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新宅游氏源流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788
颗粒名称: 长乐新宅游氏源流考
分类号: B244.6
页数: 5
页码: 276-280
摘要: 长乐市潭头新宅、浮岐,南宋时属闽县莆峰(墓碑作蒲峰。《闽游族史》作“冓峰”)。据长乐《新宅游氏族谱》所载分析,其转迁“闽之莆峰”开基始祖游仕鹏,为宋儒游酢后裔。其《前谱续后谱》谓:“定夫游公讳酢,号广平者……南宋孝宗乾道进士游仕鹏者,广平君之三世孙也。”其“世系图”亦谓:“始祖仕鹏,由尤溪徙闽莆峰”,“明嘉靖癸丑进士郑源彬作叙云,仕鹏翁实惟广平先生
关键词: 游酢 氏族 研究

内容

长乐市潭头新宅、浮岐,南宋时属闽县莆峰(墓碑作蒲峰。《闽游族史》作“冓峰”)。据长乐《新宅游氏族谱》所载分析,其转迁“闽之莆峰”开基始祖游仕鹏,为宋儒游酢后裔。
  一、长乐新宅游氏——宋儒游酢后裔
  《新宅游氏族谱》“景衡序”谓:“祖讳仕鹏,居延平府尤溪县……於乾道试中及第出身,有差,授职承事郎,适朝廷禁伪学之诏谓有诚伪邪正之辨,遂不乐於仕,遊於闽邑台南三山,与黄勉斋为师友,后循江左之莆峰,覩其山名①水秀,遂就寓焉,娶里杨氏。公以山水文籍自娱,竟得所而居。”其《重修游氏族谱序》谓:“迁闽县之莆峰者曰仕鹏,南宋孝宗乾道时举进士,实有明德,克振其家,为南闽始祖。……遡其原,则本郑之公孙,今谱不复列之者,惧其远而无徵也,居尤溪者徵矣,而世次不可考,则阙而不叙,惧其赝伪而不信也,惟承事郎府君,仕乾道……”其《前谱续后谱》谓:“定夫游公讳酢,号广平者……南宋孝宗乾道进士游仕鹏者,广平君之三世孙也。”又谓:“定夫游公讳酢,号广平……南宋乾道进士游仕鹏翁,实惟广平先生之三世孙也。”又《业程堂记》谓:“攷北宋时吾祖文肃公……越南宋,其三世仕鹏公,乾道进士,授承德郎;由尤溪择居於闽之莆峰,盖吾之始祖也。”其“世系图”亦谓:“始祖仕鹏,由尤溪徙闽莆峰”,“明嘉靖癸丑进士郑源彬作叙云,仕鹏翁实惟广平先生之三世孙也。”其谱传谓:“仕鹏,行五十二。南宋孝宗乾道进士,授职承德郎。北宋廌山公之三世孙也。……公惧党祸将作,弃官归隐,遊於福州闽邑台南三山,与黄勉斋为师友,后循至江左之莆峰,爱其山水之胜,始自延平府尤溪县徙而居焉。以山水文籍自娱,视为得所。”其所列世次如下:仕鹏(?1145—?)—敏谿(?1177—?)—羡(?1209—?)—惟举(1241—1297)、惟和(1252—1311)。
  二、关于仕鹏“始自延平府尤溪县徙而居焉”考略
  通观有关的游氏族谱,则长乐《新宅游氏族谱》中尚有一些疑问是需要厘清的。如关于游酢“三世孙”、关于游仕鹏转迁地“延平府尤溪县”游氏之情况等,而以尤溪游氏至为关键。
  依据《闽游族史》以及笔者于2007年2月8日电询尤溪县广电局的游良耀先生证实,目前尤溪县的游氏主要有四支,分别由南平、永泰、闽侯、大田四县于不同年代迁入。其一为南平凤池游氏后裔于乾隆初(元年为1736年)迁来梅仙乡谢坑村三港头自然村,至今已历一十三世,始迁祖为士博讳清田。其二为永福(今永泰)县嵩头三十二都(即今嵩口镇三峰村)岭尾游氏后裔于乾隆癸丑五十八年(1793)迁来溪尾乡溪尾村,始迁祖为则和字学贵。经对谱两地游氏衔接清楚无误。而永泰岭尾游氏始迁祖讳兴公,则于“明永乐年间”(《闽游族史》以为其“年代失实。明末比较可靠,合乎族史”)由南平迁往。