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出版 广播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821
颗粒名称: 新闻 出版 广播 电视
分类号: G219.275.7
页数: 5
页码: 357-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5年-1997年南平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方面的内容,包含了报纸工作,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关键词: 新闻 广播 电视

内容

报纸工作
  【坚持正确导向,加大经济建设宣传】 1995~1997年"闽北日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党报的优势,突出党报的权威性。以充分的版面和在重要的版位上及时刊登中央重要会议、重大决策,主要领导的调研活动,以及《人民日报》社论、重要评论员文章;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具体工作部署,并根据中央精神和市委意图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和阐述这些精神理论文章,报道各级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重点宣传“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经济建设的宣传力度。
  1995年,围饶南平撤地设市和市委、市政府把工业、乡镇企业和流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报社全力以赴传达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先后开辟《全区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迎接撤地设市》、《以工兴市,重振雄风》、《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积极开展“乡镇企业发展年”活动,把乡镇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搞活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等专栏,报道各县(市、区)的经验和典型。并在头版以《闽北在阔步前进》为栏题,报道了全市水电建设、电力联网、工业生产、企业技改、乡镇企业、旧城改造、村镇建设、邮电通讯等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实施园丁工程、安居工程、造福工程、广厦工程、菜篮子工程、解困工程取得的成效。国庆前后,开辟《今朝更妖娆》栏目,组织、刊登了10个县(市、区)建设成就专稿,鼓舞干群斗志,起到了示范、激励、引导作用。
  1996年,就如何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根据夏玉瑚市长《以“两个转变”为核心,扎实推进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和其他市领导文章,开辟《解放思想推动崛起》专栏,发表各县(市、区)委书记对各地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思路的文章。还先后开辟《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闽北迅速崛起》、《农村奔小康,城区双文明,接轨闽东南,崛起在“九五”》、《加快“两个转变”,重振企业雄风》等专栏,报道企业在转机建制、加强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速资金周转、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并抓好“先行工程”建设的重点报道。
  1997年,及时刊登新华社重要电讯,组织报道市干群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活动情况。为迎接香港回归,及时刊登新华社有关电稿,报道全市迎回归开展的各种活动,形成迎回归宣传热潮。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后,开辟《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以创新业行动向十五大献礼》、《贯彻十五大精神,掀起创新业热潮》等专栏,大造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强大声势。围饶市委、市政府动员新一轮创业活动,连续刊登《拼搏崛起,时不我待》、《为新一轮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振奋精神,扎实苦干》3篇社论,开辟《新一轮创业见行动》、《营造良好环境,推进新一轮创业》等专栏,报道各行各业新一轮创业的思路,取得的新成就和新一轮创业中的新人物和新事迹。
  【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5~1997年,《闽北日报》深入、持久、有效地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1995年,根据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纲要〉总体规划》和《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丹心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配合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开辟《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专稿》栏目,刊登闽北儿女抗战的英雄事迹和抗日老战士的回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南平撤地设市,开辟《“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讨论》栏目,开展做文明市民讨论。在迎接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开辟《同心迎国检,争创文明城》专栏,组织迎国检、迎文明城市总评报道促进城市脏、乱、差现象的治理。