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纲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829
颗粒名称: 3.1 纲领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2
页码: 43-74
摘要: 本文收录了辅广所编部分和张洪、齐熙续编部分的朱子读书法纲领。
关键词: 朱熹 读书方法 纲领

内容

◆辅广所编部分
  3.1.1 陈希周①问读书修学之门。先生曰:“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②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1〕
  [注释]
  ①陈希周: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朱熹弟子。②头面:外表。
  [译文]
  陈希周请教读书治学的法门。先生说:“所谓读书,只是要领会其中的道理。治家有治家的道理,做官有做官的道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所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的。这就像水在圆的器皿中就变成了圆的,在方形的器皿中又变成了方的,在小的器皿中就变小,在大的器皿中就变大,然而始终都只是水而已。”
  3.1.2 人之生,道理合下皆完具①,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得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子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2〕
  [注释]
  ①完具:完备,完整。
  [译文]
  人一旦出生,先天的道理就立刻具备在他身上了。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还没有经历过、见识过很多事情。圣人经历见识过的事情很多,所以将之写到书册上给人看。现在读书,只是为了从中多见识些道理。
  3.1.3 先要读书理会道理。盖先学得在这里,到临时应事接物,撞着便有用处。〔1〕
  [译文]
  首先要读书理解领会道理。因为先学会了道理,等到处理事务、待人接物的时候,碰上就有用处。
  3.1.4 而今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若如此说,资质〔2〕好底①便养得成,只是个无能底人;资质不好,便都执缚②不住了。傅说云:“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③。”古训何消得④,读他做甚底⑤?盖圣贤说出,道理都在里面。必学乎此,而后可以有得。〔3〕
  [注释]
  ①底:相当于结构助词“的”。②执缚:束缚。③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做事不效法古训,还想永世安逸,这样的说法我还没有听说。出自《尚书·说命下》。形容做事不遵守古训。师,效法,榜样;克,战胜,攻下。④消得:亦作“消的”。需要,须得。⑤甚底:甚的,什么。
  [译文]
  现在的人只说要治心、修身,但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心怎么治理?自身如何修养?如果说资质好才能修养成,那也只是个无能的人;如果资质禀赋不好就修养不成,那就束缚不住了。傅说说过:“学习古人的教诲,才能有所收获。做事不效法古训,还想永世安逸,这样的说法我还没有听说过。”古人的训导有什么必要?读它干什么?这是因为圣贤说出的都在书里面,必须学习它,而后才可以有所获得。
  3.1.5 圣人之学与俗学不同。圣人教人读书,只要知所以为学之道;俗学读书,便只是读书,更不理会为学之道如何。〔1〕
  [译文]
  圣人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不同。圣人教人读书,只是要人知道之所以要做学问的道理。而世俗的读书,便只是读书而已,根本不去理会之所以要做学问的道理是怎样的。
  3.1.6 先生《记婺源藏书阁》〔2〕①,有曰:“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春秋》,孔、孟氏之籍。本末相须②,人言相发③,皆不可一日而废焉者也。盖天理民彝④,自然之物则3〕⑤,其大伦大法所在,固有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垂之万世,则其精微曲折之际,非托于文字亦不能以自传也。故伏羲以降,列圣继作,至于孔子,然后所以垂世立教之具,粲然大备。天下后世之人,自非生知之圣,则必由是以穷其理,然后知有所至而力行以终之,固未有饱食安坐,无所猷为⑥,而忽然知之、兀然⑦得之也。故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孔子之教人,亦曰‘好古敏以求之’,是则君子所以为学致道之方,其亦可知也已。然自秦汉以来,士之所求乎书者,类以记诵剽掠⑧为功,而不及乎穷理修身之要。其过之者,则遂绝学捐⑨书,而相与驰骛⑩乎荒虚浮诞之域。盖二者之蔽不同,而于古人之意则胥⑪失之矣。呜呼!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不以此欤?”
  [注释]
  ①《记婺源藏书阁》: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是朱熹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第二次回婺源时,应时任婺源知县张汉所请而作。②相须:亦作“相需”,指互相依存、互相配合。③相发:相感发、相发明。④民彝:犹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⑤物则:事物的法则。⑥猷为:建立功业。⑦兀然:兀的,忽然。⑧剽掠:抢劫掠夺。⑨捐:抛弃。⑩驰骛:奔走趋赴。⑪胥:齐,皆,全部。
  [译文]
  先生在《记婺源藏书阁》中说:“圣贤之道畅行于天下,实际根源于上天所赋予人的本性,而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其文字形式则出自于圣人之手,并存留在《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和孔子、孟子的著作之中。先贤创作的这些经典,本体和作用之间相互配合,行为和言语之间相互发明,都是一天也不能废弃的真理。因为上天确定人世间道德伦理的准则,以及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规则,都是基本秩序和法则的所在,本来就有不依托文字而可以成立的。但是,古代的圣人想向天下万民阐明其中的道理并垂范后世,那么其中精微奥妙的地方,不依托文字也不能依靠自身传承下去。所以从伏羲以后,历代的圣人都相继致力于此,到孔子的时候,足以垂范后世、借以施行教化的典籍,都基本上齐备了。天下后世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具备智慧的圣人,而必须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来穷究其中的道理,然后在认知上达到一定境界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贯彻到底才行,其中固然没有能整天吃饱闲坐、无所事事,而忽然变得聪明起来,忽然就有知识的人。所以傅说告诫商王武丁“学习古人的训导,才能有所收获”,而孔子在教育他人时也说“人要爱好古代的文化,通过勤于学习去争取获得掌握它”,从此君子做学问、求大道的方法,也就可以知道了。从秦汉以来,士人通过读书所想得到的,却多数是识记背诵、剽窃掠美等功利性目的,并不涉及领会道理、修养身心这件极为紧要的事情。有些人更加过分,干脆放弃治学、扔掉书本,而奔走趋从于虚浮荒诞的事上。上述两种人的错误虽然有所不同,但把古人著书立说以传后世的本意都失去了。悲哀啊!圣贤之道之所以不能彰显、不能通行,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3.1.7 先生《记稽古阁》〔1〕,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为用,是则人皆有之,非由外铄①我也。然圣人之所以教,不使学者收视反听②,一以反求诸心为事,而必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又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④,何哉?盖理〔2〕虽在我,而或蔽于气禀物欲之私,则不能以自见。学虽在外,然皆所以讲乎此理之实,及其浃洽贯通而自得之,则又初无内外精粗之间也。世变俗衰,士不知学,挟册读书者,既不过于夸多斗靡以为利禄之计;其有意于为己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于心而无俟于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虚空之邪见,而于义理之正、法度之详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理之在我,与夫学之不可以不讲者,则又不知循序致详、虚心一意、从容以会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浅迫,终不能浃洽而贯通也。呜呼!是岂学之果不可为,书之果不可读?而古先圣贤所以垂世立教,果无益于后来也哉?道之不明,可叹也已!”
