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826
颗粒名称: 《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37-42
摘要: 本文收录了《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二。
关键词: 朱熹 读书方法 研究

内容

读书法者,文公朱子之所常言,而门人辅公汉卿之所编集也。嘉惠后学,可谓至矣。巴川度侍郎正属遂宁于和之校而刻之,外舅①双涧张先生家藏刊本,〓因得借观。天球琳琅②,不足喻斯宝也。但其间疏略未尽、杂乱无伦者,间亦有之,则恐学者未能见之了然,何以使其守之确然③哉?故窃疑此汉卿草定,而未修改之本。
  [注释]
  ①外舅:岳父。②天球琳琅:精美的玉石。天球,玉石名。③确然:坚定。
  [译文]
  《朱子读书法》是文公朱熹先生平时教导门人的言论,后来由他的弟子辅广先生编辑整理而成。给予后人的恩惠,可以说是非常大了。巴川的度正侍郎安排遂宁的于和之校正刻印了此书,我的岳父双涧张先生的家里收藏了一本,我因此有机会得以借阅。我认为用天球琳琅这样的美玉,也不足以形容这本书的珍贵。但这本书同时也存在着过于简略、未能充分展开、分类不清、杂乱无章的瑕疵,我担心初学者阅读时不能了解于心,这样又如何能尽信此书、坚持践行呢?因此我怀疑这是辅广先生当时初步草拟、尚未修改的版本。
  〓僭①于暇日,与乡亲友龙山张君伯大,因其旧文及取文公之言此而汉卿之未录者,相与搜集附益,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为上下两卷,盖将按为定式,确遵谨守,尚企及文公之万一。凡我同志,皆当从事于斯也。
  [注释]
  ①僭(jiàn):表示自谦。指超越本分。
  [译文]
  因此,鄙人私下利用空闲,与我的同乡友张洪先生一起,以辅广先生所辑《朱子读书法》为基础,进一步从朱熹先生的著作中摘录辅广先生所未曾收录的言论,不断收集增补,调整原书顺序。首先确定全书总纲,记载朱子关于要读书的缘由以及书应该怎么读的说法;再提炼出其中的要点,理成六条,叫做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进而把朱子的相关说法著录于相应的条目之下,于是这本书从纲领到条目都清楚明白了。我们将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打算将此作为固定的格式,坚定地遵从、谨慎地持守,或许这样能达到朱熹先生学问的万分之一吧。希望凡是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能够从事于这项读书学习、希圣希贤的事业之中。
  窃尝论之: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莫不有要。得其要而遵守之,则为其事者虽与人同,所以为其事者实与人异。他日所就,必有卓然,非侪流①之所及者。末艺②且然,而况读书为吾儒之大业乎!
  [注释]
  ①侪(chái)流:同辈。②末艺:小技艺。
  [译文]
  我曾经说过:天下的事情莫不有法则,而法则莫不有要点。掌握了相关要点并且能遵守施行,那么虽然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和别人一样,但做事的原因却与他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日有所成就,也必然卓越可观,非平庸之辈所能企及。一些寻常的小技艺尚且如此,更何况读书是我辈儒生所应当从事的雄伟事业呢!
  秦汉以来,知读书者众矣,然皆不足以与闻斯道之传。其务外①者为夸多斗靡,其厌烦者为独观大略,其平凡暗戆②者,不过寻行数墨,为蠹鱼③、为书肆;其邪僻④者,圣读而庸行;其诡佞者,则借圣言以文奸⑤而已。求其下帷⑥潜心如仲舒者,已寥寥间见,况望其如濂溪关洛⑦诸老先生,明圣道之蕴奥,传圣心之精微乎!是则彼非不读书也,读书而不得其法也。
  [注释]
  ①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②暗戆(gang):愚昧。③蠹鱼:一种蠹虫,喜欢蛀蚀衣服与书籍,代指死啃书本的人。④邪僻:指品行不端的人。⑤文奸:掩饰奸诈。⑥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引申指闭门苦读。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窥园这件事。⑦濂溪关洛:濂溪,濂溪周敦颐;关,关中张载;洛,洛阳程颢、程颐。
  [译文]
  秦汉以来,知道读书的人虽然众多,然而都不足以称为吾道的传承者。那些关注表面不求深入的人,为的是炫耀才华、哗众取宠;那些不喜欢读书的人,为的是看个大概;那些平凡愚昧的人,不过是读读字句,不去深究,就像啃死书的蠹鱼,储存书的店铺;那些品行不端的人,表面上读圣贤书而背地里却做昏庸事;那些诡诈奸佞的小人,则凭借圣人的言论来掩饰奸诈的行为。要寻求像董仲舒那样放下帷幕潜心读书的儒生,已经寥寥无几,更何况渴望学者能像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诸位老先生那样,既通晓圣贤之道的深远奥意,又能传承圣贤之心的精湛微妙呢?所以说,其实并不是那些人不读书,而是因为他们读书不得其法啊。
  惟我文公,禀命世之才①,负离伦②之识,而尤笃志于圣人之学。其为学也,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贯之以敬。其穷理则以读书为本,其读书则以六者为法。平日之所自务与其所以教人,每切切乎此。虽致之圣君,言之贤相,亦必欲其急先乎此,此所以卓然能承道统③之传,启道学④之秘,尽发圣经贤传之蕴,大开天下万世之蒙也。呜呼盛矣!岂非文公之读书与人同,而所以读书与人异,固若是耶?六者之法,有前贤之所已言者,亦有前贤之所未及而出于文公之独见者。诚能确遵谨守,罔有逾越,则穷理尽性修身齐家,以至得时行道而极于尧舜,其君民莫不自是基之。其功用岂浅哉!
