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7195
颗粒名称: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分类号: F592.99
页数: 5
页码: 169-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抓资源保护和建设发展为主线,以抓企业监管和市场营销为重点,以深化创建活动,提高精神文明实效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关键词: 武夷山 风景名胜区 南平市

内容

2006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抓资源保护和建设发展为主线,以抓企业监管和市场营销为重点,以深化创建活动,提高精神文明实效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旅游经济指标】 一年来,武夷山景区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快、活力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旅游总体收入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升。2006年,武夷山景区旅游人数累计223.32万人次,比增25.87%。其中竹筏旅游人数累计97.58万人次,比增17.62%;主景区旅游人数累计105.70万人次,比增39.42%;上游旅游人数累计18.38万人次,比增11.53%;下游城村旅游人数累计1.66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6.87%。全年,景区旅游总收入22958.74万元,比增28.49%。实现旅游净收入19622.81万元,比增21.31%。其中竹筏门票收入8958.43万元,比增13.65%;主景区门票收入9562.60万元,比增34.46%;上游生态旅游景区收入830.94万元,比上年减少0.60%;九曲溪下游城村门票收入79.12万元,比上年减少43.75%;其他收入191.72万元。上缴武夷山市财政1910.13万元,缴纳税金1592.12万元,比增154.22%。
  【实施景区门票“新票制”】 一年来,景区管委会以“坚持共赢”为指导,相继出台多项门票优惠措施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旅行社促销热情,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旅游人数持续稳定增长。实施“新票制”后,一开春,就迎来连续长达50多天创纪录的“火爆”现象,景点旅游人数首次超过竹筏人数。武夷山核心景区天游峰旅游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全年旅游专列多达240余趟次。在保持旅游人数持续上升的同时,客源结构更加优化,境外游客同比增长20.64%;自驾车游客增幅明显,尤其是黄金周,旅游自驾车每天多达数百辆。省外游客比重持续上升,据最新游客信息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待的国内游客中,省外游客占90%,省内游客占10%。
  【国有资产监管】 景区国有资产经营成本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监督管理作用逐步显现。在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基础上,推进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景区管委会把深化企业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改进和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上,切实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同时启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严格按照《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对景区企业高管人员进行考核,兑现高管人员2005年效益工资84.3%,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修订完善《武夷山旅游集团董事会议事规则》、《武夷山旅游集团总经理工作细则》、《派出监事管理考核办法》、《外派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推进股份公司上市】 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南政〔2005〕综120号《关于同意福建省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上市的批复》精神,加强与各上市中介机构的联络、协调,聘请福建兴业证券公司担任上市工作国有方顾问,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及促进上市工作角度出发,对光大上市资产重组方案的利弊进行综合评审,重新制定上市资产重组方案。积极与武夷山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就上市资产重组有关事宜进行接触,并完成内部职工股的摸底调查。
  【旅游资源保护】 年初来,景区管委会就组织景区森防专业人员参加全国古树名木的复壮、管理培训,组织景区保护管理骨干参加事故现场救护、应急自救及职业危害预防管理培训,提升景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组织开展有关景区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景区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全年,主景区及上下游保护机构共出动巡护人员1.7万人次,查获砍伐林木案件18起,清理拔除违章种植的茶苗35450株,清除违规开荒茶园14.9亩,制止野外用火35起,查处违法捕鱼案件5起,制止钓鱼20起,销毁违法鱼排6张,没收渔网7张,没收及销毁渔竿43根。同时,严格规划管理,全年完成公建规划审批项目38项,私建审批25项;完成建设部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验收工作及省建设厅《关于对景区旅游小城镇建设调研大纲》的基础材料的调研和编写。经多方积极努力,上报的《城村汉城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查,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加大对管辖区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制止违章建设12起,拆除违章建设面积205.5平方米。景区内的古树名木完好率达100%。
  景区绿地保存率在95%以上,景区绿地纯度在85%以上,未发生病虫害和火灾事故。
  【环境监测】 在各高等院校和监测机构的协助下,景区有关部门加强环境监测,积极做好预前控制。年内,完成区内6个河流断面、12条山涧、大气144天、105个区域噪声点、15个交通噪声点、3个污水点、8个雨量点、4个自动水位站、24块植物多样性样地、2次鸟类、1次社区系统的监测,完成区内古文化遗址、遗迹,“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的旅游监测工作。全年完成18篇论文,形成年度监测报告。并与福建省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合作在天游顶建立大气降水监测点,通过中国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管理动态预警系统和景区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成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三级管理监测体系,对景区土地利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等进行动态监控。在区内设立15个森林病虫害调查样地,及时调查景区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和发生趋势,并适时组织30多人次施放粉炮7000枚、喷药20余吨,有效制止病虫害在景区的发生。通过踏查和采样上报18个样品,经检测,景区无松材线虫病潜伏和发生现象。据景区世界遗产监测中心监测,2006年,景区大气质量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地表水质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污水排放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精品景区建设】 景区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关于景区“畅通工程”专题会议精神,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狠抓落实。