为狭谷、盆地相间的丘陵地带,各支流的源头均源于北部及南部山峰,土壤分属于红黄壤区,土类种类比较复杂,主要土类有红壤、黄壤及冲积土,土壤类型有突出的垂直分布和明显的区域组合分布的特点。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森林群落有8个植被型,119个群系、164个群丛和大量的草本植物群落,适于各类各物生息、繁衍。气候属华中区浙闽副区AB型,即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
第一章 地质
自元古代以来,福建始终是个构造活动区(即为陆内或板内构造活动带或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根据沉积类型、构造不整形、变质时期、岩浆活动期次,莒口地质发展史经历了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新生代四大演变时期。
一、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演变时期
这个地史时期是华夏古陆陆核增生并“克拉通化”的过程。早元古代早期陆核边缘大规模的拗陷,形成了广泛盆地,在盆地接受陆源碎屑过程中,早期还断续发生火山喷发,因而形成了本区分布广泛的大金山(岩)组的沉积——火山建造及南岩组的沉积建造。
早元古代末期的吕梁运动,使海盆遭受水平挤压,其沉积——火山堆积物褶皱回返、隆起,并伴随有基性——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在表层遭受挤压隆起并产生逆冲推覆或滑脱活动的同时,下部层位的地层处于相对拉张伸展状态,因而产生韧性剪切变形,在吕梁造山运动之后,华夏古陆全面隆升,剥蚀夷平而处于“克拉通化”状态,华夏古陆基本定型。
二、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演变时期
此期是华夏古陆发生裂陷,进一步增生阶段。本区则在早古生代尤其是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沉积物强烈褶皱、隆起,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背斜、向斜及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并伴随着中酸性、酸性岩浆的侵入(如莒口西侧的竹洲岩体)。
三、晚三叠世——白垩纪演变时期
此期转为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晚三叠世早期末,印支运动结束福建准地台冒地槽的历史,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构造,断裂也较发育。随着燕山运动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促进断块活动频繁,并扩大深熔作用,为岩浆顶蚀上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大陆边缘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陷带,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盆地并接受含煤碎屑岩沉积。在闽北地区,晚三叠世沉积的焦坑组地层,下部以山麓洪积相间为主,夹有河流相沉积;向上部变为泥炭沼泽及湖泊相。到下侏罗世,以湖泊相沉积夹有冲洪积相沉积为主,次为冲积相及沼泽相,为继承性陆相盆的沉积。至晚侏罗世,随着太平洋板块的大陆俯冲加剧,造成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陆相喷发的中——中酸性火山岩性沉积。至白垩纪,气候变得更加炎热,本区随着闽北地区的地质发展而发展,境内也由于受华夏系(式)构造控制,出现孤立的红色盆地沉积。
四、新生代演变时期
进入新生代,现代大陆轮廓形成,地壳趋于稳定,而本区基本处于整体隆升、剥蚀夷平状态。第四纪由于地壳上升的差异运动和地表的风化作用,残坡积层广泛分布,同时沿麻阳溪两岸局部接受洪积——冲积沉积。
第一节 地层
境内地层出露广泛,主要有早元古代源群大金山组(pt1d)、南山组(pt1n)、晚三叠世焦坑组(Tj)、早侏罗世梨山组(JL)、中侏罗世兜岭群园盘组(Jy)、下渡组(Jxd)以及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层等。总出露面积约36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四分之三的面积,其中以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分布最为广泛。
一、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分布在本区的大金山、碗厂以北至茶㘵、莒口、村尾的广大地区,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云母片岩夹数层斜长角闪岩,以普遍含晶质石墨为特征,厚度大于1394米,末见底,出露面积约250平方公里。
二、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Ptln):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大金山、华家山一带,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二云)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厚度大于900米,末见底。
三、晚三叠世焦坑组(Tj):分布本区的西山、马鞍山一带。出露面积约3.0平方公里,呈断块状、孤立状,为巨厚层状复成为砾岩、角砾岩、中粗粒砂岩夹粉砂岩及煤层等,与老地层呈断层接触。
四、早侏罗世梨山组(jL):主要分布于本区的长埂、东山一带,面积约3.0平方公里,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砾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碳质泥岩等。主要以断层或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五、晚侏罗世兜岭群园盘组(Jy):分布境内北部的洋溪、楼下窠一带及零星出露茶㘵村附近,面积约14平方公里。岩性主要有紫红色、灰白色凝灰质砂砾岩、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等,与下伏的老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六、晚侏罗世兜岭群下渡组(Jxd):出露本区北部的云谷山、蜡烛山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绿色流纹岩、溶结凝灰岩、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七、第四系,境内分布很广,主要为冲积层和冲洪积层的产物。岩性为砂质粘土、粘土质细砂、泥质砂砾、卵石等。主要分布于莒口、马伏的麻阳溪及各支流河沟两侧的阶地中,分布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二节 构造
本区位于福建省三大地质构造单元之一的闽北隆起带的浦城~顺昌隆起中部,崇安~石城断裂带南东侧的中段。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它主要由一系列呈北东50~60度方向的复式褶皱断裂组成,次为近南北向及东西向断裂。
一、褶皱
区内褶皱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建阳(竹洲)~邵武卫闽复式背斜,表现为竹洲~丁厝附近的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组成复式背斜的核部。两侧地层包括大金山组部分、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等,组成背斜的两翼。
二、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东西向,近南北向断裂。
1、北东向断裂,为区内断裂的主体构造,由十几条规模不等的断裂组成,区内走向长4~26公里,走向20~55度,倾向一般南东,个别倾向北西,倾角一般50~80度,其中主要有马伏~华家山断裂、莒口~花园岭断裂及乌沙垅断裂等。
①马伏~华家山断裂:区内长大于26公里,走向25~50度,倾向南东,个别地段扭向北西倾,在该断裂及其附近发现有江墩小型金矿床及马伏金矿化点。
②莒口~花园岭断裂:区内走向长大于24公里,走向35~55度,倾向南东,倾角50~70度。
③乌沙垅断裂:走向长约11公里,倾向南东。
2、近南北向断裂。由数条断裂组成,多为较晚期断裂,不同程度切断北东向断裂。区内走向长一般4~15公里,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30~85度,主要有茶㘵~大金山断裂,范墩断裂。
3、近东西向断裂:区内不甚发育,见于莒口一带,规模不大,走向长一般2~5公里。
三、韧性剪切构造
在本区大金山至华家山一带发育,其糜棱岩带宽约几十米,剪切面理倾角20~40度,明显具推覆性质,为南山(岩)组滑覆于大金山(岩)组之上。该韧性剪切构造的形成与主要活动期为晚元古代的晋宁运动,加里东期断续活动。
第三节 岩浆岩
境内所见岩浆岩主要为志留纪岭兜超单元,其它零星分布的为中生代的侵入岩及脉岩等。
1、志留纪岭兜超单元(SLD)。分布于九峰村至钱塘一带,面积约10平方公里呈株状产出,岩性为灰白色中~中细粒二云母钾长花岗岩,岩石普遍具白云母化。
2、中生代的侵入岩及脉岩,只零星分布。
第四节 区域变质作用
境内各变质岩系属中低压~高压区域变质作用。各变质岩系变质特征如下:
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以普遍含矽线石、铁铝榴石、蓝晶石、晶质石墨为特征。主要岩性组合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云母片岩+斜长角闪岩等,属中~高压变质作用产物。根据包体测温计算,该地层大致在580~630度变质温度下形成的。
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以普遍含铁铝榴石及少量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为特征。主要岩性组合: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二云)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属中等压力变质作用产物。大致500度左右条件下变质形成。
第五节 矿藏
经勘探,境内矿藏资源较丰富,矿种较多。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铂钯、稀土等;非金属矿种有石墨、煤、高岭土、石英及硫铁矿等。其中黄金为本区内主要矿种之一。
区内金矿主要类型有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及砂金矿:
一、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有江墩小型金矿床及中窑、埂上、马伏金矿点。另在乌沙垅、马伏、外墩等亦有发现小矿体,在东徐、大金山等地见有金矿化蚀变体。该类金矿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构造岩。金矿体、矿化蚀变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主要赋存于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变质岩系中。围岩蚀变主要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金矿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及次级裂隙中,多呈北东向展布,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区内北东向断裂多为压扭性,具多期次活动特征,为热液活动提供通道和场所,是区域内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
二、砂金矿:主要分布于河流堆积的粘土层、砂层及砂砾层等松散沉积物中,在茶㘵的河流堆积物中见砂金矿点。
各矿点具体情况如下:
1、江墩小型金矿床:位于莒口镇南西195度方位,直距约13公里。矿体赋存于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变质岩系中NE——N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中,金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金矿体一般呈脉状~透镜状,长20~200米,斜深10~96米,平均厚度为0.47米,探明储量为D+E级556公斤,其中D级310公斤,E级246公斤。
2、中窑金矿点:具体资料不详
3、埂上金矿点:具体资料不详
4、茶㘵砂金矿点:位于莒口镇茶㘵村一带。该区第四系沉积层面积0.5平方公里,主要是砂砾和粘土层,厚1~3米。砂砾层中含金,面积0.37平方公里。平均可采厚度1米,平均含金每立方米为0.7克,最高每立方米1.5克,拌有金红石、钛铁矿、独居石等。茶㘵~社州一带最有价值。求得金地质储量262.5公斤,拌有金红石等有用矿物。
5、枫山铁矿化点:位于莒口镇上湖村南东1.3公里,含矿岩层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夹石墨石英片岩,矿化体呈脉状沿片岩裂隙充填,长8米,宽1~2米,走向北西350度,倾向北东,倾角50~65度,品位:褐铁矿Tfe25~60%(一般40%),估计矿石储量700吨。
6、莒口石墨矿点:位于莒口镇北东约500米的261.8高地处,含矿岩层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见有石墨云母石英片岩层5层以上,厚几米至30余米,最大224.2米,长2~11公里以上,其中已圈定石墨矿层5层以上,厚度>1~5米,长达2~5公里以上,石墨晶质鳞片状,片经0.02~0.09毫米,矿物成分为石墨、云母、石英。石墨矿层品位:固定炭2.5~4.2%,V2O50.06~0.07%,石墨云母石英片岩含固定炭1.5~2.4%,V2050.04~0.08%。已圈定的石墨层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7、焦岚煤矿点:位于莒口镇焦岚西山北西1950米,出露地层为晚三叠世焦坑组(Tj),下段为砂砾岩夹砂岩,厚75米;上段为粉砂岩夹细砂岩,高碳质页岩和薄煤层。煤层(线)10层以上,产于焦坑组上段底部,厚度变化很大,一般几厘米,最大达48厘米(透镜体),顶底板为炭质泥岩。分析结果:Wa4.37%、Aa25.22%、Vv3.12%、Kv64.38%、S2.69%。煤系分布3平方公里,估算储量70万吨。
8、下湖铂钯矿点:位于莒口镇南约5公里,有公路可通。
Pt品位0.109—0.135g/吨、Pd品位1.02—1.04g/吨、伴生CuO.47%、Ni0.97—0.14%。
探明铂钯金属D级储量13.5公斤,(Ptl.3公斤、Pd12.2公斤)。
9、大金山多金属矿化点:位于莒口镇金山村炉墘东900米。本点岩性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Ptln)的变粒岩和片岩,仁寿南北向断裂通过,矿脉受次一级北东向裂隙控制。含矿石英脉共四条:宽8~50厘米,长40~300米不等,走向北东,倾角80~90度。矿物有: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化学分析结果:Cu0.06~1.06%、PbO.05~8.52%、Zn0.17~2.10%、Au0.12~2.45g/吨、Ag40.5~745g/吨。普遍含银,且含量特别高,可进一步作地质工作。
10、高坪铅锌矿化点:位莒口镇高坪村附近。该点出露岩性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Ptln)的石英片岩。方铅矿呈侵染状分布在石英岩中,宽5米,产状不清。围岩具黄铁矿化。本点只为矿化点,远景希望不大。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类型
莒口地势由北部、南部及东南部向中部麻阳溪谷地倾斜。东南部、南部及北部为武夷山脉南东支脉,最高峰为南部的水古栋,海拔标高1181.6米,最低点为东部的马伏麻阳溪河床,海拔标高140米。中部的茶㘵至莒口、东山及马伏一带地势较低,呈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展布。山脊走向与境内主要地质构造线相一致,多呈北东~南西向。境内地貌根据形态及高度差异可分为构造侵蚀中山陡坡地貌、构造侵蚀低山地貌、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与山间盆地四个地貌类型。
一、构造侵蚀中山陡坡地貌
分布于南部大金山、罗岩、水古栋、油窠、华家山、三峰山一带,属金山村、社州村、东徐村管辖,面积约5.5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6%。标高1000~1181.6米,相对高度500~700米,山坡坡度30~40度,局部更为陡峭。可达50~70度,河流坡降大,水流湍急,山谷多呈“V”型谷,山脉走向和水系发育方向受构造线控制,呈北东向延伸。地貌虽受外侵蚀破坏作用,其构造形成的部分保留。具推覆作用的韧性剪切构造即呈北东向斜贯该中山陡坡地貌地区。岩性主要有早元古代麻源群大金山组(Ptld)及南山组(Ptln)。
二、构造侵蚀低山地貌
分布于南部的草山岩、关山岩、岩前、中窑、乌沙垅、羊头岗一带及北部的云谷山,中部的西山,西部的岱峰山。隶属的行政村有社州、金山、茶㘵、莒口、焦岚、东山、长埂、湖桥。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9.5%。海拔标高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400米,山坡坡度20~30度,局部出现40~50度,山峰多呈尖顶状,河谷发育,植被茂密。其组成岩石较复杂,有变质岩、花岗岩及沉积岩,因受风化剥蚀作用,残坡积层普遍发育。山脉走向大多呈北东及近南北向,局部为北西向、近东西向。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谷发育,多呈“V”型,少数为“U”型。
三、侵蚀剥蚀丘陵地貌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早期受构造作用形成的地形,后期受到风化剥蚀作用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原始地形基本被破坏。按其高度可划出下面两个亚类:
1、侵蚀剥蚀高丘陵
分布于本区的广大地区,所有行政村内均有分布,面积约315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85.1%,海拔标高为200~5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山坡坡度10~20度,河网密度约0.3~0.6公里/平方公里。其组成岩性有变质岩、花岗岩及沉积岩。山脉脊线不分明,山体呈浑圆状,溪沟发育,河床坡降小,河谷多呈箱形,局部“U”形。
2、侵蚀剥蚀低丘陵
分布于莒口至马伏一带,面积约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8%。海拔标高小于200米,相对高度30~60米,山坡坡度10~20度水系发育,河网密度0.5~1公里/平方公里,主要由片岩构成。山体呈馒头状,常见孤丘、残丘、谷地开阔。
