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819
颗粒名称: 导读
页数: 7

内容

(一)
  朱熹(1130—1200),号晦庵,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最重要的著作《四书集注》,影响了中国八百多年,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朱熹还是一位教书先生,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在读书和学习上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他曾在对皇帝的疏奏——著名的《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以下简称《甲寅奏札》)中提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认为学习首先在于能够搞明白道理,而搞明白道理则必须读书。他还进一步提出:“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这就把读书的方法总结为“循序渐进”和“熟读精思”,并最终落实于“居敬持志”的心性修养。朱熹认为自己所说的这些都是“不易之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实际上就把学习和修养、认知和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如此,朱熹对读书方法还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认为读书的基本功,首先在于通过熟读精思,达到使圣贤之言如出于自己之口,圣贤之意如出于自己之心的效果。另外,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朱熹因材施教,根据其弟子的不同情况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指导意见,大都体现在朱熹与其弟子的书信往来、师生问答之中,是其读书思想更为丰富和具体的体现。后来朱熹的弟子和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不断提炼总结,从而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这对我们如何读书,特别是如何阅读经典、学习经典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早对朱熹的读书方法做出总结的,应该是朱熹的弟子辅广。辅广(生卒年不详),字汉卿,号潜斋,南宋福建崇安人,朱熹非常欣赏他。他在朱熹所提出“循序致精”“居敬持志”这两条的基础上,将朱熹读书法的要旨概括为“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六条,并采撷朱子的论述编成《朱子读书法》,这是《朱子读书法》首次成书。紧接着,南宋咸淳五年(1269),鄱阳人张洪和齐熙,又在辅广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增广。辅广整理的《朱子读书法》原本今已不可见,但张洪、齐熙在他编本基础上完成的本子,则见存于《四库全书》中。到了元代,四明程端礼又在张洪、齐熙的基础上精简择要、更改次序,形成了更为简明扼要的六条本,并将之收在其所编《程氏读书纪年日程》中,清儒陈宏谋又将之收入《养正遗规》并有按语辨证。因为这个系统都是按照“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这六条对朱子读书法进行编撰整理的,因此都属于“类编本”。程端礼、陈宏谋的本子精要简略,辅广、张洪、齐熙的本子引述丰富,因此我们把程端礼、陈宏谋的本子,叫做“类编精要本”,把辅广、张洪、齐熙的本子,叫做“类编广述本”。
  除此之外,对朱子读书法的整理汇编做出贡献的,还有南宋人黎靖德。黎靖德曾在咸淳六年(1270)辑集朱子九十七名弟子所记朱子四十岁之后的语录,编成《朱子语类》一书。在这部书的卷十、十一,即标明《读书法》上、下,这是对朱子读书法进行总结汇编的另一版本。将黎靖德《朱子语类》中这两卷“读书法”与上述辅广、张洪和齐熙先后完成的读书法比较,就会发现黎本的特点:黎靖德并没有像辅广等人版本对朱子读书法做进一步总结和分类。以上两个系统的整理本,内容重合的地方不足各自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朱熹读书方法论述的丰富。因此,我们可以把黎靖德《朱子语类》的这个读书法,叫做“荟辑本”。
  除了以上介绍的版本,南宋开庆元年(1259)真德秀编辑的《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五也有朱子读书法的内容,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性理大全》卷五十三、卷五十四也列有《读书法》专章,而明吾冔(见《千顷堂书目》卷十一)、清王澍(见《清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等人,也续编有《朱子读书法》,由此可见朱子读书法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它的重视。
  《朱子读书法》不仅在古代对读书人影响巨大,在现代也得到很高的评价。著名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都极力推荐《朱子读书法》。钱穆先生极为推崇朱熹,将之誉为孔子后第一人。他曾撰写《朱子读书法》一文,集中论述朱熹关于读书的方法,并赞美说:
  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是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即做人道理亦然,最美好处,亦总在最平易处也。〔1〕
  徐复观先生在谈论如何才能读好书的时候,也曾向读者推荐:
  至于进一步的读书方法,我愿向大家推荐宋张洪、齐熙同编的《朱子读书法》。朱元晦真是投出他的全生命来读书的人,所以他读书的经验,对人们有永恒的启发作用。〔2〕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就这一问题也有过这样的表述: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到。〔1〕
  就此可见,朱子读书法虽然是传统的阅读方法,但并不代表它不适合今天的读书人。对想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朱子读书法》堪称能为学者指导门径的好书,更值得我们学习。沈世豪
  (二)
  《朱子读书法》对指导阅读方法意义重要,但近年来对《朱子读书法》做出整理注释的书籍并不是很多。主要有:
  1.张二江注释的《恭读<朱子读书法>》(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2.李孝国、董小平译注的《朱子读书法》(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3.冯先思点校的《朱子读书法》(浙江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4.何雪燕、杜均译注《朱子读书法》(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年8月第1版);
