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司马光鞠躬尽瘁苏东坡进退两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76
颗粒名称: 第三十六回 司马光鞠躬尽瘁苏东坡进退两难
分类号: I247.53
页数: 5
页码: 243-24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游生忠著的长篇小说千秋雪第三十六回司马光鞠躬尽瘁苏东坡进退两难情况。
关键词: 司马光 鞠躬 尽瘁

内容

苏轼,四川眉山人,字子赡,诗书画皆能,乃宋朝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其父苏洵,号老泉,弟弟苏辙,都是文人,世称“三苏”。苏轼相貌脸长眉秀,天庭开阔,地阁尖削,颧骨高耸,两颊稍凹。苏轼虽然才学极好,但是生性多言,爱理闲事,前因为得罪王安石等和其他大臣屡次被贬。这次因为太皇太后念及他的才学便召回朝廷。 朝廷上下对苏轼回朝的反响很大。人们都知道,朝廷中的文人以程颐和苏轼两个影响最大,程颐以学术著名,程门弟子一大群,其中王岩叟、朱光庭、贾易是大臣,以文彦博、司马光、吕公著等重臣为背景;苏轼以文学著名,门下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学士”,皆以文章和词出名,均在朝中为官,以太皇太后为背景。这两股势力可谓旗鼓相当。 话说苏轼重新回朝后,深感皇太后的知遇之恩,对朝廷中的不良现象曾经借言语和文章规讽时政。时任“卫尉丞”(朝廷卫戍部队中级长官)的毕仲游写信劝诫苏轼道:“君官非谏官,职非御史,乃好论人长短,危身触讳,恐抱石救溺,非徒无益,且反致损呢。”苏轼不能听从。 此时,司马光已得疾病,因青苗、免役诸法还没有全部废除,朝廷关于西夏问题的争议也未确定下来,不禁叹息道:“青苗、免役诸法几种危害没有消除,我死也不瞑目。”于是写信给吕公著,大意说:“我以身体托给医者,将家事付儿子,只有国家大事还没有所托,在此特嘱咐你。”吕公著将这件事情告诉太皇太后,太后下诏免司马光每日的上朝,特许他乘轿入朝,每三天一次入宫廷议事。司马光觉得这个特殊优待不敢当,上奏道:“不见天子,如何视事?”于是,皇帝下诏改为令由他的儿子司马康扶掖入对,且免去拜跪礼节。他于是请求罢“青苗”、“免役”二法,“青苗钱”罢贷,仍旧恢复平常旧法,各位大臣没甚异议。免“役法”议论完后,他又请求仍恢复“差役法”。这下子,章惇忍不住站出来力言不可以恢复,宰相司马光哪里肯让?这样,章惇与司马光在殿前进行了激烈辩论。章惇,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容貌俊美,身材端庄,早年因欧阳修举荐入朝为官,后来又受到王安石的赏识提拔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协助推行新法。元丰三年,神宗起用章惇为参知政事,现在又担任“知枢密院事”。他自以为自己的资历老、权力大,是朝廷中重臣,所以说话、做事大胆,无所顾忌。他是变法的重要大臣之一,听说又要恢复“差役法”,于是忍不住跳出来阻拦。他本来平常说话声如洪钟,这时争吵起来声音更大,加上语气很狂妄。太皇太后听了也不免恼火,于是下令将章惇逐出京城出知汝州。 一日早朝,中书舍人苏轼独自出来请求恢复实行熙宁初给“田募役”法,并且列举了“田募役法”有五方面利益。监察御史王岩叟听罢,立刻出列说:“‘田募役法’五利难信,且有十弊。”所以苏轼的建议便没有得到通过。群臣又各执己见,因此皇帝下诏令资政殿大学士韩维和吕大防、范纯仁等,详加推敲,定出方案报给皇上听,便退朝了。 苏轼本来跟司马光是好友,这天晚上竟前往司马光的府第拜见,说道:“宰相大人要改‘免役’为‘差役’,我以为恐怕两种害处差不多,未见得会有一点益处。”司马光问道:“请说说害处!”苏轼答道:“‘免役’的害处,是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使老百姓十室九空,朝廷把钱搜敛、聚集上来,下面的老百姓必然经常患钱荒,这种危害已经应验过了。‘差役’的害处,是百姓经常为官府当兵役,没有闲余的时间从事农事,而且贪官污吏,凭借这名目随时向老百姓征派,因此狼狈为奸,岂不是异法同病么?”司马光又道:“依君高见,应该如何?”苏轼复道:“做法要有延续性,事情才容易成功。事情能够有序地渐渐地推进,老百姓才不至于吃惊而接受。从前尧舜禹三代的时候,兵农合一,到秦始皇才分作两种,唐初又变府兵为‘长征卒’,老百姓出粮食养兵,兵出力保卫老百姓,天下称便。