  [注释]
  ①外铄:外力、外因。②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出自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引语出自《论语·泰伯》。④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此引语见《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
  先生在《记稽古阁》中说:“人有此身,则必定有此心;有此心,则必定有此理。就像仁、义、礼、智为本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是本体的表现,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而并非外力所强加于人的。然而圣人之所以教化世人,并非使学者不看不听,而仅仅把追求反省内心当做唯一的事,他们必定会说‘人的修养受启发于学《诗经》,立身于学礼仪,完善于学音乐’,又说‘广泛学习、仔细求证、谨慎思考、明晰辨识,并且努力践行’,为什么呢?因为道理虽与我同在,但由于被先天的气质禀性或外来的物质欲望等私念所蒙蔽,所以无法自行显现出来。学问虽在身外,但它讲求的都是这个道理的实在之处,等到融会贯通并有所获得,则又恢复到本初没有什么内外精粗的状态了。世道变迁,风俗衰微,士人不知道如何学习,读书的人也不过是为了炫耀文采、相互竞胜以博取功名利禄;那些真正想要修养自身德行的人,又认为完全可以凭借内心的感悟而无需向外寻求,所以难免沉溺于佛、道虚空缥缈的流俗邪见,而对于义理是否正确、法度是否详明,不去审慎明察。其中偶尔有一些懂得道理与我同在,而且认为学问不可不求的学者,却又不明白做学问应当循序渐进、详密探究、虚心专注,以及从容体会自我本性,所以心态急切躁进,浮浅紧迫,最终也做不到和谐融洽而上下贯通。呜呼!难道学问果真不可做,书果真不能读,古代圣贤用来垂范世间确立教化的训典,对后人也果真没有用吗?圣贤之道不昌明,真是可叹啊!”
  3.1.8 先生曰:“学者望道未见,固必即书以穷理。苟有见焉,亦当博考诸书,有所证验,而后实有所裨助而后安。不然,则其德孤,而与枯槁寂灭者①无以异矣,潜心大业何有哉?矧②自周衰教失,礼乐养德之具一切尽废,所以维持此心者,惟有书耳。”〔1〕
  [注释]
  ①枯槁寂灭者:理学家对佛教修行者的称谓。枯槁,憔悴,瘦瘠;寂灭,佛教用语,即涅槃。②矧:况且。
  [译文]
  先生说:“求学者仰望圣贤之道还未得见,所以必定要通过读书来穷究义理。即使有所认识,也应当博览群书,使自己的看法得到印证考验,对自己有所帮助而后方可安心。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孤立寡合,与那些追求形如枯槁、内心寂灭的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又怎么能潜心专注,开创宏伟的事业呢?况且自周朝衰落,教化丧失,礼乐道德一切设施废弃之后,唯一传承下来能维系此心的,也只剩下圣贤之书了。”
  3.1.9 又曰:“人尝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
  [注释]
  ①横渠:即张载。参见2.2.1条注释。
  [译文]
  先生又说:“人只有经常读书,才差不多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性,使它常存善念。张载先生讲过:‘书是用来维持本心的。一时不读书,一时的德行修养就会有所松懈。’”
  3.1.10 又曰:“读书一举两得。这边理会又到这边,又存得心,讵①可疏轥轹②轻传,遂指为糟粕而不观乎?要在以心体之,以身践之,而勿以空言视之而已矣。以是存心,以是克己③,仁岂远乎哉?”〔1〕
  [注释]
  ①讵:怎么能。②轥轹(lìn lì):车轮碾过,指践踏、蹂躏、碾压。③克己:自我约束。
  [译文]
  先生又说:“读书是一举两得的事。不仅可以理解领会道理落实到自己身上,而且还可以存养本心,怎么能粗枝大叶、随意践踏轻蔑,乃至视为糟粕而不去观览呢?关键是要用心体会,亲身践行,而不要把它看成无用的空话。通过读书来存养本心,修养自身,仁的境界难道还会远吗?”