四、山间盆谷地
分布于莒口、马伏、社州、茶㘵、庵口、长埂等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本类地貌主要为河流侵蚀,堆积地形,形成河流的一、二、三级阶地。各类阶地由于所处河流流域部位不同,其特征均有差异,但堆积物基本由冲积或冲洪积的粘性土、砾卵石层所组成。山间盆谷地的展布大多与本区地居构造线相一致,呈北东向及近东西向、部分为北西向及近南北向。谷盆中的地势与本区总体地势相一致,从南、北两方向向中部倾斜。
第二节 地貌分区
参阅全国地貌区划以及大地构造位置,地形形态成因,区域性的不同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境内地貌隶属东南沿海低山与丘陵二级区中的闽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根据本区的地形形态特征,可分为闽西北侵蚀剥蚀中等切割的中低山区和闽西北侵蚀剥蚀丘陵区。
第三节 山脉山峰
境内山脉属武夷山支脉南东段,山脉主要走向与本区构造线方向相一致,大多呈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只有少数呈北西及近东西向。全境共有243座山,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低山53座,丘陵177座。
南段北东向山脉:
华家山山脉 座落莒口的西南方,与顺昌县、邵武市交界,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分为两条支脉,一为华家山往北经三峰山——野猪窠——乌沙垅——羊头岗至湖桥岩头,全长约23.7公里;二为华家山往东北经油窠——上山坪——水古栋——大金山——罗岩——草山岩延伸至高山达庵口,全长约38.5公里。华家山山脉分布着全镇千米以上的山峰,华家山、三峰山、油窠、水古栋、大金山、罗岩等,最高峰为水古栋1181.6米,两侧山岩陡峭,多呈“V”型谷,山体呈北东向,地形切割强烈,高度大,坡度陡,一般坡度30—40度,局部可达50—60度。
云谷山山脉 座落在莒口北面,与武夷山交界,总体走向呈东北和南西向,主脉从云谷山——莲花山——翁山——刘阳山往西延伸与麻沙交界,全长约11.75公里。九条支脉呈北高南低,呈南西走向。云谷山山谷陡峭,多呈“V”型谷,地形切割强烈,一般坡度30—40度,局部可达70—80度。
境内主要山脉山峰:
云谷山 位于东山村,座北朝南,与武夷山交界。主峰呈东西走向,有蜡烛山、冲水岩、四角塔,蛇仔岗、莲花岗等五条山脉,峰峦蜿蜒起伏,呈北高南低直汇东山村,内宽外密状。云谷山昔称庐峰山,宋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更名曰“云谷”,与西南西山对峙,最高海拔999.3米,这里草木繁茂,古木参天,白云缭绕,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名山,蕴藏着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1175年朱熹在这里修建“晦庵”著书立说(又名云谷庵),蔡沉亦建庐峰精舍(又名大明堂),主峰一顶有朱熹命名的赫曦台山,蛇仔岭有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宋理宗皇帝御书“庐峰”摩崖石刻,石蜡烛及朱熹命名的人文景点二十六处。
朱熹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葬母祝氏夫人于马伏天湖。守墓期间,在云谷山结庐读书,他被这里的奇山秀水所吸引,他酷爱这里的白云,留恋这里的山水。他深情地说:在这里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亦是以乐而忘死矣。巍峨云谷山成为朱熹的象征与朱子的“云谷记”、“云谷二十六咏”扬名海内外。
宋朱子撰《云谷记》
云谷在建阳县西北七十里庐山之巅,处地最高,而群峰上蟠,中阜下踞,内宽外密,自为一区。虽当晴昼,白云坌入,则咫尺不可辨;眩忽变化,则又廓然莫知其所如往。乾道庚寅,予始得之。因作草堂其间,榜曰“晦庵”。
谷中水西南流七里所,至安将院东,茂树交荫,涧中巨石相倚。水行其间,奔迫澎湃,声震山谷。自外来者,至此则已神观萧爽,觉与人境隔异。故榜之曰“南涧”,以识游者之所始。循涧北上,山益深,树益老,涧多石底,高下陡绝,曲折回亘。水皆自高泻下,长者一、二丈,短亦不下数尺。或诡匿侧出,层累相承,数级而下。时有支涧自两旁山谷横注其中,亦皆喷薄溅洒可观。行里许,俯入荟翳百余步,巨石临水,可跂而息。涧西危石侧立,藓封蔓络;佳木异草,上偃旁缀。水出其下,淙散激射于涧中,特为幽丽。下流曲折十数,腾蹙沸涌。西抵横石如龈齶者,乃曳而长,演迤徐去,欲为小亭临之,取陆士衡《招隐诗》语,命以“鸣玉”,而未暇也。自此北去,历悬水三、四处。高者至五、六丈,聚散广狭各有姿态,皆可为亭,以赏其趣。又北舍涧循山折而东行,脚底草树胶轕,不可知其深浅。其下水声如雷,计应犹有佳处而亦未暇寻也。行数百步得石壁,高广皆百余尺,瀑布当中而下,远望如垂练,视涧中诸悬水为最长,径当其委,跣揭而度。回视所历,群山皆抚其顶,独西北望半山立石丛木名豺子岩者,槎牙突兀如在天表。然石瀑穷源,北入云谷,则又已俯而视之矣。地势高下,大略于此可见。谷口距(通“巨”)峡为关,以限内外。两翼为轩窗,可坐可卧,以息游者。外植丛篁,内疏莲沼,梁木跨之,植杉绕径。西循小山而上,以达于中阜。沼上田数亩,其东欲作田舍数间,名以云庄。径缘中阜之足,北入泉峡,历石池、山楹、药圃、井泉。东寮之西折旋南入竹中,得草堂三间,所谓“晦庵”也。山楹前直两峰,峭耸杰立,下瞰石池,东起层嶂,其胁可耕者数十亩。寮有道流居之。自中阜以东,可食之地,无不辟也。草堂前,隙地数丈。右臂绕前起为小山,植以椿、桂、兰、蕙,峭蒨岑蔚。南峰出其背,孤圆贞秀,莫与为拟。其左亦皆茂树修竹,翠密环拥,不见间隙。俯仰其间,不自知身之高,地之迥,直可以旁日月而临风雨也。堂后结草为庐。稍上山顶北望,俯见武夷诸峰,欲作亭以望,度风高不可久,乃作石台,名以“怀仙”。小山之东,径绕山腹,穿竹树南出而西,下视山前村墟井落,隐隐犹可指数。然亦不容置屋,复作台,名以“挥手”。南循冈脊,下得横径,径南即谷口小山。其山上小平,田甿即以祈年,因命之曰“云社”。径东属杉径,西入西崦。西崦有地数十亩,亦有道流,结茅以耕其间,曰“西寮”。其西山之脊,蟠绕东下,与南峰西垂相啮。而谷口小山,介居其间,如巨人垂手,拱玩珠璧。两原之水,合于其前,出为南涧。东寮北,有桃蹊、竹坞、漆园。度北岭,有茶坡。东北行,攀危石,履侧径,行东峰之巅,下而复上,乃至绝顶。平处劣丈余,四颓皆巉削,下数百太,使人眩视悸不自保。然俯而四瞰,面各数百里,连峰有无,远近环合,采翠云涛,昏旦万状,亦非世人耳目所尝见也。予尝名湘西岳麓之顶曰“赫曦台”,张伯和父为大书,甚壮伟,至是而知彼为不足以当之,将移刻以侈其胜。绝顶北下有魏林,横带半岩,木气辛烈,可已痞疾,疑即方家所用阿魏者。林下岩中滴水成坎,大如杯碗,不竭不溢,里人谓之“显济”。水旱祷焉。又下为北涧,有巨石二,对立涧旁,嶙峋崷崪,古木弥覆,藤卉蒙络,最为山北奇处。里人名其左曰“仁”,右曰“义”,岁时奉祠如法。闻自是东北去,有瀑布出油幢峰下石崖,隒下水泻空中数十丈,势尤奇壮。东南别谷有石室三,皆可居。其一尤胜。比两房,中通侧户,旁近水泉,可引以漱濯。然皆未暇往观。自东嶂南出水岭,下数十步,有巨石贔屃。下瞰绝壑,古木丛生,樛枝横出,是为中溪。别径下入村落,其中路及始入南涧西崖小瀑之源,各有石田数亩。村民以远且瘠,弃不耕,皆以赀获之,岁给守者以其余奉增葺费,势若可以无求于外而足者。
盖此山自西山横出,以其脊为崇安,建阳南北之境,环数百里之山未有高焉者也。此谷自下而上得五之四,其旷然者可望,其奥然者可居。昔有王君子思者,弃官栖遁,学练形辟谷之法,数年而去,今东寮即其居之遗址也。然地高气寒,又多烈风,飞云所沾,器用、衣巾皆湿如沐,非志完神王(通“旺”)气盛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四面而登,皆缘崖壁,援萝葛,崎岖数里,非雅意林泉,不惮劳苦,则亦不能至也。自予家西南来,犹八十余里,以故他人绝不能来,而予亦岁不过一再至。独友人蔡季通,家山北二十余里,得数往来其间。自始营葺,迄今有成,皆其力也。然予常自念,自今以往,十年之外,嫁娶亦当粗毕,即断家事,灭景此山。是时,山之林薄当益深茂,水石当益幽胜,馆宇当益完美,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亦足以乐而忘死矣。顾今诚有所未暇,姑记其山水之胜如此,并为之诗,将使画者图之,时览观焉,以自慰也。
山楹所面双峰之下,昔有方士吕翁居之,死而不腐。其地亦孤绝殊胜,本属山北民家,今亦得之,名曰“休庵”。盖凡耕且食于吾山者,皆翁之徒也。往往淳质清静,能劳筋骨以自给,人或犯之,不校(通“较”)也。有少年弃妻子从之,问其所授受,笑不肯言。
然久益坚苦,无怨悔之色。呜呼,是其绝灭伦类,虽不免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视世之贪利、冒色,湛(通“沉”)溺而不厌者,则贤矣。因附记之,且以自警云。
云谷二十六咏
《云谷》
寒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
幸乏霖雨资,何妨媚幽独。
《南涧》
危石下峥嵘,高林上苍翠。
中有横飞泉,崩奔杂奇丽。
《瀑布》
峰回危径转,垂练忽千寻。
不为登山倦,踌躇秋涧阴。
《云关》
白云去复还,黄尘倒难入。
只有涧水声,出关流更急。
《莲沼》
亭亭玉芙蓉,回立映澄碧。
只愁山月明,借作寒露滴。
《杉径》
南起云关口,萦纡上草堂。
天风发清簌,山月度寒光。
《云庄》
小丘横翠几,层嶂复嵯峨。
释耒闲来看,岩姿此处多。
《泉峡》
入关但平田,复得此清响。
何必问仙源,神禁一萧爽。
《石池》
两崖苍峭石,护此碧泓寒。
秋月来窥影,骊珠吐玉盘。
《山楹》
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
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药圃》
长鑱劚云根,莳此泉下圃。
珍剂未须论,丹荑已堪煮。
《井泉》
山高泽气通,石窦飞灵液。
默料谷中云,多应从此去。
