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小寡妇申冤再嫁铁公鸡讹诈自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81
颗粒名称: 第四十一回 小寡妇申冤再嫁铁公鸡讹诈自羞
分类号: I247.53
页数: 5
页码: 274-27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游生忠著的长篇小说千秋雪第四十一回小寡妇申冤再嫁铁公鸡讹诈自羞情况。
关键词: 小寡妇 申冤 再嫁

内容

朝廷传来邸报,游酢浏览一遍,知道说的是北宋与西夏的战事。报上只道沈括退居润州梦溪园养老。其实,沈括才五十八岁,回到家中开始专心著述他的《梦溪笔谈》。
   游酢处理完已查明的积案,便到各地走走。 一天游酢出去视察,回来的路上忽然跑出一年轻女子拦轿大喊:“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女做主。”游酢不由分说下了轿,问道:“快起来说话,什么冤情?”那女子三十岁左右,身着粗布衣,虽然没有十分姿色,但也长得清秀,脸庞噙着泪水。她听了连忙伏在地上,申述:“民女黄氏,丈夫去世已经五年多,可是族里人不让民女改嫁。”游酢回答:“根据朝廷的法律,本县准你改嫁。”那女子说:“谢谢老爷!你是恩准了,可是家族人不同意,民女望大人传族人到公堂上判决,他们才肯准许。”游酢说:“好吧。你且把有关的人员名字报上,我派人立刻传他们到堂。本县现在就回县衙。”师爷上前问明了名单一一记下,当场派差役前往黄氏家族传人。
   黄氏的夫族人丁不多,得到传票后派了族长、还有一个绅士、黄氏的小叔三人到堂。
   游酢问明了来者的身份、年龄等,问道:“你们什么理由不让黄氏改嫁?” 黄氏的小叔先发话,他说:“我哥死去才五年,她便要改嫁。我的侄儿还小,让她带走,我哥岂不断后了吗?所以,我不让她改嫁。”游酢听了“嗯”一声,又问族长:“老前辈,卑职愿听你老人家赐教。” 族长说:“自古女子应当守妇道,从一而终。这样的女子才能称得上节妇。她要改嫁,即不守节。她如果能够守寡到老,我要向朝廷给她申报一块贞节牌坊。”游酢听了,又“嗯”一声,问乡绅道:“黄绅士,你有何见教?” 绅士说:“这事情,黄氏的小叔和族长说得很清楚了。县老爷是读书出身的,应当懂得道理。” 这时,游酢才说道:“现在轮到我说了,是吧?我们先不说改嫁的事情。我问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宋太祖?” 黄氏的小叔和族长面面相觑,绅士却回答:“听说过!” 女子黄氏心里希望县老爷抓紧给她申冤,听他问这些,觉得有一点莫名其妙,可是不敢声张。
   游酢忽然问:“听说过太祖将居孀的胞姐改嫁大臣高怀德的故事吗?” 族长和绅士回答:“听说过。” 游酢大声起来,说:“听说了就好!天底下的人都应当讲一个理字。还有,前宰相王安石的儿子去世,他让媳妇改嫁。从皇帝到宰相都如此,我们不应该也做到吗?” 绅士说:“皇帝和宰相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家族有族规。” 游酢反问道:“亏你还是绅士,这其中的道理都不明白。人,要讲人性。” 绅士觉得理屈,不敢再吭声。