  [注释]
  ①命世之才: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②离伦:绝伦,独一无二。③道统: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④道学: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原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后为宋代儒家理学所借用。这里指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的哲学思想,即“理学”。
  [译文]
  只有我们的朱熹先生,禀受主宰世间的才能,负有超出常人的见识,更笃定心志以探究圣贤学问。在做学问方面,他勤学苦研以穷究义理,亲身践行以证真实成效,并且自始至终贯彻虔诚恭敬的精神。他穷究义理以读书学习为根本,读书学习则以六条为法门,平时自己所做和教人的,都和这六条紧密相关。不管是进献于圣君,还是谏言于贤相,也都是先说此六条。这是他之所以能卓越超群,承继儒家的文脉传统,开启理学的心传秘诀,阐发圣贤的经传蕴意,启迪天下万世蒙昧的根本啊!呜呼!吾道如此盛大,难道不是因为文公和其他人虽然读的是相同的书,但他读书的方法却和别人有着根本不同的缘故吗?读书的六条法门,有一些是前辈圣贤已经说过的,也有一些是前辈圣贤没有说过而由文公独创的。如果能够诚心实意地坚定遵从、严格守持,没有逾越,则不仅能穷究天下义理,发挥天赋秉性,修养自我行为,治理家庭事务,甚至还可以把握好的时机推行天下大道,而如尧舜一样君民和乐的盛世,也莫不根基于此,这六条读书法的功用,岂是浅显的啊!
  抑①愚②谓从古圣贤,非不言读书也,而每教人读书以穷理,则至文公而愈切。关洛大儒,亦非不言读书之法也,而及于“循序致精”与“先看易晓者”之云,则自先生而始见其愈切者。正如孔子多说“仁”字之意,其始见者,同于孟子“性善”“养气”之功,学者尤不可以不知也!
  [注释]
  ①抑:文言发语词,无义。②愚:谦辞,用于自称。
  [译文]
  鄙人愚陋,认为以前的圣贤不是不谈论读书法,只是就教导人读书时要穷究义理这一点来说,直到朱熹先生的时候才更加切实。关学、洛学的各位大儒也不是不谈读书方法,但对于“循序渐进而至精深思考”以及“先读明白容易之处”的说法,则是到朱熹先生这里才开始愈加切实。这正像孔夫子常常强调“仁”的含义,却是孟子开始明确提出“性善论”“养气说”的观点一样功劳甚大,求学之人对此绝不可以不知道啊!
  龙山君孝谨①清修,自幼用心于圣贤之所谓学。十五年前,相与编类此书。咸淳乙丑,适留会稽,而张君职教四明。邮传②如织,因得益加是正,而更定之于是,无复遗恨。张君且欲刊之鄞泮,以惠多士,是岂徒此书之幸!学者遵是法而力行之,斯道其幸乎!
  其年秋仲,番阳齐熙充甫谨序于越之蓬莱阁③
  [注释]
  ①孝谨:孝顺,恭谨。②邮传: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这里指信件往来。③越之蓬莱阁:位于浙江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越王钱镠所建。
  [译文]
  张洪先生孝顺恭谨,注重清修,自幼就对圣人之学有所用心,十五年前,他与我一同编辑这本《朱子读书法》。咸淳乙丑年(1265),我在浙东的会稽一带游学,而张洪先生在宁波府任教,我们之间信函往来密切,对这本书做了进一步的更正、修订,而今终于确定下来,于是再没什么遗憾的了。张洪先生打算将此书在鄞县的县学刊刻出来,以惠及更多的有志之士,这岂止是此书之幸运!求学者遵照这些读书法努力践行,这是圣贤之道的幸运啊!
  咸淳元年(1265)仲秋,鄱阳齐熙谨序于浙江绍兴蓬莱阁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