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宝地投资热土一建阳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705
颗粒名称: 发展宝地投资热土一建阳市
分类号: Z9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发展宝地投资热土一建阳市包括历史名城,生态宝库,区位优势,经贸强市和武夷新区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南平市 建阳市

内容

建阳市地处闽北中心,又称潭城。现辖8个镇3个乡2个街道,194个行政村,面积3383平方公里,人口34万。曾两度作为地区行署机关所在地,是原中央苏区县。
  历史名城。是福建最早设立县治的五个古城之一,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年置县,有18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贤荟萃,是“朱子理学”发源地,理学泰斗朱熹故里,是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理学家蔡元定、闽学大师游酢的家乡,素有“七贤过化之乡”和“理学之邦”、“南闽阙里”之称。宋代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建窑系宋代八大名窑之一,黑釉瓷器“兔毫建盏”蜚声四海。
  生态宝库。是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市,森林面积394万亩,森林覆盖率75%,素有“竹乡林海”、“嘉禾之乡”的美称。物产丰饶,资源总量居全省第四,“建阳桔柚”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全省第五大烟叶主产区,葡萄、茶叶、锥粟、笋干等十几种农产品享誉四方。
  区位优势。与闽北八个县市接壤,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中心,地处海峡西岸、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叠合区内,是福建连接内陆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冲,是闽北乃至闽浙赣重要的商品物流集散地,闽北的重要工业基地。是闽北绿色腹地联接闽浙赣三省的交通枢纽,南接北扩西进东出的交通要冲。三条高速公路、一条高速铁路、一条快速铁路和一座4E级国际机场的“铁公机”三位一体的无缝对接系统在建阳将口汇聚,时空转换快速便捷。从宁武高速公路到宁德三都澳港口仅2个小时,乘京福高铁到福州仅50分钟,到北京就6个小时。
  经贸强市。连续四年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GDP连续五年增速位居南平市第一位,创业竞赛和绩效考评连续多年保持在南平各县(市、区)前列,经济实力从闽北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实施海西工贸城、西区生态城、印象考亭、徐市专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壮大机械电子、生物化工和林产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规模工业企业133家、亿元企业33家,武夷味精、亚亨动力等4家企业为产值超5亿元的“五南式”企业,青松股份是闽北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8亿元,增长13.2%;财政总收入8.3亿元(净增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亿元。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市、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优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武夷新区。土地面积4132平方公里,规划“一城六片”的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核心区落户建阳,已全面启动建设。其中,童游片区南林组团,是武夷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着力打造新兴的中心城市和总部经济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科技、光伏电子等高科技环保低碳产业。建阳片区着力打造成文教、商贸、生活居住中心和行政次中心。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