继续发挥核心景区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景区协调发展。抓好智能化系统测试工作,完成“综合布线子系统、网络平台子系统、机房子系统、票务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备份及应急子系统”九个子系统的建设,并进入测试运行阶段。该系统拟在2007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加快“畅通工程”配套设施扫尾工作,至年底,已全面完成赤石北入口、上浦南入口及六个卡口主体工程及配套建设,基本完成九曲溪中心码头、环保观光车道星村段、上浦南入口二期停车场、公厕改造等扫尾项目建设。加大居民外迁工作力度,除水运队片区还有少数拆迁户仍未外迁安置外,其他拆迁安置工作都已如期完成,外迁居民生产生活步入正常轨道。及时制定《环保观光车运行方案》和《景区智能化管理运营手册》,经与周边镇村居民及旅游企业沟通、协调,取得理解、支持,为“景区畅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全年,投入资金285.8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1.78万元。
  【完成5A旅游区创建试点检查评定】 年初,景区管委会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5A级旅游景区创建试点工作通知》,及时召开创建工作会议,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国家旅游局创建5A旅游区《评定细则》,制定下发《创建5A旅游区创建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分工和具体责任。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适时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创建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工作形势,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有关工作。年内,对景区原有237面各类标识、标志、标牌全面进行更新和维护,新增各类标识、标志牌500多面,并全部做到双语标识。在主次入口、天游、水帘、宋街等处新增40余处游客休息点,铺设残疾人坡道21处,建设残疾人蹲位15个。建立各景点旅游人次信息公布系统和信息咨询系统。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对景区厕所进行改造和建设,新建环保公厕2座,并对区内20座公厕的内部设施进行更新、维护。在景区主要进出口及游人集散区域增设15部IC卡电话。积极协调有关执法部门对景区旅游商品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对商品质量、价格、计量、位置和售后服务进行规范,清理整顿非法摊网点10处。全面落实安全机制,完善紧急救援体系,增添应急救助设施。健全游客投诉机制,建立规范、快捷的投诉处理服务体系。全年使用专项创建经费150万元。
  【拓展客源】 一年来,景区管委会按照“打造精品、内连外接、加强营销、拓展市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资源的品牌优势,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以新闻媒体为平台,进行强势宣传。协助配合中央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和中国旅游报、中国风景报、成都晚报、福建日报等新闻单位做好考察、采访工作,全方位塑造武夷山旅游品牌形象。同时,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海峡西岸行——武夷山》、《完美假期》及电视剧《鹿鼎记》等摄制组的拍摄工作。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市场,与知名网站建立链接,加强同网民沟通,充分展示武夷山景区。年内,通过召开推介会、座谈会的形式,先后在苏州、武汉、长沙、杭州、西安、太原、北京、天津、呼和浩特、阿尔山、呼伦贝尔及环渤海湾北方地区等城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与800多家旅行社进行接洽交流。在各大旅行社配合下,先后邀请金门前十强旅行社代表、东北三省旅行社代表、全国老年旅行社系统、台湾旅游观光协会、香港中旅系统、泰国旅行商考察团、吉林旅行商考察团、山东旅行商考察团、中华旅业联盟、“好之旅”联合体、全国教育旅行社系统、全国工会旅游系统等15个旅游联合体约1000名旅行社总经理、业务经理到武夷山旅游考察。利用年初央视《乔家大院》热播的旅游效应,创新促销手段,深挖武夷茶文化。组织实施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及茶旅启动仪式,推出“粮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晋京献茶、“浪漫武夷,风雅茶韵”2006武夷山大红袍春茗会等一系列大型茶旅促销活动,打造武夷山旅游和大红袍品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构建“和谐景区”】 坚持“打防并举,重在防范”的方针,以创建“平安景区”为目标,认真开展景区综治工作,较好地维护了景区的平安、稳定。及时充实调整“平安单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综治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2006年武夷山市市直各口、综治系列单位党政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及时与各部门签订《景区综治责任书》,补充完善《景区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工作制度(试行)》。
  面对“桑美”、“格美”、“海棠”三次台风灾害,景区党工委、管委高度重视,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召开防汛抗灾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切实做到信息畅通、反应快速、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抵御了台风灾害的影响,没有发生一起游客投诉事件,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精神,结合实际开展“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月”及“护林防火、护笋养竹”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期间,景区共出动宣传车56架次,发放宣传单6500余份,群发短信30000条,发放法规200余册,在各乡、镇、村张贴公告200余份,与市有线电视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记林防火和《条例》宣传。印制新年挂历5000本,免费发放给周边村民,并多次走访区内的相关镇村,广泛宣传。在机关内部配备安防监视系统和档案密集柜。同时深入周边村镇了解情况,大力引导景区周边村镇发展生产、改善环境,全年投入扶持景区周边乡村资金373.07万元,扶持挂点村建设和抗灾资金12.66万元,并妥善处理竹排工与公司的劳资纠纷,确保竹筏通畅。
  【文明创建和效能工作】 一年来,认真落实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做好对景区范围内的南次入口停车场、翡翠谷公路会车道等13项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强化建设项目审核制度,严格按照预决算制度对景区建设等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切实做到工程项目有立项审批,施工有预算,竣工有决算。全年,景区管委会审核基本建设、维护项目预算20项,审核金额248万元,审节资金26万元,完成决算送审工程9项,送审金额290.27万元。认真开展旅游行风评议,每月在景点票口和竹筏码头等重点部位发放征求意见单200份,在委机关大楼设立机关效能服务台,开设24小时受理游客投诉电话,广泛征求游客和群众的意见,做到及时受理、迅速反应、及时整改。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南平年鉴 2007》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