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302
颗粒名称: 关于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其他题名: 林克敏(一九九五年一月三日)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20-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12月25日至29日在福州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会议传达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情况。
关键词: 南平市 经济工作 会议

内容

省委、省政府12月25日至29日在福州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会议传达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会议还总结了我省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形势,统一了思想认识,研究确定了1995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次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区1995年的经济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同时又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明年经济工作做出的安排,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也反映了我省的实际。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做好1995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各县(市)在94年底前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重点开好县(市)几套领导班子和乡镇、部门领导会议,用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中央、省对1995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学习传达贯彻中,要首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到“三个结合三个明确”:一是与开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活动相结合起来,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为今后经济翻番迈出坚实一步。要以这次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去年九月地委扩大会议和12月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增创新优势中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具体目标、任务,进一步补充、完善,以1995年为新的起点,全面落实完成各项经济工作任务,为实现“奔小康、翻两番”打好基础。二是与年终总结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仍然存在发展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市场繁荣与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与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等等。要通过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思路,抓住大事善谋实干,努力提高经济增长总量和效益。三是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明确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江总书记指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加强农业,搞好国有企业和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认真抓好这几件关系国家全局的大事,以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抓住这几项重点工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今年全区的经济工作能够服务大局,把握重点.在克服困难中取得新的实效。
  二、用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今年经济工作思路
  1995年是全面实现“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以市带县体制运转,努力实现第三翻番目标的第一年。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结合闽北实际,要树立和增强四个观念:一是发展的观念。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从闽北经济总量小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努力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快的地方、能快的行业,只要是有效益的,都要继续加快发展,条件差的,也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二是改革的观念。要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上,以改革促发展。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深化农业、企业、流通、社会保障和其它领域的各项改革,力争在改革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实效的观念。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一切经济工作的主要标准,从盲目追求产值速度的计划经济旧模式中摆脱出来,使我们的各项经济工作最终落脚到“四富”上来,归宿于人民得到实惠上来;四是基础的观念。95年还是一个打基础的年份,为“九五”计划、为97年奔小康翻三番、为2000年力争翻第四番打好基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重点,攻难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竣工一批项目,为今后几年的翻番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农副产品供应,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地委、行署研究,从今年开始,全区经济工作要继续贯彻“追赶跳跃”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增创翻番”奋斗目标,确保国民生产总值97年翻第三番,力争2000年翻第四番。今年要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根据这一总体安排,95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计划指标初步为:
  国民生产总值达125亿元,比增20.8%(与预计数对比,下同);
  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比增21.2%;
  工农业总产值265亿元,比增29.9%,其中农业总产值52亿元,比增10.6%,工业总产值213亿元,比增35.7%;
  乡镇企业总产值230亿元,比增58.6%,销售收入152亿元,比增30%,上缴国家税金比增30%;
  粮食总产量169万吨,比增0.4%;
  全社会商品零售额39亿元,比增21.9%,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控制在15%以下;
  全社会出口收购与供货总值21亿元,比增40%;
  实际利用外资1.4亿元,比增27.3%;
  财政收入11.7亿元,比增30%,财政支出11亿元,比增22.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比增27.8%,其中全民基建17.5亿元,比增29.6%,全民技改8亿元,比增33.3%;
  旅游接待人数175万人次,比增9.4%,旅游创汇574万美元,比增40%;
  年末人口2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以下;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650元,比增27.6%;农民人均纯收入1730元,比增26.3%。
  各县(市)、部门要根据上述总的目标要求,加以分解落实,地委、行署将以其中效益指标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
  三、贯彻会议精神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我区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实施“小康”工程,走好“三化”路子,达到“四富”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以稳粮增收保供给为主线,抓好三项工作。
