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知府偕游千佛山判官治理大明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94
颗粒名称: 第五十四回 知府偕游千佛山判官治理大明湖
分类号: I247.53
页数: 5
页码: 345-34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游生忠著的长篇小说千秋雪第五十四回知府偕游千佛山判官治理大明湖情况。
关键词: 知府 偕游 千佛山

内容

绍圣二年正月,游酢过完初五,便带着家眷前往山东济南府齐州任“签判”。 游酢只知道,齐州府属“京东东路”,治所在山东历城内。历城古称“历下”,有“齐鲁邦首”之称,其境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五县。
   游酢来到齐州,看见历城中“家家有泉”、“户户垂柳”,觉得有点新奇。 按照宋朝的官制,“签判”虽然是知府的佐官,主要负责府中日常事务,治安、法律等,可是有朝廷特使之权,可以帮助解决地方的事务。游酢觉得自己既然上任了,总要尽自己职责做一些实事,于是向知州了解这里一些情况,询问治理的办法。知州应道:“前任是晁大人,我也才来几个月,这里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游酢想起来了,晁补之去年九月因曾经在元祐年间参加编写《神宗实录》获罪降职而改调他州。 知州听说过游酢的经历和为人,知道他是一个勤快精明能干的人,能够尊重他人,便放手将判案与治安等事务交给他去办理。 游酢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先了解这里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从书匣中取出一册石刻的地图册,比唐代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更准确细致,已经有上北下南的坐标标志,画有立体的山脉,森林也有了标志。他又取出沈括的《天下州县图》,打开来查看了山东的地理状况,了解到齐州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同时也了解到这里有不少名胜古迹。他又取出他常年随身的宝物: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论语》、《孟子》、《诗经》、《易经》、《切韵》书籍和王(王羲之)、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名帖等。
   游酢依照惯例,先去拜谒文庙,再去巡看府学、府库以及商市等情况。 过了一天,去马棚看了马。这是州府,马匹较多,有十几只,他看上了一只赤色的。他向马夫要了赤色的马,牵出来到空地上溜溜。那马性烈,他一跨上鞍,马突然昂起头,四蹄扬起,要将他掀下。马夫喊道:“大人,小心!”他回答:“没事。”忙将身体贴向马背,勒紧缰绳用力往后一抽,紧接着用力将马一拍,喊一声“驾——”马便冲出老远。他骑着马奔走了一段路,有点熟悉了那马的脾气便回头。 游酢回到府中,查阅了监狱犯人的资料,有的是强奸罪,有的谋财害命;有行凶打人恶汉,有江洋大盗,也有屡教不改的盗贼,没有发现什么疑点,便想去监狱走走看。 一日在府衙上班,知州问游酢道:“你来了几天,可到过什么地方玩过?”游酢答道:“不曾有过。”知州说:“我也没走过,有空时我们出外游玩游玩,对身体有益。这齐州风景闻名天下,近有齐州三大名胜趵突泉、西湖、千佛山,远有泰山、孔府。看了这些,也不枉来齐州一回。这样,明天我们一起去观赏千佛山。”游酢应道:“太谢谢兄台大人了。”
   第二天,知州与游酢带了一个当地的差役为随从去游览千佛山。 千佛山原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它为泰山余脉,位于城区南部,因千佛山而得名。众人自西路登山,从山脚昂首仰望,其山东西横列,峻伟秀拔,峰峦起伏,林木森森,犹如一幅巨大翠屏。半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同行的随从介绍道:“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这山开发于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兴国禅寺’,此处遂成为香火胜地。”到山腰处,果然见有一古色古香的寺庙,寺门上镌刻着“兴国禅寺”四个大字。进了寺庙,但见寺庙规模不小,可是不见佛像。游酢问道:“佛像呢?”随从回答:“佛像都在寺后的千佛崖上,我们这就去。”众人出了寺门,往后山走。