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510
颗粒名称: 武夷山市概况
分类号: Z525.73
页数: 4
页码: 359-3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夷山市概况,包括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项目开发全力推进、构筑工业起飞平台、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改革纵深推进等情况。
关键词: 南平市 武夷山市 概况

内容

2003年,武夷山市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动摇,一手抓经济不放松,围绕创业竞赛主题,突破工业、突出项目和招商引资,狠抓“发展、改革、管理、:稳定”四项重点工作,继续实施十大战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全市创业竞赛活动中获10个县(市、区)综合创业竞赛第三名。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98亿元,比增12.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5.37亿元、6.14亿元、12.47亿元,分别比增4.4%、22.2%和12%。工业总产值7.74亿元,比增13.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亿元,比增33.8%。农业总产值7.77亿元,比增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6亿元,比增47.26%。旅游接待人数272.63万人次,比降6.15%;其中,境外游客13.32万人次,比降25.96%;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比降8.89%。财政总收入1.2亿元,比增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79万元,比增11.5%。实际利用外资5012万美元,比增34.2%;合同利用外资5798万美元,比增35.2%;外贸出口753万美元,比增10.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亿元,比增10.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3元,比增7.28%,农民人均纯收入3641元,比增7.06%。城镇登记失业率6%,下降0.9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39亿元,增长19.79%;各项贷款余额12.62亿元,增长38.7%。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面对“非典”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冲击,武夷山市调整思路,狠抓旅游市场整顿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推出“健康人享受武夷健康之旅”、全国万人攀登武夷山、全国漂流大赛、首届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第六届武夷山岩茶节、首届中国企业营销攻略武夷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组织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旅游卫视等重大媒体记者考察推介武夷山,在《中国旅游报》、《香港中国旅游》等境内外媒体刊登宣传介绍武夷山系列文章,拍摄制作《朝圣武夷山》宣传片和《Affinity武夷山》通俗歌曲等;开展旅游“大篷车”促销活动,拓展浙江、山东、武汉、东北、四川、内蒙古市场;以国际旅行商考察武夷山为契机,开拓境外市场,与夏门联合开展广东九县旅游促销活动,建立韩国市场开发联合体,与江西上饶、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建三明春秋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组建旅游者联盟联合体,提高区域协作竞争力;整合市内旅游资源,组建武夷山旅游集团,成立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有效增强旅游市场营销活力。积极开发建设旅游新线路、新产品。拓展生态旅游线路,推出清舟漂流、龙井山攀岩滑索、环球民俗风情表演活动,开发桃园浴、龙川、青龙瀑布,组建以翡翠谷为主体的国家森林公园;改善闽越王城旅游基础设施,重建止止庵,编排《闽越王朝》等表演节目;组织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六个一”工程,组建洋庄、下梅等村旅游公司,2003年乡村旅游景点共接待15.25万人次;规范旅游资源开发机制,推出生态公园等十个旅游开发项目,增强旅游产品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和标准化管理,新增8家二星级饭店,武夷山风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0质量体系审核,成立“天天游”导游管理服务公司,开展创建优秀旅行社、导游评星活动,建立旅游消费推荐单位制度。借助名校名所旅游策划专家力量,着手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完成《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开展乡村景点规划。全年武夷山机场共安全起降航班4486架次,旅客吞吐量38.5万人次,比增6.44%,武夷山火车站旅客发送量达57万人次。
  【项目开发全力推进】 全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138个,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3个,完成投资总额8.27亿元。引进并经项目办认定的项目195项,计划投资总额达27.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0个,农业项目20个,旅游项目41个,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11个,其它项目33个,在建项目139个;项目储备121项,项目更新率35%。全年山海协作引进资金2.68亿元,比增262.95%。“9.8”厦洽会上,共签约合同项目13项;合同外资3068万美元,比增33.86%。坚持多渠道招商,组建26个招商团组,抽调123位精干人员常年从事项目专职招商引资,26个招商组共引进项目153项;外派四支招商小组赴广东东莞、江苏昆山及上海、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地驻点招商;利用“数字武夷”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开展网上招商;南平市级考核项目超额完成,武夷高教园区完成投资1.30亿元,占任务的230%;过境公路完成投资1.09亿元,占任务的116%。19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总额6.2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65%。其中,世遗保护二期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02亿元,占任务的101%,“数字武夷”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890万元,占任务的111%,创业园、星村九曲花街,度假区图书交易中心、樟树公园、机场二期等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殡仪馆等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
