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作恶行凶严惩罚拾金不昧大褒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69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回 作恶行凶严惩罚拾金不昧大褒扬
分类号: I247.53
页数: 5
页码: 212-2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游生忠著的长篇小说千秋雪第三十一回作恶行凶严惩罚拾金不昧大褒扬情况。
关键词: 拾金不昧 大褒扬 萧山县

内容

话说游酢听了差役的报案,立刻拿起了雨伞,便带着差役、仵作赶往运河边。 到了那里,游酢并不急于上前,而是在近处站定,喊道:“传唤地保来。”地保赶到后,游酢问明了地点名称和案情,点明在场人数,安排好检验、记录者。一切准备停当,游酢便传差役先丈量了四至,才开始同仵作和差役向前勘验。走近尸体,看见是一个瘦小者,十指甲均呈现黑暗色,指甲及鼻孔内均有沙泥,胸前赤色,口唇青斑,腹肚鼓胀。仵作将死者身体头、脸、口、鼻等五官以及手脚、皮肤颜色状况均报了一遍。他默默地观察,一语不发,在想:人身本来赤黑色,死后会变作青色。检验了一遍尸身并骨无伤损之处,也无其他痕迹。于是,他对仵作道:“拿醋来!”接过瓶子衔了一口醋往尸体喷去,接着站起身,打开明油雨伞遮住尸体,详细地察看每一处,迎着太阳光隔伞看,结果发现了伤痕。开始时,他怀疑为强盗所杀死。经过反复细致的推理分析,这是一场蓄意谋杀案件,凶手先将死者打死后,用药灌入其口中,想以此蒙骗人们,以为死者是自己服毒药身亡,实际是被毒死后抛尸路旁。 死者是什么人?凶手是谁?为什么要如此下毒手?一连串问题迅即在脑海萦绕。游酢问地保:“这人你认识吗?见过吗?”地保摇摇头。游酢又想了想:会不会是凶手作案后移尸到这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只好安排两位差役先看守着,自己回县衙再做打算。他正准备走,忽然想到:刚才没有对周围进行细致的搜查,于是命令道:“对周围再搜查一遍。”结果,有一个差役发现了一片碎布丝。游酢拿着碎布,见碎布丝还新,略为沉思,传令道:“留两人在此看守,其余的迅速上街,并到所有的客栈暗暗搜查衣服有撕破者,一旦发现立即逮捕。”差役们迅即奔回县城开始暗查。 中午,一个差役在城内一家小客栈看见了一个正上楼的中年汉子的裤角缺了个口,立即出店门叫来伙伴,奔到楼上将那中年汉子拿下,押到了县衙。
   游酢顾不得午休,立即升堂,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姓名、年纪、籍贯、职业等来。” 中年汉子回答道:“草民姓胡,名求老,本地吴桥镇人,今年四十三岁,无业游民。” “你何事到此地?” “走亲戚。” “你亲戚在何村镇,什么名字?” “这、我、我一时想不起来。” “好!你到运河边做什么来着?” “我?没有啊。” “看看,这是什么?”游酢在堂上拿起碎布丝问道,那中年汉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游酢只好道:“拿去比一比。”差役上前拿过碎布丝往那中年汉子的裤角缺口一对,正好缝合,禀报道:“老爷,正好合他裤角的缺口。” 游酢听了将堂木用力一拍,大声喝道:“胡求老,运河边的尸体是不是你杀的?老实招来!” 胡求老吓了一跳,听到这里,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全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游酢大声喝道:“不老实交代,那就大刑伺候!” 胡求老慌忙抬起双手,求道:“老爷,别动刑。我说、我说。”于是,胡求老交代:死者是个广东梅州某乡某村商人,经常到杭州一带经营丝绸、茶叶等生意,胡求老认识他。不久前,胡求老赌博输光了钱,前天下午又见到他,临时骗他在萧山乡下里有一户人家有丝卖,商人很高兴。天黑前,两人一起来到萧山,跟着他住进“四海”客栈。在客栈里,两人一起喝酒吃肉,胡求老趁他不注意时下了毒,夜里将尸体扛到运河边小树林扔了。