大约半个时辰,大家来到千佛崖上,只见有隋代以来石佛几百尊,虽然年代悠久,却依然栩栩如生,极具艺术价值。接着,大家又参观了“历山院”、“齐烟九点”及“径禅关”坊等。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物一览无遗,风光如画。最后,众人来到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七米,宽四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归途中,知州问游酢道:“有何感想?”游酢答道:“此山名千佛还实在,若称兴国则未必适当。寺能兴国,今何不见唐朝也?”知州听了,称道:“高见、高见。”
   二月,游酢忙于处理府中积压的一批文牍。每日早出晚归,只有晚间才有时间休息,看看书、练练书法。
   三月初旬,知州说:“这一段时间你辛苦了,明天我们到附近走走,看看这里的风光。” 齐州泉多,有七十二名泉之说,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位于城区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西湖,面积一百多亩。 第二天上午,知州和游酢穿着微服带着两个随从来到趵突泉。趵突泉是一处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林,风光秀美,比较著名的泉就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时值仲春,泉边绿树掩映,桃红李白,莺飞蝶舞。放眼望去,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园中泉池幽深,波光粼粼,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举目望去,但见众泉迸发,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如白雪拥堆,人们称为“趵突腾空”,蔚为奇观。四周小泉颇多,簇簇串串,如珠似玉,景象亦颇壮观。走近泉边,倾耳听之,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闻。泉池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其境真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写:“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从泉东侧过“来鹤桥”,来到“望鹤亭”茶社,知州说:“咱们就在这歇歇脚,喝喝茶。”众人便在亭中坐下,茶社小二即端上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来。泉水质洁甘美,所沏的茶,色清、味醇、爽口,众多游人饮泉品茗,无不心旷神怡。亭中坐半个多时辰,众人起身前往趵突泉北端的西湖。 不出半个时辰功夫,众人来到了西湖。此时,游酢抬首望之,春风吹拂,湖畔杨柳依依,繁花似锦,春水汩汩,几与岸堤平,湖面微波荡漾,鸢飞鱼跃,荷塘溢碧,画舫穿行,游人穿梭往来,或交头接耳,或指点观赏,欢声笑语,盈荡湖面,好不热闹。知州介绍说:“西湖即大明湖,大明湖之名始见于郦道元《水经注》。它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水门流入小清河,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二水。湖水平均深二米左右,最深处约四米。”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形成一幅天然画卷。 位于湖心岛的历下亭自唐代起便是大明湖一处名扬四海的胜迹。知府与游酢等穿过桥来到了亭前,但见亭上悬着“历下亭”匾额,亭前楹联为杜甫的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众人进入亭中坐下休息,环视园内四周有亭、台、楼、阁等景点缀其间,湖光山色相映,艳阳高照,暖风轻拂,好不畅爽。可是,湖面浮动着瓶子、鞋、垃圾,游酢看着直皱眉头。知州说道:“熙宁五年,曾文定公任齐州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有诗道:‘问我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游酢听了说道:“文定公不仅文章自成一家,且留有政绩于世,亦算得有为者,堪为我辈景仰不已。”知州道:“我辈能望得其项背也足了。”