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769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四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415-416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四阐述了那些偏执固守的人就走向苦修行,那些疏旷放达的人就流于恣意放肆,这些都是佛教偏狭的地方。我们儒家之道则没有这些弊病,顺着天地万物的本性做去就是了,这就是理。
关键词: 理学 二程遗书 程颢

内容

13.3 明道先生曰: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①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然则毁人伦、去四大者,其外于道也远矣。②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若有适有莫,则于道为有间,非天地之全也。③彼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④故滞固者入于枯槁,疏通者归于恣肆,此佛教之所以为隘也。⑤吾道则不然,率性而已,斯理也。圣人于《易》备言之。(本注:又云:佛有一个觉之理,可以“敬以直内”矣,然无“义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其本亦不是。)⑥
  [译文]
  程颢说:道之外没有物,物之外也没有道,如此则天地之间,无处不体现着道。就父子说,父子之道在则父子亲,就君臣说,君臣之道在则君臣之分严,以至于为夫妇之道、长幼之道、朋友之道,没有任何一事而不遵循着道的,这就是道一刻也离不了的原因。那么佛教的毁灭人伦、断除四大,就离道远了。所以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既不执著于一定要怎么做,也不坚持不怎么做,怎么做合乎义便怎么做。”如果一定要怎样或一定不怎样,那么和道之间就有了差距,破坏了天地之性的自然。他们佛家的学说,在“敬以直内”方面有一些,而“义以方外”则没有。所以那些偏执固守的人就走向苦修行,那些疏旷放达的人就流于恣意放肆,这些都是佛教偏狭的地方。我们儒家之道则没有这些弊病,顺着天地万物的本性做去就是了,这就是理。圣人在《周易》中说得很周详了。(本注:又说:佛教有一个觉悟之理,可用作“敬以直内”了,但是没有“义以方外”,那么其使内心正直的,从根本上说也不对了。)

附注

[注释] ①道之外无物:是说天地万物,一切都依道的法则生成,概莫能外。物之外无道:是说所有的物都体现着道,“率性之谓道”,顺应事物的本性便是道,故物之外无道。②即父子:体现在父子关系上。这几句说:释氏之说离道很远。佛家以地、水、风、火为四大,人身也由四大幻化而成,主张寂灭幻根,断除一切。如此一来,不知身由何处而来,是不知有父母,所以说是毁人伦。断除四大,则不知有身,更不知心存何处。所谓道,即存其本心。不知心之所存,所以离道当然太远了。③见《论语·里仁》。佛教认定寂灭为可,是“适”,而处事应物为不可,是“莫”。有适有莫:就不是顺应天地之性,破坏了天地完整自然之性,是“非天地之全”。④《周易·坤·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张伯行解:“就释氏之学论之,习定此心,收敛虚静,亦若吾儒常惺惺之法,与所云‘敬以直内’者相合。然天下事理,各有当然之义。一切扫灭,不求精察,则有体无用,吾儒所云‘义以方外’者,未之有也。既无方外之义,则敬之云者,亦只是一个灵觉”,“其直内之本,亦不是矣”。⑤张伯行解:“一味拘滞固执不化者,则劳筋苦骨,屠肤乞钵,入于枯槁而无人道;其疏旷自恣,矫语通达者,则浮沤世故,超豁顿悟,归于恣肆而侮天地。是皆外物以为道之病。”⑥觉:即觉悟,通过虚静的内心修持,而超越迷惑的世界,超越生死的烦恼,而悟解佛的妙境。与儒家“敬以直内”有某些相通处。朱熹言,此条“游定夫所编,恐有差误”。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程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