在迎接全省创文明城市竞赛总评中,开辟《迎文明总评,创文明城市》专栏,以消息、通讯、短评、新闻照片等形式,进行创文明城市宣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开辟《学孔繁森,当好公仆》专栏,抓好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1996年,突出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开辟《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专栏,大力宣传各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抓典型报道;进一步加强对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宣传报道。开辟《整治市区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等有关专栏,组织整治市区环境、迎接全省创建城市文明初评的报道。1997年,在深入宣传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基础上,大力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决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和取得的成绩,加重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报道,并重点报道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先后开辟有《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讲文明,树新风》、《贯彻八项规定,制止奢侈浪费》、《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展“三下乡”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讲四提高系列谈》等专栏,做到精神文明建设报道持久、深入。大力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4、5月间,头版开辟《劳动者风采录》、《“五四”风采》专栏,报道一批劳模、优秀青年、普通劳动者的先进事迹,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96闽北十大新闻】 一、描绘宏伟蓝图。制定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九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绘制了南平迈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
  二、农业全面丰收。全市有86个乡镇,1226个村跨入小康行列,占总村数76%;建瓯、建阳、顺昌、邵武、延平五县(市、区)提前一年基本实现小康。全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村集体经济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建瓯市、顺昌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竹子之乡”。
  三、工业改革深化。全市250多家国有企业实行改制、改组等多种形式改革,实现扭亏增盈;南纺、南孚、南缆、水泥、电机、啤酒、等一批市属大中型企业效益增长,上交财政超亿元。
  四、重点工程告捷。“重中之首”的先行工程全面完成,国道、省道畅通;“重中之重”的横南铁路提前一个月铺架到武夷山,建阳以南实现火车临运;“重中之难”的邵武竹浆厂基本建成投产。
  五、社会事业发展。延平、建阳、邵武、顺昌、武夷山、建瓯六个县(市、区)通过省教委“两基”评估验收;建瓯、建阳、顺昌、武夷山、邵武、延平六县(市、区)实现卫生初保达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均进入全国计生先进市目标;邵武籍举重运动员王国华荣获亚洲举重锦标赛64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金牌,并打破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
  六、内外贸易兴旺。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繁荣、物价涨幅控制在6%以内,为近几年最低年份。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年”活动,全年新批外资企业和实际到资位居山区地(市)前列。南平海关正式开关。
  七、人民生活改善。全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增14.4%,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增25.8%。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市共有2万6千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为民办的10件实事29个项目基本完成。通过“严打”斗争,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八、精神文明提高。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委、市政府作出向南平交警支队学习的决定,南平供电局等22个窗口行业向社会推出88项承诺服务。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九、加强党的建设。实施新的伟大工程,“两学习一整顿”、“学美岭、创五好”,继续推广建瓯市“双带双创”经验,加强广大基层组织建设。继建瓯之后,又有邵武、顺昌、延平三县(市、区)被评为省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单位。
  十、获双拥模范城。积极开展军地双拥各类创建活动,特别是圆满完成部队军事演习赋予地方的各项任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97闽北十大新闻】 一、横南铁路全线铺架贯通。横南铁路北起浙赣线横峰站,南至南平南站与外福线接轨,全长251公里(南平市境内长185.6公里),总投资31.9亿元。该线路1992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12月30日全线铺架贯通,是福建省进出省铁路的第二通道。