  5.袁津琥的《读书有个法——朱熹读书法译注》(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6.陈晓浒的《向<朱子读书法>学读书》(凤凰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上述著作中,前四种都是以张洪、齐熙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译注、点校的;后二种主要是就黎靖德《朱子语类》中的内容进行译注的。〔1〕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相对更为完整地体现朱子读书法思想的现代版本出现。我们认为,朱子的读书法固然有其宗旨,但在以上各个著作中,也有不同学者指导的特点,于是我们决定把朱熹关于读书的《甲寅奏札》和《读书之要》,陈宏谋所编《养正遗规》中程端礼编订、陈宏谋加按的朱子读书法六条,《四库全书》所收辅广、张洪和齐熙等人编撰而成的《朱子读书法》,以及黎靖德《朱子语类》中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并予以校勘注译,以期能为大家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
  在具体的编排上,我们遵循朱熹所提出的“循序渐进”的读书原则,以总纲、提要、类编、荟辑为基本类别和先后次第对以上文献进行编排。即:首先以《甲寅奏札》和《读书之要》作为“总纲”,为读者初步了解朱子读书法提供基本的视角;继之以《养正遗规》本作为“提要”,为读者了解朱子读书法提供基本的要点;接着以《四库全书》本作为“类编”,为读者分门别类地了解朱子读书法提供基本的文献;最后以《朱子语类》本作为“荟辑”,为读者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补充。除此之外,为了便于对比和阅读,本书在编撰体例上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对原编各本基本内容全面录入。由于朱子读书法是不同时期不同人采集朱熹的著述言论汇编而成的,所以其中内容不免重出。比如《甲寅奏札》的部分内容,即在后来《四库全书》本中再次出现,而《四库全书》本中的条目,也有一部分在《朱子语类》本中再次出现。但前后重出的条目,也有节选不同和文字差异的现象存在。对于这种前后重出、大同小异的现象,本书没有予以删减,而是抱着尊重原书内容完整性的原则全部录入。
  其二,对原书的编次做了适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四库全书》本原有结构的调整。原书的结构是:将所辑内容先划分为“辅广辑录”“张洪、齐熙增补”两部分,每部分均按照“纲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七个主题予以归类编排。两部分各有两卷,如此全书共四卷。这种编排方式固然对文献整理有其特定价值和意义,但为了突出朱子读书法的学习效果,本书编次调整为:七个主题顺序不变,每个主题的下列条目中将“辅广辑录”与“张洪、齐熙增补”的内容合并列入。
  其三,对原书的条目做了统一编序、校勘、注释和今译,同时对条目进行了编码。编码采取三级制,按照先后次序标识出本条目在书中的位置。如3.4.16,即表示本书第三章第4节第16条。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各条目进行了相应的校勘、页下注,说明条目的文献来源、重出现象和文字差异;随文注,重点解释了条目中出现的难点词语、人物典故等内容。注释时特别突出了人物在各条目的相关性,在某一人名首次出现时予以重点解释,再次出现时则指向首次详解条目。本书为每一条目提供了现代译文以供参考。此外,为书中重要人名做了索引,作为该书附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笔者期望这样的编排能为读者较全面了解《朱子读书法》提供一定借鉴,对读书和修身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当然,由于水平所限,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期望读者能给予批评指导,共同推进对《朱子读书法》实践价值的发掘。
  (三)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如何来读《朱子读书法》一书,有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其一,要对《朱子读书法》的“法”有全面的理解。古人所讲的“法”,虽然包含了现代方法的意义,但并不止于单纯的“方法”。有些人在读书上很急躁,总想获得某种快速记忆、快速理解的“法门”,这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读书固然需要方法,但也与个人读书的目的、状态、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朱熹所谓的读书法,实际上也并不止于方法论层面的介绍,他要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读书时应有的目的和态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法”。所以对于《朱子读书法》,我期望大家不要仅仅停留在“方法”的层面去理解,而是能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全方位地调整自己的读书状态。
  其二,要用这本书来检点自己在读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读书时的不良习惯。读书,本身就是我们和书交流的过程。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只是“客观”地去看,却没有将这本书所讲的问题体之于身。比如说,朱熹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居敬持志”,但有的人躺着读书、卧着读书,一点儿也做不到“居敬持志”。所以读这本书,首先要将书中所说的读书人的那些“毛病”求诸己身,如果自己有那样的毛病,就要“着紧用力”,马上改正。
  其三,本书所谈的主要问题虽然是“应该怎样读书”,但其指导并非只适用于读书,同样适用于修身治心、为人处世。比如朱熹讲读书要“循序渐进”,其实做任何事岂不都需要“循序渐进”?这个道理是通的。期望大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进一步将书中对读书的指导转化为对身心行为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修养功夫。只有如此,读这本书才会有更大的收益。
  魏冬
  2020年春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

附注

〔1〕钱穆:《朱子读书法》,见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钱宾四先生全集》,中国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5月第1版卷24之《学龠》,第19页。 〔2〕徐复观:《应当如何读书》,见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200页。 〔1〕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见《教师博览》,2005年第9期,第47页。 〔1〕另外,中国台湾学者陈仁华著有《朱子读书法:宋儒朱熹读书心法彻底研究》(中国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是基于黎靖德本《朱子读书法》的研究成果;台湾学者吕铭崴著有《从朱子的读书法论其修养工夫》(中国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作为《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第十三编第17册出版),是专题研究《朱子读书法》的著作,均未见。田智忠辑校的《辅广集辑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是“朱子后学文献丛刊”的一种,其中将辅广和张洪、齐熙的《四库全书》本《朱子读书法》全部收入点校。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