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理窟·诗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407
颗粒名称: 《经学理窟·诗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86-187
摘要: 本文出自张载《经学理窟·诗书》,阐述了《诗经》中包含的心志本来是极其平易的,不必当做高深难通的东西去推求。
关键词: 经学理窟 诗书 张载

内容

3.72 古人能知《诗》者惟孟子,为其以意逆志也。①夫《诗》之志至平易,不必为艰险求之。今以艰险求《诗》,则已丧其本心②,何由见诗人之志?(本注:诗人之情性温厚平易老成,本平地上道著言语。今须③以崎岖求之,先其心已狭隘了,则无由见得。诗人之情本乐易④,只为时事拂着他乐易之性,故以诗道其志。)
  [译文]
  古人能够理解《诗经》的只有孟子,因为他以自己的体验去揣测诗人之志。《诗经》中包含的心志本来是极其平易的,不必当做高深难通的东西去推求。现在以高深难通去探求《诗经》,那么你自己的本然平易之心先已丧失了,还怎么能明白诗人之志?(原注:诗人的性情原是温厚、平易、老成的,本来像站在平地上说话一样。现在要用艰险难通的眼光去探求它,自己的心先狭隘了,那就无法理解。诗人的感情原本是愉快而平易的,只因为时事触动了他愉快平易的本性,所以才用诗来抒写他的心志。)

附注

[注释] ①《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何“以意逆志”,前人解说不一。汉代赵岐《孟子注疏》说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孟子集注》也说:“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清人吴淇则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今人一般认为以意逆志是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②本心:心之本然。这里具体指人之平易之心。③须:表转折,却,反倒。④乐易:和乐平易。《荀子·荣辱》:“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杨倞注:“乐易,欢乐平易也。”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