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范纯仁问疑破案邹志完访友游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87
颗粒名称: 第四十七回 范纯仁问疑破案邹志完访友游湖
分类号: I247.53
页数: 4
页码: 305-30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游生忠著的长篇小说千秋雪第四十七回范纯仁问疑破案邹志完访友游湖情况。
关键词: 范纯仁 问疑 破案

内容

范纯仁说:“今天处理个案件,有一点蹊跷。”游酢听了问道:“哦——说来听听。” 范纯仁讲:“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人的家眷去烧香,结果没有回来,派人去寻找,连影子都没有。派人去查,也没有什么发现。可是询问当地人,他们反映十多年来不时会有女子失踪,有人证明在庙里看见过那女子,于是将庙里的住持找来询问,住持硬说没有见过,便将他先收了监。如今,和尚们三天两头来叫嚷着要人。”游酢听了说道:“查问一下那妇人是否容貌很美。另外再派人去暗访,细致地查看庙里是否有机关。”范纯仁问道:“你怀疑庙里有机关?”游酢回答:“是的。我听说过,以前有个庙里的长老好色,在拜坛下挖好地窖,安装了机关,见了美貌女子单身前来烧香,便打开机关让女子掉下去享用。”范纯仁说:“这样说来,你的疑问有道理。明天,我再派人去庙里认真查查看。”
   二人促膝而谈至深夜才相别,范纯仁送至门口。
   第二天,范纯仁叫了差役来,做了详细交代。
   差役去到庙里,果然发现了拜坛下的机关和地窖,而且找出了那个烧香的女子。 再开堂提审住持,住持还坚持说:“寺庙乃清静之地,香客的失踪跟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的瓜葛。本人一向遵守朝廷法令和庙规,不曾做过违法之事。大人不可诬陷好人的清白。”范纯仁听了,喊道:“带人证上堂。”当那女子出现时,住持才磕头说:“求大人饶恕草民,给草民一条性命。”范纯仁大发雷霆,斥责道:“你身为出家之人,不思修善,还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从实招来,到底坑害了多少女子!”住持额上吓出汗来,招道:“草民该死!前后共有六七个女子。”范纯仁又大声问道:“那些女子呢?”住持脸发白,低声说:“杀了,埋了。”就晕了过去。范纯仁用力地击一下堂木,大声喝道:“你诈什么死,把他弄醒。”差役们上前,将住持用力拽起,住持醒了,供认不讳,范纯仁又大声喝道:“你恶贯满盈,十恶不赦!画押,押到大牢,等候秋斩!”住持画了押,差役将他拖下去。此案已经大白,范纯仁便判那一住持谋杀罪、奸淫罪,上报朝廷,等候秋后问斩。 事后,范纯仁对游酢说:“幸好,你考虑得细致,才破了此案。”游酢回答:“在下不才,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民间事情,复杂得很,无奇不有。学生只不过小时候听闻过此类事情,碰巧遇到便想起用到而已。”
   七月中旬天气虽然炎热,但是已经入秋,有凉风了。 一天邹浩来游酢家玩。两人交谈了一番之后,邹浩问道:“游酢,如果将来朝廷用你,你想做什么?”游酢回答:“我没有大志,还能够希望做什么。你呢?”邹浩说:“诸葛亮云‘志当存高远’,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无志?如果朝廷信任的话,定不辱使命。”游酢笑着说:“志完,你真是名如其人,有大志,好啊。”邹浩大笑道:“我看你未必没有吧。”游酢才坦言道:“身为士林,君子未尝不怀德,如今天下积弊沉疴,确实需要人才来拯救它。但是,这不是你我想做什么就能够做到的。你看,我们眼下都只是一个教授而已。君子一日不忧天下,何以为君子也。”这样,话匣子拉开了,两人交谈到深夜才休息。 第二天中午,游酢带邹浩拜访范纯仁时,见到了李之仪。因为,李之仪是范纯仁得意门生,大家互相都尊重,客气地相待。
   游酢邀请李之仪、邹浩、陈师道等到自己的住处做客,下午几人交谈了大半天。 邹浩提出:“坐很久了,大家出去走走。”游酢对众友说:“咱们到小西湖去玩玩。”邹浩、李之仪等应道:“好啊!”于是,大家奔向西湖。 原来颖昌的城西北隅有一个湖,占地约三百亩,当地人们也称为“西湖”。这湖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汇水成湖。经历代扩建,到北宋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郡府欧阳修带领百姓在此植树插柳,种上莲藕,西湖逐步成为中州有名的园林胜景。因苏轼在杭州当太守时,写信来说颖昌的西湖比杭州西湖更小,还是称“小西湖”为宜,遂定名。 小西湖水源于陉山之泉,弯环盘折流行至此,跟州城之濠(城池)相通。韩维在此任职时,根据这里的地形水势,在高处筑了亭、台,在低处开凿了池沼,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游生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李之仪
相关人物
邹浩
相关人物
陈师道
相关人物
韩维
相关人物
范纯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