《西寮》
畲田种胡麻,结草寄林樾。
珍重无心人,寒栖弄明月。
《晦庵》
忆昔屏山翁,示我一言教。
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
《草庐》
青山绕蓬庐,白云障幽户。
卒岁聊自娱,时人莫留顾。
《挥手》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
不见尘中事,唯闻打麦声。
《怀仙》
四望多奇峰,北瞰独仙府。
欲致武夷君,石坛罗桂諝。
《云社》
自作山中人,即与云为友。
一啸雨纷纷,无劳三奠酒。
《桃蹊》
涧里春泉响,种桃泉上头。
烂红纷委地,未肯出山流。
《竹坞》
峭蒨桃蹊北,萧森竹坞阴。
不堪秋夜永,风雨助悲吟。
《漆园》
旧闻南华仙,作吏漆园里。
应悟见割忧,嗒然空隙几。
《茶坂》
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一啜夜心寒,跏趺谢衾影。
《绝顶》
当年赫曦台,移治在兹岭。
寥廓无四邻,山光疑倒影。
《北涧》
土断山亦分,北下成阴涧。
秀石得佳名,服膺吾敢慢。
《中溪》
南下东岭河,云是中溪道。
岩树爱樛枝,石田悲蔓草。
《休庵》
别岭有休庐,林峦亦幽绝。
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设。
云谷杂诗十二首
《登山》
夕阳翳东峰,微月下西岭。
不辞青鞋穿,陡此岩路永。
岩路永且跻,中情何耿耿。
《值风》
山下风吹衣,山上风拔木。
茅茨何足保,嬴海虑翻覆。
未念执鬯人,无心还自恧。
《玩月》
风起云皆昏,风定天宇肃。
遥遥万里晖,炯炯穿我屋。
良友共徘徊,山中讵幽独。
《谢客》
野人载酒来,农谈日西夕。
此意良已勤,感叹情何极。
归去莫频来,林深山路黑。
《劳农》
四体久不勤,筋力坐驽缓。
何事两山阿,离离豆苗满。
多谢植杖翁,居然见长短。
《讲道》
高居远尘杂,崇论探杳冥。
亹亹玄运驶,林林群动争。
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
《怀人》
吾党二三子,欲来从我游。
尘机谅扰扰,遐诺终悠悠。
空山日复晚,伫立怅夷犹。
《倦游》
故人千里别,约我仍丹丘。
云何一解散,书到令人愁。
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
《修书》
紬书厌尘累,执简投云关。
灵钥启玄秘,肃斧锄幽奸。
书成莫示人,留置此山间。
《宴坐》
登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
沉疴何当年,膏肓今自砭。
默坐秋堂空,遐观靡余念。
《下山》
行随流水声,步出哀壑底。
绿树枝相樛,白涧石齿齿。
树石无穷年,流水日千里。
《还家》
出去柴门掩,归来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慕怅离忧。
《云谷怀魏元履》
叹息艮斋老,当年共此来。千峰奇绝处,一望兴悠哉。
病怯披云卧,诗劳拥鼻裁。只今何处所?宿草闷余哀。
熊禾《赫曦台四咏》
《薄暮明霞》
赫曦薄暮真奇绝,初到残阳复西没。仙霞山外何处山,五彩云霞互明灭。
须臾群阴解剥尽,雨脚如麻渐开豁。冥冥渤海不可留,空有残霞半天赤。
《中宵皓月》
赫曦日夕真奇绝,最好中秋看明月。竦身飞上第一峰,不觉清寒近天阙。
初离海角犹朦朣,行到天心转光洁。今宵端正照山河,长笛一声愁欲裂。
《中夜白云》
赫曦中夜真奇绝,起视茫茫大瀛渤。风涛雪浪无际涯,绝岸时看孤岛出。
洪炉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直凌倒影窥三光,俯见尘寰如超越。
《鸡鸣日出》
赫曦昧爽真奇绝,远望海门观出日。金戈铁骑走千峰,闪闪万旗张天赤。
火龙飞上使人惊,烁眼祥光成五色。扶桑欲出升何难,认取真情凝太极。
陈大观《云谷山诗》
四书日行天,万古仰余光。读之十五载,稍稍知惭惶。
不辞千里远,意升文公堂。多谢退斋翁,为予指迷方。
初来心犹疑,久之念俱忘。齿齿南涧石,庐峰正斜阳。
云时弄晴影,瑶花吹古香。失笑丹崖上,振衣岩溜旁。
须臾云影开,仰见天苍苍。晦庵数弓屋,破碎云中央。
土花照人碧,腐瓦如鸳鸯。下有神仙宅,金碧相焜煌。
玉狗守洞口,白云绕丹房。上有赫曦台,冥邈超八荒。
君山粒米小,沧海寸线长。乃知子朱子,胸次不可量。
道高古无上,聊托千仞冈。斯人今已去,余迹欣未亡。
悠然一长啸,宇宙空茫茫。
杜本《云谷山诗》
晦庵筑室此山巅,梁栋亲题乾道年。苔藓斑烂封断石,松杉郁密护流泉。
精神已与天相遇,文字犹如世所传。袖疏往来嘉遁吉,至今遗像尚依然。
“庐峰”摩崖石刻 位于云谷山一顶西南侧的蛇仔岭山脚,由宋理宗皇帝御书赐蔡抗,以彰其祖蔡元定,宝祐丙辰(1256年)蔡抗刻石于一座高约四米的圆锥形岩石上,“庐峰”二大字约一米见方,其周围镌有小字:“理宗皇帝御书”(上方),“乙卯赐蔡抗”(右边),“宝祐丙辰十月朔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臣蔡抗刻石”(左边),字迹保存完好,已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 在莒口的西北部,位于莒口、长埂、东山、焦岚四个行政村的结合点,距莒口约2公里,与东北向云谷山对峙,海拔633.9米。山体雄伟,四面峻峭,山顶平旷,山中有两处农田数十亩。终年雾霭萦绕,古树参天,泉石奇特幽胜,山涧瀑布流水潺潺,逶迤数十里,史载,古可通舟。西山四周山峰起伏,连绵不断,似群狮狂舞之态,民间有“九鲤游崇安,九狮上西山”之说。
山顶有古城墙遗址,兴废年代不详,颇具规模。现存石城墙高约2—5米,厚约3—4米,绕山一周3.24公里,城墙内外树木丛生,难以眺望全貌,城墙内有跑马场、练兵场、水闸门、纱帽岩、石锣、石鼓、石抽屉、天书岩、石宝剑、龙井等人文自然景观,半山有蔡元定1153年构筑的蔡氏书院遗址,山顶有1175年蔡元定创建的“西山精舍”遗址。两遗址近年有爱好西山风景之士正在重建精舍,精舍门前有热心者余荣贵先生自资筑坝兴建西山瑶池。
“西山”摩崖石刻 位于山顶西侧,纱帽岩旁,字大一米见方,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系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理宗皇帝乙卯赐蔡抗的御书真迹,字体苍劲,气势磅礴,刻工精细,至今完好如初。
寒泉林 在马伏村太平山南麓(今良种场),朱熹葬母祝夫人处。据《建阳县志》载:林中有湖曰天湖,文公筑寒泉精舍于墓旁与吕祖谦编《近思录》于此。西有一石曰“仁义石”。祝氏夫人墓于1976年马伏良种场扩建时被毁,后于九十年代初重修,天湖水长存不涸,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湖山 位于湖桥村东南向,东邻莒口村江源,东南与茶㘵为界,标高505米。四周山峦起伏,群山怀抱,植被多为阔叶乔灌及松,顶峰陡峭,岩石裸露,山中多各种形态立石。海拔约490米处有一天然湖,十余米见方。据传有龙藏身于此,故名“龙湖”。湖水长年不竭,湖中有杉木从湖底冲出水面一截约一米余(可惜在八十年代被人为折断)。湖旁有古庙曰:仰山禅寺(又名高仰禅寺、龙湖庵),坐北朝南,视野开阔,由远至近,山峦起伏,连绵数十里,晴天隐约可见前方笔架山、大金山、罗岩、草山岩一字排列,形成了青山无墨千古画的意境。朱熹曾登龙湖山,爱其幽胜,并筑室以居,与蔡元定贴云:“书堂高敞,远胜云谷、武夷,他时可相聚也”。书堂遗址距龙湖往北里许,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可见残垣的墙基、方砖、条砖、瓦砾、瓷器碎片等物。
半月山 在莒口村后,山形似弯月得名,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海拔210米,山势低矮平旷。近年考古发现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石斧、石锛、石镞和生产用具陶釜、陶鼎等器物,证实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东面山脚有一井,名曰“黄婆泉”,泉水清澈甘洌,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清道光三年(1823年)天旱异常,溪域断流,唯此泉依然源源不竭。
华家山 位于莒口最南端,距莒口27公里,南邻顺昌,西接邵武,因华姓居住而得名。主峰有二:西南雨伞峰,海拔1162米;东南笔架峰,海拔1112米。涧有谷水常流,山上以毛竹为主,间有杉、松、阔等树种,盛产毛竹、竹笋、笋干、木材等。华府老基旁有千年红豆杉五棵,围径分别为3.8米、3.95米、4.3米、5.3米、最大为5.55米,1964年省供销社创办毛竹采育场于此。山北有南窑、中窑、碗厂为宋代古窑址,以烧制白釉、青釉瓷闻名,近年考古出土饰有牡丹、菊花、莲瓣、缠枝、笼点等花卉草叶的碗、盘、杯、碟、瓶、壶等,系我国古代陶瓷罕见之珍品,现三处古窑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金山(旧名大同山) 在莒口南部社州与金山村界内,距莒口约15公里。山势峻峭挺拔,主峰有仙人床,海拔1027.9米,山中林木繁茂,主要以杉、松、杂、竹混交为主,半山有古银杏、核桃、红豆杉、山楂等珍稀树种。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有“金山福寺”,后改名“大金山庵”。大金山矿产资源丰富,现查明有金、银、铅、锌等矿,抗日战争前,有日本人在此开采金、银。现炉墘尚可见当年冶炼的炉渣和矿井,近年又有外商在此开采铅锌矿。
三峰山(又名笔架山) 位于莒口南部金山村内,是华家山山脉西侧的主峰,与书坊交界,三峰耸秀,标高1178米。山中多为毛竹和阔叶树混交,现为华家山毛竹采育场经营区。
野猪窠 在金山村境内,位于莒口至华家山公路23.5公里处右侧,与书坊乡交界,海拔787米,口小内宽,现大部为镇林场毛竹经营区。
乌沙垅 在社州村境内,位于莒华公路19公里右侧,与书坊乡交界,标高743.1米,山形如一把折扇,多为毛竹和人工种植杉木林。
水古栋 在金山村境内,位于东坑之东,岩前之东南,归阳厂(又称建阳厂)之西南,与本市徐市镇及顺昌县交界。岗顶有四条山脉,分别向东北、正北、西南、南西走向,主峰标高为1181.6米,为莒口镇内最高山峰。山体陡峭挺拔,山中多为毛竹和阔叶树混交林。
