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11
颗粒名称: 修订版后记
页数: 3
页码: 520-521

内容

道者,万物之根据和共由。韩非子在《解老》中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之殊由,则万物各有其道:天道、地道、人道。就天道言,有阴道和阳道;就地道言,有刚道和柔道;就人道言,有仁道和义道。其实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以至盗亦有道,皆属人道范围。细而分之,士、农、工、商、医各行各业,亦皆有道。为学有为学之道,为文有为文之道,评书有评书之道,然今日之非道、违道、反道者多矣!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因而需要重建道。本书之修订,旨在求道,而非由于评书者之非道;评书者之非道,乃评书者之事也。
  本书作于“文化大革命”之中,修改于1979年,出版于1981年。她以求道为目标,故提出哲学逻辑结构论,作为具体研究朱熹思想的方法论,而不采西方哲学史中“四大块”的方法。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评论。香港《镜报》月刊1983年第7期刊载非闻文章《中年学者在大陆崛起——访<朱熹思想研究>作者张立文》,指出:“三十多年来,大陆不仅没有出版过一本有关朱子研究的专著,就连一本普通论述朱子的小册子亦难于找到。特别是‘文革’期间,大批儒孔,由孔子而株连及朱子,加上一顶‘大儒’的帽子,‘扔进历史垃圾堆’,不值一顾了。难怪海外学者咸认为大陆无人研究朱子。张立文长达五十余万言的专著《朱熹思想研究》的问世,说明大陆对朱子的研究并未中辍。”又说:“在大陆学术空气遭十年浩劫的污染以后,张立文对朱子这个‘大儒’所作的这样的分析研究,特别使人感到清新。……它企图使哲学基本概念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主要范畴的论证上,而着重于范畴之间的联结以及结合方式的不同的研究,说明由此构成各不相同的哲学逻辑结构或哲学体系。这样的研究方法,是能还各个哲学体系以本来面目的。因而《朱熹思想研究》是散发着浓郁的中国芬芳的著作,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重点人物的研究中,开拓了新的蹊径。”外国学者亦曾给予很高评价,美国著名学者陈荣捷教授说:“此书学术水准很高,肯下死功夫做学问”,其“治学之严,所用材料皆第一手,且每有意见,令人起敬”。日本《朝日新闻》1982年6月13日的学术栏发表专文,介绍《朱熹思想研究》的内容及其评价;《国家学会杂志》第96卷第11、12号,发表渡边浩教授文章,给予很好的评价。
  国内外学者这样那样的评价,只能说明自己真诚的求道之心并没有白费,总算有了一点反响。然就朱熹思想的“致广大,尽精微”而言,亦只及其一、二,因而又对朱熹的自然科学思想、美学思想和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这次修订,除对原有各章作了删节外,并增加了上述三章。这在当前看来,算是对朱熹思想较全面的研究著作了。
  这次之所以修订,是为读者的热情所感动,本书初版印了一万三千册,可谓不少,没料到很快脱售,以致好友索书,无以奉送求教。台湾谷风出版社于1986年以繁体字出版,据说亦很快售完。可见读者对本书还有兴趣。特别是本书责任编辑黄德志副编审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为坚决贯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多出、出好社会科学著作的宗旨,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此学术著作不景气,出版社赔钱多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俊义教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毅然再版此书,这种慧识,值得赞扬。在修订过程中,周桂钿教授、向世陵博士、张玉梅编辑给予诸多帮助,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张立文
  1994年5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本书运用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提示了朱子理气先后、理一分殊、格致心思、持敬知行、心性情才、诗理自然的理性精神。以及其天理君权、理欲义利、心术王霸、人伦教育的道德精神。诠释其哲学致广大、尽精微之存在,梳理其思想前后之变化,贯通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结构,肯定其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朱子思想的体悟,是当前国内论述朱子思想最全面的著作。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立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