  3.1.11 或问:“读《论》《孟》之法,奈何?”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可也。”
  曰:“请问循序渐进之说。”曰:“以二书言之,则先《论》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紊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志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1〕是不惟读书之法,实乃操心①之要,〔2〕始学者不可不知也。”
  曰:“其熟读精思何也?”曰:“《论语》每章不过数句,易以成诵。成诵之后,反复玩味于燕闲静一②之中,以须其浃洽可也。《孟子》每章或千百言,反复论辨,虽若不可涯者,然其条理疏通,语意明洁,徐读而以意随之,出入往来以十百数,则其不可涯者,将有以得之于指掌之间矣。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其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未通,则姑置而后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3〕
  曰:“读书亦通其本旨而已,而于众说思之若是其详,将不为支离之甚耶?”曰:“不然也。读书所以明理。而明理者,欲其有以烛乎细微之间而不差也。故惟考之愈详,则察之愈密;察之愈密,则吾心意志虑,戞刮③磨砺而愈精;吾心愈精,则天下之理至于吾前者,其毫厘杪忽④之不齐,则吾必有以辨之矣。若乃务为简易,而以略通大指、不求甚解为高,吾恐其弊将至于儱侗颟顸⑤。处义不精,而于择善诚身之功,亦将有所阙也。道不前定,临事仓卒,然后骇而图之,则其所谓简易者,是乃所以为支离耳。”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两条,本此。然此所谓序,乃每书诵读考察之序耳。)
  [注释]
  ①操心:操持心志,不使放纵散逸。②燕闲静一:安闲宁静,专一无虑。③戞(jiá)刮:戞,敲打;刮,削刮。这里有反复推敲、逐步深入之意。④杪(miǎo)忽:亦作“杪㫚”,极小的量度单位。多用来形容甚少、甚微。⑤儱侗颟顸(lǒng dòng man hān):形容笼统马虎。儱侗,同“笼统”,宽泛不具体,含混;颟顸,糊涂而马虎。
  [译文]
  有人问:“读《论语》和《孟子》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先生说:“按照次序逐步提高,熟练诵读且精深思考,就可以了。”
  又问:“请问如何按照次序逐步提高?”先生说:“就这两本书而言,应该先读《论语》,再读《孟子》,读通一本书之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以一本书来说,就是书中的篇目、章节、文脉、句子,以及开头、结尾、每部分的先后,也都有其特定的顺序而不可混乱。读书,要根据自己能力的极限制订课程计划,并且严格地遵守实行,每一个字都要弄明白它的意思,每一句话都要弄清楚它说的主旨,前面还没有理解就不敢看后面的,这里没有明白就不敢想那里的。如此,便是做到了按照次序逐步提高,心志坚定,道理明晰,而且没有空疏肤浅、无次第的坏处。这不仅仅是读书法,其实也是操持本心、不使放纵散逸的要害,初学者不可不知。”
  又问:“如何才能做到熟练诵读、精深思考?”先生说:“《论语》每章不过寥寥几句,容易背诵。能背诵之后,在安闲宁静、专一无虑的状态下反复体会其中意味,达到和谐融洽就可以了。《孟子》每章有几百上千字,反复探讨辨析,虽然看上去毫无边际,然而它条理清晰通达,语意简洁明白,慢慢阅读,紧随文意,反复往来阅读几十次上百次,则那些看上去毫无边际的内容,也将有所得而尽在指掌之中了。大体来说,读书首先需要把书读熟,使书上所写的话都像我自己说出来的一样。接着要深入地思考,使书上所表达的意思都像是我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一样,然后才有可能有收获。至于对书中文句意思有疑惑,各种说法纷纭交错的地方,就需要虚心、平静地思考,不要立即在其中做出取舍。先让各种说法各自成立,追随它所表达的意思去思考,考察它在道理上是贯通还是阻塞;如此则其中特别没有道理的,也就不需要与其他说法对比就已经屈服了。进而再拿各种说法来相互比较问难,探求其中道理的安稳处来考察其中的是非,这样那些好像是对的但实际却不正确的说法,也将被公认的道理所屈服而不能成立了。读书,大抵就是慢慢地看,遇到难处就停下来,用平静的心态审视思路的变化。就像削坚硬的木头,先从简单的地方入手再克服艰深的地方;像解缠绕的乱绳,遇到不通的地方,就要先放下来而后慢慢理清。这就是读书的方法。”
  又问:“读书,不过是弄明白它的主旨大意而已,但对于各家解说而言,像这样详尽辨析,是不是过于支离破碎了?”先生说:“不是这样的。读书是用来明察事理的。而明察事理,则是希望能洞悉细微之处而丝毫不差。所以考虑愈发详尽,则洞察愈发细密;洞察愈发细密,则我们的各种心态、意向、想法和考虑,才能不断被敲击、刮平、磨砺而愈发精细;我们心志愈发精细,那么当天下大道呈现于眼前时,其中毫厘差异与细微之处,我们必然能辨识清晰。如果只是一心追求简单便捷,而以了解大概主旨、不求彻底明白为高明,我担心这个弊端发展下去将会越来越笼统糊涂。义理探讨不精深,在挑选善事、诚立身行等方面,也将会有所欠缺。不预先进行规划,遇到事情匆忙慌乱,然后在惊恐之中再去谋划,那原本想要的简单便捷,就会变成支离破碎了。”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这两条根据此处而来。然而这里所说的“次序”,指的是就一本书吟诵阅读、考究探索的次序。)
  3.1.12 又先生尝上疏曰: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兄弟、为夫妇、为朋友,以至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其理。有以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莫不知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亡纤芥之疑。善则从之,恶则去之,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所以莫先于穷理也。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其余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者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凶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其粲然之迹、必然之效,盖莫不具见于经训史策之中。欲穷天下之理而不即是以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耳。此穷理所以必在于读书也。
  “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而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忽己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趋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者退速’,正谓此也。诚能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贯通,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若夫致精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间,盖已不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复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所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
  “此数语者,皆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苦已试之效。窃意圣贤复生,所以教人不过如此。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以易之。”〔1〕
  (“循序致精”一语,兼“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二条。而“居敬持志”一条,正本此疏之语也。)
  [译文]