罗岩 在东徐村,位于大金山之东,岩上村之西南,与徐市镇交界。标高1033米,山脉多为东北和正北走向,山中以毛竹和阔叶树混交,现为镇林场经营区。
草山岩 在东徐村,位于苏墩东南向,与徐市镇交界,标高791.1米。山中以阔叶树和少量毛竹混交,主峰多为岩石裸露地,多产灵药,故又称草药岩。
第四节 植被特点
本镇属中亚热带气候,其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多数是次生的森林植被,据1984年林业调查资料,全镇有八个植被型,它的基本特征,针叶林分布极广。分别有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稀树灌丛,草甸,竹林,经济林等。
据资料分析,全镇总面积548898亩,林业用地42588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58%,森林覆盖率按有林地计算达63.10%。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40691.8亩,占林地80%;灌木林692.2亩,占0.16%;疏林地4027.7亩,占0.95%;未成林造林地79358亩,占18.63%;迹地1033.8亩,占0.24%;苗圃72.3亩,占0.02%。
第三章 气候 水文
第一节 四季特征
莒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基本同期的特点、形成山区“立体气候”,又有多样中小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季分明,夏长秋短,秋冬多雾,热盛于寒。冬长于春。全年雾日107天左右,多集中于秋冬季的10月至次年1月份。
四季划分莒口季节更换交替最突出表现在气温变化上。
第二节 日照气温
一、日照
日照一般可分为可照时数(排除地形、云雾等影响)和实照时数;不排除地形,云雾等影响两种。莒口全年,平年可照时数4424.1小时,闰年4435.3小时,而年平均实照时数仅180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1%。一年中实照时数以7—9月较多,7月实照最多,2—5月实照较少,从1951—1980年,以1963年实照时数最多为2218.9小时,1975年最少仅1532小时。
辐射
莒口镇太阳辐射总量,以地面每平方厘米计:1月5.982千卡,2月5.57千卡,3月7.123千卡,4月8.431千卡,5月8.747千卡,6月9.746千卡,7月13.62千卡,8月13.478千卡,9月10.837千卡,10月8.968千卡,11月6.755千卡,12月5.724千卡,年均每平方厘米104.711千卡。境内所受的太阳辐射总量,7~8月份剧增天气酷热;2月份辐射总量最低,天气严寒。
二、气温百年变化与年际变化:
(一)莒口在一年之中以1月最冷,年平均摄氏7.1度,7月最热平均28.1度,年平均为21度。
气温的时令变化,3~5月平均上升摄氏4度以上;12月到次年1月平均下降摄氏5度以上,但秋温(10月)仍高于春温(4月)。累年各月的平均气温与年较差,1月7.1度,2月9.1度,3月13.2度,4月18.3度,5月22.2度,6月25.1度,7月28.1度,8月27.5度,9月24.8度,10月19.2度,11月13.9度,12月9度。气温年际变化,以建阳站30年(1951~1980年)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较小,平均偏差摄氏0.2度,最大偏差0.8度,年平均气温最高摄氏18.9度(1953年),最低17.5度(1976年)。若以平均气温距平大于或等于0.3度表示暖年,小于或等于零下0.3度表示冷年。则建阳站30年资料中,暖年有5年(1952年、1953年、1961年、1964年、1966年),冷年有3年(1955年、1962年、1976年)。
(二)气温日变化和日际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日出前最低,日出后逐渐上升,午后最高。日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春季6时、夏季5~6时,秋季6~7时,冬季7时左右,日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冬季15~16时,其他季节均在14时前后。
(三)极端气温
莒口镇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8月,通常在摄氏35~40度之间,30年中最高值摄氏41.3度(1953年8月10日和1971年7月31日),年均最高气温24.3度,年均最高气温22.4度。
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摄氏35度的炎热天气,历年平均在38天左右,一般出现有6~9月,其中以7月最多,占全年40%;8月次之占38%。大于或等于35度的最长连续日数是1953年,达40天(7月8日~8月16日),最短连续日数在1975年,仅3天(7月28日~7月30日);平均为13天。
日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通常在摄氏零下3.0度~零下8.0度之间,30年中最低值零下8.7度(1973年12月26日);1991年12月27日大雪,积雪厚15~20厘米,雪后连续二天霜冻,最低气温零下八度,大面积果树被冻坏,柑桔遭到毁灭性冻死。
日极端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摄氏3.0度的寒冷天气,平均每年40天左右,主要出现在1月,小于或等于3.0度的最早日期10月27日,最迟日期次年4月9日。初终间隔日期多在90~130天,最长156天(1962年),最短69天(1972年)。
(四)地温
地温对各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有直接影响,了解其变化规律,可更好安排农业生产。
地面温度:其温度变化与气温大体一致,一年中1月最低,7月最高。莒口地面年平均温度摄氏35.2度,平均最低温度14.1度,极端最高温度68.5度(1962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温度零下8.0度(1991年12月27日)。
地中温度:按建阳站资料,以5、10、15、20厘米深的地中温度为例,年平均温度相差不多,均在摄氏21度左右,比年平均气温高约2.9度。变化幅度比地面温度和气温小,并有变化速度较慢的落后现象,随地下的深度加深而更加明显;地中温差愈小其年月日变幅也愈小。
建阳县累年平均地中温度,1月份5厘米深的地中温度摄氏9.3度,10厘米深的9.7度,15厘米深的10.1度,20厘米深的10.4度;3月份5至15厘米深15.1度,20厘米深的15度;5月份5厘米深的23.8度,10厘米深的23.7度,15厘米深的23.6度,20厘米深的23.4度;7月份5厘米深的31.6度,10厘米深的31.3度,15厘米深的28.7度,20厘米深的28.7度;11月份5厘米深的16.9度,10厘米深的17.4度,15厘米深的17.8度,20厘米深的18.1度;12月份5厘米深的11.4度,10厘米深的12度,15厘米深的12.4度,20厘米深的12.8度。
三、气压与风
(一)气压
气压年变化与气温相反,全年以1月最高,1~7月逐月下降,7月最低,8~12月逐月上升。4~5月降压值和9~10月升压值为全年最剧,变化幅度分别为4.1毫巴和6.7毫巴。建阳站年平均气压994.0毫巴,历年最高气压值为1016.6毫巴(1967年12月11日),最低值962.5毫巴(1956年8月2日)。
(二)风
建阳站全年风向以静风频率最多,占41%,北风频率占9%,东北偏北,占7%,东北风最少,占6%。全年风向以偏北为主,季风影响显著,风向季节性变换明显,冬半年多偏北风,夏半年多偏南风。因受局部地形影响,一年中以偏北风为主,偏南风次之。风向日变化同地形与季节转换有关,一般具有白天多偏南风,夜间多偏北风的特点。
建阳站年平均风速每秒1.3米,各月平均风速变幅较少,最大月与最小月每秒相差0.5米。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历年定时最大风速(4次观测)出现在1964年7月24日,每秒28米,风向东南;瞬时极大风速每秒达42米(1974年7月18日),风向西南,但多数时间风速小,常在3极以下,4极(每秒大于或等于7米)较少。
(三)云与雾
1、云
莒口平均总云量与低云量分别为7.3成和4.6成。一年中2~6月云量较多,尤其5~6月雨季时更多;7~次年1月云量较少,其中10月秋高气爽,云量最少。
据1951年~1980年气象资料,全年总云量逐月平均数为:1月7.1成,2月7.8成,3月8.1成,4月8.1成,5月8.3成,6月8.4成,7月7成,8月6.6成,9月6.6成,10月6.4成,11月6.7成,12月6.9成。总云量多年平均最多月为5月9.6成,最少月为1月2.7成。低云量逐月平均数,1月4.6成,2月5.3成,3月5.6成,4月5.5成,5月5.6成,6月5.1成,7月3.6成,8月4成,9月4.2成,10月3.6成,11月4成,12月4.6成。低云量多年平均最多月为5月8.4成,最少月为1月0.9成。
阴天(日均总云量在八成以上),历年平均185.3天,占全年总月数51%,其中3~6月阴天日数较多,均占该月日数的60%以上,5月达68%。晴天(日均总云量在二成以下),历年平均16.0天,占全年日数4%;晴天日数,冬夏较多,9月最多,占全月日数的80%,1月次之,约占7%。
2、雾和能见度
莒口因地处溪河交汇处,水汽充足,雾日较多,有“虽晴明亦如薄雾”之说,年平均雾日多达107天。其中10月到次年1月雾日较多,均占该月日数35%以上,尤以12月最多为14天,持续时间在3~9小时,最长达13时20分。
莒口雾日多年平均日数,1月10.7天,2月7.5天,3月7.3天,4月7.1天,5月5.1天,6月6.8天,7月7.8天,8月6.6天,9月8.6天,10月11.9天,11月13.6天,12月14天,全年雾日107天,月均8.92天。年最多与最少雾日,1月最多19天,最少2天;2月最多17天,最少1天;3月最多13天,最少1天;4月最多11天,最少4天;5月最多10天,最少2天;6月最多14天,最少1天;7月最多15天,最少为零;8月最多14天,最少1天;9月最多17天,最少1天;10月最多24天,最少3天;11月最多22天,最少5天;12月最多26天,最少1天。月均最多16.83天,最少日1.92天。
