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教学之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710
颗粒名称: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4
页码: 383-396
摘要: 本卷记述了朱熹的教学之道,其中包括《通书·师》、《上太皇太后书》、《程氏易传·观传》、《程氏经说》、《二程遗书》等。
关键词: 理学 教学之道 二程

内容

11.1 濂溪先生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①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②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 ——周敦颐《通书·师》
  [注释]
  (①有问“曷为天下善”,周敦颐答“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问者不解,故分别解说刚之善,刚之恶,柔之善,柔之恶,以及中之义。《周易·师卦》之《彖》云:“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周敦颐就此谈刚之中。严毅:严厉刚毅。《汉书·王嘉传》:“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干固:《周易·乾卦》:“贞固足以干事。”此指有干练之办事才能。②语本《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节:适度,符合一定的法度。
  [译文]
  周敦颐说:刚之性表现为善,是正义,是刚直,是决断,是严毅,是干练贞固;表现为恶,是猛悍,是狭隘,是强梁。柔之性表现为善,是仁慈,是和顺,是谦让;表现为恶,是懦弱,是无断,是邪佞。中的意思,是和,是适度,它是通行天下的大道,是圣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圣人设教,是要使人自行抛弃刚柔之恶,自行达到中和并保持于中和。
  11.2 伊川先生曰: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①大学之法,以豫为先。②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有知,且当薰聒③,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说惑之,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好生于内,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
  ——《二程文集》卷六《上太皇太后书》
  [注释]
  ①《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唯、俞,指教他们答话,男孩答唯,女孩答俞。②《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豫:预先、预防。③薰聒:熏陶。聒,一遍一遍地说。贾谊《新书·保傅》:“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译文]
  程颐说:古人生了孩子,能吃饭能说话就开始教育。大学教人的方法,首先是预先熏陶和预防。人在幼小的时候,知识思虑无所偏主,就应该每天让他听到圣贤的格言至论,尽管他还不知,也应当反反复复地让他听,让他受其熏染,使他满耳满腹都是这些话,时间久了,自然安于习惯于照着格言至论去做,其品性就像天生固有的一样,即使有人用别的邪说去惑乱他,他也听不进去。若不及早加以熏陶培养,等到稍大一些,内心产生了私意偏好,外边又有众人用巧辩的语言销蚀着,想让其心性纯而不杂、完而不缺,那是不可能的了。
  11.3 《观》之上九曰:“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传曰:君子虽不在位,然以人观其德,用为仪法,故当自慎省。①观其所生,常不失于君子,则人不失所望而化之矣。不可以不在于位故,安然放意无所事也。
  ——《程氏易传·观传》
  [注释]
  ①此条是对《周易·观卦》上九爻辞的解说。《观》卦之观,是展示与仰观之意。君子要将道义展示于大众,大众必然会瞻仰你。而《观》之上九高居象征君位的九五之外,象征高尚的隐士。君子虽然高蹈隐居,人们还是仰观其生活方式,所以必须言行符合君子之德才不会有灾祸。《象》辞说,人们仰观君子,君子永远追求着理想,其意志未能安宁。仪法:礼仪法度,仪表法式。
  [译文]