其三为侯官侯埔(属闽侯县但今名不详)游氏后裔于明季迁来团结乡东村,始迁祖为传泗,至今已历一十八世。其四为大田县郭村头乡新孟坊游氏后裔于乾隆初迁来团结乡麻洋村,始迁祖为世高,至今已历一十五世;而先世鼻祖则为魁七,自建阳迁大田县四十一都青水池埔坪头,其后裔伏居则始迁新孟坊。——此四支的始迁尤溪时间为明末清初,远远晚于仕鹏自尤溪迁往“闽之莆峰”的宋末,此其一。其二,就笔者目前所见相关资料,游酢七孙或居本村或外迁,均有所迁处,就是没有迁居“延平府尤溪县”之记载,亦无游酢子辈和曾孙辈者迁居尤溪县之记载。因此,长乐《新宅游氏族谱》中所称游酢“三世孙”仕鹏“始自延平府尤溪县徙而居焉”之类的说法有待明确。据此笔者以为,所谓“延平府尤溪县”应属传写之误。也就是说,长乐新宅游氏并不是经由延平府(宋南剑州)尤溪县迁往长乐的。
  据《〓垅游氏宗谱》载:入闽十一世游率甫,游酢之孙,“七十致仕,返乡。迁居平墩桥尤御。”《游酢故里》亦谓:率甫“七十致仕返乡迁居南平。”道光二十三年游泗清重修《广平郡立雪世家游氏历代宗谱》(以下简称《游氏历代宗谱》)称:游率甫“年七十致仕还乡,发於南剑州剑浦县——后改为延平府南平县——安福里,迁居游墩。”《游酢研究》(第2辑)谓:率甫“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按原误作1123),卜居南平王台九坍村,为九坍游氏开基祖。”古人虚岁计年,综合可知:率甫约生于1114年。——《〓垅游氏宗谱》所谓“平墩桥尤御”有误,其编目作“拟公派由南平尤墩桥迁居顺昌邑派下世系”;因此可知,“平墩桥尤御”为“南平尤墩桥”之误。民国《南平县志》载,九坍即“安福里”之“游墩桥”。关于“九坍”这个名称,笔者长久以来曾一直在思考,总觉得这个“九”字其实就是“尤”字,特别是手写体和刻书体,“尤”字的那一“点”通常被省略,从而使得这两个字几近相同。此其一也。其二,“尤”字原本应当是“游”字的,只因早先人们在书写时,为简省之意以便书写而用“尤”字替代“游”字,时间长久之后,人们反而认为就是“尤”字了。“墩”字也是如此而简书作“坍”。因此,笔者以为,这个名称的本源是“游墩”,简便成“尤墩”,再误识为“九墩”,进而又简便为“九坍”。——这源于当地人把“墩”(dun)字读作dan,而把“坍”(tan)也都读作dan。简言之,就是在整个字中只读“丹”这一部分。至于长乐《新宅游氏族谱》,则因传写的原因和时代的变更,而将“南平尤墩桥”误记作“延平府尤溪县”。
  三、新宅游氏始祖仕鹏考辨
  关于游酢“三世孙”。有人解作:自游酢本身以下第三世,亦即游酢孙。也有人解作:自游酢本身以下第四世,亦即游酢曾孙。笔者以为“三世孙”应为曾孙。其一,在游酢七孙中并无“仕鹏”之名,则游仕鹏作为游酢“三世孙”是“第三世”就可以给予排除。其二,通过世次分析游仕鹏的大致出生年代,可以初步确定游仕鹏应当是游酢的曾孙辈。因此,所谓游酢“三世孙”就是曾孙。
  至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游酢三世孙、长乐始祖游仕鹏是由南平前往长乐的,也就是说,长乐新宅游氏是经由南平转迁长乐的。那么,是南平什么地方的游氏转迁的呢?比照南平诸游氏情况可知,所谓“尤溪”应为“尤墩”之误,而尤墩即游墩,即今九坍。
