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安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761
颗粒名称: 优抚安置
分类号: D632.3
页数: 2
页码: 326-3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5年-1997年南平市优抚安置方面的内容,包含了落实优待金社会统筹改革,安置工作、两用人才开发等。
关键词: 社会 安置 南平市

内容

【落实优待金社会统筹改革】 1995年,全市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省实施办法,坚持以“乡镇统筹,普遍优待”的政策,切实保证农村义务兵优待金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共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3482户,优待面达100%,优待金总额321.18万元,户均优待金1004.81元,基本达到农民中等生活水平。对其他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也给予适当优待,优待金额达18.3万元。各地还把落实抚恤标准与换发抚恤定补证结合起来,使抚恤定补标准得到全面落实,966名“三属”享受定期抚恤,标准达到月人均71.66元,299名在乡红军失散人员月生活补助人均达62.50元。同时做好老复员军人的定补工作,在地方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拨出经费扩大复员军人定补面,有3984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享受月人均29.71元的定补金。松溪、政和、顺昌、浦城等县在乡复员军人定补面已达100%,抚恤定补标准超过部颁标准,基本达到省定要求。扶持优抚对象发展“五个一”生产,共建立优抚生产基地18个,扶持优抚对象重点户1355户。通过各级扶持,优抚对象中实现“五个一”一项以上的有34512户,三项以上的有10092户,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1996年,积极推进义务兵优待金统筹改革进程,使义务兵优待金由乡镇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市政府制定《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优待金社会统筹试行办法〉的通知》,落实优待金社会统筹。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全面落实,共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3462户,户均优待金1283.73元,优待金总额444.43万元,占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23%,优待面100%。全市共拨出优抚专款65万元,保证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在乡革命伤残军人抚恤标准得到全面落实和提高,960名“三属”享受定期抚恤,有231名在乡失散老红军和4028名在乡的老复员军人享受定补。全市下拨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专项经费85万元,建立优抚基地17个,重点扶持优待对象1355户,优抚对象70%以上。1997年,全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优待金社会统筹试行办法〉的通知》,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草拟具体实施办法,推进义务兵优待金社会统筹的改革,使优待金统筹由农民单一负担向全民均衡负担转变。邵武市当年正式实施优待金社会统筹办法,为全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优待金社会统筹起到示范作用。农村优待金全面落实,保证了优待金随当地群众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全年共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3665户,优待面100%,优待金549.75万元,户均优待金1500元。抚恤定补标准得到全面落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有939名“三属”享受定期抚恤,178名在乡失散老红军和4152名老复退军人享受定补,1324名革命伤残军人享受抚恤(保健)金,抚恤定补标准超过部颁标准,达到省定标准。扶持优扶对象脱贫工作取得成效,采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类指导的方法,建立优抚生产基地18个,扶持优抚对象重点户1355户,扶持的优抚对象中有84.5%以上实现了脱贫,生活得到提高。
  【安置工作、两用人才开发】 1995年,全市加强领导,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不断拓宽退伍安置的渠道,保证退伍军人第一次就业。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复退军人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南平市复退军人安置工作情况通报》,召开全市安置工作电话会议,促进安置工作的开展。针对安置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等特点,安置部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安置途径和方法。一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分配安置任务,二是采取个人自找单位与组织分配单位相结合。对农村退伍义务兵安置,重点抓好“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表现好、德才兼备的推荐到乡镇企业和村级组织中任职。全年共接收退伍军人1493人,其中复员干部2人,转业志愿兵75人,退伍义务兵1416人。按政策规定,需在城镇就业的519人,安置473人,回农村就业972人。1996年,全市共接收复退军人1073人,其中需在城镇安置的423人,安置393人。面向农村实际,实行政策倾斜,积极开发军地两用人才,把农村退伍军人安置纳入农村社会化服务轨道,农村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达95%以上。1997年,全市共接收复退军人997人,其中需在城镇安置的358人,已安置328人,占总需安置人数的91.6%。扶持农村退伍军人开发生产,复退军人安置纳入农村社会化服务轨道,农村复退军人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仍保持在95%以上。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待遇得到落实,共筹措经费10万元,为军休所修建大门、围墙、门球场、铺设水泥路面,努力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全面落实。
  【“双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995年,全市建立健全优质服务网络,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两节”慰问驻军支出经费35.42万元,购买慰问品9794份,召开座谈会138场。全年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共组织活动2194次,22619人次参加,做好事5871件。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开展军休生产经营,实现生产经营创收9.68万元,人均创收1030元,为发展生产、改善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提供条件。1996年,以创建省级双拥城为中心,健全拥军优属群众组织,提高群众双拥意识。共建立拥军优属服务小组1648个,组织活动2194次,参加活动23586人次。各地民政部门发挥地方优势,帮助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支援部队建设。解决各地人武部归建军队建制所需经费110万元,分期拨款300万元,用于预备役部队征地和基础建设。挤出168.8万元用于驻军预备役团、“三警”部队的通讯、训练等设施建设,安排随军家属工作15人,解决部队子女入学36人。全力支持部队搞好战备训练,做好陆军某部在南平进行导弹试射演习的各项保障工作,共拨出战备经费28万元,调动各种车辆180辆,供应食品30多万公斤,无偿铺设电缆4000多米,修建简易公路15公里,接待过往演习部队6131人次,慰问物品折合人民币17万元。全市双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南平市、延平区、邵武市分别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城的验收。1997年,拥军优属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拥军优属活动深入开展。141个乡镇(街道)成立了拥军优属服务站,192个居委会和1605个村委会建立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南平造纸厂、武警支队三分队被中宣部、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邵武市城郊镇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南平市电业局、邵武市环卫处等单位被省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精神文明指导办公室评为“双拥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