虽圣人再出现,也不能改变了。今‘免役法’颇与此相类,大人现在突然要罢‘免役’改行‘差役’,正如罢‘长征’,复‘民兵’一样,恐民情反多痛苦呢。”司马光始终认为不怎么样,只淡淡的应付几句,苏轼见劝说不进即告辞退出。 过了一天,司马光到政事堂议政。苏轼进去又提起‘免役’的事,司马光不觉变了脸。苏轼从容说道:“昔魏国公韩琦当陕西‘义勇’(宋代乡兵的名称)的刺史,你为谏官,再三劝阻,韩公不高兴,你也不顾。我曾经多次听你自述前情,难道今日你当了宰相,就不许苏轼说话了么?”司马光才起身谢道:“请允许等待妥当的商量。”范纯仁也对司马光进言道:“‘差役’一事,不应当这么快施行,不然可能会转为滋生老百姓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希望你虚心地接受忠良的建议,所有谋略和计策,不一定都从自己出。如果事情都一定专断,恐怕奸人邪士反而得了乘机钻空子迎合的机会了。”司马光还有为难的表情,范纯仁讲道:“这是使人不得尽言呢。我范纯仁如果只知献媚你而不顾大局,何不如当日年少时迎合王安石,早图富贵哩!”司马光听了神色才转为和好些,于是下令差役全部用现定的数额,官府则用“坊场河渡钱”(即坊场河渡津关之处,向过路行旅者征收的钱)。 可是,司马光病情渐重,不得不暂时回家休息。他日夜担心大权旁落,前面所做的工作半途而废,身体稍微康复后,立刻投入繁忙的工作。 赵煦下诏立“科举十法”:(一)行义纯固,可作师表。(二)节操方正,可备献纳。(三)智勇过人,可备将相。(四)公正聪明,可备监司。(五)经术精通,可备讲读。(六)学问赅博,可备顾问。(七)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八)善听狱讼,尽公得实。(九)善治财赋,公私俱便。(十)练习法令,能断清谳。这十科条例,统由司马光拟定,请皇帝下圣旨颁布法令。
   司马光得到高太后和赵煦的夸奖,因此更加卖命。
   十六日,司马光终于在京城开封病故。
   司马光病故之后,朝廷命吕公著独秉朝中政权。 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人,老宰相吕夷简之子。他学问精深,为人温和持重,是个领袖人物,王安石变法的坚决反对者,深得司马光的信任。所以,他担任宰相后仍然按照司马光原来的意图办事情,不但罢黜一切新法,而且提拔吕大防为中书侍郎,刘挚为尚书右丞,苏轼为翰林学士。在这一次朝廷用人上,足见他有司马光的遗风:吕大防属于中间派,刘挚为北方人领袖,苏轼为蜀党领袖,独不用王安石余党等变法人物。但是,他没有想到,苏轼的个性却给他扰乱了阵脚。 自从赵顼当皇帝以来,朝廷中存在着多种的势力,其中明显的有两大派,即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主张实行新法,成员大多是江南人,叫“新党”;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改革的群体,他们主张稳步推进社会发展,叫保守派。保守派当中有三股力量:以刘挚为首,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羽翼等纯北方人叫“朔党”,这一群体在朝廷人数最多;以四川人苏轼为首、吕陶为羽翼的群体,人们称之为“蜀党”;以程颐为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的程门弟子在朝廷人员不少,也形成了一股势力,人们号为“洛党”。这种矛盾,赵煦当皇帝之后依然存在,而且日趋明显。但是,司马光为人宽和,威望高,镇得住,他在世时这三股力量都以他的中心,团结一致,与“新党”抗衡。新、旧两派斗争十分尖锐、激烈,而且长达十几二十年,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当然,无论南北方的官员,也有一些立场中间的,如:吕大防、范纯仁和王安礼等大臣。司马光的去世,保守派内部开始分化,“蜀党”与“洛党”的矛盾日深,逐渐成为斗争的对敌。 当时,程颐给皇帝当“侍讲经筵”。他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在《上太皇太后书》一文中曾经讲道:“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因此,他入殿给皇帝进讲,色端貌庄,十分严肃。苏轼议论说他不近人情,所以好几次跟他对抗和羞辱他。当司马光病故时,程颐主持治丧,朝廷文武百官都准备送庆贺礼,适逢朱光庭参加祭祀回来,身上还穿着祭祀的衣服欲往吊唁,与苏轼兄弟等遇见了,相互打招呼。程颐见了,阻止朱光庭当天去参加吊唁,认为一天之内不能同时参加喜事和丧事,而且引《鲁论》的书辩解,说:“古人讲‘君子在同一天里哭泣了便不唱歌。’”这是程颐跟自己的学生朱光庭师生之间的事情。在旁有的人说:“古人讲哭泣了便不唱歌,未曾书唱歌了就不能够哭泣。”苏轼因为看不惯程颐,所以在旁冷笑道:“这大约像秦朝时的叔孙通,新做这种礼制呢。”苏轼等这样的行为未免浅薄、缺乏修养,程颐则是修养很深的人,听到苏轼的挖苦和讥笑当场不会轻易发火。可是,他的弟子多,在场的听了都不服,有的却记恨在心。