   族长不解地问道:“那么说,立牌坊是没有希望了?” 游酢回答:“本朝以来最重道德。道德的核心是什么?人性也。人性都没有,何言道德?不错!妇女要讲贞节,无论有夫无夫都得守妇道。朝廷给那些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成人的妇女立贞节牌坊,目的是树立道德的榜样。但是,让一个寡妇和孩子饿死给她立个贞节牌坊,是不人道的,是罪过,所以本朝律令立有‘凡客户身故,其妻改嫁者听其自便,女听其自嫁。’、‘不逞之民娶妻,给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嫁’等条文。你们阻拦改嫁,想以此来换取贞节牌坊,完全违背了朝廷立贞节牌坊的本意。你们将心比心,那如果是你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怎么样呢?我说明白些,女子改嫁后,如果能够忠于后夫,不做出轨之事,照样可以说是守妇道的人。只要能够培养出有出息的儿孙,朝廷照样可以旌表,为她立碑树传。本朝以来,不乏这样的例子,听明白了吗?” 族长回答:“听大人这么一说,老夫明白了。” 游酢问黄氏的小叔:“本堂问你,能够给你的嫂子养老送终,给你的侄儿成家立业吗?” 黄氏的小叔答道:“小人没有办法做到。” 游酢问族长、绅士:“你们能够帮忙养他们母子吗?”族长、绅士都摇头。游酢继续说:“既然你们没有办法,听我的。大家都知道,大宋以来对女子的婚姻最讲人性,根据朝廷法律规定:女子丧夫后可以改嫁。黄氏年纪尚轻,正青春年华,况且守寡了五年多,已经尽了为妇之礼和情义。至于她改嫁不改嫁是她的自由。倘若她要嫁人也在情理之中,岂可强制之。”他转而问黄氏:“你是愿意继续守寡,还是愿意改嫁?” 黄氏抬起头,大声回答:“民女愿意改嫁,望老爷为民女做主!” 游酢拍一下堂木,说:“好啦。本堂宣判如下:根据朝廷的律令,准许黄氏改嫁,任何人不得阻拦,如有冒犯者当蔑视王法处理。黄氏家中现有的财产,一概归其母子所有,任何他人不得强占。如果黄氏改嫁,除了房屋外,其他一切财产和所用物品均可带走,任何人不得阻拦,其房屋仍归母子所有,他人不得霸占和变卖;念其子为亡夫所生的骨肉,黄氏改嫁他人后,如与后夫另生有子,其随嫁之子养大成人归原夫;如不能再生育,其子为生父与养父各一半。如有不服,不论原告、被告双方可以继续申辩、上访。” 黄氏伏地拜三拜,高声说:“谢谢青天老爷。”游酢回答:“别谢我,这是朝廷的法律。”继而问族长、绅士、黄氏的小叔三人:“你们服吗?”三人相互看了看,觉得没有异议,回答:“服!” 师爷李开学将写好的判书送到四人面前,说:“画押吧。”黄氏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个圈,按个手模,其他三人也一一签名、画押。
   游酢说:“退堂。” 众人闻声离去。路上,绅士对族长说:“这个县老爷果然不简单,我打心里佩服。”族长说:“是啊,没有想到这么年轻的县老爷,考虑事情如此周密,说话又滴水不漏。”黄氏的小叔说:“特别是对我侄儿的判法,我哥不会没有后代,我就放心了。” 一日,游酢正在堂上看公文,忽然听到有人击鼓,游酢立即喊道:“传击鼓人上堂。” 一会儿,进来两个人:一个身材矮小,圆脸,五十上下光景;另一个四十开外,高个儿,马脸。两人一进大堂就跪下,前一个喊:“冤枉啊——”后一个叫:“青天大老爷,请为小民做主。”游酢见了大声讲道:“你俩人各报上姓名、籍贯和事情来。”圆脸的说:“草民姓石,名七,本县城人,做点小本生意。三年前向身边的这个家伙‘铁公鸡’借了五十纹钱,说好年息加一的,三年到期一并还清,立有字据。今年到期,本人已经还清借债。可是,他说年息是加二,这分明是讹诈。请老爷明判。”马脸自我介绍道:“小民姓铁,名振利,也是本城中生意人。前年确有借钱给身边的这个石光棍,但是黑纸白字写着年息加二,他却抵赖说是加一。请老爷做主。”那‘铁公鸡’是城中有名了的,老婆跟是他一对,平时家里只管赚钱、积钱、放高利贷,小气得连对儿子和女儿都不肯给一文零花钱。 游酢听说过这个人,今天才见到,知道他上堂肯定有戏看,但是案件归案件,应当主持公正,便问道:“你们二人可有字据?”那两人都从衣袖中掏出字据,差役将两张字据接过,递给堂上的游酢,游酢将两张字据对照一看,两张字据确实都写年息加一,问题是圆脸的那张字据中“借债期间不可加一厘息”,而另一张变成“借债期间本再可加一厘息”,借的数目和还债日期以及立据人、中正(证)人均一模一样。