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499
颗粒名称: 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F121
页数: 6
页码: 184-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含了基本情况,企业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等。
关键词: 经济 改革 南平市

内容

综述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1995年,南平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制定了全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为加快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打下基础。成立南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营运、监督等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利。在顺昌县、南平市物资局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昌县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由县国资局和新成立投资控股公司以及委托授权控股公司进行产权管理的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第一期授托控股公司营运的有富宝实业有限公司、钱江啤酒厂二分厂等跨部门跨行业的8家企业,总资产1.34亿元,其中国家资本金3368万元。新体制的建立明晰了产权关系,实现政资、政企分开。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行使产权管理和运行职责。顺昌通和纸业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在控股公司成立前,中方49%的股权利益无人真正负责。控股公司成立后,对受托的通和纸业公司资产进行核实,发现该公司外商抽逃70万元资本金,控股公司据理力争,按外商实际到资额,中外双方的持股份额比例由49:51调整为72:28,维护了国有资产的产权利益。1996年,成立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职能。对顺昌县等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理顺控股公司与财政、控股公司与企业的关系,提高控股公司资本营运效益。结合机构改革,对市物资局、市商业局进行改制转为经济实体改革试点,分别成立南平物资(集团)公司和南平商业(集团)公司。市物资局及下属5个公司2300余万元资产,授权委托给新成立的南平物资(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南平商业(集团)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后,接受市国资部门授权委托经营。1997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在总结完善的同时,注意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考察学习了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全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并组建探索综合性的国资营运公司,在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制改革又迈出新的一步。
  【综合改革试点县取得阶段性进展】 邵武、建瓯两市被列入全省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后,1995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分别从实际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有益探索。邵武市在国有小型企业中推行资产租赁经营,有效遏制企业亏损的做法和省级粮食批发等七大市场的建立和相继投入使用;建瓯市实施建市场、抓流通、兴商贸的“商贸兴市”战略,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市政、村镇的规划和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顺昌县委、县政府重视县级综合改革,特别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公司制改造、债权转股权、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等方面都进行超前探索。副省长黄小晶、省体改委主任苏增添在顺昌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省政府于12月中旬召开全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顺昌应邀参加并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同时把顺昌列入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
  【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 1996年,通过实地考察和筛选,邵武市拿口镇、城郊镇、建瓯市小松镇、顺昌县大干镇、延平区樟湖镇、建阳市水吉镇等7个乡镇被推荐为省小城镇改革试点。1997年,顺昌、延平、建瓯3县(市、区)的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和试点镇负责同志,前往龙海市角美镇等4个综合改革试点学习考察。考察结束后,多数试点乡镇都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在体改部门的指导下,围饶规划、用地、财政、农业产业化、资金运用、人事、社会保障配套改革等方面,制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报省论证审批,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 1997年1月,国家经贸委正式确定南平市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2月22~23日,南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加快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研究和探讨开展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大”、“改组”、“整体搞活为主”,增强重点企业实力,壮大支柱产业名牌产品,力争使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总体目标是,通过发挥城市功能和综合优势,运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手段和方法,力争到“九五”末,全市国有工业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重点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支柱产业名牌产品得到发展壮大,基本完成全市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性向集约型转变。至年底,列入优化资本结构计划的3家破产企业、8家兼并企业及7家减员增效企业核销呆坏帐9400万元的任务全面完成,结构调整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积极变化,南纺、南缆、南孚、南平水泥4个集团组建工作开始启动。
