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快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794
颗粒名称: 持续加快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4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篇记述了南平市2006年中共南平市委、持续加快经济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南平市 南平市委 经济发展

内容

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按照既定目标、思路、重点、举措,努力在持续中加快、在持续中提升、在持续中协调。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95.19亿元,增长11.9%,是近10年来最快的。财政总收入31.30亿元,增长2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2元,比增11.95%;农民人均纯收入4422元,增长8.6%。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经济运行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
  突出突破工业成效明显。在突出工业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工业。着重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电力、资金、用地、原材料等困难,南铝、南缆、南纸、南纺等优势企业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产值上亿元企业增加到51家。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全部出台七个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意见,上年七大集群实现产值179亿元,增长17%,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9.7%。积极培育新工业增长点,协调项目招商落地,南纸四抄、南铝铝板带加工、温州家具城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一定程度上扭转南平没有大的生产性项目的状况。继续抓好工业平台建设,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通过国家审核。全年规模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增长21%,二产比重达到36.3%,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支撑力量有所增强。
  “一点一线一重心”发展加快。着眼于融入海西全局,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布局,突出抓好“一点(闽北产业集中区建设)、一线(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所带动的沿线县域经济)、一重心(南平中心城市)”。市四套班子每月轮流到“一点”、“一重心”调研督查,推动工作开展。闽北产业集中区基本完成规划,正式启动建设,其中林产工贸园区、现代物流园建设全面展开,完成基础投资4.2亿元,引进企业76家,总投资22亿元,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其成为新的中心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产业升级的示范区。“一线”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县域发展特色更加明显,建瓯笋竹城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各县(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速1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南平中心城市持续发展,拉开城市框架工作有实质性推进,江南工业园、朱熹路三期工程正式动工,跨江大桥开工,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4.53亿元,增长11.5%,对全市的吸纳、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深化。全市“四个一百”项目共594项,总投资920.53亿元,年完成投资128.1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15.7亿元,增长39.7%,其中重点项目投资比重30.9%,提高6.4个百分点,工业项目投资比重58%、提高8个百分点。“十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1.47亿元,占年计划的110.2%。尤其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全市10条高速公路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8条列入全国高速公路网,浦南高速公路全面动工建设,武邵高速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即将开工,宁武、松建、绕城、邵光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较快,“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开工一条高速公路的目标可望实现。向莆快速铁路南平连接线、核电、闽江航运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投资环境改善更加有力。首次将创业竞赛考评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建立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加大项目考评的权重,更加重视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开展评选“最佳服务科室”和“群众最满意科室”活动,市直32个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向社会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加强行政审批(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机制,实现项目审批服务与便民服务并重,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的“第一道门槛”建设,在全市100多家基层站所开展效能建设活动,初步遏制基层站所随意执法、违规收费、行政不作为等中梗阻现象。特别是以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为重点,下大力气整治“小吏大权”现象,在机关干部中引起较大震动,社会反响很好。全省2005—2006年度投资环境测评显示,南平市投资软环境受外商认可度跃居全省前列。这有力促进了招商选资和外经贸工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引进山海协作市外资金69.33亿元;外贸出口4.29亿美元,比增49.6%,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7

《南平年鉴 2007》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