  《观》卦的上九爻辞说:“观其生,君子无咎。”《象》辞说:“观其生,志未平也。”程颐解释说:君子即使是不在其位时,由于人们仰观着他的德行,作为天下的仪表和法式,所以也应当自慎自省。观察他的生活方式,时常符合君子的标准,那么人们就不会失去他们仰望中的榜样而随之迁化了。不能因为自己不在其位,就放松自己的心志而无所事事啊。
  11.4 圣人之道如天,然与众人之识,其殊邈也。①门人弟子既亲炙,而后益知其高远。既若不可以及,则趋望之心怠矣。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②事上、临丧③,“不敢不勉”,君子之常行。“不困于酒”,尤其近也。而以己处之者,不独使夫资之下者勉思企及,而才之高者亦不敢易乎近矣。④——《程氏经说》
  [注释]
  ①《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此条议论就此而发。扬雄《法言·五百》:“圣人之言远如天。”吕祖谦说:“正恐当时以为圣人之道如天,天不可阶而升,道便于此穷极断绝了。”所以此条加以辩说。②《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张》载子贡曰:“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俯而就之:根据普通人能够接受的高度以教之。③事上:《论语·子罕》所谓“出则事公卿”。临丧:面对丧事。④今本《程氏经说·论语解》不见此条,见于朱熹纂《论语精义》卷一。
  [译文]
  孔子的学问就像高远的上天,普通人的见识与之相去太远太远了。他的门人弟子们既然在身边受教,就更了解他学问的高远。但是如果让人感到他的学问高不可及,那么向往之心就会懈怠。所以孔子教人,常常依照所教对象的水平施教。例如他说:“出门服事公卿,在家服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尽礼。”这都是君子的普通行为。又说“不被酒所困”,更是与普通人切近了。用他自己对待这些事的做法去教导人,不仅使那些天资低下的人努力想去做得到,而那些才智高的人也不敢由于浅近而轻视。
  11.5 明道先生曰:忧子弟之轻俊者,只教以经学念书,不得令作文字。①子弟凡百玩好皆夺志。②至于书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丧志。如王、虞、颜、柳辈,诚为好人则有之,曾见有善书者知道否?③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废时日,于道便有妨处,足知丧志也。——《二程遗书》卷一
  [注释]
  ①轻俊:闲逸潇洒,与沉静质实相对。叶采解:“志轻才俊者,惮于检束而乐于驰骋,使之习经念书,则心平气定。若令作文字,则得以用其才而长其轻俊矣。”程颢说:“性静者可以为学。”见(2.68),可参考。②《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③书札:书写,这里指学习书法。王、虞、颜、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代表性的书法家。
  [译文]
  程颢说:担心自家的子弟才智轻俊而不沉静的,就只教子弟学经念书,不得让他作诗文等。小孩子一切的爱好都会改变其学道之志。至于说到书法,是和儒者最切近的事,然而一旦爱好了,也会丧失学道之志。像王羲之、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人,说他们确实是好人则可以,曾见过书法家们哪个深明圣人之道吗?一生的精力全用到这上边,不仅白白浪费时光,对于学道也有妨碍,就此足以明白书法也会使人丧失学道之志。
  11.6 胡安定在湖州①,置治道斋,学者有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民、治兵、水利、算数之类。尝言刘彝②善治水利,后累为政,皆兴水利有功。 ——《二程遗书》卷一
  [注释]
  ①胡安定:胡瑗,曾为湖州教授。其教学设数科,每科为一斋,如治道斋、经义斋。②刘彝:字执中,胡瑗门人。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
  [译文]
  胡瑗在湖州做教授,专门设置治道斋,学生中有想学习治国之道的人,在治道斋中学习研究,所学内容如治民、治兵、水利、算数之类。他曾说刘彝善长水利,刘彝后来累次从政,都因兴修水利有功。
  11.7 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①
  ——《二程遗书》卷一
  [注释]
  ①立言:本指著书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这里是立论的意思。叶采解:“知德者玩其理而不厌,无德者守其说而不惑。”
  [译文]
  大凡要立说垂世,要得意思涵蓄深厚,不让明白德义的人厌倦,不让不懂德义的人迷惑。
