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强在闽北调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295
颗粒名称: 贺国强在闽北调研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8-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7年1月24日至25日,代省长贺国强、副省长潘心城带领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在市领导林克敏、夏玉瑚、龚祖成陪同下,到南平市开展调研和慰问活动的情况。
关键词: 贺国强 闽北 调研工作

内容

1997年1月24日至25日,代省长贺国强、副省长潘心城带领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在市领导林克敏、夏玉瑚、龚祖成陪同下,到我市开展调研和慰问活动。在调研中,贺国强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同心同德打好扶贫攻坚战。
  贺国强、潘心城在政和调研、慰问期间,先后考察了政和县水轮机厂、东山小学、外屯木珠帘厂、稠岭毛竹基地、镇前菇市、罗金坂茶山。
  贺国强、潘心城十分关心当地的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在海拔近千米、一派银装素裹的稠岭上,贺国强、潘心城冒着刺骨的严寒,兴致勃勃地察看了挂满冰凌的毛竹林。稠岭村村干部告诉省、市领导,去年他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0元,今年可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了。贺国强听后连连点头,并感慨地说:“稠岭不‘愁’了!”潘心城即兴吟道:“两亩竹山两头猪,房前屋后种瓜薯,稳定收入奔小康,稠岭不愁乐洋洋。”在镇前菇市考察时,贺国强、潘心城详细询问了菇市的日交易量、农民种菇的收入情况,贺国强对在场镇领导说道,香菇是镇前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一定要抓紧抓好。在罗金坂茶山,望着千亩连片、长势喜人的茶园,贺国强连声称赞:茶园管理的好。他听说这里只产茶坯,便对身旁的厂长说,有好产品,没有品牌可不行.一定要创自己的品牌、名牌。
  贺国强、潘心城对群众的生活极为关心。每到一处,都要向当地的干部群众拜年,询问群众的衣食住情况。在镇前,贺国强、潘心城向镇领导详细了解农户的生活情况。当了解到这个镇经过几年扶贫开发,贫困户只占总户数的近4%,贺国强、潘心城称赞他们:脱贫攻坚打了一个漂亮仗,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帮助脱贫户实现小康、贫困户彻底脱贫。贺国强、潘心城还上门走访了镇前村的部分脱贫致富小康户和贫困户,为贫困户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小康户马财张家,两位省领导听了马财张的脱贫致富情况介绍后,希望他再加一把劲,再上新台阶,并希望他把周围的贫困户带起来。马财张当场表示,今年要与2至3户贫困户结对子,帮助贫困户脱贫。在贫困户宋华林、马达青家,两位省领导一一察看了两家的粮仓储粮、被服、住房等,关切地询问他们:口粮够不够?年货备了没有?宋华林说,他家是被接连的天灾人祸拖垮的,镇里村里对他们一家很关心,过年没问题,村里今年还准备扶持他家3000袋香菇,他有信心今年脱贫。贺国强深情地对他说,天灾人祸有时是难免的,有灾难政府理应帮助,但关键自己要有信心战胜灾难,希望你过上好年,今年香菇获得大丰收。在马达青家,贺国强握着马达青的手说,你身体单薄、体力差,要多动动脑,靠科技以巧致富。
  一路上,贺国强、潘心城一再叮嘱市县乡村领导,临近春节,特别要做好困难企业、贫困农民、受灾农户、老区五老人员的慰问工作,把群众生活安排好,让群众高高兴兴地过好年,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在政和慰问、调研期间,贺国强、潘心城听取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和政和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并与市领导和政和县五套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对“九五”第一年南平市的各项工作和政和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贺国强对今年南平市、政和县的工作,重点强调了要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等四项工作。
  在谈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时,贺国强说,福建今年要脱贫、基本实现小康.对此,省委、省政府的决心是毫不动摇的。省委、省政府要求从年初开始,就要按“倒计时”,一天一天地攻,一仗一仗地打,要下决心摘掉贫困帽子。他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首先,要领导到位、责任制落实。关键是要建设好村支部,要结合今年的换届,把村级班子建设好,班子建设好了,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选准脱贫致富路子。县、乡、村的路子各不相同,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同时,要搞规模经济,发展深度加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第三,要狠抓落实,要一项政策、一项措施落实,干一件成一件。第四,要艰苦奋斗,贫困地区干部一定要提倡吃苦、艰苦的奋斗精神。
  在谈到粮食问题时,贺国强说,南平市是我省两个粮食的主产区之一,承担着全省调出商品粮的三分之二的重任。所以,对南平来讲,粮食千万松劲不得、动摇不得。各级领导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粮食生产问题。要抓好粮食生产,除了领导的思想要到位不能动摇外,还要落实好从生产、到流通、到政策、到依靠科技进步等各项有关措施。首先,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抓好早稻生产,要做到总产不能变,粮食生产目标不能变,定购粮任务不能变。与此同时,要搞好购销问题,对粮食购销出现的一些困难,省里已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粮食价格稳定。
  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点建设时,贺国强说,南平市是全省国有企业较集中的地方.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正集中精力抓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省里决定要南平作为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城市,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把政策用好,加快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抓大放小”的步伐.加快小企业改制的步伐。同时,做好国有企业的解困工作。关于重点建设,贺国强指出,今年是“九五”计划的关键性一年,重点建设要突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人力,集中物力,把重点项目建设搞上去。
  在座谈会上,潘心城也对政和县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做了指导性的讲话。他说,要脱掉贫困帽,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一定要抓重点,抓突破,要学会“弹钢琴”,要把农业摆在首要位置。农业工作要抓的方面很多,防洪工作应当摆在农业的第一位,过去政和吃亏就吃亏在防洪基础太薄弱上。一定利用冬春有利时机,把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夯实今年农业丰收的基础。同时,要抓好毛竹生产、反季节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特色农业,使农民真正做到增产增收。
  1997年12月1日至3日,贺国强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经贸委、财政厅、民政厅等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到闽北开展调研和扶贫送温暖活动,对我市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一定要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认真抓好当前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创业。