  二、农村“三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完成。一是农村基本实现小康,全市80%的县(市、区)、85%的乡(镇)、89%的村和87%的农户进入小康;二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全市剩下的2547户、10885个绝对贫困人口基本告别了绝对贫困;三是完成了“造福工程”,1997年有848户、4000人完成搬迁任务。
  三、工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以年初被列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有19家企业实施破产、兼并、减员增效等政策,核销呆帐9400万元,全面完成当年优化资本结构计划任务。
  四、新一轮创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高增幅、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4%;物价涨幅1%;财政收入突破15亿大关,比增15.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7%和17.3%。
  五、开放开发展示新风貌。成功举办“5.18”南平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投资项目113项,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实际到资1.65亿美元,比增13.8%;出口总值30亿元,比增23.8%。并成立了南平九越湖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为闽北实现“大武夷”旅游格局迈出重要一步。
  六、“精品公路”建设喜见成效。316国道南平段和南武路的“先行工程”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面畅通,结束了历时五年公路主干道运输不畅的局面。
  七、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形象、素质、创建”三大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全市十个县(市、区)教育“两基”顺利通过省上验收。为民办实事的任务基本实现。经精神文明检查评比:邵武市、武夷山市可望获得省精神文明一级达标,延平区、顺昌县可评为省精神文明先进县(区),108个单位可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6所学校可获得省文明校称号,13个窗口可评为省先进示范窗口。
  八、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三讲四提高”活动,党性党风得到加强和改善。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反腐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通过民主推选,评选出全市十位“好公仆”。树立了南平交警、南纺股份有限公司、延平区西芹村、建瓯市西大村、顺昌县谟武村等5个先进典型。
  九、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工作者175名;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10名。
  十、发展软件环境得到改善。1997年7月成立市委、市政府政令畅通督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的落实,推动新一轮创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以查处“陈永好事件”为突破口,及时查处了一批有碍闽北经济发展的“三乱”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环境的改善,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个体企业、工商户的赞誉。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管理工作】 1996年,全市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在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围饶开展“新闻出版质量年”活动的目标,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认真治理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散、滥现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和规范报刊、音像市场,促进新闻出版工作向优质高效转移。
  一、严格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根据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新闻出版质量年”活动要求,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四句话”为指导,以“求质量、出效应、讲实效”为目的,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意见,并抓落实,进行检查督促。一是严格内部报刊管理。对全市32家内部报刊实行审读制度,聘请审读员按时开展审读工作,每半年审读一次。二是严格印刷企业管理。在3家省级定点印刷厂、8家甲级厂和12家四类印刷厂中,实行四项管理制度,即报刊准印证制度、业务等级制度、年终年检制度、违规治理制度,把住了各种印刷制品的“出口”关,全年审批内部图书报刊资料61册,未出现违规现象,确保了内部书报刊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三是严格集个体书店管理。对南平市区31家书店一律实行上岗位证制度,控制增开书店占,调整闹市的书店布局,同时把好图书“进口”关,实行归口管理,售前送审。并完成10个县(市、区)186家集个体书店的年检换证工作.在“扫黄打非”活动中,未发现一家书店有违规现象。四是严格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的管理。调查摸底了全市计算机软件和电子出版物市场,召开了11家电脑公司负责人会议,发出《关于加强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经销管理的通知》。