能见度,在1万米或1万米以上的次数达89.7%,小于1千米次数占5.9%。一年之中以5~8月能见度较好,其中8月最好,一般都在4~5万米以上;11月~12月最差,这与雾的多少有关系。日中能见度以日出前后最差,中午以后最好,傍晚较差。
(四)降水
1、降水量:莒口一般年降水量多在1700~2700毫米之间。
2、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一年各月的变化,1~6月逐增,6月中旬达顶点;7月剧降,8~11月逐减,12月又稍增。其中以5~6月最多,占全年的37%,11月最少,仅占3%。
根据全年降水量的变化,一般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即春雨、梅雨、台风降雨和秋冬小雨。各季期限每年不一,一般而言,3~4月为春雨,5~6月为梅雨,7~9月为台风降雨,10月到次年2月为秋冬小雨。
春雨季:历时约2个月,境内各地季雨平均雨量在360~460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0~23%,最多可达500~600毫米,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
梅雨季:连续两个月,在正常情况下,春雨一结束,梅雨便接踵而来,它是当年雨水的主要来源,各地平均多在650~90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雨量的37~39%,最多可达1080毫米,尤以6月更多,为全年之冠。梅雨期间阴雨绵绵,有时出现大雨暴雨,会造成涝灾。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强度大、雨时长、稳定少变。
台风、雷阵雨季:断续2~3个月。梅雨结束后,天气较为稳定,有时热带辐合区浸入,带来降水;有时台风带来大量暴雨,全镇各地季平均雨量多在350~50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18~23%,它具有雨量变化大,降水强度大和地方性强等特点。
秋冬少雨季:历时约5个月。这段期间雨水稀少,甚至连月滴水不下,本镇季雨量平均多在350~45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18~22%。
3、降水日数
建阳站平均年降雨日176.2天,一年之中主要在3~6月,约占全年雨日的45%,尤以5月最多平均达21.7天,占全年12%,5月中旬达全年最高峰,平均7.6天;10月份最少,全月平均仅8.9天。其中10月上旬平均2.7天,为全年雨日最少的一旬。
降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建阳站30年中雨日最多达210天(1973年),最少142天(1971年),两者相差68天;但不一定降水日数多雨量就多,如1973年雨日最多,而年雨量却不是最多,只属正常。建阳站年连续最长降雨日数一般是10~24天,1975年长达34天。连续降雨多数出现在3~6月份,年连续最长无降水日数一般为12~25天,1979年长达37天,多数出现10月至次年2月。
4、降水强度
建阳站年平均降水强度日9.9毫米,一年之中以6月强度最大,日均17毫米;5月次之,日均14.8毫米;12月最小,日均仅4.3毫米,全年只有4~7月,日均强度超过10毫米。
建阳站雨日以小雨(0.1~9.9毫米)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雨日的55%;中雨(10.0~24.9毫米)日数约占17%;大雨(25.0~49.9毫米)约占8%;暴雨(250.0毫米)日数量少,仅占3%。大雨到暴雨日数多在5~6月,尤其是6月,年平均近2天。
5、降雪积雪
莒口镇多数年份均有降雪,高山地区几乎年年都有,且初雪较早,终雪更迟,年平均雪日为3天,最早雪12月6日,最迟3月6日。有下雪不一定都有积雪,10年中,年平均积雪仅一天,1975年积雪最深为9厘米,1976年是降雪、积雪日数最多的一年,达10天,连续最长积雪日数达4天。1991年12月27日降大雪,积雪15~20厘米,雪后28、29日霜冻最低温度摄氏零下八度。
第三节 湿度 蒸发
一、湿度
建阳站年平均水汽压185毫巴,其年变化趋势和气温相似,平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1月。历年极端最大水汽压38.8毫巴(1960年9月3日),最小水汽压1.7毫巴(1955年1月17日和1967年1月16日)。
相对湿度的变化决定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所以其年变化趋势与水汽压不同,每年5~6月雨季水汽含量较多,相对温度平均值最大(水汽起主要作用);7~8月主要因气温高,蒸发快,饱和差也大,平均值最低(气温起主要作用)。年平均相对湿度82%,月平均最大是6月为85%,最小是7月79%。极端最小出现在秋冬,为零(1975年11月27日)。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相反,气温上升,水汽压逐渐远离饱和状态;反之,气温下降,水汽压接近饱和状态,因此,最大相对湿度一般出现在温度最低时,最小相对温度则出现在温度最高时,相对湿度的日变幅,夏季大于冬季。
二、蒸发
莒口境内蒸发量一般与气温成正比,其年变化趋势和气温相似,平均蒸发量以7~8月最大,1~2月最小;7月可达228.0毫米,2月只42.6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364.8毫米,一日极端最大蒸发量13.2毫米(1955年9月23日)。
参照建阳站各月平均蒸发量,据1954~1961年和1980年资料,1月44.4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4毫米;2月42.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9毫米;3月69.8毫米,其中一日最大7.3毫米;4月108.5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1毫米;5月113.4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4毫米;6月151.9毫米,其中一日最大11.5毫米;7月228毫米,其中一日最大12.4毫米;8月194.1毫米,其中一日最大9.6毫米;9月164.8毫米,其中一日最大13.2毫米;10月24.9毫米,其中一日最大7.7毫米;11月73.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5.9毫米;12月48.6毫米,其中一日最大3.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64毫米,多年一日最大13.2毫米。
蒸发量与降雨量差值:1959年1月16日负21.6毫米,1964年2月8日负73.3毫米,1956年3月16日负114.9毫米,1955年4月26日负127.1毫米,1959年5月3日负207.1毫米,1957年6月30日负161.7毫米,1959年7月25日91.6毫米,1958年8月8日108.7毫米,1955年9月23日73.3毫米,1961年10月3日62.5毫米,1964年11月2日27.1毫米,1964年12月17日负5.3毫米,12月至次年6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本镇属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各年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都不同,而具有不稳定性。表现在实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匀,特别是降水,从而使洪、旱、雹等灾害性气候容易出现。本镇每年都因气象灾害不同程度的发生而有不同的损失以及危及人民生命。
一、洪涝灾害
暴雨是指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由于暴雨来势猛、强度大,加上山区地势较陡,并且天然河道经常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在河道边缘占地修建建筑物及往河床中倒土等,从而变窄了河床断面,减少了过洪流量,使洪水下泻不及,造成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不仅受本地雨量的影响,还与上游地区的降雨量和植被情况有很大关系。如果植被差,降雨时汇流时间就短,洪量集中,水土流失就严重,就极易造成山洪暴发,使下游遭受极大的损失。
据建阳气象站(1951~1980)年资料,建阳的暴雨日数每年约5天,一般发生在5~6月份,尤其是6月份,不仅次数多,而且强度大,以50~60毫米居多,共达132次,占总数的92%,100毫米以上的共12次,占总数的8%。
因下暴雨所引起的洪涝灾害不仅与暴雨的强度有关,更与暴雨的持续天数有关;持续天数愈长愈容易发生洪涝,尤其沿河两岸,因而造成损失愈重。
1982年6月12日~18日,接连下大雨、暴雨,18日更大,六小时内降雨量达165毫米,麻阳溪与书坊溪茶㘵溪等各条河流山洪暴发,尤以茶㘵溪最大。书坊溪的洪水来势凶猛,数分钟包围了莒口街,造成一场自光绪壬辰年(1892年)以后,9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比1892年仅低19公分)的灾害,因灾造成死亡4人,重伤4人,轻伤17人,全社经济损失达4930121元。
二、旱灾
干旱季节可分为:春旱、夏旱和秋(冬)旱。
根据建阳气象站所提供的资料表明,本镇以夏旱居首,其次是秋(冬)旱,而春旱少见。