  【构筑工业起飞平台】 贯彻落实南平市“5·16”会议精神,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市新增工业企业项目90项,占全市新项目的46.2%,工业项目比重创历史新高。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行“综合告知承诺制”、减化审批环节、减免收费等,有效降低工业投资项目的“行政门槛”和“经济门槛”;对入园工业项目和园区外注册资金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工业企业,发给《武夷山客商证》(一企一证),享受系列优惠。按照“高水平策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规划出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旅游生态经济创业园。首期开发1.3平方公里创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征用土地699亩,签订5363亩土地征用合同,园区水、电、路、讯等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已基本能满足入园企业生产需要。园区全年共引进金柏特、精瑛、家葳、青龙等入园企业10家,计划投资额8.49亿元,金柏特等4家企业已动工建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把18家民营工业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对象,在技术、政策、信息、人才等方面实行倾斜扶持;选派25名机关、企事业干部到美华实业等25家民营企业担任助理。支持力马艺画、祥龙纺器、青龙木业、喜乐制衣等成长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帮助顺兴服装、鸿盛服装等新引进项目建成投产。
  【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全市新增茶园0.3万亩,建立无公害茶园3万亩,留养新竹1360万株,新种中小径竹2110亩,竹山抚育33.3万亩,烤烟种植1.5万亩,蘑菇种植181万平方尺,饲养白鹅32万羽、羊3.3万头、牛0.46万头,百合花种植200多亩,稻田养鱼3万亩。采取“五个一”措施,引进、培育一大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星愿茶叶、永生茶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74亿元,安置劳动力5508人,带动农户21377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茶、竹、烟产业为主导产业,菌、畜牧、花卉、水产业全面发展;抓好“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和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使用管理,建立武夷山市茶叶质量检验所,对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行强制执行措施,共有40家岩茶生产企业获准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对“大红袍”茶王投保1亿元人民币,制定大红袍产品组织办法预案;推广茶叶直销经营模式,在北京、济南、广州等地设立武夷岩茶专卖店;加强软包装笋制品开发、竹工艺品开发;不断完善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搭建农副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建立武夷岩茶推介中心,新增烟叶协会、竹业公会,依靠农村社会体系的自我服务功能激活农村经济细胞。深入实践“南平机制”,着力构建“三线三层”,下派科技特派员143人,覆盖110个行政村,与村支书和村助理形成农村工作“三马一车”,共新上经济利益共同体项目148项,项目总投资6057万元,实施科技项目开发70项,引进新品种38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231户;继续执行驻武、市直单位挂点包村政策,按照“六个一”要求,认真开展扶助“三农”活动,全年挂点单位共投入资金161.23万元,实施项目96项,为村民办实事204件,建立和充实各类先进文化传播场所82个;加大农村农业信贷投入,全年投放信贷资金1.77亿元、扶贫贴息贷款(企业)资金1050万。积极组织广大干群抗旱自救,直接投入抗旱资金203.1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修建竹山机耕路134.5公里,投入1800余万元完成涉及十个乡镇、街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1198万元完成星村九曲溪农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南仙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渠系建设8.4公里,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地94.3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6%,初步建立起生态林业新体系,提高农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改革纵深推进】 对武夷山电力公司实行重组,与省电力公司合作,组建股份公司;完成公交公司国有股减持,为武夷山公交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市区、度假区自来水公司改制;稳妥推进市中医院改革;加大实施殡葬改革力度,全市火化率达90%以上。完成建筑规划设计院、岩茶总公司、农业外资办等事业单位改制,积极推进度假区、开发区政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食品公司、煤矿等企业改革已完成,积极推进市区、度假区自来水公司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公安局及林业公安10名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加快党政机构改革,减少4个市直党政工作部门,行政编制减少283名,乡(镇)、街道精简事业编制77名,基本完成了市、乡两级党政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理顺市乡财政体制,将原乡镇工资分级负担改为由市财政全额负担,减轻乡镇财政压力,保障乡镇工作人员足额发放;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改革。
  【城市建设管理】 按照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工作纲要》,全面完成社区整合,撤并崇安镇、城东乡、武夷镇,设立三个街道办事处和12个居委会,完成居委会人员公开招考、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监事会。加快建设城市“三大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路灯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全年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63.1万元,完成百花路、学园路建设,城东路路面、火车站站前广场、和平南路旧城改造和高教园区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新增道路面积1.25万平方米。全年共投入城市路灯建设资金58.8万元,建设学园路、百花路(市区段)、城东路、环岛麦穗灯等路灯工程,扩建路灯57杆,928盏,城市道路亮灯率达98%,全年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540多万元,完成樟树公园、江边公园、武夷大道分车带绿化工程、千年祭环岛绿化工程建设、殡仪馆拆迁绿化等建设,新增绿地4.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6%,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9%。成立“城市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划分为宣传、规划、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环境保护、集贸市场等8项管理,分别由相应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实行联合执勤、分别执法,改突击整治为长效管理;制定《武夷山市城市管理暂行规定》,严肃查处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违法违规施工行为,规范一、二级路段、“严管街”管理,清理占市等妨碍市容市貌行为,清查不规范户外广告,对建筑行业实行审查“一条龙”服务制度,规范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证、招投标制度,强化工程质量、建筑工地及建筑垃圾弃土,建筑安全生产、房地产市场管理,抓好市区、度假区及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秩序、卫生等整治,投入资金29.5万元购置洒水车等环卫工具,提高环卫效率,并加大环卫监察执法力度。