  先生又曾上疏说:
  “做学问的准则,没有不把穷通道理作为首要的目的;穷通道理的关键,必然在于读书;读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遵循阅读的次序而达到精湛的境界。而达到精湛境界的根本,则又在于心存恭敬,志向坚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天下的事情,没有不蕴涵道理的。君臣之间有为君为臣的道理,父子之间有为人父为人子的道理,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间,都各有各的道理。如果能够穷尽这些道理,那么从为君为臣这样的大事,到万事万物的细枝末节,就不仅能够知道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且知道应当怎样做,再也没有丝毫的疑惑。好的就坚持,不好的就扬弃,再也没有丝毫的负累。这就是要做学问就必须把穷通道理作为首要目的的原因所在。
  “至于讨论天下的道理,其微妙与细节之处,各有恰当的地方,从古到今都恒久不变。但只有古代的圣贤能够穷尽它,圣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没有一处不是天下后世永恒的典范和准则。其他的人能够按照圣人的言行立身处事,则为君子而处处吉祥;违背的则是小人而凡事凶险。吉祥到一定程度,就能保有四海,成为天下的榜样;凶险到一定程度,就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以保全,只能做反面教材而垂教于后人。那些著名的例证,必然的结果,无一不记载在古代的经史典籍之中。想穷尽天下的道理,却不去了解这些典籍,犹如面对着墙壁站立什么也看不见啊!这就是穷究道理必须读圣贤之书的原因所在。
  “说到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固然会懈怠疏忽、间接中断,以至于最终一无所成;而喜欢读书的人,则不免有贪多求广的毛病,往往还没开始便急急忙忙的探究结果,还没搞清楚这个就已经将兴趣转移到了那个上面,因此虽然整天勤奋用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但心浮气躁,常常表现得急切匆忙像有人逼迫追赶似的,从而感受不到从容体会、沉浸其中的乐趣。这又怎么能对所学的收获产生信心,以便保持长久的兴趣而不厌倦,从而与那些懈怠、间断,一无所成者区分开来呢?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说的“进锐者退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真能借鉴于此而反省自我,则心思自然会沉潜专注,时间长久也无所转移,那么所读之书自然会文意流畅,脉络贯通,自然浸润其中和谐融洽,内心也与书中的道理相会如一,从而面对于善劝勉深切,面对于恶戒除恳切。这正是遵循次序逐步提高、进而达到精湛境界是读书方法的原因所在。
  “要达到精湛境界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内心。心这种东西,最虚阔也最灵动,它的作用神妙难测,常常是身体的主宰,掌握着万事万物的纲领,人一刻也不能不留意存养它。心一旦不自觉地驰骋飞奔,为物欲所俘获而出离躯壳之外,那么身体就没有了主宰,事情就失去了纲领,虽仰头俯身四下顾盼,却已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更何况研读圣贤书,处理天下事,寻求义理的恰当之处呢?孔子所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庄严恭敬、敬畏戒惧,并能长久地保持此心,使其终日庄重严肃,不受物欲干扰侵乱,用这种心态去读书,去体会道理,就没有什么地方不通畅;用这种心态去处理世务,去应对人事,就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恰当。这就是持身恭敬、心志坚定之所以是读书根本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话,都是愚陋的臣下我一生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历尽艰难辛苦,反复尝试确有效果的。微臣私下认为,就算是圣人复生,他们教诲人也不过如此,即使是帝王做学问,大概也不能改变吧!
  (“循序致精”这句话,包含了“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两个条目,而“居敬持志”这条,也是根据这一奏疏而来的。)
  3.1.13 先生答陈福公①书1〕曰:“某尝闻之师友:《大学》一篇,乃入德之门户,学者当先讲习。知得为学次第规模,乃可读《语》《孟》《中庸》;究见义理根源体用之大略,然后徐考诸经以极其趣,庶几有得。盖诸经条例不同,工夫浩博,若不先读《大学》《论》《孟》《中庸》,令胸次开明,自有主宰,未易遽求也。为学之初,尤当深以贪多躐等,好高尚异为戒耳。然此犹是知见边事,若但入耳出口②,以资谈说,则亦何所用之?既已知得,便当谨守力行,乃为学问之实耳。”
  (“循序渐进”中“群书先后缓急”序本此。)
  [注释]
  ①陈福公: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谥正献,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全宋诗》录其诗九首。他敬重朱熹,曾多次上书推荐朱熹。②入耳出口:原指不为外人知道的言论。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这里指只把耳闻口说当做为学。
  [译文]
  先生在答复陈福公的书信中说:“我曾经听老师和朋友讲过,《大学》是进入道德修养的门户,求学之人应首先研习。明白了做学问的顺序和规划后,才可以读《论语》《孟子》《中庸》;了解了义理的根源、本体和作用的基本情况,再逐步考察其他经典,以提升其中的乐趣,这样才差不多能有所收获。因为儒家经典的体例各有不同,内容博杂纷繁,学习起来需要花费的功夫浩大,如果不先读《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使自己的心胸开阔明朗,有一定的主见,是不容易快速求成的。做学问刚开始,尤其应该戒除贪多求快、不按次序、好高鹜远、标新立异等毛病。但这依然只是认知层面的事,如果只是耳朵听听,口上说说,用来谈论说话,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谨慎遵守并努力践行,这才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啊!”
  (“循序渐进”条目下,读各种典籍的先后缓急次序的观点依据此处而来。)
  3.1.14 先生答江端伯①书〔1〕曰:“所议为学之方,足见留意。事物未至,不可逆料,诚如所论。惟有因圣贤之所已言者玩索之,为庶几耳。故为学不可不读书,读书之法又当沉思,反复涵泳,铢积寸累,久当见功。理明心亦自定,若欲为涉躐而求此理之明,又欲求方便以望此心之定,亦难矣。即圣贤之言平易明白处,虚心平气,熟玩而躬行之,玩之深则理自明,行之熟则力自进。持之以久,下学而上达①,则道体②精微之妙,圣贤亲切之传,不待单传密付,而已了然于心目之间矣。”
  [注释]
  ①江端伯:名里不详。②下学而上达: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下学,从身边附近的事物开始学习。上达,通晓德义。出自《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③道体:道的本体,道的主旨。
  [译文]
  先生在答复江端伯的信中说:“来信讨论到做学问的方法,足以看出你的留意之处。事情还没有发生,不可去预料,这正如你所说的,只有凭借圣贤已经说的来玩味探求,才差不多能做到吧!所以做学问不可以不读书,读书的方法又应当深入思考,反复沉浸体会,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长了自当能见功效。道理明白,心也就安定下来。如果想要不按次序就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又想贪图方便使得内心安定,也很难啊。在圣贤言论平易清楚的地方,虚心静气,反复玩味并且身体力行,体会深了道理自然能够明白,实践多了能力自然有所长进。持之以恒,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而理解其中的义理,那么大道精微的妙处,圣贤亲切的教导,不需秘密私授,就已经了然于心目之间了。”
  3.1.15 先生书于读书之所曰:“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两条本此。)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着紧用力”一条,盖本此下一句。)研精覃思①,以究其所难知;平心易气②,以听其自得。”