  企业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1995年南平撤地设市后,省政府明确原县级南平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由地级南平市进行。为此,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两个办公室,切实抓好该项工作。首先,抓现代企业制度的宣传培训,使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能较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其次,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特别是全员劳动合同制有突破性进展,至年底,全市各类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达3046家,职工24.93万人,分别占企业总数和职工总数的99.16%和97.76%。其中国有企业1109家,职工15.75万人,分别占国有企业总数和职工总数的99.46%和99.37%。三是搞好清产核资工作,全市984家国有企业中,除上年进行试点完成清产核资的237家企业外,其余全面进行清产核资,为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起到重要作用。
  【国有小企业改革】 1995年,全市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小型企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邵武、松溪等县(市)扩大改革覆盖面,继续推进国有小企业资产租赁经营。邵武市7家亏损企业总资产8433万元,负债总额970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15.1%,企业亏损215万元。经过公开招标,企业职工在全部内部消化的前提下,当年上缴资产租赁费42万元,比上年增收257万元,实现扭亏增盈。处于停厂状态的邵武棉纺织厂,负债总额达5975万元,累计亏损1523万元,由邵武南纺有限公司租赁后,依靠南纺公司管理、技术、资金的优势,企业很快恢复生产,走出低谷,年底设备完好率达80%;一等一级品率达98%,比租赁前提高44%。有8家工业企业实行兼并、联合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建瓯齿轮厂跨县(市)兼并建西刃具厂。通过拍卖破产,使存量资产实现价值转换。政和建材厂等两家企业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实行拍卖,浦城丝织厂、政和针织厂等7家资不抵债的企业按照《破产法》实施破产。并推进完善股份合作制改革,市二轻系统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达44家。许多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企业的发展。南平市鞋帽厂实行股份合作制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当年在原辅材料不断上涨、出口产品外汇下跌的情况下,抓管理,挖潜力,完成产值3019.49万元,实现税利106万元,产品全部出口,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6年,国有小企业以“先售后改”为主要特征,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南平市及邵武、建阳、顺昌、光泽等县(市)组织有关部门到山东诸城学习考察,并先后成立改制领导小组,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颁发了由市体改委组织力量研究拟定的《南平市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若干规定》和《南平市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操作规范》等配套改革政策,从体改委、经委、财政等8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5个工作组,进驻市直首批7家国有工业试点企业,指导改制工作。各县(市、区)也全力以赴,精心指导,加快改制步伐。到年底,全市确立改制试点企业58家,完成改制35家。通过改制后,认股者既是职工又是股东,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经营班子使命感普遍增强。南平合成氨厂改制中有432名职工购买股份1400股,总股本总额140万元,购股者占职工数的92%,当年生产碳铵创历史最好水平;光泽县改制前职工制酒用筛子淘米,米粒流失职工漠不关心,改制后职工淘米都主动加上一层纱布,防止米粒流失。严重亏损的松溪茶机厂走股份合作制改革路子,董事会成员入股都在1.5万元以上,并齐心协力,没有工休日,也没有领取任何报酬,博得全体股东拥护,主动筹款入股,企业出现再创新业绩的好景象。
  1997年,为进一步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步伐,市政府组织体改委、经委等部门和县(市、区)分管领导到宁德学习考察国有小企业改革经验。市体改委在调研和征询有关经济委、局和已改制为公司制企业领导意见的基础上,草拟《南平市公司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工作若干规定(暂行)》和《南平市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补充规定》报市政府审定。通过学习和宣传发动,推动全市国有小企业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仅经委系统国有工业企业193家(其中市属34家),已实行不同形式改革的达169家,改革面达88%,其中市直属企业24家,改革面71%。169家企业中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30家,股份合作制36家,兼并14家,破产19家,承包租赁46家,国有民营3家,拍卖3家,合资13家,其他5家。财贸系统重点对2家国有百货和7家二级站批发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及其停业整顿分块活等形式的改革。林业系统实行改制的企业达51家。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改革】 为有效调动骨干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1996年顺昌县和政和县大胆进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改革。两县共有9家县属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改制,其中顺昌县富宝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政和县水泥厂5家。试点中,顺昌县有关部门加强试点企业中期的跟踪考核管理,强化经营者年薪制改革的监督机制,使经营者既有约束力、压力,但更有动力和活力。