游酢问道:“据传此湖有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等独特之处,真的吗?”知州答道:“此话不假。可是,不知其因。”游酢思考一会,说道:“这一定与当年曾文定公的设计有关。不然,不可能淫不涨,旱不涸的。据《水经注》记载,西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互连通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五龙潭深莫能测,而且泉眼多。湖之大,潭之深,泉之多,故水盛能纳,天旱而不涸。曾文定公正是利用了这三者之间关系建成了蓄水和排洪两便的水利工程。”知州说:“你的猜测也许对的。看来,你对这方面还是有一点研究的。”游酢说道:“哪里谈得上研究。我们为官者,自然得对一地的地理、风情等有所知而已。”知州说道:“游大人,百闻不如一见,早闻大人学问了得,今日果然令某大长见识。好吧,我们边走边谈。”游酢说道:“我看北水门和这一带垃圾飘浮,水流不畅,恐怕水道有堵塞迹象。这湖居于城中心,如果不加以清理疏通,洪水一来定会使这里泛滥,给老百姓带来祸害。”知州问道:“你言之有理,可是哪来的资金清理疏通?”游酢说道:“监狱里不是有犯人吗?让他们出来劳动赎罪。”知州说道:“那好。就依你所说去办。”他们出了亭,往回走。 第二天,游酢到府中监狱巡视。狱长带着他到监狱转转,犯人们有的喊:“我要出去。”有的叫喊:“我冤枉,给我申冤——”他临走时告诉狱长,说:“你明天将牢里的犯人带去疏通西湖的水道。”狱长回答:“万一犯人跑了怎么办?”游酢说:“小心看管好就是。跑了也不用怕,他们跑得出庙吗?” 下午,狱长突然来报有一犯人越狱逃跑了。游酢问道:“哪一类犯人?”狱长说:“盗窃犯。”游酢又问道:“是当地的,还是外地的?”狱长回答:“就历城的。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游酢答道:“没有事,他会回来的,你忙去吧。”知州说:“你怎么不当一回事?”游酢答道:“文王治西歧,画地为牢。我相信,此法可用。”府中吏员听了,私下议论:“这签判也太天真了,犯人会那么听话?”游酢听了,只是抿嘴笑笑而已。 第三天,狱长来报告,说:“游大人,那个犯人果然回来啦。你怎么知道他会回来呢?”游酢说道:“你放他回家去吧。”狱长问道:“为什么?”游酢说道:“他是个孝子,本质不坏,看来是会变好的。放他之前,你找他好好谈心,劝他改邪归正,做个好人。”狱长说:“我跟他讲,这是大人的意思。”游酢说道:“千万别提到我,难道让他记恩吗?你只要做通他的思想就行。”狱长应道:“是、是。我这就去办。”说完便走了。 游酢去西湖看犯人们清理疏通水道的劳动。北水门附近,被打捞上来的垃圾堆满堤岸,发出阵阵的臭味,犯人有的在打捞,有的在挑运,一片繁忙。 狱长见了,跑上来问道:“游大人,看了有什么做不好的,请赐教。”有个犯人大声说道:“命好的站着看,命不好的要流汗。”狱长大声训斥道:“喊什么,抽你的皮。”游酢二话不说,脱去官服,大步流星地走到一个耙垃圾的年轻犯人身边,说道:“你的锄头给我用用。”那犯人递过锄头,游酢就耙起来,犯人见状都不再吭声。干了近半个时辰,游酢才放下锄头.对犯人们说:“我是农村长大的,从小什么脏活、重活都干过,只是没有干过害人的事。我从小一心读书,想当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今天来这历城当官,就是要给老百姓做一点实事。你们犯法或犯罪,来这里干活是让你们赎罪,谁不愿意干的,站出来说话。”犯人们听了鸦雀无声,游酢才走开。
   天气晴朗,西湖洁如明镜,碧波荡漾,人们日日在湖上伐舟而歌。 到了芒种之后,连天暴雨,历城内外的住户前后的水沟和街道的沟都水溢四处,游酢去西湖查看湖水会不会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到了那里,见到西湖虽然看去比平时涨了许多,可是平静如常。在场当地的一位老人认出游酢,说:“游大人,春天州府对西湖治理得好,今年湖的脏水和垃圾才不会流到咱们老百姓的家。”游酢回答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后,有什么做不好的地方,请你们向我们反映,我们能够做的一定努力做到。”其他游人,听了都很高兴,说:“咱们这里的官府好啊,能够为我们老百姓办事。”游酢怀着愉快的心情离开了西湖。 一日,游酢问一位当地姓马的同僚:“马大人,听说有个王舍人庄,在哪里,有多少路?”马大人回答:“不远,就在东郊,此去不过十几里。”游酢说:“有空陪我去看看。”马大人应道:“好啊,明天没有事情,我们就去。”王舍人庄是什么地方?游酢为什么要去拜访?请君看下回。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游生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