  [注释]
  ①研精覃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语出唐孔颖达《尚书序》:“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覃,深入。②平心易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译文]
  先生在他读书的地方写道:“要收敛身体,正襟危坐,缓慢浏览,轻微吟诵,虚心体会,沉浸其中,结合自身情况,深刻体会省察。(“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两条均源于此。)放宽学习期限,抓紧学习课程。(“着紧用力”一条,依据此处后半句。)精心钻研、深入思考,探究其中难以理解的道理;心境平和、态度冷静,任由自己学习有所得。”
  3.1.16 程正思①曰:“读书必正心肃容,计遍数熟读。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之言勿读,无益之文勿观。”先生嘉其言。
  [注释]
  ①程正思:即程端蒙(1143—1191),字正思,号蒙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先师事江介,为其高徒。后受业于朱熹,领悟理学要旨,以求道修身为己任,严守礼学教义,修身律己,教育后学,编撰《性理字训》。
  [译文]
  程正思曾经说过:“读书要端正心态,整肃仪容,要按照事先计划好的遍数熟读。遍数读够了,但仍然不能成诵,那就要达到朗朗成诵才行;计划的遍数还未到,而自己已经能够背诵了,也一定要读满计划的遍数。一本书读熟了,再去读另一本书。不要泛泛地读书,也不要强迫自己记忆。不是圣人的话不去读,没有用的文字不去看。”先生非常赞同他说的这番话。
  3.1.17 司马温公①说为学之法,举《荀子》四句②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
  [注释]
  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因此也称其为“司马温公”。②《荀子》四句:即本条所引荀子的四句话,语出《荀子·劝学》。
  [译文]
  司马光先生在谈论做学问的方法时,举了《荀子》中的四句话:“诵读一定的遍数以达到连贯,深入其中思索以能够通畅,把自己设想成当事人去用心体会,除去其中的糟粕以便守持存养。”
  3.1.18 大凡读书,少看熟读,一也;不要烦碎立说,但要反复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
  [译文]
  大体上讲,读书要少去随意泛览而认真熟读,这是其一;不要琐碎地提出观点,但要反复体验先贤的意思,这是其二;要埋头求索,不要刻意追求效果,这是其三。这三点,读书之人一定要遵守。
  3.1.19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策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①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注释]
  ①子细:同“仔细”,细心,小心。
  [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书桌,让它干净平稳,要把书整齐地放好。身体坐正,面对书册,详细从容地看书上的文字,要看得仔细清楚。读书要读的每个字都清楚响亮,不可读错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多读一个字,不可颠倒一个字,不可心中强行暗暗记诵,只要用心多朗诵几遍,自然能朗朗上口,时间长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千遍,其中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则不需要解释,自己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我也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与口到。”心不在书上,那眼睛就看得不仔细,心和眼都不专注,嘴上读也只是漫无目的地念诵,绝对不能记下,就是记住了也不能长久。这“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专注到书上了,眼睛和嘴怎能不关注到书上?
  ◆张洪、齐熙续编部分
  3.1.20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1〕学不是读书,然不读书,又不知所以为学之道。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
  [译文]
  人之所以做学问,固然要使自己心上有所收获,身上有所体验,但是不读书,就不知道心里的收获究竟是什么。学习不是为了读书,然而不读书,又不知道心中所得的是什么。圣贤教化世人,只是要我们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习,不过就是学这些罢了。
  3.1.21 读书是讲学中一事。
  [译文]
  读书是研习学问的一部分。
  3.1.22 又曰:“读书是格物一事。”〔1〕
  [译文]
  又说:“读书是探究事物道理中的一部分。”
  3.1.23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2〕
  [译文]
  本心浸溺在物欲之中的时间长了,而义理对本心的浸灌还没有透彻,那么就适宜用读书的方式来穷究义理。如果能这样长期坚持而不间断,物欲之心自然不能胜过义理之心,而本心的义理也自然能够安稳而且牢固了。
  3.1.24 先生语黄义刚①曰:“读书穷理,便是为学。其他也无陶铸②处。”又曰:“只杜门读书〔3〕,便是所向,别也无所向。只是就书上子细玩味,考究义理便是。”〔4〕
  [注释]
  ①黄义刚:字毅然,抚州临川人,黄义勇之弟。绍熙四年(1193)师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三多录其言论,两人曾讨论过浑仪的原理,也曾讨论东莱(吕祖谦)之学。②陶铸:原指用陶范铸造金属器物,引申为造就、培育。
  [译文]
  先生对黄义刚说:“通过读书穷究义理,就是做学问。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其他塑造道德的方法。”又说道:“只有闭门读书,是人努力的方向,其他也没什么方向。只要就书上写的仔细体会、穷究义理就是了。”
  3.1.25 不读书,不穷理,则心无所用,遂生出病。〔1〕
  [译文]
  如果不读书,不穷究义理,那心就会没有作用,于是就会生出病来。
  3.1.26 读书,理会一件又一件。书不可只就皮肤上看,天下无书不是合读底。若一个书不读,这里便阙此一书之理。去圣既远,天下无师,学者必因书记语言以知理义之精微。知之固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穽①矣。〔2〕
  [注释]
  ①穽:同“阱”,捕野兽的陷坑。
  [译文]
  读书,理解了一本后再接着看下一本。读书不能只在表面上看,天底下没有一本书是不适合读的。如果某本书没有读到,便缺少这本书蕴含的道理。离开圣人的年代已经太久远,天底下没有合适的师长,学者必须凭借书里记录的圣人语言来知晓义理的精微之处。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会明白圣贤之道是什么,不然就会落入溺人心志的陷阱当中。
  3.1.27 先生答陈明仲①〔1〕书曰:“上古未有文字之时,学者固无书可读,而中人以上,固有不待读书而自得者。但自圣贤有作,则道之载于经者详矣,虽孔子之圣,不能离是以为学也。”
  [注释]
  ①陈明仲:即陈旦,字明仲,福建建阳人,朱熹同榜进士。
  [译文]
  先生在答复陈明仲的书信中说:“上古时期还没有产生文字的时候,求学者当然无书可读,而普通资质以上的人中,固然会有用不着读书就能通晓道理的人。但是自从圣贤有著作之后,经书中记载的义理已经详备了,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能不读经书而治学。”
  3.1.28 答吕子约①〔2〕书曰:“夫学者既学圣人,则当以圣人之教为主。今六经、《语》、《孟》、《中庸》、《大学》之书具在,彼以了悟为高者,既病其障碍,而以为不可读;此以记览为重者,又病其狭小,而以为不足观。如是则是圣人所以立言垂训者,徒足以误人,而不足以开人。孔子不贤于尧舜,而达摩贤于仲尼矣。无乃悖之甚耶?”