  【股票上市工作】 1996年,市委、市政府对企业资产重组和股票上市工作极为重视,年初即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国有工业企业股票上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体改委,对全市企业股票上市工作进行组织、指导与协调。1997年,侧重抓资产重组,争取多渠道股票上市,作为促进大公司、大集团的组建,实现新一轮创业的突破口。南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建瓯、浦城电力公司和省中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南平纺织厂与省天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低成本扩张,两家企业的总股本由重组前的3809万股、5005.2万股增加到重组后的11777.6万股和11232.2万股,分别是原来的3.1倍和2.2倍,体现了以少量国有资本支配大量社会资本的重组优势,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国有资本的运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两家企业已被省证券委列入省1997年A股发行额度的10家备选企业,通过省体改委、省国资局组织召开的资产重组方案论证会的论证,同时经过省政府的批复于12月完成重组后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源光亚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与台湾胜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工作,并由省体改委、外经委、台办、电子工业厅等4个部门联合向国台办推荐,申报材料报国台办审核,争取上市指标。以上几家企业逐步转入向国家证券委申报股票上市材料的制作阶段。
  【剥离企业办学校,减轻企业负担】 1997年,南平市抓住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根据“统筹规划、一步到位、平稳分离”的原则,对南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南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南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南平化纤责任有限公司、南平电机厂、大洲贮木场、南平化工厂、南平钢厂、南平火柴厂等9所市区企业子弟学校实行一次性剥离,整体移交给市教委管理。顺昌县林业系统6所企业子弟学校和1家森工医院,移交给县教委和县卫生局,将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运转。
  【企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至1997年,全市企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存量资产重组难度大,所有制观、地域观、部门所有观严重束缚这一改革,未能站在全局的宏观的高度认识加快全市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进展缓慢,1997年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仅福建华鼎1家,导致股票上市储备力量明显不足。
  三、一些企业对改制认识不够明确,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改制任务而改制,因此在改制过程中,不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深层次改革,致使企业改革的力度和运行机制难以到位。
  农村改革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1995年,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双田制”,促进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该项改革在各县(市、区)的乡镇、村不同程度地得到推进。邵武市在14个乡镇24个行政村1.78万农户、15.82万亩农田推行以口粮田和股份田为主要内容的“双田制”改革,分别占邵武市行政村、农户、稻田面积总数的55.8%、37.4%、51%。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建瓯市从事农业服务的大小组织达5419个,包括购销、贮运、农林、植保、机耕、水利、种苗、农资、信息等,常年或阶段性从事服务的人员1744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有效服务。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和完善“公司加农户”的做法,带动农民致富。光泽鸡业集团拥有种鸡场、肉鸡场、孵化场等7个场(厂),固定资产2000万元,采取把肉鸡拓展到4个乡27个村农户中开展饲养,月出栏肉鸡10万只,厂方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培训、防疫、销售等服务,年产值达亿元。1997年,搞好土地承包期延长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1996年,全市开展壮大集体经济现状调查,并进行专题研讨,为解决资源开发产业化“瓶颈”问题提供决策依据。1997年,市委发出《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提出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6条路子,帮助基层从全面清理承包合同、清理村级财务及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保鲜、流通等服务型实体等三方面下功夫,并从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全市农村开展“学美岭、创五好”活动,加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乡村经联社的健全完善,逐步组建一批服务型经济实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流通体制改革