春旱(2~4月):本镇春旱很少发生,据1951~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30年中仅出现两年,大多出现在2~3月,早期称“春头旱”。
夏旱(6~8月):夏旱在本区域最常发生。此时正值“双抢”季节,急需用水,且气温高蒸发量大,容易发生干旱。绝大多数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夏旱发生。建阳站统计结果表明(见表),在30年中就有15年发生旱灾,占50%,有的年份还连续发生数次。在15年中,小旱发生4年,占27%;中旱发生8年,占53%;大旱发生2年,占13%;特旱发生1年,占7%。
秋、冬旱(9月以后):秋(冬)旱比夏旱少,在30年中也有12年干旱为灾,占40%o计有小旱发生1年,占8%;中旱发生5年,占42%;大旱发生4年,占33%;特旱发生2年,占17%。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30年中多数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其中5年是夏秋连旱,只有1953、1954、1957、1958、1965、1966、1975、1976年既无夏旱也无秋(冬)旱,更没有春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夏旱为最严重,其次是秋旱,如1971年6月24日至7月30日连续36天仅有0.2毫米的雨量,山涧溪水断流,田面龟裂,致使双季晚稻不能插秧,损失严重。
三、冰雹大风
冰雹:本镇多数年份都有不同范围和大小程度不同的冰雹发生。多数出现在清明、谷雨这段时间。冰雹出现一般是局部性的,雹粒较小,大的冰雹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则危害极大,尤其伴随着大风更加剧了它的灾害程度。
明万历廿八年(1660年)二月初六夜,雨雹,大者径四寸许,屋无全瓦,后山村尤甚。
道光十一年(1831年)3月,雨雹。后山村冰雹有大如碗的。
1983年4月11日午后,东徐大队全部,茶㘵、社州、金山大队的大部,东山、长埂、湖桥、策口等大队的局部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暴雨、冰雹、龙卷风三灾齐发的袭击。该次冰雹区域广,时间长(约十余分钟),冰雹最大口径10—13公分,且密集,冰雹过后,地上罩雾一米多高,冰雹堆积地面约25公分厚。雹经区大小树木枝叶及皮全被打光,拦腰折断不可胜数,几抱大的古树连根拔起,暴区农作物全毁,魏墩伐木场学校的一栋砖木结构房屋被飓风刮倒,压死学生一人。据统计:全社受灾十个大队,111个生产队,45个自然村,813户,4976人口。房屋倒塌十幢,39间,641平方米,粉碎性砸通屋瓦的房屋671幢,4242间,69813平方米,因灾死亡4人(其中男3人,女1人)重伤13人,轻伤151人。
大风:在气象中把瞬时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相当8级)作为大风标准。一天中出现一次或多次都算为一个风日。
本镇每年均有大风出现,平均每年出现6.7天,最多16天,最小1天。在一年当中主要出现在4~8月。其中(7~8)月出现的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50%,其次是3月与9月。在一日中多在午后到上半夜出现。其主要特点是:骤然起风,来势猛,持续时间短,范围小,常伴有阵雨、冰雹出现。宋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子竹林精舍之东山有古杆数围,为大风所拔。
1994年7月17日,湖桥村遭受龙卷风袭击,损失达57.2万元。
四、病虫害
全镇稻作病害有稻瘟病,多发生在砂质浅底田块及溪边田。纹枯病多发生在渍水或排灌不良田块,近年来有蔓延趋势,特别在水管不良的情况下较易发生。此外有白叶枯病、赤枯病、恶苗病、黄矮病及绵腐病等,都是本镇水稻中常见的病害。小麦有赤霉病、锈病;油菜有白粉病、锈病;柑桔有疮痂病、溃疡病等为害;在稻作虫害方面,主要有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稻飞虱(褐飞虱、白黄飞虱)及稻蓟马虫、粘虫等。本镇病虫害在建国前后连年都有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小的年份稻作发生几百亩,损失粮食几十万斤;多的年份稻作发生几千亩,损失粮食几百万斤。1999年,本镇发生历史罕见的稻瘿蚊,早稻和晚稻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五、其他灾害
1、寒冻
境内主要有“三寒”——春寒(在“春分”以后出现)五月寒,秋寒。
春寒:3~4月春播季节,北方冷空气仍很活跃,同时南方湿气流也较强,南北两股气流势力相当,使境内长时间维持低温阴雨状态,造成烂种烂秧。春寒、倒春寒每年出现次数,一般为1~2次,极少是3~4次。持续时间一般每次为3~4天,最长的达8天(1951年、1962年)。两段低温之间间隔日期(即回暖期)一般4~17天,最短2天,最长23天。1976年3月底至4月初持续低温、阴雨,春寒严重,发生烂种烂秧无数。
五月寒:双早孕穗,开花期正值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少,常伴有冷空气袭击,造成低温。孕穗和抽穗的早稻,如遇这种情况,会延迟抽穗开花,每穗结实率大为减少,造成大幅度减产。故“五月寒”、“小满寒”、“黄梅雨”对早稻威胁极大。1981年5月12日至15日出现“五月寒”,此时正值双季早稻孕穗之际,危害甚大,早粮大歉。
秋寒:一般从9月下旬后,北方就常有冷空气南侵,温度由高到低发生变化,甚至连续阴雨低温或干冷低温。晚稻抽穗开花期若遇这种天气,就会产生大量空壳,严重减产,以致绝收。在一般情况下,对双晚的影响取决于“秋寒”第一次冷空气出现的迟早和强弱,以及冷空气过后的回暖时段的长短。如1966年秋季,出现多年来罕见的低温秋寒,中晚稻减产三成以上。
2、兽灾
本镇山垅田分布面广,种植单晚。这些稻田往往是野猪、老鼠糟塌的对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粮食损失。
3、人为灾害
森林火灾多数是人为灾害。冬春季节,农事、林事的生产性用火,如烧田埂草、炼山垦种、烧灰积肥,引火烧蜂及乱丢烟蒂等,常引发火警火灾,每年都有几次甚至一日有几起发生,不同程度烧毁森林。
4、地震
明成化三年(1467年)六月十三日,地震。
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八月廿三日夜地震,自东而西,屋宇动摇。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地震。
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廿四日夜,戎刻地震,有声如雷。
据史记载:民国6年(1917年)3月4日夜,地震,山多崩,早稻熟,晚稻歉。
民国七年(1918年)2月13日未时初刻地震,时间约一分钟。震时房屋有些摇动,悬挂的金属物发生相撞响声。
第五节 溪河
莒口河流因地质构造较发育,四周地表切割较强烈,水系较发育,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流域上游植被较好,所以含沙量少,除洪水期间外,基本上是山青水秀。麻阳溪源于黄坑乡桂墩,流域面积1570平方公里,流经黄坑、麻沙、莒口往建阳城区与崇阳溪相汇合,流程长136公里,平均坡降2.1%。流域形状系数0.08。麻阳溪在本镇支流有9条,其中主要的有:书坊溪、茶㘵溪、焦岚溪、东山溪。
第六节 气候、水文
据建阳市气象观测资料表明,本镇气候有如下特点:
1、季风气候明显,本镇属亚热带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比较宜人,大部份年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1.3℃(1953年8月10日,1971年7月31日)最低气温-8.7℃(1973年12月26日);雨热同期,气温≥10℃时期的降水总量占年降水总量的82.4%;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1800小时,其中4—10月1250小时,占70%,太阳辐射总量>320千焦1c㎡,多年平均无霜期达280天以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立体小气候明显: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因此立体小气候明显,宜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山区夏季天气凉爽,冬天较冷,无霜期230天,低山丘陵盆地较温热,无霜期可达280天以上。境内风力不大,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为42米/秒,(1983年4月11日)。
3、自然灾害明显,各种灾害中,自然灾害较明显,由于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坡,汛期中南北冷暖气流常在这里交绥,在本区产生强降水,造成洪涝灾害。
第四章 资源
第一节 土壤特点
一、土壤分类:
莒口土壤共划分4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农业土壤续分为30个土种,其分类系统是:土类: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
亚类:有红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暗红壤、红土、水化红壤、黄壤、粗骨性黄壤、沙土、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