   游酢试探地问道:“那你没有离开这里?” 胡求老答:“离开了,回来找银票。我在等今天晚上的船,要到别的地方去生活,没有想到就被你们抓住了。” 游酢又问:“多少钱的?” 胡求老答:“三百两。” 游酢再问:“找到吗?” 胡求老说:“没有。找到上午就走了。” 游酢大声些问:“你总共得手了多少钱?” 胡求老解释:“一百两碎银。还有两张银票:一张一百两,一张二百两。二百两的那一张没有找到。” 游酢再问:“那张银票呢?” 胡求老可惜地叹道:“丢在客栈里。” 游酢听了立即命令道:“张崇武,押上犯人马上赶去客栈,将他的赃物取回,另外打听一下另一张银票的下落。” 张崇武上前大声地应道:“是!”带着七八个差役押着胡求老向“四海”客栈奔去。
   到了“四海”客栈,张崇武向客栈老板打听:“你客栈今天有没有捡到一张银票?” “有!我正想给送去,这就拿给你。”客栈老板说着从口袋拿出银票,递给张崇武。张崇武一看,又问胡求老:“是不是这张?”胡求老回答:“是!” 张崇武又押着胡求老回县衙,向游酢禀报了客栈老板已经将拾到的那一张银票交公的事情。游酢听了,说道:“人们都说世间人见钱眼开,有人不惜手段盘剥他人,有人贪污受贿,有人谋财害命,像‘四海’客栈老板这样在巨款面前不动心的人可谓极稀少,这种高尚风格实在值得萧山百姓骄傲,这是萧山民风良好的见证。此事当禀报朝廷,请圣上给‘四海’客栈嘉奖。” 游酢传令:“将胡求老押上来。”胡求老押上堂,两腿像筛米糠似的浑身直打哆嗦,只是埋着头。游酢大声问:“你好歹毒啊,竟敢谋财害命,本官判你死刑,服吗?” 胡求老应道:“草民服——” 游酢一边命人将胡求老押进大牢待斩,一边吩咐道:“将尸体暂时保护好,等待其亲属前来认领。”当下,先写了两封信:一封发往广东梅州,着某乡某村商人家属前来认领死者尸体,又将胡求老案件审判的卷宗上报知府。另外,他再写一封奏疏将“四海”客栈老板拾金不昧之事禀报朝廷。 这件事情也惊动了京城,在京的大小官员无不晓得游酢的名字,称赞其断案精明而且懂得治理地方。当时的程颐闻讯,认为自己哥哥的弟子有这等本领,十分欣喜,在皇帝面前称赞再三:“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皇帝听了向程颐打听游酢的情况,程颐一一做了介绍。皇帝也龙颜大悦,赞道:“确实是个人才!” 不久,赵煦见奏,当即亲动御笔题写了“四海客栈”四字以示嘉赞,令太监亲自送到萧山。萧山人民无不欢欣雀跃。 说到这里,不妨先插一段朝廷的事情。自宋太祖赵匡胤当上皇帝,治理天下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不仅用文人来代替武将指挥军队,而且对文官也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叫做“磨勘”。由皇帝特派的钦差和吏部、都察院三家派员对各地方官员明察暗访,进行“磨勘”。政绩突出者,提升;普通者,保留原职务,异地轮换,因此官员调动很频繁;不合格者,犯有错误的轻者降职,重者革职归田。另外,官员的提升也可以由上一级大官举荐,但是被荐者犯了错误,举荐人要负连带责任;朝廷的大臣要举荐人,也十分的慎重。所以,每一位官员在任何的职位上都得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朝廷中的宰相蔡确与司马光、吕公著和“潞国公”文彦博、“司空”王安石等重臣,各自心里都有打算,开始着手推举了一批地方官员入朝。