  11.8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欲且教之歌舞,如古《诗》三百篇,皆古人作之。如《关雎》之类,正家之始,故用之乡人,用之邦国,日使人闻之。①此等诗,其言简奥,今人未易晓。别欲作诗,略言教童子洒扫应对事长之节,令朝夕歌之,似当有助。② ——《二程遗书》卷二上
  [注释]
  ①《关雎》:《诗经》第一篇。《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正义曰:“周公制礼作乐,用之乡人焉,令乡大夫以之教其民也;又用之邦国焉,令天下诸侯以之教其臣也。欲使天子至于庶民悉知此诗,皆正夫妇也。”按今人以为《关雎》是一首爱情民歌。②洒扫应对等:为弟子之事,教童子自此始。参考(5.41)。
  [译文]
  教人时,如果学习者没有感到学习中的意趣,他就一定不会乐于学习。我想将来用歌舞教他们,正如《诗经》三百篇,都是古人做了教人的。如其中《关雎》之类,其作用是夫妻之礼正于家而为风化之始,所以周公把它用到乡人身上以教其民,用到邦国中以教其臣,天天使人听到它。但这样的诗,语言简约深奥,今天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我想另作新诗,大略说明教育童子洒扫、应对、事长的节目,让他们早晚歌唱。似乎对他们的学习应有帮助。
  11.9 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①
  ——《二程遗书》卷二上
  [注释]
  ①子厚:张载字子厚。《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叶采曰:“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学者从事乎此,则日用言动之间皆有依据持守之地。”
  [译文]
  张载用礼来教学生是最好的办法,使学生们先有个守身持心的依据。
  11.10 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反将理看低了。① ——《二程遗书》卷三
  [译文]
  对学生们讲他的见识尚未达到还不能够理解的道理,不仅他不能深刻透彻理解,反而会将高深之理也看成浅薄了。
  11.11 舞、射便见人诚。①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②。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③ ——《二程遗书》卷五
  [注释]
  ①舞与射都是上古的教育内容。《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江永按:“舞射必诚,乃可应命中节。”②成己:养成自己的德行。朱熹解:“此节言其理之在是,由是可以至于彼。”③洒扫应对是要诚,由此发展,能诚己便到圣人。参考(1.28)、(6.11)。
  [译文]
  舞而中节,射而中的,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诚心。古代圣贤教人,无非使之成就自身德行。从洒扫、应对上,便能培养人的诚意,按此诚意做下去,就能做到圣人所做的事。
  11.12 自“幼子常视毋诳”以上,便是教以圣人事。①
  ——《二程遗书》卷六
  [注释]
  ①《礼记·曲礼上》:“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视:同示,意思说平日不可以谎话教示儿童。江永按:“小学皆是教之以诚,诚即圣人事也。”
  [译文]
  从“平时不可以让孩子看到你在说谎”以上的教育,都是用做圣人之事来教育人。
  11.13 先传后倦,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①
  ——《二程遗书》卷八
  [注释]
  ①《论语·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倦,困倦。后倦:前人解作后教诲他不倦怠。此条阐发子夏之意。
  [译文]
  先传授什么后传授什么,君子教人有一定顺序。先传授那些小的近的,而后传授那些重要的远大的。并不是先传授以近的小的,而后不教他远的大的了。
  11.14 伊川先生曰:说书①必非古意,转使人薄。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②涵养,使之自得。今一日说尽,只是教得薄。至如汉时说下帷讲诵,犹未必说书。③ ——《二程遗书》卷十五
  [注释]
  ①说书:讲说古书。②优游:从容而不急迫,即在从容有余之中体认圣人之意。③《汉书·董仲舒传》:“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译文]