土属:有酸性岩红壤、泥质岩红壤、砂质岩红壤、堆积性红壤、酸性岩侵蚀红壤、中性岩侵蚀红壤、酸性岩粗骨红壤、泥质岩粗骨红壤、砂质岩骨红壤、酸性岩黄红壤、泥质岩黄红壤、酸性岩暗红壤、红泥土、红泥砂土、酸性岩水化红壤;酸性岩黄壤、酸性岩粗骨性黄壤、泥质岩粗骨性黄壤,黄沙土、灰河土、黄泥田、白土田、沙质田、乌泥田、灰泥田、潮沙田、表泥田、冷烂田。
土种:有灰红泥土、红泥土、红泥砂土;黄沙土、灰沙土;乌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灰黄泥沙田、黄泥沙田、黄泥骨;白鳝泥田、白底田;沙层田、黄沙田;乌泥田、青底乌泥田、黄底乌泥田、沙底乌泥田;灰泥田、青底(格)灰泥田、黄底(格)灰泥田、沙底(格)灰泥田;乌沙田、灰沙田、青泥田、冷水田、锈水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
二、土壤分布:
莒口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沟谷纵横,重山迭峦,在这一特定气候地貌条件下,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强烈,红壤成为境内主要的地带性土壤,水平分布于各地。由于境内多山,地形呈南、北向中部倾斜,局部地势的高低和水文、气候条件的相应改变,土壤类型具有突出的垂直分布和明显的区域组合分布的特点。
(一)土壤的垂直分布
在海拔900~1200米的山地土壤为黄壤,其分布下限为700米。在200~800米的丘陵山地,处于潮湿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经过脱硅富铝化过程,形成呈酸性反映的红色土壤,土层深厚,全剖面呈红色,有铁胶膜淀积或铁铝结核,系亚热带代表性土壤——红壤。在海拔800~1000米之间,为红壤向黄壤过渡地带,分布有黄土壤。在森林茂密、植被覆盖、水温条件较好的常绿阔叶林的低山或高丘地带,主要分布有暗红壤;而粗骨性红壤则主要分布于低山、高丘的陡坡、山顶、山脊处。
(二)土壤的区域组合分布
全境由北、南低山高丘至中部的山间盆地分布着多种土壤类型,北部及南部山区为黄壤,中部广大地区的低山丘陵区为红壤。在丘陵地带,主要为水稻土,稻田土壤种类繁多,以灰泥田、黄泥田、潮沙田、冷烂田为主体的一群土壤分布面积最多,但在局部地区,往往只一、二个土层为主体的一群土壤,具有明显的区域组合特点。
三、土壤特征
(一)红壤
红壤是境内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地带性土壤。红壤土类面积2678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0%,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根据成土条件,母岩母质类型和肥力特片,划分为6个亚类,15个土属。
1、红壤亚类
垂直分布海拔高800米以下低山丘陵的山坡、山顶脊或全部,成土母岩有黑云母花岗岩、粉砂岩及变质岩。根据母岩母质类型分为5个土属。
酸性岩红壤:分布在莒口附近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垂直分布海拔高200~800米的低山丘陵。成土母岩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云母斜长变粒岩。土壤剖面呈浅红、红或棕红色,土层厚1米以上。
泥质岩红壤:分布于长埂、东山一带,垂直分布均在海拔800米以下。成土母岩为粉砂岩、泥质粉沙岩,地表土层厚度0.5~1米。土壤剖面呈淡红棕、淡棕色。
砂质岩红壤:云谷山、蜡烛山一带为主要分布带;垂直分布海拔500~1000米。成土母岩为凝灰质砂岩、变质石英砂砾岩。地表土层厚0.5~1米。土壤剖面呈淡棕红、红橙色。
堆积岩红壤:
酸性岩侵蚀红壤:主要分布在莒口西部,垂直分布250~7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土壤剖面呈淡棕红色、棕红。
中性岩侵蚀红壤:境内只零星分布,垂直分布250~500米。成土母岩为石英斑岩、石英闪长岩。土层厚一米以上,土壤剖面呈红或棕红。
2、黄红壤亚类
是红壤向黄壤的过度性土壤。由于海拔较高,热量较红壤分布区低、湿度大,脱硅富铝代作用较红壤弱。成土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发生水化,使土色变黄,成土母岩为黑云石英片岩,粉砂岩、变粒岩,分两个土属:
酸性岩黄红壤:大金山、华家山、三峰山一带为主要分布区,垂直分布海拔高800~10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变粒岩。土壤剖面呈黄红、黄橙,土层厚0.5~1米。
泥质岩黄土壤:主要见于云谷山一带,海拔高800~950米,成土母岩为粉砂岩,土层厚1米以上,土壤剖面呈淡红棕、暗红棕。
3、暗红壤亚类
分布在中低山中下部,山脚或洼部。所处环境隐蔽,水湿条件优越,具有棕红色土壤,土层厚、地表枯枝落叶多,土壤比较肥沃。暗红壤亚类在境内只有1个土属即酸性岩暗红壤,分布社州、茶㘵、徐墩等村。垂直分布海拔450~7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土层厚1米以上。
4、水化红壤亚类
分布于山区中,低山山脚、山洼或水沟两旁。土壤湿度大,土层中铁矿氧化物处于水化状态,土色黄,土壤湿润肥沃。此亚类在境内只有酸性岩水化红壤1个土属,分布在燕子窠,中窑一带,垂直分布海拔600~7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地表土层厚1米以上。
5、粗骨性红壤亚类
垂直分布海拔高300~1000米,中低山丘陵的顶部,脊部或陡坡地带。由于环境条件不利于土壤的形成,致使土壤剖面发育不完全。
酸性岩粗骨性红壤:主要分布莒口、茶㘵、中窑、碧坑等广大地区,垂直分布500~8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变粒岩。地表土层厚约0.5米。
泥质岩粗骨性红壤:主要分布东山一带,垂直分布250~500米,成土母岩为粉砂岩。地表土层厚大于0.5米。
砂质岩粗骨性红壤:主要分布楼下窠一带,垂直分布300~700米,成土母岩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地表土层厚约0.5米。
6、红土(耕作红壤)
红土亚类主要是低丘自然红壤经人工耕作熟化而形成的一种旱地土壤,可分为红泥土和红泥砂土2个土属。
红泥土土属:为境内主要的旱作土壤。质地较粘,熟化度较低。主要分布在村庄附近,缓坡地带,多为坡积、残积母质。按土壤熟化度分为红泥土、灰红泥土2个土种。
红泥沙土土属:质地为轻壤到砂壤,熟化度低。
(二)黄壤
分布在南部山区,垂直分布900~1200米,个别地方海拔700米也有黄壤分布。黄壤分布区所处环境海拔高、雾大、日照短、气温低、雨量丰富、土壤富铝化作用微弱,有利于黄化作用的进行。本区有2个亚类3个土属。
1、黄壤亚类
本区只见一个土属为酸性黄壤,分布于大金山、华家山、三峰山等,垂直分布1000~12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母斜长变粒岩,地表土层厚0.5~1米。
2、粗骨性黄壤亚类
成土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斜长变粒岩、粉砂岩,根据岩性可分2个土属。
酸性岩粗骨性黄壤:主要分布于碧坑一带,垂直分布900~1200米,成土母岩为黑云母斜长变粒岩。
泥质岩粗骨性黄壤:分布于云谷山海拔999.3米,成土母岩为粉砂岩。
(三)潮土
冲积土母质为河、溪相(沉)积物,土层深厚。土壤因受地下水的影响,在土体的中下部的锈斑、锈纹或铁锰结合。目前大多开垦为旱地或水田,主要分布境内麻阳溪及其支流两岸,按土壤形成的附加过程不同有沙土1个亚类和黄沙土、灰沙土2个土属,各有1个土种即黄沙土、灰沙土。
黄沙土:由冲积相母岩发育而形成的土壤。
灰沙土:心土层为黄沙层,潮湿、质地轻,保水肥性能及表土肥力较黄沙土高。
(四)水稻土
水稻土剖面构型分耕作层(A)、犁底层(P)、渗育层(W)、淀斑层(B)和潜育层(G)。土型划分有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3个亚类。
1、渗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的岗背或坡地上,成土母岩为坡、残积物。由于分布部位高,多系梯田,不受地下水影响,土壤水分主要受降水或灌溉水渗渍淋溶补给,属于地表水型。根据母质类型和熟化度的不同,分为3个土属即黄泥田、黄泥沙田、沙质田;10个土种,即乌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黄泥骨、灰黄泥沙田、黄泥沙田、白鳝泥田、白底田、沙层田、黄沙田。
2、潴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冲积河谷丰厚较低处或山间盆地垄中、垄口缓坡地带,地下水位较高属良水型,土体斑淀层发育明显,划分为乌泥田、灰泥田、潮沙田3个土属。
3、潜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山垄谷地以及河谷低洼处。由于地下水位高,属地下水型。在整个土体下部因长期被水浸润,空气缺乏,几乎处于嫌气状态。根据潜育化程度的不同,划分为表泥田、冷烂田2个土属。
青泥田土属:分布各地,一般系漫冬田下湿田等。由于地下水位高,长期浸水潜育而形成青泥层,位置处于梨底层之下的一种低产田。
冷烂田土属:主要分布于山区山垄或平原低洼处,丘陵坡麓泉水溢出地带。由于红壤性坡积物,沉积物被常年积水、冷泉的浸渍,土层糜烂而发育形成的。划分4个土种:冷水田、锈水田、浅脚烂泥田和深脚烂泥田。
第二节 植物资源
莒口地处中亚热带,冬短夏长,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植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凡属中亚热带的菌类,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几乎达到应有尽有的程度。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