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大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779
颗粒名称: 《正蒙·大易》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本文出自《正蒙·大易》阐述了大《易》不谈论有无。谈论有无,是诸子的浅陋。
关键词: 理学 正蒙 大易

内容

13.13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①
  [译文]
  大《易》不谈论有无。谈论有无,是诸子的浅陋。

附注

[注释] ①茅星来解:“《系辞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夫形而上、下者皆谓之形,则其不得以道与器分有形无形明矣。而孔氏正义乃以道为无,以器为有,且曰:‘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盖自王弼祖述老庄而以有无论易,而孔氏专主王注,故其说云然。张子之言,盖为此而发。”孔氏,指唐经学家孔颖达,有《五经正义》。王弼,三国魏玄学家,有《周易注》。张载所以批有无之论,是因言有无就入于老、庄。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道为无,以器为有,正同此说。按此语又见《横渠易说·系辞上》。《周易·系辞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张载之解,针对“幽明之故”。此条上文有:“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张载此语乃针对老庄将“无”“皆归之空虚”而发。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