  【社会保障能力加强】 全市全年新增就业2462人,净增1200人;出台再就业相应税费减免政策,全年累计为834名再就业人员减免税费70多万元。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求职登记、推荐等工作,推荐就业964人次;建立街道、社区劳动就业保障工作站所15个,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210本,开辟灵活就业“绿色通道”,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及城镇人员灵活就业2600人。抓好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服装加工、宾馆客房餐厅服务培训班,培训人员达880人次。全市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再就业基金275.51万元,为2363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救济金317万元,为3946名企业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983万元,全市已参加医保人员17790名,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135.5万元,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5%;做好拖欠职工、农民工等工资兑现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规范工作,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96%。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市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获得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全市发挥科技学会、协会作用,推进科技服务经济能力,建立“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申报国家级“中国寒兰之乡”。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旅游职业中专与中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高考录取率71.38%,比增24.4%;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招收旅游、计算机、外语、艺术等四个系学生2891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扩大中小学校园面积4.3万平方米,建成民办中洲小学,启动建设中国武夷山青少年乡村活动基地、一中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武夷山实验中学,新建二中教学楼和上梅中学学生宿舍,为10所乡镇中小学配置252台电脑;教育“双基”巩固通过省上复核;“数字武夷”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省上验收;获得“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称号。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全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以抗击“非典”为契机,广泛开展“洁我家园”活动,重视卫生支农,提高农村卫生条件。继续实施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工程,行政村光缆联网率达90%。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收储、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勘管理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强化环保措施,巩固提高“一控双达标”成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消防、交通等专项安全整治,制定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市政府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6件、政协提案102件。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坚持依法行政,制定《2003年武夷山市公务员学法制度》,组织参加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及格率为62%,高于南平各县市平均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复议工作,受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10件,办结10件。出台《武夷山市各级文明建设量化管理考评细则》制定“六个好”创建标准,广泛开展以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学校和文明小区为载体的群众精神文明创进活动。扎实推进诚信建设,评选度假区“三姑诚信示范街”首批16家诚信商店,吴屯乡被评为省级信用乡。以城带乡,深化村镇创建,结成省、南平市共建对子44个,带创经济发展项目33项,帮助解决资金50多万元,建立和充实农村各类先进文化传播场所33个。推广“立四榜、树样榜”先进经验,完善“文化书堂”等农村三级文化网络,“一分钱读书社”建设成果列入《全国精神文明创建设典型100例》。开展“扶贫济困、情暖武夷”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实施“六进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活动,把抓好干部廉洁自律与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深化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印发《关于2004年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开展禁止送收“红包”反对奢侈浪费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处以上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市五套班子和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不送收“红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公务出差携家眷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对公务活动中公款消费孳生收益加强管理的通知》,继续狠刹用公款大吃大喝和以各种名义公款消费的歪风。开展制止奢侈浪费专项检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新任局级领导干部执行规定的监督检查和廉政谈话。推进政务、村务、校务等办事公开制度。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清理和审核涉农负担文件、项目,落实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制。对全市115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全面审计,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组织社会各界代表对23个主要执法窗口和重要经济部门进行集中民主测评。认真办理效能投诉,全市共受理效能投诉264件,办结率96%。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全市共新立案50件,共办案52件(含上年2件),结案51件,结案率为98.8%,直接追缴违纪款21万元,挽回集体经济损失85万元。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4

《南平年鉴 2004》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夷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