  《游氏历代宗谱》与南平王台九坍《广平游氏立雪世家》均载,游率甫生三子,次子千九郎由九坍(游墩)迁“居大平里游地庄”。游地庄亦称游竹山,即今南平市延平区莱舟镇游地村。笔者所见“清嘉庆己未肆年”(1799)手抄本游地村《游氏族谱》则称其始祖为“三一公”,谱中“二十一世孙必茂题”的《叙茂臻公子孙》谓:“历遡其源,吾茂臻公之始祖三一公,谱内并未载明何处发来。曾闻上古相传曰,自游墩桥开基来矣。游墩桥亦相传曰:千九郎出居游地山矣。姑置莫言。”依其世次判断,三一“终于大宋嘉定三年(1210)五月”,而大约生于1169年,即相当于率甫孙辈,亦即千九郎子辈;也就是说,迁居“游地庄”者并非“千九郎”而是千九郎之子“三一公”。那么,千九郎的去向就颇值得探究!——对于游地村的游氏始祖,迁出地之谱说是千九郎而迁入地之谱说是三一公。因此笔者以为,这就说明“千九郎”离开“九坍”(游墩或作尤墩)之后并没有在游地庄“扎根”而只是小住,其后又去了另一个地方,而开基始祖就成了不“明何处发来”的“三一公”。所以,虽然有“上古相传”也就“姑置莫言”了。联系长乐《新宅游氏族谱》可以知道,作为游率甫次子(即游酢曾孙辈)的千九郎,与作为游酢曾孙(三世孙)的游仕鹏,其实是同一人。也就是说,千九郎即仕鹏其实是去了长乐。那又为什么“千九郎”与“仕鹏”名字不同呢?简言之,就是迁出地之谱所记载的是行字“千九郎”,而迁入谱所记载的是学名“仕鹏”,如此而已。
  如上所述,依南平各地游氏族谱,游率甫约生于1114年,游基约生于1141年,游千九郎大约出生于1143年前后,游三一约生于1171年。依长乐《新宅游氏族谱》所载判断,游仕鹏约生于1145年,其子游敏谿约生于1177年。据此综合,作为千九郎游仕鹏,约生于1144年。
  至此,笔者已经可以勾勒出当时游仕鹏从南平转迁长乐的大致情形:入闽第十二世游仕鹏,1144年生于南平尤墩(即游墩,今九坍),游率甫次子,行字千九郎;为游酢次子游拟派下。生二子,长游三一,次游敏谿。与勉斋黄榦为师友。乾道五年(1169)进士。不乐仕进。庆元二年(1196)“惧党祸将作”,弃官归隐。其后,阖家迁居“大平里游地庄”;在游地庄小住了一段时间,即携次子敏谿(?1177—?)“遊於闽邑台南三山”;而长子三一(?1171—?)遂留居游地庄,为肇基祖。仕鹏与敏谿“后循江左之莆峰”(今长乐浮岐),爱其山水之胜,“遂就寓焉”,并以山水文籍自娱,视为得所,是为新宅游氏始祖。
  2007年1月31日,笔者应美国长乐公会常务副主席游建南先生之邀,赴长乐潭头实地考察当地游氏相关遗迹和资料,旨在收集资料以充实本人拟撰写的《廌山世泽长》一书,因就其中考证内容特编纂为《长乐新宅游氏源流考》以致谢游先生。
  按:此文完成于2007年3月,而本人参与的《凤池村志》于2008年6月印,其中第114页下所附“世系简表”之长乐新宅“千九郎”世系有误,特此说明如下:

附注

①“名”,应为“明”之误。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游酢新论 续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游酢新论》(续编)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南”源头活水、“道南首”、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语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建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游酢
相关人物
长乐
相关地名