有大臣推荐游酢为“太学录”,当时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书、诏书的“中书舍人”苏辙,他和哥哥苏轼与程颢是同科的进士,知道游酢是程颢的弟子。这时蜀、洛两方面的人还没有隔阂,苏辙了解到游酢的才学和政绩不错,因此亲笔撰写道:“敕具官某:凡有职于成均者,皆士之秀也。尔以学业之茂,获与兹选,勉修其行,使士大夫有观焉。可。”于是,游酢被召为“太学录”。 回头且说萧山。年底,游酢对师爷周茂德说:“我和崇武要回一趟建阳老家,准备看望父母妻子。明天咱们先去看望一下令尊、令堂。”周茂德说:“难得大人有此心。周某在此代家父、家母先谢过大人。”游酢说道:“客气什么,谁叫咱们是兄弟呢。” 第二天,游酢果然和张崇武一起去拜见周茂德的父母。周茂德和他的父母,感激不尽,热情地留游酢和张崇武吃了餐饭再走,游酢爽快地答应,与周茂德的父亲好好地聊了半天话。午后,他和张崇武告辞了两位老人,才鞭马返回福建。 游酢和张崇武骑着马走了两天,回到了富垄村才分手。游酢刚刚到家门口不远,吕氏正带着孩子在洗衣服看见了,忙教孩子:“你爸爸回来了。快叫!” “爸爸——” 游酢猛然听到孩子的叫喊,抬头看见妻子,非常兴奋,大声应道:“哎——我的乖儿,爸爸回来啦!”跑了过去,妻子忙抱起孩子迎上前去。
   “爸爸——”孩子又亲切地叫了一声。游酢扑过去,从妻子的手中接过了孩子。
   “老爷,回来啦!”吕氏噙着喜悦的泪花轻声地问一句自己的丈夫。
   “爸爸,你怎么没有回来,我和妈妈天天想你呢。” 吕氏对孩子说:“你爸爸出去做事,他也想你。” 游酢也说:“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游酢认真地端详一眼妻子,她的脸有点憔悴颜色,说道:“辛苦你了。”吕氏听了,心里掠过一阵温嗳,她掩饰着自己的兴奋,脸上浮起一股红晕,说道:“回家吧,爸爸、妈妈在等你。”回到家里,游酢拜见了父母,一家人团聚,皆大欢喜。
   一天,忽然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出门一看,那张公公滚身下马,喊道:“圣旨到——萧山县尉游酢听旨!”游酢听罢慌忙伏地侯旨,张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之教学之法,肆习以时,而难易先后,教之有方,非久而安之,则不能以成其业。具官某事朕初载,以直谅闻,凡有职于成均皆士之秀。今学者言尔讲说训导,可以为师。朕欲观汝之道,至于有成;欲假尔大邑之佐,使禄足以充,然后安然克终其业。可不勉哉!”张公公稍停,咳嗽一声,说道:“接旨——”游酢接过圣旨,连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公公说:“游大人,起来吧。”游酢又磕了个头,说:“谢张公公!”方才起身,说道:“张公公,请到堂上用茶。” 送走张公公,他松了一口气,伸开双臂直了直身子,转身回家里,与家里人说明了朝廷下旨调他进京做事的情况。他父亲游潜说:“此去京城几千里,把妻、儿、秋香都带去吧,生活上也有个照应。”游酢点头同意了。游酢去跟张崇武说知了自己被召进京的事情,问道:“你继续去萧山任职吧。”张崇武说:“不!你离开了,我自己一人去那没意思。再说.我父母年纪老了,我就留在家里陪他们。”游酢见他这么表态,说:“那好,谢谢你两年来的帮忙。今后有机会,我再找你。”两人又谈了一些闲话,方才分手。
   欲知游酢进京之事,下文分解。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游生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张崇武
相关人物
赵煦
相关人物
萧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