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867
颗粒名称: 城市环境综合管理
分类号: TU993
页数: 1
页码: 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5年-1997年建阳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建阳市 环境 管理

内容

1996年,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把建阳市建成“繁荣、开放、优美、有序”的文明城市,市政府强化了城市环境管理措施,先后印发《建阳市城市管理实施细则》等7份规范性文件,颁布《建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的通告》,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律化轨道。全年投资120万元进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冲水公厕5座;购置垃圾分选设备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综合利用,并推行袋装垃圾管理。全年生活垃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3.7%。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3.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2.75%,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直下降到71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值下降到55.8分贝。完成造纸厂碱回收系统改造和清水分流等八项水污染治理项目,累计投资207.6万元,削减污染负荷51.79%。为彻底解决市区群众饮用水质受污染的问题,投资1660万元建设第三水厂。是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0%,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2月,建阳市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市。
  1997年,切实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市生活垃圾清运率保持100%,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5%。开展烟尘治理,扩大烟尘控制区,目前已建成市区、童游、水南烟尘控制区,占建成面积的81.6%。城市气化率达100%,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加强城市噪声管理,市区域环境噪声值下降到55.5分贝,污水排放量控制在95年水平。是年,建阳市政府颁布了《建阳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告》,全市地表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巩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5%。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4%。按照《建阳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六大工程,并取得成效。建立生态果园1200亩,生态果园之一的市农业开发示范场被国家环保局推荐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8年“全球500佳”评选。建阳造纸厂碱回收通过改造,排放污染浓度下降51.79%。使麻阳溪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完成沼气池建设1085口,在建沼气池375口。完成山径竹种植面积10040亩,基本形成了带、片、点的网络格局。推广生物防治农药面积16万亩。巩固自然保护山区108处,对名木古树进行有效的维护。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秦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建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