  【优化内贸企业结构】 1995年,全市内贸企业改革以“四保”(保国有资产合理增值、保企业不亏损、保职工最低工资收入标准、保粮猪菜主渠道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为目标,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改革形式促进流通企业多元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形成。全市流通企业实行国(社)有民营的有932家,占72%。改组和新设立有限公司27家,组建商业企业集团3家,租赁经营117家。实行一企多制的132家,联合兼并的18家,对扭亏无望的小企业实行拍卖的41家,已破产或准备破产的企业7家,并积极探索连锁店经营方式。
  1996年,贯彻“四培育、三配套”改革措施,着力培育优势企业,落实“抓大放小,一企一策”,抓结构调整。一是突破优势规模。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通过加快培育优势规模企业,以糖酒副食品公司为龙头,组建永信超市连锁店、中外名优特酒专卖店和石板材加工厂的企业集团,逐步形成规模经营,年销售额发展达亿元以上。邵武市五交化站大抓外引内联,发挥名牌商品总经销、总代理优势,销售总额达7000多万元。二是突破兼并、分离、连锁以及盘活资产等改革措施,全市有12家优势企业兼并25家困难企业,15个公司分离创办新的单体公司。建阳市副食品公司分离成立食糖批发中心,经营转亏为盈。全市连锁企业15家,从粮食系统延伸到医药、食品、副食品、农资等行业,经营品种达百种以上。三是突破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市商粮供系统共有1277家企业实行各种改革措施,占企业总数96%。其中实行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932家,占70%;实行股份制企业27家,占2%;组建企业集团3家,占0.23%;实行租赁经营企业117家,占8.8%;实行一企多制132家,占10%;破产企业7家,占0.55%。
  1997年,为加强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市政府成立深化内贸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关于深化内贸企业改革的意见》,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停业整顿,对经营较好、班子较强的骨干企业实施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改造,对部分行业相近、互补性较强的企业实行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分离托管等办法。对其他一些小型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放开搞活。确定以7家商业二级批发企业和2家百货零售企业即“7+2”改革为重点,至年底,7个二级站已分别采取停业整顿、转制经营,南平两家百货零售企业采取联合重组,成立南平市远大百货有限公司。粮食商业企业中,136个粮站全部实行“代理制”,即政策性与商业经营性业务分开,粮办工业实行破产1家,联合兼并1家,股份合作制1家,外单位承包1家。供销社系统对县以上公司采取扶优扶强、帮扶解困、兼并重组、以资抵债、停业整顿等办法,优化企业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实行集体经营门店有321个,并由市农资公司、邵武农资站、各县、市、区农资公司共同出资入股组建南平市农资企业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多层次市场形成】 1995~1997年,城乡市场已逐步从单一的农产品、日用品市场向各类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发展,边界贸易形成一定规模,以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人才交流中心为主生产要素市场开始起步,对流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995年,全市新建各类市场10个,共5.6万平方米,其中批发市场(包括副食品)2个400平方米,边贸市场7个3.5万平方米。1996年,新建各类批发市场9个,面积5.2万平方米,列入省重点网点建设项目3个,面积计4.1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达9.31万平方米,其中武夷山三菇批发市场8000平方米,浦城粮食批发市场803平方米,建阳汽车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000平方米和建瓯酒类批发市场2500平方米均已完成,市场规模跃上新档次。全市有昼锦、胜利市场和邵武的南关市场、建瓯的南门市场等进入亿元市场行列。全市年交易额达5000万元以上市场还有11个。同时,市场结构有很大改变,一批生产资料市场、工业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其中新建成副食品批发市场2个,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与“菜篮子”工程相配套的副食品批发市场也达到18个,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南平肉食品综合批发市场占地19.5亩,完成项目论证、选址、环评、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生猪定点屠宰和蔬菜批发市场部分投入使用。建阳市新建一个集定点屠宰、肉食品加工与生猪批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猪批发市场,占地1500平方米。1997年,全市五大市场即南平工业品市场、建瓯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武夷山旅游商品市场、浦城边贸市场、南平肉食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正在抓紧实施。同时,重点抓好市级工业品、肉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南平昼锦坊贸易广场的巩固提高与繁荣工作。在南平市区中心地段鼓楼街开辟“步行街”小商品市场,邵武开辟“商贸一条街”,建阳市抓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工作。南平昼锦贸易广场实行“单一主管、降低税费、放开经营”的改革措施,建立经济贸易特区。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1995年,市委、市政府工作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在9月初召开的全市流通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培育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流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关于进一步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补充规定》,为加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至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0.07万户,从业人员1.59万人,注册资金4.99亿元,营业额23.69亿元。私营企业1711户,从业人员2.46万人,注册资本5.31万元,总产值56330万元,出口创汇20798万元。