  贺国强一行在闽北期间,在南平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林克敏和市长李川等陪同下,不辞辛劳、轻车简从,冒着寒风细雨,先后深入到政和边远澄源、镇前等贫困乡村,考察扶贫工作,并代表省委、省政府亲切看望了五老人员,走访慰问了贫困户;还驱车前往遭受“11·25”严重雹灾的松溪渭田、旧县等乡镇,实地了解灾情,指导灾民安置和生产自救工作,开展送温暖活动。同时到南孚电池厂、南纺、南针及建瓯凤山茶场等开展国企改革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情况调研,召开了南平市部分骨干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详细听取了南平市和政和、松溪等县的工作汇报。贺省长对我市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闽北这几年变化大、发展快,旧貌换新颜。“八五”期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几个主要指标增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取得十分可喜成绩。今年粮食又喜获丰收,多种经济全面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已基本完成了省里提出的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小康和造福工程“三大历史任务”;工业改革和发展也取得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和厂校分离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带了个好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横南铁路福建段已全面贯通,南武精品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这对南平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开放迈出了新步伐,“5·18”洽谈会搞得很有成效.对外招商工作也有实质性进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开展评选“十佳”公仆和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工作,为全省各地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社会安定稳定,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很好;学习十五大,行动快,措施得力,成效好。省委、省政府对南平的班子和各项工作是放心的。
  在扶贫送温暖和调研活动中,贺国强对我市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地一定要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他说,目前南平市已和全省一样,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摆脱贫困这个千百年来的历史包袱,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完成“三大历史任务”,这只是历史进程中一个阶段性任务,只是上了一个台阶,我们目前脱贫的标准还很低,还很不稳固,还可能反复,因灾返贫,因病返贫,还照样存在。而且各地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后三年对扶贫的指导思想、工作力度和措施都不能变,不能放松。对此,各地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肯定成绩,鼓舞士气,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实行分类指导,要继续加大攻坚力度,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在特色上做文章,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上下共同奋发努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关于新一轮创业问题,贺国强说,现在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机,全省上下都在认真学习十五大.加快发展步伐,希望南平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发挥优势,重点抓好六项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创业。他说南平有很多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在闽北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南平既是粮食基地,又是工业基地.有一大批好的企业,好的产品,好的企业家,曾经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有过辉煌的历史;武夷山名冠中华,知名度在不断扩大,对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南平作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还有很好的政策优势。当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是改革中的困难,前进中的困难,因此,一定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做好优势转化文章,加快改革,促进发展。他要求:第一,要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做到面积不减,粮食总产稳定增长;要依靠科技进步,在提高单产、品质上下功夫,还要下决心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目前,各地还要抓紧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第二,要注意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在,要加快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搞产业化不行,希望各地要因地制宜抓住主导产业,搞好规划,并在特色强农上做文章,突出优势。当然,搞农业产业化,还要注意适度规模经营,讲求经济效益。当前,市场信息和流通是个薄弱环节,各地要下大力气抓好流通,不仅政府要加强指导,搞好服务,疏通渠道,而且要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总结推广“公司加农户”的典型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产业化的体系,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健全产供销一条龙网络。第三,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贺国强说,南平国企改革在全省举足轻重,当前,一定要抓住机遇,根据十五大精神,从党委到政府都要以更大的胆略,更大的魄力,精心组织,推进改革,各企业也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厂一策,上工业项目,一定要充分论证,考虑原料、市场、资金、效益,与此同时,要认真抓好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再就业工程等配套改革,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四,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基地。要以武夷山为重点,高起点搞好景区规划和建设。要注意软硬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防止青山绿水被污染。第五,要进一步搞好山海协作,尽快打通山区与沿海、福建与内地的通道,积极发展边界贸易,为扩大福建腹地和对外辐射作出贡献。第六,要坚持两手抓,确保社会安定和稳定。
  贺国强要求各地应抓紧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指标,同时,要精心筹划好明年的工作,及早做出安排部署。还要认真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关心下岗职工的生活。对农村受灾户,一定要挨家挨户检查落实,赶在元旦春节前把危房漏屋修好,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他希望闽北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更加奋发努力,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新的辉煌。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贺国强
相关人物
潘心城
相关人物
林克敏
相关人物
夏玉瑚
相关人物
龚祖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