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政第十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109
颗粒名称: 哀公问政第十七
分类号: B823.1
页数: 5
页码: 212-216
摘要: “哀公问政于孔子”章,是由《礼记·中庸》改写而来,当中用“哀公问”作衔接,似更合理,彼此可参看。内容主要讲儒家的施政原则,如五达道、三达德、治国九经、诚、择善固执等。
关键词: 译文 家庭道德 孔丘

内容

【原文】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孔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者矣。”公曰:“政其尽此而已乎?”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夫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斋洁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财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廪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顺于亲,不信于友矣。顺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于善,不诚于身矣。诚者,天之至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夫诚,弗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之所以体定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敢问行之所始?”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之以敬,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公曰:“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不能果行而获罪咎。”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文实行德政的事绩,记录在典籍里。如果现在有像文王、武王那样的人存在,那么他们的为政之道便能实行;若没有,就不能实行德政。天道使生命迅速繁衍。人道是要快快实行德政。地道是要快快种植。国政,就像蒲草一样,化行以后取得成就。所以实行德政,在于得到贤人,得贤人靠自身修养,自身修养要讲仁。仁就是爱人,爱双亲是最主要的。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适宜得当,尊敬贤人是最重要的。爱亲人要根据亲疏降等,尊敬贤人也有等级之别,这是根据礼产生的,礼是德政的根本。因此,君子不能不修身,想修身就不能不孝奉双亲,想奉事双亲就不能不了解人,想了解人就不能不了解天。天下通常的人际关系有五种,实行它的方式有三种。有君臣关系,有父子关系,有夫妻关系,有兄弟关系,有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仁、智、勇这三点是实现这些关系所遵循的道德。实行这些归到一点就是诚。有的人生来就懂得这些道理,有的人学习后懂了,有的人困惑后经过苦苦思索才懂了,就懂这一点说,他们又都是一样的。有的人是心安理得地去实践这些道德,有的人是唯利是图地去实践,有的人勉强实行了,等到他们成功时是一样的。”
  鲁哀公说:“你说的真是好极了!我的确是原来不能够实现它们啊。”
  孔子说:“喜欢学习近于有智慧,努力学习近于有仁义,知道耻辱近于有勇气,知道这三点,就知道修养自身的方法了;知道修养自身的方法,就知道管理别人的方法了;知道管理别人的方法,就能够完成治理国家的大事了。”
  鲁哀公说:“为政的道理就只有这些吗?”
  孔子说:“大凡治理天下、国家大致有九条常规:修养好自身,尊敬贤人,爱亲人,恭敬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来各种工匠,安抚边远地区人民,安抚诸侯。修养好身心就有了高尚的道德;尊敬贤人就有人规谏,因而不至于糊涂;爱亲人,长辈兄弟弟就没有怨恨;恭敬大臣,自己就迷惑;体恤群臣,士人就会重重地回报;爱百姓,百姓就受到鼓励,会更加效劳;招来各种工匠,国家的财货就会丰足;安抚边远的,四方民族就会来归顺;安抚诸候,天下人就会敬畏您。”