产值、营业额在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373家,100万元以上的达93家,500万元以上的21家,自然人申办的有限责任公司272家。个体经济不断壮大,上缴税收1.37亿元,约占同期工商税收总额的16%。1996年,为保证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在政策上继续给予优惠扶持。为维护个体私营企业合法权益,市工商部门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实行《收费监督手册》,同时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讲道德、无假货”、“学雷锋、当五好会员”、“信得过摊店”等活动,提高广大个体私营者的社会公德和敬业精神。1997年,新发展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大户,积极开展引商进山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流通大户对经济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农副产品的流通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闽北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至年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从数量向质量、规模、效益型转变,有个体工商户6.51万户,从业人员11.35万人;私营企业1889户,从业人员2.77万人,上缴国家税收1.58亿元,比增11.8%。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搞活流通、扩大就业、增加税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强化土地资产管理,扩大有偿使用范围】 1995年,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探索富有闽北特色的土地使用改革新途径。11月下旬召开全市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改革目标。为实现政府垄断土地出让市场,实现土地宏观调控、规范地产市场,土地管理部门加强城乡土地的“五统一”管理,代表政府垄断土地供应渠道,重点抓横南铁路、316国道、205国道两侧的商业用地出让和旧城改造。松溪县结合旧城改造、道路拓宽,出让道路两侧国有土地9幅,面积1.29万平方米,上缴财政土地出让金337万元。政和县出台《关于“五统一”用地的若干补充规定》和《关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有偿出让的通知》,出让土地26幅,获土地出让金347万元。浦城县从城镇到农村全方位推行土地有偿出让,通过市场竞投出让土地256幅,面积5.42万平方米,获出让金1283.43万元。邵武市除出让土地19幅获土地出让金725.76万元外,在土地二级市场管理上也取得较好成效,全年办理土地变更42宗,收取出让金17.45万元,办理翻建手续54宗,收取土地级差金146.94万元。建瓯市在农村土地有偿使用方面有较大突破,全市农村集镇商业用地公开竞投58幅,面积3721平方米,收取出让金236.18万元。浦城、邵武等县(市)的大胆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以地生财、以地建路、以地促贸、以地兴城”的路子。1996年,市政府制定《关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推动全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已初步形成政府垄断一级市场,依法管理二、三级市场的基础上,“五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相继出台《关于南平市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通知》,从根本上制止土地私下买卖交易和集体土地擅自流入市场的问题,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地产市场,达到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1997年,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倡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减少采用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资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全市共出让土地635宗,面积179.96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5000多万元。浦城县继续抓好有偿出让工作,全县城乡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192块,面积22601平方米,收取出让金915.36万元。建瓯、建阳、松溪等县(市)在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的基础上,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共拍卖国有土地107宗,面积3787.4平方米,拍卖地价总额达300多万元。
  【地产市场管理逐步规范】 1995年,市成立土地评估等土地中介服务机构11个,地产市场各项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1996年,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认真抓好土地出让、转让、价格评估、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等工作,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全年受理地价评估225宗,确认土地资产总值近3亿元;办理权属变更登记1870宗;办理土地抵押登记172宗。1997年,共受理地价评估193宗,确认土地资产总值近3亿元;办理权属变更登记512宗;办理土地抵押登记208宗。
  【清理整顿划拨土地使用权】 1996年,根据国家有关清理土地的通知精神,成立清查小组,对历年建设用地、闲置土地以及乡镇企业用地进行全面清理,采取“边清理、边办证、边收费”的办法,先后清理600多宗土地。邵武市组织力量对沿街的划拨土地进入市场进行全面调查清理,追收大部分土地转让金。使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得到初步遏制。光泽县政府出台《关于城镇土地变更或出租的规定》,对城镇店面出租等土地隐形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共清理出非法出租店而262家。建阳市抓住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时机,搞好宣传服务工作。把土地使用纳入有偿轨道。顺昌县共清理非法转让、出租店面128家,补收出让金23.2万元。1997年,市政府发出《关于清理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管理的通知》,市土地局联合有关部门对南平市规划区内行政划拨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共清理非法转让、出租情况381宗,面积1.92平方米,补收土地使用权租金20万元。