  [注释]
  ①吕子约:即吕祖俭,字子约,浙江金华人,名儒吕祖谦之弟。
  [译文]
  先生在答复吕祖俭的书信中说:“学者既然学习圣人,那就应当以圣人的教诲为主。现在六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书都在,那些推崇悟性为主的人,既然认为这些书是障碍,所以也就不必去读;而那些认为记忆阅览更重要的人,又觉得这些书不全,所以也不值得研习。这样的说法就是认为圣人立言教化的这些书,只能是误人子弟,而根本不足以启发他们。进而认为孔子不如尧、舜有贤德,而祖师达摩也比仲尼更有贤能。这样的说法不是很荒谬吗?”
  3.1.29 答刘定夫①书〔1〕曰:“学者息却许多狂妄身心,除却许多闲杂说话,着实读书。初时尽且寻行数墨,久之自有见处。最怕人说学不在书,不务占毕②,不专口耳。下梢③说得张皇④,都无收拾,只是一场脱空⑤,真是可恶。”
  [注释]
  ①刘定夫:即刘止,字定夫,南丰(今属江西)人,朱熹门人。又师从陆象山,与乡里人黄几先、彭明甫相讲学。②占毕:诵读,吟诵。③下梢:结果,结局。④张皇:夸大,显耀。⑤脱空:落空,没有着落,弄虚作假。
  [译文]
  先生在答复刘定夫的书信中说:“求学之人要除却过多的狂妄想法,减少过多的闲言杂语,踏踏实实读书。刚开始只管在字里行间下功夫,时间久了自然有见地。最担心有人说求学不在书本,不要诵读,不必讲听,结果说得极尽夸张,不知收敛,到头来却只是弄虚作假,真是可恶。”
  3.1.30 先生《记建阳藏书阁》〔2〕,有曰:“古之圣人,作为六经以教后世。《易》以道幽明之故,《书》以纪政事之实,《诗》以导情性之正,《春秋》以示法戒之严,《礼》以正行,《乐》以和心。其于义理之精微,古今之得失,所以该贯发挥,究备穷极,可谓盛矣。而总其书不过数十卷,盖其简易精约又如此。自汉以来,儒者相与遵守而诵习之,转相授受,各有家法,然后训传之书始出。至于有国家者历年行事之迹,又皆各有史官之记,于是文字之传益广。若乃世之贤人君子,学经以探圣人之心,考史以验时事之变,以至见闻感触,有接于外而动乎中,则又或颇论著其说,以成一家之言,而简册所载,箧椟①所藏,始不胜其多矣。然学者不欲求道则已,诚欲求之,是岂可以舍此而不观也哉?而近世以来,乃有所谓科举之业者以夺其志,士子相从于学校庠塾②之间,无一日不读书,然问其所读,则举非向之所谓者。呜呼!读圣贤之言而不通于心,不有于身,犹不免于书肆,况其所读又非圣贤之书哉!以此道人,乃欲望其教化行而风俗美,其亦难矣!”
  [注释]
  ①箧(qiè)椟:竹箱和木箱,泛指书箱。②庠(xiáng)塾:泛指地方学校。
  [译文]
  先生在《记建阳藏书阁》中说:“古代的圣人,写成六经用以教化后世。《易经》用来说明幽深与显明的原因,《尚书》用来记录政治大事的历史事实,《诗经》用来引导世人情性归之于正,《春秋》用来警示法度惩戒的严正,《礼记》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乐记》用来和悦人的内心。它们对于非常精微的义理,古今历史的得失,都能够融会贯通并加以发挥,探究详备而穷尽极致,真可谓非常盛大啊。而这些书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数十卷,这足以说明它们是多么的精简。从汉代以来,儒者都严格遵守其中的道理并反复诵习,彼此之间相教传授,各有自家的解读之法,随后训释经传的书才开始出现。至于统治者历年来的事迹,又都有史官进行记载,于是文字的传播日益广泛。因此世上的贤士君子,学习经书来探究圣人用心,考察历史来验证时事变迁,以至于所见所闻、感受触发,与外物交接而有心有所动的,又著书立说,成为一家之言,于是竹简当中记载的,书箱当中收藏的,也就越来越多了。学者如果不想探求圣贤之道也就罢了,如果真心想要探求,又怎么能够舍弃它们而不看呢?但是近代以来,又有所谓科举功名之事影响读书人的心志,他们来到私塾学校当中,没有一天不认真读书,然而要问他读的东西,却又全都不是上面所说的。哎!读圣贤的书而不贯通于心上,不落实到身上,那就和书店没什么区别,何况读的又不是圣贤之书啊!用这种方式来引导读书人,而希望他们能够施行教化、美化风俗,真的很难啊!”