  稳定粮食生产。首先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区建立26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播种面积确保540万亩,其中双季早稻150万亩,单晚120万亩,杂粮120万亩。全面推行“多田制”改革.建立起土地使用流转机制,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确保国家定购任务的完成。下决心增加农业的投入,真正落实中央已经明确的要求,提高农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同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和劳动积累,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范围和数量,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完善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4亿元。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各乡镇都要建立和巩固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推广再生稻及根外追肥等先进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建立种植任务田的双向保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坑农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农民稳定增收。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特色规模经济。全区重点抓好产值上10亿元的粮、木、竹三大产品,上5亿元的猪、鱼、果、菜、菌五个重点产品,上亿元的茶、烟、莲、桑四个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做到户均一口塘、10头猪、百只禽、十亩茶果竹林,人均年纯收入l000元。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到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目标,一套政策,一块专项资金。积极按照“调整、改革、提高、发展”的方针,引导乡镇企业积极健康发展。全区要实现亿元以上乡镇60个,千万元村200个,千万元企业200家。南平西芹、顺昌富文、建瓯东门、邵武二都等都要进入亿元村行列。新上乡镇“三资”企业100家,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元,实际到资3000万美元,内联企业300家,引资3亿元。新增联户办、户办和私营企业1.5万家。要继续推行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全区现有7500多家乡村集体企业要有2/3完成改制。林业要深化山上、山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林产工业,重点抓好以“一纸三板”为龙头的深度加工,使林产工业产值占森工产值的75%以上。
  保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要在推广“多田制”改革中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办法推广蔬菜种植面积。要把稳定生猪存栏和提高肉类总产作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措施来抓,全区生猪存栏要稳定在135万头,家禽1500万只。大力推广养牛和竹山养羊,实现肉类总产13.5万吨,禽蛋2.5万吨,为增加食物总量,保证有效供给,丰富城乡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2.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推广南平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继续贯彻《全民所有制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尽快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条例》,走好企业改组、改制、改造、改善相结合的路子。富文化工厂、南平电机厂等51家企业作为省落实企业自主权、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试点企业,南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压缩机总厂、建瓯活塞厂等5家企业作为省监督条例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要积极解决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妥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同时,围绕企业改革,进行养老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重点要抓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开辟非国有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业务,建立社会待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的项目。
  二是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全面实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领导负责、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政府最终保障的三级责任制。从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入手,推动工业“五个一”的改革。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能偿还债务的企业,要坚决进行拍卖,出售破产。对产品技术落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要抓紧转产,兼并或转让。
  三是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有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纺织、造纸、建材、机电、化工、冶金、森工等优势产业,实施生产资料、电力、运输、人才、资金的最优配置。坚决关停一部分污染大、能耗高、效益低的企业。继续实施产品战略,面向市场,积极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点抓好30个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的优势产品,新开发10大新产品,改善产销衔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并把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提高产业素质上,促进重点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地区重点抓35个投资上千万元的技改大项目,其中四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骨干项目。新开工南平水泥厂5号窑等一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要全面考核现有的企业领导班子,坚决调整不称职的,抓好企业班子建设。继续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坚持从严治厂,从班组长抓起.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要按照企业效益考核指标.建立企业享受相应政治待遇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物价上涨幅度。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贯彻李鹏总理在全国加强物价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提出稳定市场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十条措施,把控制物价涨幅、抑制通货膨胀作为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地区和各县(市)都要采取一系列的硬措施,加大主渠道对市场的调控力度,压住粮价,稳住菜价,控住肉价,确保95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标准之内。一是努力扩大主渠道经营比重。粮食要占70%以上,肉类占50%以上,蔬菜占30%以上,全面恢复国有食品、蔬菜企业原有大的销售网点,并根据调控市场的需要,适时增设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店、肉店、菜店、鱼店和禽蛋门市部。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全区建立蔬菜基地1.5万亩,并从常年蔬菜地中划出7000亩,面积与上市蔬菜挂钩,由国有商业部门统筹经营。三是制定一批优惠政策。主要有:对国有和集体食品、蔬菜企业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返、逐月返还的形式,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利息负担。各级继续安排必要的“菜篮子”财政补助款,并改临时性补贴为固定补贴,打入当年预算。建立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四是对主要副食品价格实行差率控制,必要时采取限价措施。蔬菜批零差率控制在25~40%左右,生猪的批零差率控制在12%以内。五是建立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在国家和省级粮食储备的基础上,产区按三个月供应量、销区按5个月供应量建立粮食储备,并实行轮换制度。粮食风险金原则上应确保地方政府为平抑粮食市场吞吐粮食而发生的利息、费用和价差支出,以及地方储备粮的利息和费用。六是对化肥、农药、医疗品实行专营。工商和物价部门要加强价格管理和市场管理,从重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和不法商贩。
