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所编部分十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839
颗粒名称: 辅广所编部分十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5
页码: 53-57
摘要: 先生又曾上疏说: “做学问的准则,没有不把穷通道理作为首要的目的;穷通道理的关键,必然在于读书;读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遵循阅读的次序而达到精湛的境界。而达到精湛境界的根本,则又在于心存恭敬,志向坚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天下的事情,没有不蕴涵道理的。君臣之间有为君为臣的道理,父子之间有为人父为人子的道理,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间,都各有各的道理。如果能够穷尽这些道理,那么从为君为臣这样的大事,到万事万物的细枝末节,就不仅能够知道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且知道应当怎样做,再也没有丝毫的疑惑。好的就坚持,不好的就扬弃,再也没有丝毫的负累。这就是要做学问就必须把穷通道理作为首要目的的原因所在。 “至于讨论天下的道理,其微妙与细节之处,各有恰当的地方,从古到今都恒久不变。但只有古代的圣贤能够穷尽它,圣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没有一处不是天下后世永恒的典范和准则。其他的人能够按照圣人的言行立身处事,则为君子而处处吉祥;违背的则是小人而凡事凶险。吉祥到一定程度,就能保有四海,成为天下的榜样;凶险到一定程度,就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以保全,只能做反面教材而垂教于后人。那些著名的例证,必然的结果,无一不记载在古代的经史典籍之中。想穷尽天下的道理,却不去了解这些典籍,犹如面对着墙壁站立什么也看不见啊!这就是穷究道理必须读圣贤之书的原因所在。 “说到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固然会懈怠疏忽、间接中断,以至于最终一无所成;而喜欢读书的人,则不免有贪多求广的毛病,往往还没开始便急急忙忙的探究结果,还没搞清楚这个就已经将兴趣转移到了那个上面,因此虽然整天勤奋用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但心浮气躁,常常表现得急切匆忙像有人逼迫追赶似的,从而感受不到从容体会、沉浸其中的乐趣。这又怎么能对所学的收获产生信心,以便保持长久的兴趣而不厌倦,从而与那些懈怠、间断,一无所成者区分开来呢?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说的“进锐者退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真能借鉴于此而反省自我,则心思自然会沉潜专注,时间长久也无所转移,那么所读之书自然会文意流畅,脉络贯通,自然浸润其中和谐融洽,内心也与书中的道理相会如一,从而面对于善劝勉深切,面对于恶戒除恳切。这正是遵循次序逐步提高、进而达到精湛境界是读书方法的原因所在。 “要达到精湛境界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内心。心这种东西,最虚阔也最灵动,它的作用神妙难测,常常是身体的主宰,掌握着万事万物的纲领,人一刻也不能不留意存养它。心一旦不自觉地驰骋飞奔,为物欲所俘获而出离躯壳之外,那么身体就没有了主宰,事情就失去了纲领,虽仰头俯身四下顾盼,却已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更何况研读圣贤书,处理天下事,寻求义理的恰当之处呢?孔子所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庄严恭敬、敬畏戒惧,并能长久地保持此心,使其终日庄重严肃,不受物欲干扰侵乱,用这种心态去读书,去体会道理,就没有什么地方不通畅;用这种心态去处理世务,去应对人事,就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恰当。这就是持身恭敬、心志坚定之所以是读书根本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话,都是愚陋的臣下我一生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历尽艰难辛苦,反复尝试确有效果的。微臣私下认为,就算是圣人复生,他们教诲人也不过如此,即使是帝王做学问,大概也不能改变吧! (“循序致精”这句话,包含了“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两个条目,而“居敬持志”这条,也是根据这一奏疏而来的。)
关键词: 辅广 读书方法 纲领

内容

又先生尝上疏曰: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兄弟、为夫妇、为朋友,以至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其理。有以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莫不知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亡纤芥之疑。善则从之,恶则去之,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所以莫先于穷理也。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其余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者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凶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其粲然之迹、必然之效,盖莫不具见于经训史策之中。欲穷天下之理而不即是以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耳。此穷理所以必在于读书也。
  “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而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忽己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趋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者退速’,正谓此也。诚能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贯通,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若夫致精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
  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间,盖已不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复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所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
  “此数语者,皆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苦已试之效。窃意圣贤复生,所以教人不过如此。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以易之。”〔1〕
  (“循序致精”一语,兼“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二条。而“居敬持志”一条,正本此疏之语也。)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