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211
颗粒名称: 浦城县概况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395-3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南平市浦城县的概况,浦城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开展创业竞赛,扎实推进新一轮发展。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计划。
关键词: 南平市 浦城县 概况

内容

2006年,浦城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开展创业竞赛,扎实推进新一轮发展。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计划。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4.25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73:30.69:35.58,第二产业比重提升2.9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7亿元,增长34.8%,其中重点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工业项目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分别达到31%和79.4%;外贸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增长14.8%;实际利用外资2889万美元,增长11.7%;引进山海协作市外资金8.21亿元,增长37.8%;财政总收入2.06亿元(含高速公路),增长1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29亿元,增长1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2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4406元,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4.74%,人口自然增长率5.61‰,均在控制目标内。
  【工业总量快速扩张】 坚定不移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工业经济实现提速增效,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06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5.06亿元,增长18%。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70家,实现产值18.3亿元,增长28.1%,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1.5%,提高13.7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大幅增长,实现增值税7380万元,增长34.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南平市十县(市、区)首位;工业“四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6.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5%。浦城工业园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一期入园企业29家,其中20家投产企业实现产值3.8亿元,税收突破1200万元,二期开发正着手土地征迁和平整;正大浦潭工业新区年产1000吨盐酸金霉素项目建成试产;石陂林产、临江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小区开发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提升,传统、现代服务业同步成长,溪下绿洲山水休闲、九石渡等旅游景区建设初具规模,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2.52%。
  【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制定和实施《浦城县新农村建设五年实施意见》,全面发展、拓展提升和致富开发的三大类型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9亿元,增长6.6%。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4.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99%。粮食产业实现总产23万吨,连续两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烤烟产业种植面积3.2万亩,完成烟叶收购9.86万担,净增6.86万担,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居南平市第二,替代进口烟叶质量综合评比荣获全国第二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0家,实现产值9.1亿元,增长34.1%,其中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实现产值3.7亿元,增长25.4%,农民从产业经营中人均创收1200元,增长17.9%;“仙芝楼”灵芝孢子粉、“望丰”精米双双荣获省级名牌称号。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组建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5个,完成农村流通信息网和闽北科技信息网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改造农家店120个,创建信用乡镇2个、信用村45个、信用户5080户。
  【基础设施较大突破】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滚动实施“十大项目”、“十大工程”建设,至200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7.24亿元,一批交通、能源、农业、城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和开工,制约发展因素有所缓解。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8.85亿元,增长96.65%,两条入闽通道建成通车,被评为全省优质工程,浦南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征地拆迁在南平市创造了“浦城经验”;境内国道省道路面改造升级,农村“百公里”公路硬化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所有乡镇和195个建制村完成路面硬化535.4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489.5公里;累计完成电力投资4628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工业园区110千伏输变电投入运行,220千伏输变电新建和城区电网改造等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23亿元,农村“523”水利工程建成村级供水工程126处,改善8.6万人饮水条件,完成山地水利工程542个,灌溉面积达228.667万平方米,除险加固水库17座,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亿元,市政公用设施逐步配套,大力实施“东奔西延、南改北扩”战略,河滨二期、怡源、莲花垅等城市旧改新建项目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建成区拓展到8.5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完善农村工作机制,加强五支下派队伍的互动联动,聘用享受政府津贴“八大员”(村级农民技术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公共卫生员、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文化协管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动物防疫员、林业员)2893人,创新“6+1”运作机制,乡、村“三农”综合服务组织进一步健全,服务“三农”形成强大合力。全面落实种粮农民直补和综合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民税费1855万元,配套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农民人均减负150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南平市首批通过省上验收,荣获全省先进县称号,实施林权证抵押贷款9300万元。创新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累计工业贷款1.77亿元,年均增长24.73%,顺利完成电力、林业公路段和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工业、林业、粮食、供销、二轻、建筑等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继续推进,70%以上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基层发展的政策激励,对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面实行国库统发工资,并全部给予年均10万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基层财政收入基数调减幅度达42.8%;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足额发放,公务员工资套改和对接闽北地方补贴3150万元全部到位。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整合组建南浦、河滨两个街道办事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融入海西区、主攻长三角的“南接北连、突出北连”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2006年发放23项惠民政策资金9653万元,民生状况得到较好改善。同时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40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在全省率先整合资源成立县劳动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县之一,“增智就业致富”工程成为全国、全省经验,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8.32万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01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9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932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全面实施农村住房保险,城乡1.55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企业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6万余人,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993名重点优抚对象和143名革命“五老”医疗补助、148名离休老干部住房工龄补贴以及1953年底前入伍的企业退休复员军人生活困难补助全面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老区扶贫、救灾救济、地质灾害点搬迁等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实施“造福工程”31个村、1062人,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230口。“平安浦城”创建全面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大,群众对治安满意率逐年上升,“和谐园区”经验在全国推广,防范处理邪教和法制宣传教育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单位称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2004-2006年累计落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项,推广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开发129项,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1919名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3.8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政策和全县教师医保、6个偏远乡镇教师生活补助全面落实,累计投资3718万元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2.0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6.3万平方米,代表全省水平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文化强县扎实推进,仙阳猫耳弄山商代古窑群遗址列入中国2005年十大考古新发现,“闽派古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赣剧现代戏《木樨花开》获全省戏剧评比五项大奖;完成城区广电网络改造升级和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2个村广电光缆联网;成功举办县第四届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体系逐步健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列入省级示范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保持了全省一类先进县水平,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和55-59周岁女性奖励扶助制度,开展欲婚男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加大,关闭取缔了“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完成6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全面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获全国表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广泛开展部门服务承诺制和“十佳股所”、“不满意股所”评选活动,机关作风得到明显改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坚持依法治县,“四五”普法全面完成,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重视和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定期报告政府工作和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累计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73件,政协提案17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8%;加强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六项机制”,建立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加强政风行风评议,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82件,挽回经济损失970余万元,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南平年鉴 2007》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