  【盘活存量土地】 1997年,针对全市各类开发区、企业用地和旧城商住用地等存量土地面积广、数量大的情况,土地管理部门注重挖潜存量土地内涵.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邵武市引导房地产业以旧城改造为主进行开发,共引进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4宗,实施旧城改造项目6个,盘活存量土地5.54公顷。政和县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依法收回闲置土地2343.8平方米、低效企业用地2000平方米,并逐步投入市场。浦城县推进旧城改造,通过开发建设城区四条道路,合理利用旧城镇改造中的空闲地,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参与企业改制工作,盘活存量土地,逐步把国有企业原行政划拨土地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参与了曙光针织厂、南平印刷机械厂、南平彩釉砖厂3家破产企业的资产清算、安置工作。为南平造纸厂、南平纺织厂、南平电线电缆厂3家股票上市企业及邵武轮胎厂、南平电机厂、南平五〇四厂3家被兼并企业提供土地评估、办证及转让过户手续等服务。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 1996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市成立社会保险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官维祺任社保委主任,体改、财政、劳动部门的主要领导任社保委副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任社保委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市体改委,加强对全市社会保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同时,设立社会养老保险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总工会,以保证保险改革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至1997年,市社保办通过大量调研,较好地解决某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制不顺和少数退休人员领不到养老金的具体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995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逐步深化。通过对2912户非国有企业5万多职工的调查摸底,拟定《南平市非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草案)。光泽县、武夷山市、延平区还颁布非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暂行规定,为扩大保险覆盖面,保障城镇职工合法权益作了有益的探索。年底,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国有企业(含部分三资企业、劳动服务公司)1419户,在职职工162564人,保障离退休人员41494人,收缴养老保险金18225万元,支付离退休金14791万元。城镇集体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有940户,在职职工45644人,退休职工9334人,累计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803.4万元,支付养老金872.4万元,支付丧葬费11.8万元。1996年,按照省统一部署,搞好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四并三”工作,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人保公司稳妥向社保公司移交实现平稳过渡,扩大覆盖面。“四并三”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由原来的人均60多元提高到130多元,缩小与国有企业的差距。扩大覆盖面工作的重点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参保800多户。年底,全市参保企业职工人数18.98万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拨付离退休金1.7亿元,保障5.5万名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有637户企业养老金拨大于收,通过社保统筹调剂养老金5989万元。解决了3.34万名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1997年,在巩固国有和集体企业养老金收缴覆盖面的同时,把扩大覆盖面重点放在“三资”企业和个体经济上。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企业2287户。职工188634人,收缴养老金2.1亿元,发放养老金2.08亿元,保障了59097名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改革】 1995年,全市10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工伤保险,纳入保险统筹企业1153户,参保职工149203人,收缴基金532.04万元。1996年,建立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机制,制定试行办法,建立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制度,使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更好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开展。至1997年,参加工伤保险企业2185户,职工182509人,收缴基金605万元,有209名工伤职工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 1995年,省劳动厅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当年邵武、顺昌、松溪3县(市)首先开展生育保险,纳入统筹企业357户,统筹职工44054人,收缴生育保险基金114.33万元。武夷山、浦城两县(市)劳动部门也拟出《女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报当地政府审定。至1997年,全市参加女工生育保险企业1793户,职工181772人,收缴基金403万元,保障了1865名生育女工的合法权益。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