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226
颗粒名称: 《二程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63-67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本条乃改编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一文而成,文字略有出入,删去了最后一节。程朱学派称此文为《定性书》。所谓定性即定心,使心不动。
关键词: 二程文集 礼记 理学

内容

2.4 横渠先生问于明道先生曰①: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②何如?明道先生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③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④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⑤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⑥《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⑦孟子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⑧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⑨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何如哉?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⑪矣。
  [译文]
  张载问程颢说:要定性但还做不到内心不动,因为内心仍然受到外物的影响,怎么办呢?程颢回答说:所谓定性,心动也定,心静也定。不分心应外物或外物入心,也根本没有了内心与外物的分别。如果把外物作为外,牵引着你的内心跟随着外物,这是把你的心分成了内和外。况且如果认为你的心会随物在外,那么当它应物在外时,什么是在内的呢?这是有意于拒绝外物的诱惑,却不知道心性本来并不分内外。既然把内外当做两个东西,那又怎么能够就说定性呢?天地之所以恒常不变,是因为天地之心遍及万物而无其特有的心;圣人之所以无所不适,是因为圣人之情顺应万事而无一己之情。所以君子要通过学习朝着圣人的方向努力,最好不过的就是推广自身而成为大公,万物之来都能顺应。《周易》上说:“虚己就吉,就没有了悔吝。如果心思不定地走来走去,就只有少数的朋辈会顺从你的思路。”如果一门心思地想如何消除外物的诱惑,你将会看到东边的诱惑刚消除,西边的诱惑又出现了。不仅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消除,而且外物多得无穷无尽,诱惑也就无穷无尽,也没办法消除。人的性情都被这样那样蔽塞着,所以都不能到达圣人之道,被蔽塞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自私和用智。自私就不能把自己的作为统一于顺应外物当然的形迹,用智就不能以明觉符合于本体之自然。现在你是想用一颗厌恶外物的心,和一个空无一物的世界相观照,这就像把镜子翻过去用不明的镜背去照。《周易》上说:“人的背部静止了,全身都静止了。就像人的内心宁静了,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就会忘掉了自我的存在。外界的一切刺激,都不会触动你的内心。即使走在庭院中,也不会看见那里的人。”孟子也说:“之所以讨厌智巧的原因,是因为智巧破坏自然。”与其否定外物肯定内心,不如内外两忘的好。内外两忘就能做到澄然无事。澄然无事就能定,心定就心明,心明了当应物时还会受什么连累呢?圣人的欣悦,是因为遇到的事物应该喜悦;圣人的愤怒,是因为遇到的事物应该愤怒。这就是说圣人的喜怒不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取决于他遇到的事物。那么能说圣人之心不与外物相应吗?怎么能说心与外物相应为非,而又寻找不接外物的内在之心才认为是对呢?现在拿你自私用智的喜怒,与圣人正当的喜怒相比又怎么样呢?人的感情,最容易表现出来却难以抑制的,要数愤怒了。只要能在愤怒的时候,立刻忘掉愤怒,而冷静地分析理的是非,那就会发现外物的诱惑不值得讨厌,这样对于圣人之道,大致也就把握得差不多了。

附注

[注释] ①本条乃改编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一文而成,文字略有出入,删去了最后一节。程朱学派称此文为《定性书》。所谓定性即定心,使心不动。《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定性字说得诧异,此性字是个心字意。”定性,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要求人做到物我不分,内外两忘,应顺万物而不动情,心不动于物而内欲不萌。其论实出自老庄。②《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张载理解的定性,是使心常保持“寂然不动”的状态,但却无法排除外物之感,心也就不能不动,以此为“累”。叶采解:“此章就‘犹累于外物’一句反复辨明。”③真德秀说:“愚谓定性者,理定于中而事不能惑也。理定于中,静时固定,动时亦未尝不定也。不随物而往,不先物而动,故曰‘无将迎’。理自内出而周于事,事自外来而应以理,理即事,事即理,故曰‘无内外’。”(《西山读书记》卷二)《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成玄英解:“将,送。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无将迎即任顺自然。按程颢之所谓无将迎,无内外,实即庄子“两忘以化其道”(《庄子·大宗师》)。达到寂然不动、澄然无事、淡然无为之境地。叶采解:“盖万物不同而无理外之物,万理不同而无性外之理。凡天下之物、理,酬酢万端,皆吾性之所具也。所谓定性者,非一定而不应也。发而中节,动亦定也;敬而无失,静亦定也。”④按二程之说,“性即理也”,“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见1.38、1.39),这些不同的概念,就其实质说,都是一回事。既然天下无性外之物,由此逻辑推之,世间一切事物都不在性(心)外。这一节要说明的是:不能将内心和外物分而为二。这是定性的前提。以内外为二本:即以内在的性(心)为一本原,外在的物为一本原,那就是两者互不管摄,为互相孤立的两个东西。当互相感应时,就不能和谐一致,而有彼此的纷乱,就不可称作定。⑤“夫天地之常”几句说:天地之所以恒常不变,是因为天地之心遍及万物而无其独有之心;圣人之所以无所不适,是因为圣人之情顺应万事而无一己之情。扩然而大公:推广自身而成为大公,达到与天地同其体的境界。参考(2.89)之论。茅星来解:“‘扩然大公’二句,乃一书(按指此《定性书》)之纲领也。”引文为《周易·咸卦》九四爻辞。憧憧:往来之貌。其《彖》辞曰:“咸,感也。”程颐《易传》解云:“四在中而居上,当心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亡,感不正则以有悔也。”“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若往来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所感而动,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通乎?”此即阐明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事而无情之意。二程之意,乃推广自我而为大公,则忘记了物我、内外的界限,便能做到无私、无心,也就是物我一体。参考(1.48)。⑥张伯行解:“人情见理不明,而各有所蔽”,“大率所患在于自挟一己之私,而欲用其察察之小智。自私则出而应物,凡有所为,皆欲以己御物,不肯应乎事物之当然之迹”。“用智则当其存主于中,自负明觉,皆是机心用事,而不能任其本体自然之哲。”迹:事物的形迹,其概念源于庄子。反鉴而索照:西晋夏侯湛《抵疑》:“子不嫌仆德之不劭而疑其位之到,是犹反镜而索照,登木而下钓。”反,反面。用镜子的反面去照物。⑦见《周易·艮卦》辞。《彖》辞曰:“艮,止也。”程颐《易传》解释说:“人之所以不能安其得,动于欲也,欲牵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当艮其背,所见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见也。止于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而止乃安。不获其身,不见其身也,谓无我也。无我则止矣。”“行其庭不见其人,庭除之间至近也,在背则虽近不见,谓不交于物也。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也。”此是阐述无欲无私方能止。止,即定心,定性。按其说实本《老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⑧《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杨伯峻译:“天下的讨论人性,只要推求其所以然就行了。推求其所以然,基础在于顺其自然之理。我们厌恶使用聪明,就是因为聪明容易陷于穿凿附会。”凿:穿凿,牵强,不顺从物之天然之性。(⑨《庄子·大宗师》:“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内外之两忘:泯没内心与外物的区别,达到物我混一之境。澄然无事:即淡漠无为。近于庄子的坐忘境界。这几句说:与其否定外物肯定内心,不如内外两忘的好。内外两忘就能做到澄然无事。⑩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不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取决于他遇到的事物。圣人之心本无喜怒。参考(5.27)及注。⑪思过半:《周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这里是说,对于道,已经大体了解其意蕴了。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张载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