  3.1.31 先生《记经史阁》〔1〕,有曰:“古之学者无他,明德①新民②,求各止于至善而已。夫其所明之德、所止之善,岂有待于外求哉?识其在我而敬以存之,其亦可矣。其所以必曰读书云者,则以天地、阴阳、事物之理,修身、事亲、齐家及国以至于平治天下之道,与凡圣贤之言行,古今之得失,礼乐之名数,下而至于食货③、源流、兵刑之法制,亦莫非吾之度内有不可得而精粗者,若非考诸载籍之文,沉潜参伍④以求其故,则亦无以明夫明德体用之全,而止其至善精微之极也。然自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则其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⑤利禄而已。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愈昧,学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词学愈丽,议论愈高,而其德业事功之实,愈无以逮乎古人。然非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无以为之地也。使二三子者知夫为学之本有无待于外求者,而因以致其操存持守之力,使吾方寸之间清明纯一,真有以为读书之地,而后宏其规、密其度,循其先后本末之序,以大玩乎阁中之藏,则夫天下之理,必有以尽其纤悉而一以贯之。异时所以措诸事业者,亦将有本而无穷矣。”
  [注释]
  ①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②新民:一为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二为教育人民、开发民智。③食货:古代称国家财政经济。④参伍:比较,验证。⑤干:求取,得到。
  [译文]
  先生在《记经史阁》中说:“古代的学者读书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澄明自己的道德、更新民众的生活,追求彼此都达到至善的境界罢了。要澄明道德、要达到至善,难道依赖他人就能够实现吗?认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完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并且以恭敬的心态去存养它,只有这样才行啊!之所以说一定要读书,那是因为从天地、阴阳、事物的道理,到修养自我、事奉亲人、治理家庭和国家以至于使天下太平的方法,以及圣贤的言行、古今的得失、礼乐的名称数目,再到国家财政、水利、军事刑法等制度,无一不在自身需要了解的范围之内,但其中有一些无法辨别是精细还是粗疏的内容,如果不到典籍文献里去考证辨析,沉心思考、比较验证以探求其中的缘故,那么就没办法明白澄明道德在本体和作用上的全面之处,也无法达到其最高之善的精微极限。然而自从圣贤学问不再在世上流传之后,世上的读书人便不再知道学问之道有其本源而只是读书,这样他们在书上探求的不外乎记忆诵读、解释字词,并以此来沽名钓誉、求得利禄而已。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天底下的书越多而道理却越来越隐晦;学者读书越刻苦而心态却更加放纵;词章越华丽,论调越高深,而他们的道德学业、处事功绩的实际效果,却越来越赶不上古人了。但这并不是书本的罪过,而是读书人不知道求学有根本,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啊。如果使这些求学者明白求学的根本并不在于向外求取,而在于自己在操行存守方面所下的功夫,使自身的内心能保持清明纯粹,使之能真正成为读书的基础,而后再宏大心的规模、严密心的法度,并遵循先后本末的顺序,全面深入地体味书阁中的经典藏书,那么天下的道理,一定能够细致详尽地考究,继而融会贯通。将来应用于各种事业当中,也必将因为有坚实的根本而发挥无穷无尽的作用。”
  3.1.32 先生作《论语训蒙》(后更名《集注》),序曰:“夫其训释①之详且明也,日讲焉则无不通矣;义理之精且约也,日诵焉则无不识矣。通者已知而时习,识者未解而勿忘,余之始学,亦若斯而已矣。呜呼!小子其懋敬②之哉!汲汲③焉而毋欲速也,循循④焉而毋欲惰也,毋牵于俗学而绝之以为迂且诞也,毋惑于异端而躐⑤之以为近且卑也。圣人之书,大中至正⑥之极而万世之标准也。古之学者,其始即以此为学,其卒非离此以为道,穷理尽性,修身齐家,虽以及人,内外一致,盖取诸此而无所不备,亦修吾身而已矣。舍是而他求,夫岂无可观者,然致远恐泥,昔者吾几陷焉。今裁自脱,故不愿汝曹之为之也。呜呼!小子其懋戒之哉!”
  [注释]
  ①训释:对字句的注解、解释。②懋(mào)敬:勉励戒慎。懋,勉励、鼓励。③汲汲:形容努力的样子。④循循:形容徘徊不前的样子。⑤躐:践踏,踩。⑥大中至正: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译文]
  先生在《论语训蒙》(后来改名为《论语集注》)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的解释详细而且明白,如果每日能坚持研习就没什么不能通透的了;这本书的道理精湛而且简约,如果每日能坚持记诵也就没什么弄不明白的了。已经通透知晓了的要时时加以温习,已经明白但不理解的一定不能忘记,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不过是这样做的。哎,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定要勉励戒慎啊!好好努力而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前进而不要贪溺惰习,不要受世俗之学的影响认为它迂腐荒诞而甩手放弃,也不要受歪理邪说的迷惑认为其浅薄低下而肆意践踏。圣贤的书,是公正的极致,千秋万代的标准。古代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把这个作为学习的内容,到完成学业也不脱离其中的大道,穷究事物之理,通达自我本性,保持自我身心,整饬家庭事务,即使用它来对待他人,也内里外在德行一致,都是来自于此而无所不备,也不过是修行自己的身心罢了。舍弃这个而在其他方面探求,虽不能说其中没有可观的,但担心求之于远而深陷其中,过去我就差一点陷溺其中。现在我终于解脱出来,所以也不愿你们重蹈覆辙。哎,年轻人一定要勉励戒慎啊!”
  3.1.33 先生答刘仲则①书〔1〕曰:“舍去书册,不复以讲学问辨为事,则恐所以持身接物之际,未有皆能识其本原而中于几会②,此子路③‘何必读书’之论所以见恶于圣人也。”
  [注释]
  ①刘仲则:即刘榘,字仲则,兴华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淳熙八年(1181)黄由榜进士及第。嘉定元年(1208)十一月除著作郎,二年(1209)正月为左司谏。八年(1215)七月,以权工部尚书兼同修国史。②几会:指对细微之处有所理解。几,细微;会,通会。③子路: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子弟子。子路以政事见称,为人直而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十哲之一。
  [译文]
  先生在答复刘仲则的信中说:“如果抛开书本,不再把讲读、力学、审问、明辨当一回事,恐怕在修持自身待人接物的时候,就不能认清事理的本来而切中于其细微之处了。这就是子路说‘何必读书’的言论而被孔子讨厌的原因啊。”
  3.1.34 答包详道①书〔1〕曰:“今谓‘圣门之学全然不须讲学,才读书穷理,便为障蔽’,则无是理。颜子一问为邦,夫子便告以四代之礼乐。若平时都不讲学,如何晓得?《礼记》有《曾子问》一篇,于礼文②之变纤悉曲尽,岂是块然③都不讲学耶?东坡④作《莲华漏铭》,讥卫朴⑤以己之无目而欲废天下之视,来谕⑥无乃类此乎?”