  二、增强法制.“扫黄打非”,繁荣文化市场。结合实际,精心组织,采取措施加大“扫黄”力度。全市共组织了宣传、公安、工商、文化、广播电视、政法、文明办等部门600多人次,检查印刷厂60多家,集个体书店摊点300多家,重点打击书报刊音像市场、电子出版物领域的“制黄”、“贩黄”和非法活动;检查营业性“三厅”200多家,录像放映点100多家,普通游戏机100多家,录像发行站20多个,收缴、封存非法出版书刊2000余册,封存没收非法出版的录像带430盒,录音带1300盒.CD片300片,年历画、挂历、台历、明信片3000多册(张),取缔无证书摊店6家、无证录像放映点2家。在顺昌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破获“顺昌闽昌广告信函公司”邮购黄色录像带案件,并查实属诈骗案。同时,注重保护和扶持集个体私营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经营者的法制意识,促进文化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开办了集个体书店守法经营培训班、印刷厂长法律知识学习班、报刊总编业务法规讲习班、文化局长管理业务研讨班,开展“文化一条街”活动,举办文化夜市,优惠个体文化企业,协助配合新华书店经营机制改革,参与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推广闽版书籍等。
  三、建立网络,壮大队伍,搞好内部建设。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月成立“南平市出版工作者协会”,把全市内部报刊、集个体书店、印刷企业以及机关文化事业单位联合在一起,形成网络。召开两次理事会议,选送10个单位成员参加省行政执法法规培训,开展二次游武夷联谊活动,组织了一次新闻业务培训班。
  四、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抓早抓实。党报党刊发行工作,7月即开始宣传部署。先后召开了全市97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市直机关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和宣传口党报党刊收订会,做到任务明确,分解到位,层层落实。并及时搞好党报党刊征订进度的收集和反馈,当好参谋,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抓好征订工作的决策依据。截至12月20日,完成《人民日报》征订数5685份,占任务数的82.3%; 《福建日报》征订数26839份,占任务数的78.2%;《闽北日报》征订数34329份,占任务数的85.1%;《求是》征订数4682份,占任务数的92%;《半月谈》征订数5937份,占任务数的84.8%。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概况】 1995年,“进一步发展农村广播”被南平市委、市政府列入当年为民办16件实事之一,下达全市建30个乡(镇)调频收转站和80个行政村自动调频收转室的任务。市广播电视局统一部署,各县(市、区)积极行动,组织人员,筹措资金,全市共建乡(镇)调频广播收转室102个,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有线电视网建设,通过协调,原南平市区两个有线电视网实现并网;浦城、松溪、政和县级有线电视网通过省厅验收,使全市县级有线电视网全部通过省厅验收;乡镇有线电视系统验收21个;并开始实施与省有线电视联网工作,县乡电视联网也有新的进展,南平市有线电视台铺设全市第一条约12公里的光缆。1996年,围饶市委、市政府加快农村奔小康建设,制定出“南平市农村奔小康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实施计划”,采取“宣传抓重点、规划抓落实、指导抓典型、服务抓‘双优’”的“四抓”措施,先后抓了建瓯徐墩、小桥、吉阳巧溪,政和铁山,邵武拿口,建阳小湖等先进典型,推动全市农村奔小康广播电视建设,提前实现小康村村村通电视,示范村村村通广播。10县(市、区)有线电视网完成与省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于春节前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省有线电视台四套节目。县乡、乡村有线电视联网工作也有较大进展,建阳市进行县乡有线电视微波联网尝试。建瓯市小桥乡应用光缆传输,建成全市第一条乡村广播电视专用光缆。徐墩镇因地制宜,采用微波传输技术,进行乡村分片联网,实行镇(站)统一管理,采取广播电视并举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乡镇广播电视的系统优势。南平电视台在市财政的支持下,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同时对微波传输网进行改造,于12月全面完成,节目信号传输到各县(市、区)的可靠性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1997年,推广建瓯徐墩“镇村分片联网,镇站统一管理,广播电视并举,服务农村小康”的经验,制定“南平市1997年农村广播电视建设实施计划”。11月中旬,计划建成的200个小康村已全部通电视,使全市通电视村数达145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0%。县乡、乡村有线电视网建设大力推进。武夷山市投资建设一条48公里,连接市区与星村及沿途乡镇和20多家宾馆的大容量广播电视专用光纤网;完成42个乡镇有线电视工程的验收。至年底,全市共建设广播电视光缆干线131公里,市县微波干线842公里,县乡微波干线681公里,初步形成全市包括市、县、乡三级网络的广播电视专用网。南平电视台投入200多万元继续实施三年设备的更新改造;南平有线电视台对市区部分干线、支线进行更新改造,配备机房不间断电源;南平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一期改造工程,直播室及播出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新增加1000W和300W调频发射机各一部,播出质量得到改善。
  【南平电视台与南平有线电视台合并】为了更好地发展南平电视事业,南平市委、市政府决定,于1996年10月合并南平电视台与南平有线电视台,实行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统一管理,统称南平电视台,对外仍保留南平电视台与南平有线电视台呼号。有线电视部分的主要职能仍然是接收、传送各级无线电视台的节目和播放文艺、影视节目及自办节目,负责南平市区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两台合并后,有线电视用户不断增加。
