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市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4065
颗粒名称: 建阳市概况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335-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南平市建阳市概况内容包括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发展新亮点、工业跃上新台阶、项目建设新突破等情况。
关键词: 南平市 建阳市 概况

内容

2008年,建阳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突出重点,持续有效作为,主动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海西绿色腹地经贸强市建设,全面实现各项工作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4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亿元,增长39.5%。财政收入实现阶段性跃升目标,总收入达到4.46亿元,增长27.2%;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7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5819元,增长14.2%。
  【农村发展新亮点】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烟叶种植面积达3133.3公顷,总产16.6万担,实现产值1亿元。发展各类食用菌1亿袋,生产鲜菇5800万公斤,实现产值2.1亿元。生产茶叶256万公斤,实现产值5658万元。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三年递增,全年完成播种面积3.41万公顷,粮食总产20100万公斤,完成储备粮订单3650万公斤,位居全省储备粮订单县市前列。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和全省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农机化项目示范县。品牌战略全力推进,成功举办第六届葡萄节和首届桔柚擂台赛,“建阳桔柚”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叶品种荣获多项金银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共实施市通乡、乡通自然村、连接断头路“上衔下延”乡村公路硬化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投资3810万元,铺设水泥路面62.9千米,全面实现村村公路硬化目标。完成村级供水工程17个,改善1.7万人饮水条件。共投资8100多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化农田建设、土地整理等592.3公顷,开工建设烟基项目157个。全面完成五福洋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现节水灌溉面积2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3.3公顷。通过抓好中心村的典型带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175村“四个规划”的编制工作。2008年,实现林牧渔总产值26.1亿元,增长6.7%。
  【工业跃上新台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5.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74.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4.4%,利税总额达3.9亿元,增长25.2%。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7个百分点;新增亿元企业3家,全市13家亿元企业完成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4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6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不断壮大,集群优势逐步突显。税收增百万活动成效显著,全市参加活动企业75家,共上缴税收1.8亿元,比增31%。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增长37.6%。
  【项目建设新突破】项目开发成效明显。全年新上100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128个,增长32%。其中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的工业项目23个,增长64.3%,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增长49.6%。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列入省、市考核的重点建设项目12个,增长30%,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占年计划的113.6%,累计资金到位5.6亿元,超年计划38.1个百分点。境内浦南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武邵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宁武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海西林产工贸城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300万元,入驻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积极组团参加“5.13”旅洽会、“6.18”项目对接会、“9.8”投洽会、武夷山茶博会等活动,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0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8057万美元,增长5.2%;外贸出口5117万美元,增长34.8%。山海协作引进工业项目注册资本金9.9亿元,增长29.9%。
  【城乡建设新面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污水处理厂、宋慈广场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朱熹大道快速通道、城区LED夜景工程、城区防洪排涝站、水景工程、潭山公园改扩建等城市十大项目,完成城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开展清理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违法用地专项整治行动,清理一批违法建筑,有效遏制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之风。新增城市绿地6万平方米,新开火车站至塔下公交线路,新铺设供水主管道4千米,污水管道13千米。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11个乡镇垃圾焚烧炉全部建成投入使用,123个中心村垃圾整治和设施建设通过省级验收。黄坑镇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科教文卫新进步】持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评估验收。认真实施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推行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实施C、D级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宿舍建设项目,消除危房1.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妇幼保健门诊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完成莒口等3个卫生院示范化门诊的改造建设,较好地预防各类传染病。基层卫生院正式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资全部纳入市财政保障,并提高村医津贴标准。不断加大计生投入,11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全部符合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达标验收,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以节庆文化、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60多场次,安装村民健身路径13条,放映新农村公益电影1186场。实施边远山区村级光缆并网入户工程。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累计向灾区捐款659.8万元,
  【人民生活新提高】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低保人员副食品补贴制度,努力扩大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增参保人员3560人,递增17%,全面完成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收计划。全面推动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工作,吸纳参保农民22.9万人,参合率达98.2%。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全市1.01万名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保障体系。认真实施种粮农民综合直补政策,补助产粮农户52681户。积极落实库区移民扶持政策,资助库区移民8982人。继续实施闽北经济开发区、高速公路建设被征地农民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累计参保人数达到4.1万人,共有1227位老人领取政府发放的养老经费。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6万元,曼头山“惠民佳苑”一期250多套经济适用房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今年可交付使用。进一步规范教师津补贴,并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公务员。扎实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活动,培训农民工3.3万人次。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1308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43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3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 2009

《南平年鉴 2009》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08年的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交通邮电、财政税务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建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