   且说那苏轼由于性直多言,与不少同僚关系不融洽,跟王岩叟、程颐等的隔阂则日益突出。 游酢官小,也不想惹是非,只图能够安静地度日。到了冬天,家里人把炕烧得热乎乎的,平时一家人坐在炕上谈家常、吃饭,有客人来了,都会热情地招呼道:“炕上坐。” 一日,他想起浙江的周茂德,便写信去询问他家的情况并且叫他有空时到京城来玩。 十一月,苏轼负责出策试馆职试题,其中有一句写道:“今朝廷欲师仁宗之忠厚,惧百官有司,不称其职,而或至于偷。欲法仁宗之励精,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而流入于刻。”程门弟子贾易、朱光庭等抓住这句话准备向苏轼开刀。 一天上朝,“右司谏”贾易,“右正言”朱光庭,他们因此借题发挥,弹劾苏轼用“偷”、“刻”两字既亵渎了宋仁宗又侮辱了神宗皇帝。这下,苏轼这才知道自己不该当面得罪程颐,深感到压力很大,因此请求外调。苏轼的同乡吕陶此时担任“侍御史”,他见情上奏说:“身为台谏官员应当秉公,不应假借事端弄权,图报私人的意见。”,“左司谏”王觌也上奏说:“苏轼所拟的考试题目,不过略失轻重,关系还小,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酿成门户之见,恐党派一分,朝廷从此没有安宁的日子,这是国家的大隐患,不可不防。”范纯仁又上奏说苏轼无罪。太皇太后于是当朝宣布旨意道:“详览苏轼的文义,是指今日的百官和有关的部门,并非讥讽祖宗,不得为罪。”于是,苏轼仍然保留原职务。这场风波才暂时平息下来。 程颐知道了这件事情,找来贾易、朱光庭严肃地训道:“身为朝廷官员,当以天下大事为重,岂可泄私人的怨恨。汝等不知冤家宜解不宜结之理吗?将此视为儿戏,恐怕贻患无穷。”贾易、朱光庭听了,不敢出声。
   游酢收到周茂德回信,说父母双亲都好,自己在家中一切都还好。他看了信才放心。
   年底,范纯仁到太学视察。 太学中的博士、太学录几乎都认识范纯仁,其中吕大临因为哥哥吕大防与纯仁同僚最熟悉。大家见了范纯仁都非常高兴、热情地笑面相迎,叫得响亮。可是,范纯仁察觉到了有个青年由于不认识而表情显得不太自然,而且没有说话。他停下脚步看了看陌生的青年,特意地问道:“这位青年尊姓大名?”吕大临见情忙介绍道:“宰相大人阁下,这是我的师弟游酢,福建人。”范纯仁听了,说道:“哦,听说过。在萧山任过县尉。”游酢这时才回答说:“请宰相大人恕在下失礼之罪。”范纯仁说:“哎,青年人不要太多的礼节。我看你是老实人,咱们交个朋友吧。”说着伸出手来,游酢只好胆怯地上前伸出手去,范纯仁握了握他的手说:“青年人,好好努力呀!”说完才离去。范纯仁身为枢密院事,掌管着全国的军事,是朝廷重臣之一,朝廷官员有千余名,哪里认得所有人?何况游酢是一位新进的小官员。平时,游酢何曾能够引起大臣的重视?这一回范纯仁视察,使他们俩见面认识了。 眼看一年光景即将过去,吕氏说:“老爷,一年下来家里开支很大,吃用的东西全买,还要缴房租费、买炭、买煤等,手头很紧,连前些年积攒的钱差不多都花光了。”游酢听罢吃一惊,想了想镇定地说:“不要紧,先熬过一段日子,到时候再说吧。” 年底,谢显道回家顺便来看游酢。两人交谈一会,游酢问:“今天来京有什么事情?”谢显道说:“好事。”究竟他说出什么好事,且看下回。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游生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苏轼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苏辙
相关人物
吕公著
相关人物
赵顼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吕陶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朱光庭
相关人物
贾易
相关人物
赵煦
相关人物
游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