  【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节目质量】 1995~1997年,全市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宣传管理,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确保宣传任务落实。同时,强化精品意识,举办“闽北广播奖”、“闽北广播电视奖”、“优秀乡镇站的节目奖”等活动,节目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对宣传工作提出量化考核评比标准。顺昌县广播电台选送全国参评的《“租”出个富裕村》荣获’94“中国广播奖”对农村广播优秀节目三等奖,是该县继《农民哥谈生意经》、《小村故事多》之后,连续三年获全国奖,也是全省唯一连续获全国奖的县级电台。南平电视台获得’94“福建电视奖”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延平区获省、市各类广播电视奖15件,是获奖最多的局。全年全市共获广播全国奖1件,全省一等奖10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17件;电视获奖20件。1996年,宣传工作着重抓“双优质量年”的“五个一工程”(一条好新闻、一篇好评论、一个好专题、一个好典型报道、一部好广播剧),注重提高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激发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者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全年南平电视台稿件上中央电视台16条,上福建电视台200多条。
  全市有10件电视节目获“福建电视奖”,其中南平电视台的《以茶会友,以茶为媒》获一等奖,另有4件作品获二等奖,5件作品获三等奖;有9件作品获“福建广播奖”,其中浦城台《深山找铀人》、邵武台《今年再聘一个农技员》、武夷山台《武夷茶缘》、《含心茹苦慈母心》获二等奖,另有5件作品获三等奖。建瓯台创作的《情漫柳杉岭》、松溪台创作的《这个电话打不打》2件广播剧,在福建首届广播剧评奖中分别获二、三等奖。1997年,开展新一轮广播节目改革,创优工作达历史最好水平。有26件作品获“福建广播奖”、“福建电视奖”,其中建阳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售粮状元的情怀》、松溪的广播新闻连续报道《松溪河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瓯的广播剧《生命的代价》、延平区的《抠老汉的慷慨事》、南平电视台的播音作品《闽北新闻》、武夷山的播音作品《武夷风采》、建阳的播音作品《建阳新闻》等7件获全省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省广播电视厅推荐选送全国参评,其中《售粮状元的情怀》获全国二等奖,《松溪河污染问题如何解决》获全国三等奖。
  【音像市场管理等行政执法工作】 1995年,全市广播电视部门贯彻执行国务院《音像管理条例》,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全年共组织59次行动,出动500余人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860盒(张);影视音像市场共登记发证360家单位。12月,试行对15家企事业单位广播电视设施进行年检,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法规法令宣传,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闽北大饭店、延平区樟湖镇外资企业卫星地面设施进行验收,审批发证76家卫星地面设施,制止擅自收转境外节目的违法行为和安装地面接收设施行为。贯彻广电部关于开展专项检查和对各级电台、电视台进行检查的精神,对电台、电视台及乡镇站等单位进行转播节目、自办节目,尤其是有线电视节目及录像节目进行认真检查。市广播电视局抓好直属的南平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播出节目检查,全面清理节目片库,点歌曲目单,较好地净化荧屏。1996年7月,先后在建瓯、邵武召开农村奔小康广播电视建设会议和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音像市场集中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进行音像市场集中治理。严肃处理了武夷山音像公司严重发行事故和延平区来舟镇广播电视站严重播出事故。治理期间,全市共出动243人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7362件,捣毁2家非法音像经营窝点;有233家音像经营单位换发了经营许可证。同时,继续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邵武、光泽、武夷山等县(市)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有新突破,市广播电视局和顺昌县局被评为省级“卫管”先进单位。专项执法检查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市广播电视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有线电视宣传管理的通知》,对有关企事业单位及各县(市、区)主要宾馆的有线电视网转播中央、省、市电视台节目提出具体要求,组织检查,促进有关单位转播质量的提高。为贯彻省广播电视厅《关于贯彻〈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对广播电视台(站)年检的规定〉的实施意见》,市广播电视局成立“南平市广播电视年检与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年检和行政执法工作。1997年,音像市场管理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通过发换许可证等年度审核工作严格音像市场管理,全年共发换经营许可证244张。开展好音像市场“扫黄打非”工作,共查获各类非法影视音像制品1.14万件.有力地打击音像非法经营活动。抓好影视音像制品播出管理,有线电视播出实行节目专供。加强卫星电视管理,对552座卫星地面站进行年检换证工作,按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