  程颐说:解说古书肯定不合古意,反倒使人浅薄。学者应该潜心进去,反复思考,从从容容,游于其间,涵泳持养,至于透彻理解,自己领会。现在却一次说完了,只是把书给教得浅薄了。至于汉时说的董仲舒放下帐子讲诵,也未必是解说古书。
  11.15 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①择其才可教者聚之,不肖者复之农亩。盖士农不易业,既入学则不治农,然后士农判。在学之养,若士大夫之子,则不虑无养;虽庶人②之子,既入学则亦必有养。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③,中间自有二十五年学,又无利可趋,则所志可知,须去趋善,便自此成德。④后之人自童稚间已有汲汲趋利之意,何由得向善?故古人必使四十而仕,然后志定。只营衣食却无害,惟利禄之诱最害人(本注:人有养便定志于学)。 ——《二程遗书》卷十五
  [注释]
  ①《汉书·食货志》述周室之制云:“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义礼。”②庶人:平民,百姓。③《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④成德:成就美德。汉王充《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译文]
  古代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选择那些才质好可教的聚集在大学中教之,那些不成器的让他回到田间务农。古代士和农都是终身职业不能互相变换,已经入学为士就不再从事农业,这样才能把士和农的职业分开。在学校中的供养,如果是士大夫的儿子,则不用担心他没有供养;即使是平民之子,既然入学那就必然有供养。古代的士,从十五入学,到四十方出仕,中间自有二十五年时间学习,又没有利可去追求,那么他的志向可知,应该是去追求善,由此就能成就德业。后代的人从童子时起就有了急急地追求利欲之意,怎么能够向善呢?所以古人一定要使他四十岁才出仕,然后从善之志才能定。只是去营求衣食却没有什么害处,只有利禄的引诱最害人(本注:人有了供养便能定心于学)。
  11.16 天下有多少才!只为道不明于天下,故不得有所成就。且古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如今人怎生会得?古人于《诗》,如今人歌曲一般,虽闾巷童稚,皆习闻其说而晓其义,故能兴起于《诗》。后世老师宿儒尚不能晓其义,怎生责得学者?②是不得“兴于《诗》”也。古礼既废,人伦不明,以至治家皆无法度,是不得“立于礼”也。古人有歌咏以养其性情,声音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脉,今皆无之,是不得“成于乐”也。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二程遗书》卷十八
  [注释]
  ①见《论语·泰伯》,意思是:诗篇使之振奋兴起而向学,礼使人能够立身,乐使学业得以成就。②老师宿儒:年老辈尊的经师,修养有素的儒士。韩愈《施先生墓铭》:“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此条可与(4.9)参读。
  [译文]
  天下有多少人才呀!只因为圣人之道不倡明于天下,所以这些人才不能有所成就。况且古代培养人,“诗篇使之振奋兴起而向学,礼使人能够立身,乐使学业得以成就”,如今的人怎么能够呢?古人对于《诗经》,就如今人口头唱的歌曲一样,即使是街上的无知小童,都熟知其说而明白其义,所以能由诗篇振奋兴起。后世的前辈经师资深大儒尚且不能明白《诗经》之义,怎么能要求学子们通晓呢?这就不能“振奋兴起于《诗》”了。古代的礼制已经废除,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人之大伦不能昭明于天下,以至于人治家都没有了法度,这就不能“学礼而立身”了。古人用歌唱以涵养其性情,用音乐以涵养其耳目,用舞蹈以涵养其血气,今天都没有了,这就不能“成就于乐舞”了。古人成就人才容易,今天造就人才困难。
  11.17 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①。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②。学者须是深思之,思之不得,然后为他说便好。初学者须是且为他说,不然非独他不晓,亦止人好问之心。 ——《二程遗书》卷十八
  [注释]
  ①见《论语·述而》。朱熹解:“愤者,心求通而未能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②沛然:朱熹解:“此正所谓时雨之化。”如种植之物,“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雨,忽然得些雨来,生意岂可御也?”
