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十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539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十八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61-262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人的切近处来谈论性命。然而现在并非没有孝悌的人,但他们不能尽性至命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只是照着这个路子去做了,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关键词: 理学 二程遗书 程颢

内容

6.11 问:《行状》云:“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①不识孝弟何以能尽性至命也?曰:后人便将性命别作一般事说了。性命孝弟,只是一统底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②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精粗,却被后来人言性命者,别作一般高远说。③故举孝弟,是于人切近者言之。然今时非无孝弟之人,而不能尽性至命者,由之而不知也。
  [译文]
  有人问:您写的《明道先生行状》里,说他“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不知道孝悌怎么能尽性至命?程颐回答说:后世的人就把性命当成另一回事说了。性命和孝悌,只是一体的事,就孝悌中就能够尽性至命。再进一步说,如弟子应尽的洒扫应对之职与尽性至命,也是一体的事,没有本末,不分精粗,却被后来谈论性命的人,把性命另外作为一种高超的理论去说了。所以程颢他举出了孝悌,这是就人的切近处来谈论性命。然而现在并非没有孝悌的人,但他们不能尽性至命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只是照着这个路子去做了,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附注

[注释] ①《行状》:程颐所作《明道先生行状》,明道即程颢。本文今载《二程文集》卷十一。《周易·说卦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性至命:即充分而彻底地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就能体现出天命。②上天有清静纯善之道,此道赋予人类万物。就天赋予人者而言叫做命,就人禀于天者而言叫做性,所以人能充分发挥本性就能体现天命。天命无形不可见,于人性之善上见之。性善表现为仁,仁的基础是孝父母,其次敬兄长,推而广之,则为忠君,则为对朋友的信。所以说是“一统的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张伯行解:“盖性命者,天人赋受之理;孝悌者,人伦全尽之称。性命无见处,于伦物上见之。”③洒扫应对,为弟子之事。就其相对关系说,性命是本,洒扫应对是末;性命是精,洒扫应对是粗。就其一统说,本寓于末,末体现本,本末无别;精必由粗以见,粗必得精以传,无精无粗。参考(1.2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程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