  4.努力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民营经济。重点做好抓大户、抓规模、抓效益、上档次、改善结构工作,促使个体私营经济从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和“三沿”地带发展;由小本经营向中户、大户发展;由流通型向实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95年个体私营经济总数达13万户,其中产值、营业额在60万元以上的中户、大户型的私营企业占个体私营经济总数的18%左右。个体工商税收达1.5亿元,个体私营企业加工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竹业、特种养殖业、矿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培植地方税源。95年要新增毛竹35万亩,亩立竹数提高到200根以上,竹业年总产值达20亿元。竹林、竹笋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要达到40%以上。要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鳗鱼、甲鱼等特种养殖95年产值要力争上10亿元,利税2亿元。重点抓好新办100多家石板材厂的投产达产,力争产值上3亿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的龙头作用,用好中央和省赋予的各项政策,努力改善旅游业的软硬环境,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旅游促销,力争接待境外游客创汇两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区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发展商贸、运输、信息、咨询、技术市场、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建立市场体系,新建市场面积10万平方米。
  广泛深入地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按照统筹规划、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钱用在刀刃上,避免乱铺摊子,乱发票子。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加强资金管理,控制工资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用的过快增长,对集团购买力的增长也要进行调控。各级政府的领导和财政部门,都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巩固和完善财政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取消不合理的税收减免,将财政征管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地区将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确保实现横南铁路铺轨至武夷山,南平316国道(南平至水口)通车、邵武竹浆厂开工生产三大目标。续建项目顺昌谟武电站5月份第一台机组发电,邵武316国道、205国道南武路重点路段改造基本完成。新开南平峡阳电站、邵武电站二期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讯“三化一网”要从城市向农村拓展。各县(市)也要确定一批当年竣工见效的重点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保重点,促进度,见效益。群众修路办电要掀起新的高潮,做到任务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设备到位,使我区的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强科学管理。按照一全(功能齐全)、二百(城市、农村每年各新建房100万平方米)、三高(高运作、高效益、高水平)、四化(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要求进行城市建设。南平市区重点抓好“两桥一路一面街”的建设。花大力气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做到白天无飞尘、晚上无噪音、街巷无垃圾、沟洼无臭水,充分展示地级市的市容市貌。农村按照建新村、奔小康的要求,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旧镇、旧村改造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农村“砖混房、水泥路、自来水、电器化”目标。
  6.进一步提高闽北的外向度。继续实施沿海、沿线、沿边开放战略,充分用好用足南平市沿海开放地区的政策,辐射十个县(市、区),努力提高闽北的外向度。利用外资要有新进展。着重抓好项目储备、招商引资、开工投产三个环节。全区要储备项目1000个,总投资40亿美元,并且项目更新率要达到60%以上。在此基础上,精选协议利用外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0项,作为95年的首推重点项目。重点突出农业利用外资进行综合开发,工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基础设施的引资建设。继续开展“山海协作”、“引侨进山”,多方位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精心组织参加省上组织的各项境外招商活动,地、县(市)有特色的境外招商活动,“9.8”厦洽会等.不断拓展招商新途径、新领域,联络新客户。坚持“南下北上、东进西出、全方位外引内联”战略,引进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积极创办一批中外的合资合作企业,力争95年全区外引内联合同项目达到650个,合同利用区外资金13亿元人民币,当年实际到资4亿元人民币,分别比94年增长3成以上。狠抓招商成果的落实,切实办好现有“三资”企业。95年全区争取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0个,合同外资4亿美元,力争5亿美元,分别比增87.5%、78.6%。地区重点抓新签项目30项,合同外资额3~4亿美元;新批项目20个,合同外资额2~2.5亿美元;到资项目10个,合同外资1.5亿美元,其中95年到资7000万美元。外贸要有新的突破。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充分用好地区外贸公司对外经营权,争取企业产品自营出口权。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稳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地区外贸自营出口达1500万美元,“三资”企业出口6000万美元。积极引导企业到沿海、境外设立窗口,开展对台贸易,争取组建地方对台贸易公司。探索和着手实施建立保税工厂和保税仓库。外经要有新的起步。要瞄准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最新动态.加大外经工作的力度。全区当年劳务输出1000人,增长一倍以上。力争再在境外办5~10家合资、合作项目或工程承包业务。
  在把握工作大局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95年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继续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认真抓好反腐败斗争的廉政勤政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以上意见,请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传达贯彻。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克敏
责任者
林克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