  [注释]
  ①包详道:即包约,字详道,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陆象山弟子,包扬、包逊的兄长。②礼文:指礼乐仪制。③块然:独处,安然。④东坡: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⑤卫朴:北宋天文学家、数学家,安微淮南人。自小酷爱天文和数学,却由于家境贫寒只得白天劳作夜晚读书。久而久之视力损伤厉害,三十多岁便双目失明,从此以占卜为生。⑥来谕: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译文]
  先生在答复包详道的书信中说:“现在说‘圣人的学问都不用讲诵研习,只要是读书穷究义理,便成为障碍’,这话完全没有道理。颜回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便告诉他要恢复四代的礼乐制度。如果平时对这方面不加以研习,又怎么会明白这是指什么呢?《礼记》中有《曾子问》一篇,对于礼乐仪制的变化讲解得非常详尽,怎么能安心独处而不去研习呢?苏东坡先生写《莲华漏铭》,文中讥讽卫朴自己看不见,而想让天下人都不要去看,你来信中所说的难道不正是同他一样吗?”
  3.1.35 答项平父①书曰:“圣贤教人,虽以恭敬持守为先,而于其中又必使之即事即物,考古验今,体会推寻,内外参合。盖必如此,然后见得此心之真、此理之正。而于世间万事,一切言语,无不洞然,了其白黑也。〔1〕
  [注释]
  ①项平父:即项安世(1129—1208),字平父,一作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时朱熹任浙东提举,相与讲义理之学,经朱熹推荐为谏官。
  [译文]
  先生在答复项平父的书信中写道:“圣贤教化世人,虽然应该把以恭敬的态度保持操守放在首位,但在这其中又强调让人能贴近身边的事物,去考察于古验证于今,仔细体会又推理寻求,内外参考而彼此相合。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这个心的真诚、这个理的正确。而对于世间万事万物、一切言语都无不洞察入微,了解它的是非黑白。”
  3.1.36 答颜子坚①书曰:“辱书②备见雅志,然所谓‘古人学问不在简编,必有所谓统之宗、会之元’者。则仆③之愚,于此有未喻也。圣人教人博文、约礼④、学问、思辨而力行之,自洒扫应对、章句诵说,以至于精义入神、酬酢万变,其序不可诬也。若曰‘学以躬行心得为贵,而不在于简编’则可;若曰‘不在简编,而惟统宗、会元之求’,则是妄意躐等,以陷于邪说陂行之流,而非圣贤所传之正矣。”〔2〕
  [注释]
  ①颜子坚:建昌(今江西南城)人。陆九渊《与詹子南》(廖倅处送至四月二十四书)称:“颜子坚既以去发胡服,非吾人也。此人质性本亦虚妄,故卒于此。”(《陆九渊集》卷一〇)可知其尝从学于陆象山,后出家为僧。②辱书:副词,相当于古代的套话“屈尊”,承蒙您屈尊写信给我的意思。③仆:第一人称的谦称,我。④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先生在答复颜子坚的书信中说:“从阁下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的高雅志趣,但对于你所说的‘古人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必定有所谓如同嫡宗统领旁支、血脉汇于元首的关键’。鄙人愚昧,对此不能理解。圣人教化世人要广博知识、遵守礼仪、求学问道、慎思明辨并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从洒水扫地、酬对宾客到剖章析句、诵读解说,以至于精研事理入其神妙,交际应酬处理变化,其中的顺序不可否认。如果说‘学习最重要的是亲身践行、用心领悟,而并不在于书本上’还可以,如果说‘不在书本,而只在于探求嫡宗统领旁支、血脉汇于元首的关键’,那就是虚妄揣测,逾越次第,就会陷入歪理邪说之流,并不是圣贤传承下来的正道啊。”

附注

〔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本书“荟辑”部分4.1.2条。 〔2〕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十。 〔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十八。 〔2〕据《朱子语类》卷九,此处脱“好”字。 〔3〕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九。 〔1〕此条件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二十。 〔2〕即《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见《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 〔3〕“物则”,原本误作“初则”,今从《朱子文集》改正。 〔1〕即《鄂州州学稽古阁记》,见《朱文公文集》卷八十。 〔2〕“理”字原文为“礼”,据朱子以“理”为最高本体的思想和本节上下文意,改为“理” 。 〔1〕此条亦见于《宋名臣言行录》。 〔1〕此条亦见于《宋名臣言行录》,但略有差异。 〔1〕自“以二书言之”至此,为《养正遗规》本《朱子读书法》六条中第一条“循序渐进”中“以二书言之”至“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一段所本。见本书“提要”部分2.1.1条。 〔2〕据《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此句“要”字下脱一“尤”字。 〔3〕此条亦见于《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本书“总纲”部分《读书之要》,文字稍有出入。 〔1〕此条亦见于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二、本书“总纲”部分《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1〕即《与陈丞相别纸》,见《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六。 〔1〕即《答江端伯·示喻为学之方》,见《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 〔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十一、本书“荟辑”部分4.2.1条。 〔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2〕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十一、本书“荟辑”部分4.2.5条。 〔3〕《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此处脱“读书”二字。 〔4〕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1〕此条亦见于《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 〔2〕据《朱子语类》提要,此条系被《朱子语类》编者所删去者。 〔1〕即《答陈明仲·为长府与季氏》,见《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三。 〔2〕即《答吕子约·前书所喻正容》,见《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七。 〔1〕即《答刘定夫·所喻为学之意》,见《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五。 〔2〕即《建宁府建阳县学藏书记》,见《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 〔1〕即《福州州学经史阁记》,见《朱文公文集》卷八十。 〔1〕即《答刘仲则·示喻学问之道》,见《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 〔1〕即《答包详道·示喻曲折皆见》,见《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 〔1〕即《答项平父·录寄启书尤以》,见《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 〔2〕即《答颜子坚·包显道在此》,见《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五。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