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161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页码: 119-120

内容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是我在1998年12月向东京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提出的博士论文。论文审查通过后,我于1999年3月获得了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我从1985年10月赴日留学,1999年4月回国,逗留日本十三余年。在十三余年中,我得到了田中正俊、南原实、西冈晴彦、今井敬子、后藤延子、沟口雄三、佐藤慎一、户川芳郎、高桥忠彦、蜂屋邦夫、池田知久、丘山新、川原秀城、冈部雄三、中井章子等教授的指导、教诲和帮助,内心一直充满感激。我深知,如果没有这些老师、长者和学人对我的关怀,如果没有南原实先生在关键时刻给我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没有蜂屋邦夫先生在四年博士课程中的精心指导,这篇论文是无法完成的。
  我只身赴日,给我的妻子和当时还很年幼的两个女儿带来了很多艰辛和磨难,至今心里充满了歉疚。我感谢妻子、女儿、父母、弟妹及家族、友人对我的支持,也常常思念留学生活中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及永眠在日本狭山丘陵墓园中的老祖父。我同样深知,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是无法向前跨出哪怕是最微小的一步的。
  在这篇论文即将出版刊行之际,我愿向施我于恩惠的所有的尊者、长者、亲人、友人和知人,献上我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钦伟刚
  2004年7月识于四川大学寓所

知识出处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出版者:巴蜀书社

本书通过对南宋《道枢》所收《参同契》诸本的考察,接近和认识了唐宋时期《参同契》文本的原始形态,并论证和阐明了朱子校勘、整理《参同契》文本后撰成的《参同契考异》等文本逐渐取代这些文本的问题。

阅读

相关人物

钦伟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