于是,游酢走下堂将两张字据拿给两人看,圆脸的看不出差别,马脸的却得意忘形、幸灾惹祸地:“黑纸白字写着本可加一厘息,又不是我赖你。”圆脸的急得团团转。游酢问:“写字据人和中正人呢?”两人都回答:“中正人已经去世了。”游酢心里明白事情的蹊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写字据的人。于是,喊道:“传写字据人。”差役立即去传唤。 过了一个多时辰,写字据的人来了,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游酢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说:“我当时帮忙写的时候确实是年息加一,不可再加一厘息。至于怎么会两份不一样,草民不知道。”游酢问:“这字据上每一个字是你所写的?”老人回答:“是。”游酢于是大声问马脸的:“本字比不字多一笔,三岁小孩也懂得,你却在上面做手脚蒙骗人,分明是你恶意敲诈人。”马脸说:“老爷,我没有加一笔,当初就是这样。”游酢说道:“石七和老人可以走,姓铁的不服留下来堂辩。”马脸见石七和老人都走了,知道自己狡辩不了,怕自己吃亏,忙喊道:“石七,你别走。就算我不再加息,按天数算你还欠我三厘二钱。”石七听了收住脚,回答:“三厘二钱?给你一文吧。”马脸强硬地说:“我不要一文,就要三厘二钱。不然,我得从你身上割一两肉。”石七听了,喊道:“老爷,你为小民做主啊。”游酢听了,知道“铁公鸡”刁钻、冷酷无情,于是从口袋摸出一文钱,说道:“好啊,这一文钱你掰三厘二钱去。如果掰不出三厘二钱,我也要从你身上割一两肉。”这时,马脸才醒悟过来也要走,游酢故意说:“你不是还不服吗?留下来慢慢谈。”马脸说:“小民不谈了、小民不谈了。”说完,他也赶快溜走了。接着,石七磕头谢恩也走了。游酢和堂上的差役听了都哈哈大笑。
   元祐三年,春天来得早,正月初到处已经是莺声燕语。桃红柳绿的景色。
   游酢一家人留在河清县过春节。
   春节期间,朝廷规定有二十多天假。游酢想到:何不到洛阳城走一趟,顺便拜访一下师叔程颐先生。
   这一回,程颐先生跟游酢谈了很多有关做学问的话。
   告辞程颐先生出来,游酢便独自一人去游览龙门石窟风景。 归途路经洛阳城,看见街边的古董店铺和那些卖古董的地摊,他停下来瞧了瞧,买下了两件古品:一只白玉兔笔筒,一方镇纸。他是到萧山之后才开始认识一些古董的,并且产生了兴趣,虽然这方面的知识不很精通,但是增长了不少常识。这一回买下物品,想到了吕大临。那吕大临早年爱好古玩,而且搜集了很多古物。心想:今后见了大临,一定得向他好好请教。 正巧,过了几日谢显道去京城开封,与吕大临同来洛阳,到河清找游酢玩。三人相聚,亲如同胞,无拘无束,大临见了案上的笔筒,问道:“那只玉兔多少钱买来?”游酢答道:“三两银子。”大临说:“买贵了。”游酢吃惊地说道:“卖主说是和田玉。”大临大笑道:“你傻啊,那是釉玉,连南阳玉都不如,顶多一两银子就够。我告诉你吧,和田玉成色极纯,无论青、白、黑、绿,均晶莹剔透没有任何的瑕疵。辽东产的釉玉表面虽然也光滑,可是表面有一层蜡光或者油脂光泽。”谢显道听了,道:“游酢,听到了吧?行家就是不一样。以后买古董时带上大临。”游酢脸发热了,应道:“承教了!”晚上,吃过饭三人商谈找个地方走走。游酢便说道:“明天一起去看望师叔程大人,再去白马寺和观赏洛阳风物怎么样?”大临一听,拍一下大腿,说道:“好啊,正合我意,明天到那儿买几件古董。” 此去洛阳有什么故事?请君看下回分解。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游生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