  [译文]
  孔子教人,“不到他要弄通又弄不通的时候不去点透他,不到似乎能说出来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引发他”。因为不到这种“愤”、“悱”的状态而去启发他,那么他掌握得就不牢固;等到“愤”、“悱”之时然后启发他,他就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进。学者应该深思,深思以后不能明白,然后给他说透就好。但初学者应该给他讲,不然不仅他不明白,也会阻碍了他好问之心。
  11.18 横渠先生曰:“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①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也。② ——张载《正蒙·至当》
  [注释]
  ①见《礼记·曲礼上》。撙节,旧注:撙,犹趋也。撙节:即屈就于节约也。或解撙为裁抑,节即俭约。②江永按:“此张子言以礼教人,当自勉也。教者能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则能率人使成材,是仁之至也;宏道以教人,是爱道之极。”
  [译文]
  张载说:以礼去教育人的人,自己能够“对人恭敬、贬抑自己、遇事退让以倡明礼”,这是仁的极致,是爱人之道的极致。自己不首先勉力以明礼,那么众人没有表率,圣人之道不能弘扬,教育也就无法成就。
  11.19 《学记》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①人未安之,又进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节目。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圣人之明,直若庖丁解牛,皆知其隙,刃投余地,无全牛矣。②人之才足以有为,但以其不由于诚,则不尽其才。若曰勉率而为之,则岂有由诚哉!③ ——张载《礼记说》
  [注释]
  ①《礼记·学记》:“今之敎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敎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进而不顾其安:进,指学习内容的推进。安,熟习。郑玄解:“务其所诵多,不惟其未晓。”使人不由其诚:使,也是教的意思。由,用。诚,忠诚。孔颖达疏:“使学者诵文而已,为说义,心皆不晓而猛浪,是不用己之忠诚。”②庖丁解牛:见《庄子·养生主》。庖丁对文惠王的话,有:“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③江永按:“不顾学者之能受而强进之,人虽勉强为之而无诚意。旣无诚意,则亦不能尽其才质。三者相因,皆躐等陵节之弊也。”此条今见《横渠语录》附《语录抄》。以下两条同。
  [译文]
  《礼记·学记》中说:“做老师的只顾推进进度多多地教给学生而不顾学生是不是已经熟悉,这就使得学习的人不用其忠诚之心对待学习而是欺骗、敷衍老师,教人的人也就不去充分发挥学生的材性。”学生还没有熟悉学过的东西,就又进入新的学习内容;还没有明白已经告诉他的道理,就又告知新的道理。这种方法于教无益,只是教人生出不安、不诚等毛病。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材性,不顾学生是否熟悉,使学生不用其忠诚,这都是胡乱盲目的施教。教育人是最难的事,一定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才不误人。观察他能达到哪一地步,然后把相应的东西告诉他。圣人就有准确地把握学习者的明睿,简直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全都知道其骨节间隙在哪里,投刃于绰绰有余之地,他眼中没有一头完整的牛。人的才能足可有所作为,但因为他不用自己的诚心,就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智。如果说勉强草率地去做,则怎能说是使用了他的诚心了呢?
  11.20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①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张载《礼记说》
  [注释]
  ①敬事:恭敬奉事,《尚书·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而诏之,则掩口而对。”叶采解:“奉手则扶持尊者,掩口而对,习其向尊者屏气。”
  [译文]
  古时候的小孩子,就能够敬事长者。年长的人和他牵着手走路,他就两手捧住长者的手。问他话,他就掩着口回答。因为稍有一点不敬事,就不是忠信了。所以教小儿,首先要教育他安详恭敬。
  11.21 孟子说:“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①非惟君心,至于朋游学者之际,彼虽议论异同,未欲深校。惟整理其心,使归之正,岂小补哉!②
  ——张载《孟子说》
  [注释]
  ①见《孟子·离娄上》。适:谪,指责。参考(8.25)注。②茅星来解:“朋游以同辈言,学者以后辈言。”朱熹解:“不必深为辨较于立论之异同,但当探其本心而整理调理之,使反其不正者而归于正,此即所谓格心之非者也。”
  [译文]
  孟子说:“当政的人不值得去指责,他们的政令也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不仅君心如此,以至于同学与后学之间,他纵然议论和你不同,也不要深加论辩校正。只有纠正条理其心,使其心中不正确的东西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对人岂止是小的补益呀!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