  鲁哀公说:“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孔子说:“斋戒整洁穿着盛大的礼服,不合乎礼节就不行动,这是修养身体的方法;消除谗言远离女色,轻视钱财而且注重德行,这是尊敬贤能的方法;对有能力的人加官进爵,增加他们的俸禄,对他们喜爱和厌恶的一样对待,这是忠厚地孝敬父母的方法;多封官而且任命使用他们,这是敬重大臣的方法;给忠诚守信的人很高的俸禄,这是鼓励士人的方法;遵从农时使赋税减轻,这是爱护百姓的方法;经常地进行考察,按劳动来配给官粮,这是招致各种手工业者的方法;对远方来客热情相送,盛情相迎,赞扬有优点的人,同情没有才能的人,这是安抚远方人民的方法;让已经断绝的朝代之后有封地,振兴荒废的城邦,治理乱政扶持危局,让各地诸侯按时朝聘,赐予的礼品多而收受的礼品少,这是安抚诸侯的方法。治理天下有九种原则,用来实行的方法只有一个。无论做什么事预先有了准备就能做成,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言语先确定就不会失败,事情先确定好就不会陷入困顿;行动先确定了就不会有痛苦,道义先确定了就不会不得志。处在下位不被上司信任和支持,就不可能得到百姓并且管理他们;有办法让上面的人发现任用,却不被朋友信任,就不能算是被上头任用;有一定的办法让朋友信任,却不顺从父母,就不会真正被朋友信任了;依从父母有一定的办法,返回到自身却不忠诚,不能算是顺从父母;自身忠诚有办法,不明白善行,就不能算是忠诚自身。忠诚,是天下最大的道理;使人忠诚,是人伦之道。忠诚,不努力就能做到,不考虑就能得到,从从容容符合道义,这是由圣人的身体来决定的。使人忠诚,要选择善行而且牢牢地把握住它。”
  鲁哀公说:“您教给我的方法真全面啊!冒昧地问您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孔子说:“树立爱心从爱亲人开始,教百姓要相亲和睦。树立敬意从敬长者开始,教百姓要顺从长上。教百姓慈爱和睦,百姓就重视孝事双亲;教百姓恭敬,百姓就重视尊长的命令。百姓既孝敬亲人,又顺从听命,把他们安排到任何地方都没有不可以的。”
   鲁哀公说:“我能听到这些话,就怕不能实行而得罪。”
  宰我
  【原文】
  宰我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孔子曰:“人生有气有魄。
  气者,人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骨肉弊于下,化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者,此神之著也;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春秋祭祀,以别亲疏,教民反古复始,不敢忘其所由生也。众人服自此,听且速焉。教以二端,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膻芗,所以报气也;荐黍稷,羞肺肝,加以郁鬯,所以报魄也。此教民修本反始崇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不敢不自尽也。此之谓大教。昔者,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思死而不欲生,忌日则必哀,称讳则如见亲,祀之忠也。思之深,如见亲之所爱,祭欲见亲之颜色者,其惟文王与!《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则文王之谓与。祭之明月,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敬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文王为能得之矣。”
  【译文】
  宰我问孔子说:“我听说有鬼神这种名称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冒昧地来问您这件事。”
  孔子说:“人生下来有气有魄,气,是人盛极而生的;魄,使鬼盛极而生的。有生必有死,死后一定归于土,这就指的是鬼。魂气归到天上,这叫神。向鬼和神献祭品,这是教化中最重要的。骨肉埋在地下,化为野外的泥土,那气升扬到天下,这就是神所附着的。圣人依据万物的精灵,规定它为最高地位,明确命名为鬼神,以此作为万民所恭敬的标准。还认为不够,所以又建造房屋,设立宗庙,一年都祭祀,以此区分亲疏关系。教百姓反思到远古,不忘自己产生的由来。大家从此信服了,纷纷听命而且十分迅速。教以气、魄的由来,报之以敬神敬鬼二礼。安排朝会事宜,焚烧牛脂牛膏,发散出香味,用以报气;献上谷物,献上肺肝,再加上美酒,用以报魄。这样做是为了教导百姓依循本根,回返本原,注重相互爱护,上上下下都讲真诚,这是礼的最高要求。君子反古复始,不忘产生的由来,因此献敬意,表达真情,努力做事,不敢不尽全力,这就叫最重要的教化。从前周文王祭祀的时候,敬事死者就像事奉生人,思念死者痛不欲生,遇到忌日肯定哀伤,提到父母的名字时就像看到亲人,这是忠诚的祭祀。深深地思念,就像见到自己亲爱的人。祭祀时想看到亲人的容貌,难道只是周文王吗?《诗经》上说:‘直到天亮还没睡着,怀念双亲难平静,’就是指文王吧。祭祀的第二天,到天亮还没睡,一直思念死去的双亲,这是恭敬到极点了,想念又想念。祭祀的日子,乐和哀各半,宴饮时一定要高兴,宴饮后就很哀伤。这是孝子的感受,周文王能做到。”

知识出处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出版者:三秦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三部古代家训中的优秀代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孔子
相关人物
鲁哀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